風物

張維中:便利商店告訴我們的事,米食大國為何遠離米飯?

便利商店的產品間接反應出日本人飲食生活的改變,許多女性上班族會捨棄御飯糰或傳統飯盒,選擇低糖低熱量的產品。

刊登於 2016-08-30

「糖質限制」從幾年前開始,在日本就是一流行關鍵詞。
「糖質限制」從幾年前開始,在日本就是一流行關鍵詞。

東京的大街小巷擁有為數眾多的便利商店,其中市場佔有率前三名之一的品牌,是日本在地人或喜好到日本旅遊的人,都相當熟悉的LAWSON便利商店。

這兩、三年來,LAWSON積極開發健康飲食概念店,成立了該店的副牌,定名為NATURAL LAWSON。從店家招牌、店面裝潢到販售商品、定價與訴求客層,NATURAL LAWSON都與LAWSON截然不同,更強調的是徹底執行不用人工合成保存料(防腐劑),且每一項產品線上的商品,都經過負責人充分確認添加物內容才出品。此外,食品的主要原料和加工品,如甜點與零食等,會以日本國產食材為優先考量。最後,還考量到日本國人的生活習慣病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選擇推出的商品希望降低患病的風險。

NATURAL LAWSON營業額表現不俗,在東京都內的店鋪愈來愈多,不僅反應出日本人在意飲食健康,形象上也在連鎖便利商店7-Eleven和FamilyMart之間闢出一條嶄新路數,同時,更給近年來屢次爆發食安危機的兩岸三地民眾和企業人士一次借鏡。

從便利商店一窺「糖質限制」風潮

最近幾個月,NATURAL LAWSON特別火紅。原因是他們推出了一系列「糖質限制」(低糖份)麵包,透過網友相傳,在社群網路上凝聚成熱門的話題。加上廣電雜誌等媒體介紹的推波助瀾,銷售成績十分亮眼。這系列麵包在一般的LAWSON店裏也開始販售。現在走進店內,麵包區上層最顯眼的地方,就是擺放着這系列的產品。麵包和糕點的種類多,外型和口感也不錯,推翻大家對於健康食品總是不好吃也不吸睛的既定印象。

這波熱賣的「糖質限制」麵包,將含糖量跟熱量兩項數值,在包裝上非常醒目的標示出來。若沒有添加糖的話,還會再打上「人工甘味料不使用」等大字樣。除了麵包以外,NATURAL LAWSON也推出低糖分與低熱量的零食系列。對於過度攝取糖分的現代人來說,想要減肥、控制體重或避免罹患糖尿病的話,這一系列的食品確實很具備吸引力。

「糖質限制」從幾年前開始,在日本就是一流行關鍵詞。關於糖質限制或低糖質減肥書,在書店裏唾手可得,還經常成為暢銷書。網路上分享與討論糖質限制減肥成功的個案也愈來愈多。

然而,原本一窩蜂跟隨的潮流,卻因為2016年2月一件諷刺的新聞而急踩煞車。那就是素來有日本「糖質限制減肥」第一把交椅的作家桐山秀樹,竟突然因為心臟病而驟逝,得年僅62歲。

桐山秀樹的驟逝,給了奉「糖質限制」為上策,正在執行減肥的民眾一記耳光。事實上,日本醫學界對於「糖質限制」的看法,本來就分成支持與反對兩大派。學者表示,確實「糖質限制」對於一定時間內的減肥,可能是最有成效的方式,然而「過度」的限制,卻也證明會提高死亡率。

日本醫學界對於「糖質限制」的看法,本來就分成支持與反對兩大派。
日本醫學界對於「糖質限制」的看法,本來就分成支持與反對兩大派。

日本米消費量連年滑落

然而,無論如何都無法否認,NATURAL LAWSON「糖質限制」麵包的熱賣與話題性,代表仍有為數眾多的日本人願意(在安全的範圍內)試着嘗試低糖質減肥,或者說,希望從改變飲食習慣中,增進健康的可能性。

「糖質限制」的風潮,讓便利商店賣的便當產品也有了變化。許多女性上班族在午餐時間,會刻意捨棄御飯糰或有米飯的飯盒,選擇低糖低熱量的產品。這結果導致如今在便利商店裏,生菜沙拉的進貨量,以及標榜低糖的如生菜配義大利麵等即時產品,正逐年增加,甚至有些店家的銷售還超越了傳統便當。

便利商店的銷售產品,似乎正間接地反應出日本人飲食生活的改變。無獨有偶,從另一份資料來看,會發現日本人可能確實愈來愈在意米飯等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在6月份發表2015年度的食糧自給率報告,顯示連續6年日本自給自足的食糧,只佔了39%。其中,全國小麥的生產量增加,但稻米因為連年的需求量減少,生產量持續下滑。

日本國民每個人的年度米飯消費量,比去年減少1.7%,約莫是54.6公斤。這數據跟1960年代相比,每個人對於米飯的需求量減少了一半。小麥的生產需求增加,稻米量下滑,說明的是現代日本人有「遠離米飯」的趨勢。

2016年5月有另一份媒體指出,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在一份針對20歲至69歲日本男女的一萬份問券調查中顯示,約有兩成20至29歲的日本男性,可以一個月都沒吃到米飯也無所謂。相反的,回答一個月內吃過麵包的受訪者則佔了84.2%。此外,過去日本人習慣在早餐也吃米飯,近年來也朝吃麵包的方向發展。

1950年代後期到1960年代,日本政府曾因為覺得單靠吃米飯和蔬菜,日本人的體質無法強壯起來為由,鼓吹過一陣子飲食西化,希望大家多吃麵包、肉類和乳品。這背後原因或許並不單純,因可能包含着希望增加進口貿易額的議題,以及促使水稻農業人口產業轉型的政策。但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日本的部分家庭便逐漸開始習慣,早餐從吃米飯轉向吃麵包的習慣。

華人到日本旅遊,經常在餐廳裏稱讚日本米飯好吃,甚至大費周章購買日本製電鍋回家,原來對於日本電鍋製造業者來說也不失為福音。因為「遠離米飯」的趨勢,不僅讓白米銷售量下滑,連帶着電鍋也急需拓展海外市場。當米食大國的子民開始漸漸遠離米飯,對於傳統米食文化與相關產業的衝擊,值得持續追蹤觀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