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8月5日晚8時(香港時間6日上午8時),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在馬拉簡拿體育場(Estádio do Maracanã)舉行開幕式,這也是南美洲國家首次主辦奧運會。
里約熱內盧一如既往的美麗。我們來跳桑巴吧,全世界都來欣賞 Vila Isabel 區的美麗。
開幕式在巴西著名歌星 Luiz Melodia 的《擁抱》(Aquele Abraço)中拉開序幕,隨後主辦方透過投影技術和燈光效果,講述了巴西從生命起源、文明創立,到外來殖民者入侵、民族奮鬥及獨立、現代化工業發展進程等,主題最後聚焦於全球氣候變暖。
其他參加開幕出演出的人士包括傳奇歌唱家埃爾薩·蘇亞雷斯(Elza Soares)、世界名模吉賽爾·邦辰(Gisele Bundchen) 等。
巴西代理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等政要出席了開幕式。
奧運開閉幕式導演之一是著名影片《無主之城》(Cidade de Deus)的導演梅雷萊斯(Fernando Meirelles)。他曾表示,巴西的公共衛生和教育等領域都需要經費,沒必要將大筆的錢財投入在奧運開幕式上。因此,節儉成為本屆開幕式的看點之一。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巴里奇(Marco Balich)也表示,「這次開幕式不是一個特別宏大的、豪華的演出。但是這裏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非常優美」。
四十年了/沒有任何問題/被解決/甚至沒有被排上日程/所有人都回到家裏/他們不怎麼自由/但可以拿起報紙/拼讀出世界/他們知道自己失去了它。
不過,里約奧運會可能是史上最「生不逢時」的奧運會。無論是堪比1930年代的經濟衰退、波及逾百萬巴西人的寨卡病毒(Zika)、牽動政商高層的巴西國家石油貪腐醜聞,還是奧運會緊張的預算和層出不窮的治安衝突,都令本屆奧運會困阻重重。
在奧運會正式拉開帷幕之際,巴西正在面臨着一系列安全、衛生、政局動盪、社會治安的問題。
寨卡病毒肆虐
談論巴西的經濟和政治困局前,基本的衛生安全問題或許才是里約奧運會最令人擔憂的地方。巴西衛生部估計,2015年巴西共有44萬到130萬人疑似感染寨卡病毒;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26週,巴西新發現16萬5907人例確認感染和疑似感染寨卡病毒的案例,是全球寨卡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國家。2016年新發現的疑似病例中,4.6萬人生活在奧運會舉辦地里約。

為了應對疫情,截至今年1月,巴西已出動約22萬名士兵和31.5萬名政府官員投入到滅蚊及防疫工作。此前巴西方面還表示,會從4月起對所有奧運體育場館進行每日一次的檢查和消毒,一直持續到運動會期間。
由於疫情擴散程度超出預計,加之巴西財政狀況捉襟見肘,不少醫學專家依然對本屆奧運會表示擔憂。此前全球近30個國家的醫學專家曾發起聯署,呼籲推遲或更改奧運會舉辦地。截至8月5日,已有240名專家參與聯署。
水污染嚴重
除了寨卡病毒,巴西面臨的另一重大公共安全隱患是水污染。由於當地居民製造的污水和垃圾大多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里約水污染一直相當嚴重。2009年申辦奧運會期間,巴西曾承諾投入40億美元資金,用於淨化80%的未經處理便被排入瓜納巴拉灣的污水。然而,由於預算危機,里約政府實際上只投入了1.7億美元改善水質。
美聯社的調查顯示,瓜納巴拉灣部分致病細菌含量嚴重超標,是美國南加州海岸警戒標準的170萬倍。權威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去年的一篇論文顯示,接近1400名運動員會直接接觸水中的污染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運動員「盡可能避免吞水」、「減少在水中時間」、「暴露在水中後盡快沖洗」。

2015年11月發生的鐵礦廢水潰壩事件,則是加劇巴西水質污染和財政緊張的另一人禍。由於水壩崩塌,6200萬立方米的鐵礦廢水和礦渣傾瀉到下游的小鎮,沿途幾十公里的魚類和植物集體死亡;含有砷、鉛、鉻和其他重金屬的污染泥漿還流入海洋。受事件影響,多西河(Rio Doce)流域約500公里的部分需更換清理土地、植披和水源,多西河的生態預計需要至少10年時間恢復。巴西環境部長 Izabella Teixeira 形容這是「巴西歷史上最大的生態災難」。
經濟持續衰退
2014年以來的國際油價暴跌、80年來最嚴重旱災、巴西石油公司貪腐醜聞持續發酵等系列事件,令風光一時的巴西經濟受到重創。就連率先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投資銀行高盛,也在2015年11月放棄其管理的金磚四國基金。

