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與中國的南海爭端訴諸國際仲裁法庭,今日,仲裁結果宣布,究竟中菲在南海的爭端是什麼?仲裁法庭的判決會影響什麼?過去一年南海的局勢究竟如何?端傳媒用幾張圖帶你了解南海地區形勢。
2015年10月29日,位於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庭正式宣布受理菲律賓訴中國之仲裁案。在這份由菲律賓提起的「訴狀」中,共列出了十五項針對南海問題的聲索。這些要求大致可總結為三部分內容:一、要求仲裁庭根據《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解釋,中國的九段線能不能作為聲索海洋區域的依據;二:解釋包括黃岩島在內的十個南海島嶼究竟屬於島、礁還是低潮高地;三、解釋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與島嶼建設是否符合「公約」。
為什麼這十個地貌是島還是礁這麼重要?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海上的島礁分為三類,一是島,適合人類居住,有12海里領海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二是礁,即使漲潮也露出水面一點,有12海里領海,沒有專屬經濟區。第三類叫低潮高地,潮落才露出水面,潮漲則看不見,沒有12海里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