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擁有26個成員國的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源自二戰的一片廢墟。1946英國首相温斯頓丘吉爾的提議下,法國與德國結盟,促成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1957年,歐盟前身的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成立,此前雖邀請英國加入,但與它淵源頗深的英國斷然拒絕。
1961年開始,英國三次申請加入歐共體,其中兩次,法國總統行使一票否決權拒絕英國加入。1973年英國正式加入歐共體後,竟又在兩年後進行公投決定是否脱歐,民眾最後拒絕。41年過去了,公投戲劇化重啟。
這一次,英國人民菜單上的討論議題主要有:
1、讓渡主權,不可容忍?
歐盟法律的制定由歐盟委員會提案,其中大部分須經代表65%歐盟人口的至少16個成員國政府和歐盟議會決議通過。英國有義務執行歐盟法律,歐盟法律效力最高。脱歐派認為,英國讓渡歐盟部分立法主權,損害英國憲法根基「議會至上」(parliamentary supremacy)原則,其他成員國可強迫英國接受違反其意願的法律。脱歐是重新獲得完全主權的唯一途徑。留歐派則認為卡梅倫政府與歐盟達成的最新協議明確承諾英國不會與其他歐盟國家有「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盟」關係。這將被納入修訂過的歐盟條約中。也有留歐派指出,讓渡部分主權是實現歐盟公平貿易必要條件。
2、淨貢獻國,當得實在太久了?
以全球經濟危機2008年以來的數據看,英國繳付歐盟的會費,確是超過歐盟對它的補貼收入。2010-2014年英國歐盟會費支出與歐盟補貼收入之間差距波動。
2015年,英國對歐盟總支出為178億英鎊,在歐盟中僅次於法德兩國。然而,英國從歐盟獲得的補貼僅為49億英鎊。多年來,英國一直是歐盟典型的淨貢獻國。據脱歐派預計,英國每週為歐盟成員身份每週至少花費3億5千萬英鎊,且將於2020年增加為每週4億英鎊。若脱歐成功,這筆財政預算可投放於其他直接與英國人民利益相關的領域。留歐派則認為,作為歐盟成員國,英國獲得的直接或間接收益大於支出。一旦脱歐,英國將不得不向歐盟支付一筆費用,來獲得進入歐洲市場的許可。
3、脱歐?經濟走着瞧!
2008年金融危機重創英國,英國經濟緩慢復甦。多家機構預測,英國脱歐將打擊英國經濟。IMF報告稱,「短期而言,要理清複雜且從未驗證過的退歐程序可能對(英國)投資、消費及就業造成傷害。」從圖中看出,主要統計機構大多預測未來英國GDP (國內生產總值)將出現負增長。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在留歐派眼裏並非利好消息。然而脱歐派認為,經濟形勢絕非如此悲觀。他們認為,歐盟的眾多經濟管制法律對於英國企業,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脱歐後,由於英國對歐盟的進口大於出口,英國與其他歐盟國家的貿易也不會就此斷絕。此外,退出歐盟後,英國仍然可以和其他國家談判貿易條約。
4、移民
2015年英國淨移民人數增至33.3萬,創下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位。其中來自歐盟國家的移民人數為18.4萬,創最高紀錄。根據歐盟法律,歐盟公民均享有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居住和生活的權利。脱歐派認為,作為歐盟成員國無法控制移民;公共服務因為移民數量的增加而倍感壓力;劇增的移民數量導致英國工人收入下降。留歐派認為歐盟移民向英國納税額巨大,卡梅倫與歐盟的簽訂2016年2月簽訂的協議使得歐盟新移民工人在前四年的收入受到限制。
從過去十年數據來看,事實上由非歐盟國家進入英國的移民要超過歐盟國家。英國人抱怨移民增多,但這筆賬是否真的完全要算到歐盟頭上?
除上述議題外,環境、教育科研及國防安全也是熱門討論話題。觀點激烈碰撞,但一些事實往往被忽視,或刻意掩蓋。
小說即視感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