目前,巴西正面臨如下的經濟危機:
- GDP 萎縮:2015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3.8%,其中工業生產和服務業分別同比下滑6.2%和2.7%,只有農業有所改善。這也是巴西25年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2016年第一季度,巴西經濟進一步萎縮0.3%。
- 貨幣貶值:2015年9月至今,巴西貨幣雷亞爾(Real)已貶值逾40%。
- 評級下調:2015年9月,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率先將巴西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到垃圾級。另外兩家大型評級機構惠譽(Fitch)和穆迪(Moody’s)也分別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2月將巴西主權評級下調為垃圾級;惠譽還在今年5月進一步下調巴西評級。
- 財政赤字:截至今年5月,巴西名義財政赤字佔 GDP 的比例高達10.11%,債務 佔 GDP 比例則高達68.6%。
- 通貨膨脹:儘管通貨膨脹程度好於其他南美國家,但2015年巴西通脹率依然高達10.67%。為了對抗通脹,巴西在2年間加息17次,目前基準利率高達14.25%。
- 失業率高企:受經濟形勢影響,今年5月巴西的失業率達11.2%。
政局動蕩
巴西政壇動蕩近期同樣風雲迭起。由於不滿總統羅塞芙(Dilma Rousseff)在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貪腐案中的不作為和執政期間的嚴重經濟衰退,巴西曾於2015年3月、4月和8月三次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今年3月任命陷於石油貪腐醜聞的前總統盧拉(Lula da Silva)為內閣幕僚長,更令羅塞芙的民望進一步下跌。
5月11日,巴西參議院通過了對羅塞芙的彈劾決議,將其停職180天,由副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暫代總統職務,這也是巴西25年來首次通過的總統彈劾案。投票前夕巴西民調顯示,羅塞芙的支持率已跌到10%,超過六成巴西人都希望她下台。

然而,臨時政府上台後,巴西政局並沒有得以穩定。5月30日,履任僅18天的巴西反貪腐部門部長西爾韋拉(Fabiano Silveira)因涉嫌阻撓調查宣布辭職。此前污點證人提供的錄音顯示,多名新政府高官涉嫌合謀阻撓調查巴西國家石油貪腐案的「洗車行動」(Lava Jato investigation ),讓羅塞芙下台正是為了阻撓調查和媒體報導。西爾韋拉也是巴西臨時政府第二名因錄音醜聞辭職的部長。
奧運準備不足
由於財政狀況緊張,2015年8月,巴西奧組委宣布削減里約奧運會5.2億美元的預算,削減內容包括運動員房間內的電視、志願者的住宿補貼等。財力匱乏也導致本屆奧運會多項準備工作不盡如人意。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直至奧運會開幕前一天,依然有部分場館未竣工。而此前里約州副州長 Francisco Dornelles 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由於預算不足,奧運地鐵專線要到奧運開幕4天前才可開通。
事實上,即便已完工的設施,質量也差強人意。7月24日,供運動員居住的奧運村正式開放,然而,由於設施殘破、頻頻斷水斷電,澳洲代表團公開表示拒絕入住,美國、意大利與荷蘭代表團則選擇自行聘請工人修繕住處。

里約奧運會門票儘管2015年上半年已開啟預售,但截至8月3日僅售出480萬張,依然有130萬張票未售出。相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前1個月便已銷售80%門票的數字,里約奧運會似乎也不那麼受觀眾追捧。
社會治安混亂
為了趕在奧運會開幕前完成各項設施,財政狀況吃緊的里約州,甚至不得不在6月17日宣布進入「財政緊急狀態」。在緊急狀態下,為了優先滿足奧運相關支出,里約州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如醫療、教育、政策和公共衛生的能力也可能受到影響;當地媒體曾報導醫院減少收治病人數目甚至拒收孕婦的案例。儘管巴西聯邦政府隨後向里約州提供了8.49億美元的緊急財政資金,以保證奧運順利進行,但這依然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
由於削減開支,里約州警察局今年一度拖欠警察薪金達6個月,為了節省汽油還減少了一半的警車巡邏次數,警用直升機更是極少出勤。里約警方已多次發動罷工。奧運會尚未開始時,已有多名運動員、記者與遊客遭遇搶劫或盜竊。

近年頻頻發生的恐怖襲擊則是奧運會的另一陰影。預計將有容納約50萬遊客的奧運會亦有可能成為襲擊目標。為了保證奧運會安全,巴西政府共從警察、消防、軍隊等部門抽調約8.8萬人參與安保,這一數字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2倍。此外,巴西國防部長還確認,里約奧運會期間,將有2.1萬名軍人參加奧運賽區和城市的安全保障工作。
聲音
現在,因為身體原因,我無法參加奧運會開幕式。作為巴西人,我懇求上帝讓里約奧運會取得巨大成功,並保佑所有參加這項盛事的人們。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着自私的世界,一些人聲稱自己比別人高貴,奧林匹克的答案是奧林匹克的精神是團結和尊重,我們歡迎難民代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