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傘兵應揮軍立法會選舉

下年立法會選舉,傘兵不但在港島有機會佔一席外,於其餘四區亦有機會標尾入局?

傘兵應揮軍立法會選舉
立法會會議廳。

區議會選舉(區選)剛剛落幕,衆人開始觀望明年立法會選舉(立選)。 區選結果新鮮出爐,能為我們預測下屆立法會選舉的選情帶來什麽啟示?

區選和立選之間的微妙關係

熟悉香港政治的朋友都知道,每屆區議會選舉一年後就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這個安排使得各黨派皆會以區議會選舉的結果,預測來屆立法會選舉地方直選選情,以統籌選舉策略。

可是,由於立法會選舉的直選(註一)採用比例代表制,隨着每屆議席增加,當選的門檻亦隨之下降,除了有利小黨的生存外,政黨及陣營內部亦容易因選舉利益分裂,使得建制、泛民兩大陣營內的光譜更闊以及立法會內政黨板塊細碎。泛民主派方面,曾為第一大黨的民主黨不再獨霸天下,多個旗鼓相當的黨派相繼出現,而且部分更屬激進勢力;而建制派也有民建聯與工聯會分家、自由黨分裂以及新民黨崛起等等。第五屆立法會中,泛民主派有9個政黨(註二)及3位獨立議員(註三),建制派則有7個政黨(註四)及8位獨立議員(註五),整個議會共有16個政黨及11位獨立議員,可見整個立法會組成相當零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