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洞里約奧運

奧運會結束了,中國奧運冠軍去了哪裏?

走下賽場的中國奧運冠軍,今天過著怎樣的人生?我們對四屆冠軍做了一次跟蹤調查。

端傳媒 數據組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8-25

#巴西#奧運#2016里約奧運#數據統計#數洞

中國的女子排隊隊在領獎台上展示冠軍獎牌。
中國的女子排球隊在領獎台上展示冠軍獎牌。

剛剛落幕的2016巴西里約奧運會上,誕生了44位中國奧運冠軍。一如既往,這些奧運冠軍會被視作為國爭光的英雄,一戰成名之後,他們收穫榮譽讚許,也收穫來自國家、地方政府和各類企業的物質獎勵。不過,光鮮過後,對奧運冠軍們的賽後生活,人們卻鮮有耳聞。

從2000年悉尼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2008年北京奧運、到2012年倫敦奧運,除去團體項目,129位中國運動員共摘取了138個項目的金牌。走下賽場,這129位在各自體育項目上代表、或一度代表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水準的健兒,今天過著怎樣的人生?是工作,還是讀書?如果工作,在什麼崗位有什麼職責?他們的去處和他們的來處,有什麼關聯?

基於公開報導和資料,我們對這129位奧運金牌得主做了一次簡單的「跟蹤調查」。

從政、從教、從商

129位金牌得主,目前有38人仍未退役,餘下的91人中,政壇是最多人的去向,擔任教練、在體育院校任教職以及進軍商界,都是比較主流的選擇。

乒乓球、羽毛球、射擊、舉重、跳水和體操,是中國軍團的強勢項目,2000年至2012年間的四屆奧運會中,這六個項目的運動員貢獻了超過六成的金牌。

分項目來看,羽毛球和乒乓球項目的退役奧運冠軍出路相對主流,主要是擔任政府官員或體育教練。而體操和跳水項目的退役冠軍的出路更加多元,娛樂圈、商界均有人涉足,投身商界的7個退役冠軍中,有4個來自跳水,而3個進入娛樂圈的退役冠軍,有2個來自跳水。有意思的是舉重項目,退役冠軍從政和擔任教練的比例高達9:1,冠絕全部6個項目。

「下海」是主流出路中相對遠離體制的選擇,有10名奧運冠軍退役後選擇進入商界拼殺。

體操冠軍李小鵬、舉重冠軍張湘祥、拳擊冠軍張小平、體操冠軍陳一冰,都相繼創辦了體育公司或俱樂部。也有人選擇經營與體育無關的生意,跳水冠軍勞麗詩,現在經營著自己的淘寶店舖「雕寶」,專注飾品生意,年銷售額已上百萬。而曾經的男子跳板雙人金牌得主肖海亮,則在武漢開了酒窖和甜品店。

從政冠軍,八成回鄉

從數據來看,從政,是目前最多退役奧運冠軍走上的出路,在129人中有32人。這部分「從政冠軍」中,81%回到家鄉所在的省級機關工作。唯一進入國家/中央級單位的,是三屆乒乓球奧運冠軍王楠,至少到2014年末,王楠的職位還是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文體處處長。

此外,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和中共黨代會的參會名單中,也有2000年到2012年四屆奧運冠軍的身影。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奧運冠軍,總共有10位,幾乎都來自體操、羽毛球、舉重、跳水和乒乓球這幾個強勢項目。全國政協委員名單中的奧運冠軍相對較少,只有3位。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中共十六到十八屆黨代會中,累計有14位奧運冠軍代表,分別來自乒乓球、射擊、皮划艇、拳擊、柔道、游泳、網球、羽毛球、舉重和跳水這10個項目。

從先奪冠再讀書,到邊讀書邊訓練

由於從小接受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大部分代表國家出征奧運的運動員都錯失了在青少年時期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機會。隨著社會對運動員文化水平的不斷重視,這一情況有所改觀:全部129名奧運冠軍中,超過48%的人已經獲得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

對各屆奧運冠軍進入高校學習的平均年齡和獲得金牌平均年齡的交叉分析顯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得以在更年輕的時候,就通過免試或高考加分的方式進入高校學習,從過去的先奪冠再讀書,變成如今的邊讀書邊訓練。

這種變化與2002年內地推出的一項優惠政策有關。當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政府機構提出: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的退役運動員,可免試進入高等院校學習。

2003年,北京體育大學就創立了第一個「冠軍班」,奧運冠軍、世界錦標賽冠軍、世界杯冠軍和優秀教練員,均可免試入學,攻讀碩士學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50米手槍慢射比賽冠軍、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得主許海峰,便是第一屆「冠軍班」的班長。

交叉分析顯示,2002年的免試政策在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保障上,劃出了一道分水嶺。

2000屆和2004屆的奧運會冠軍,進入高校讀書的平均年齡高於獲得金牌的平均年齡,這些冠軍中,近三成的人在北京體育大學開設的「冠軍班」深造。而2008屆和2012屆奧運冠軍,進入高校讀書的平均年齡低於獲得金牌時的平均年齡。平均來看,2012屆的各位冠軍,在站上領獎台時,已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

進入大學之後,體育類、經濟類、公共管理和新聞類等專業,是較多奧運冠軍進修的方向。在116位「進修冠軍」中,有52人、22人、15人、8人分別選擇了這四類專業。

當運動員進軍娛樂圈

從教、從政、從商、讀書……乍看起來都是奧運冠軍們褪下光環的選擇,但也有人選擇以另一種方式延續光環:進軍娛樂圈。

奧運冠軍往往被視為國家民族的英雄、體育技能卓越的「超人」、吸引媒體聚光燈的焦點,隨著電視綜藝、影視跨界等娛樂形式的興起,憑藉至少在奧運前後可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的強大人氣,奧運冠軍們自然成為節目組們爭相邀請的對象。

在2000年和2004年奧運的64名金牌得主中,就有20人參加過娛樂節目,但在退役之後選擇了向娛樂行業轉型的,只有女子10米雙人跳台金牌得主桑雪、女子平衡木金牌得主劉璇,和男子10米雙人跳台冠軍田亮。

近年,娛樂圈正成為更多冠軍的選擇,2008和2012兩屆奧運的冠軍中,參加過娛樂節目的多達28位,並且其中不少人還沒有退役──羽毛球冠軍林丹,游泳金牌得主葉詩文,世界紀錄保持者孫楊,都還活躍在里約的賽場上。

此外,進入娛樂圈的奧運冠軍也有項目類別上的特征。冠軍出路相對多元的體操和跳水項目,成為出產「娛樂圈冠軍」的主陣地。

綜合四屆來看,跳水和體操項目分別有12位和10位奧運冠軍參加過娛樂節目,遠超其他項目。劉璇、桑雪和田亮三位全職進入娛樂圈的冠軍,也是從這兩個項目走出。此外,近年中國內地湧現了一大批「跳水」主題的真人秀節目,如《星跳水立方》和《中國星跳躍》,一度請來吳敏霞、陳若琳、何沖、熊倪等多位奧運跳水冠軍加盟。

2000年至2012年四屆奧運會的129位中國冠軍選手,受教育程度在提升,與娛樂圈、商界等「體制外」世界的互動也越來越多,「舉國體制」培養出來的體育明星走出體制、擁抱多元,已顯露不可阻擋的趨勢。

2016年里約奧運的中國冠軍,最終會去向哪裏?我們等待時間來解答。

本報導由端傳媒實習記者黃杜煜、沈書緣、程一祥、譚穎茵進行數據搜集整理,實習記者沈書緣、黃杜煜、記者巢恬逸撰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