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er:你在2015,坪洲卻在上世紀

住在香港太久,就意識到有個壞處:美其名是發展、發展及發展,其實是對舊物不懂珍惜,近年即使民間大力鼓吹保育,但結...
風物

住在香港太久,就意識到有個壞處:美其名是發展、發展及發展,其實是對舊物不懂珍惜,近年即使民間大力鼓吹保育,但結果仍是敵不過地產商及政府,市區每日也在變,發展之手還想延伸至郊野公園,不禁叫人嘆息。

幸好還有個地方,能凝住那動人時光,它是坪洲,大概就是因為它的不起眼,提起去離島旅遊,大抵只會想到大嶼山、長洲及南丫島,沒有成為旅遊熱點,反而令坪洲一磚一木得以保存,踏足這片小土地,仍然感受到八、九十年代的氣息及氛圍,沒有特意迎合外間的發展,成就了停留時光的坪洲。

純樸的老香港情懷

大概就是看中這點,導演劉偉恒取景這個只住了五千多人的小島,拍下了一套《王家欣》,故事背景發生在 1992 年,劉偉恒說在坪洲拍攝完全不覺突兀,「記得是 2009 年我與太太在構思劇本,但去到某些樽頸位時完全無法寫下去,於是建議不如去離島走一轉,打開地圖見到只得坪洲從未踏足過,於是即興坐船入去逛逛,結果一逛就發現,整個坪洲好像與外面世界隔絕,依然保存着舊日樸實的情懷,那豈不正是電影中我想描寫的年代,於是就鎖定坪洲做拍攝地點。」

攝:葉家豪/端傳媒

島上的居民未見過拍戲,劉偉恒說去年開拍時,弄出了笑話:「片中其中一個景點,叫做家安園,是一個舊式的茶檔,最初搭景時,坪洲居民已經以為有新餐廳開張,不停走過來問開張的時間。即使是搭完景,開拍期間亦試過有人坐在茶檔想點餐,完全不知是拍戲,那種純樸的民風,很難在其他地方找到。」

單車與椅

記者也是第一次入坪洲,發現坪洲有兩樣東西最多,第一是單車,因為全島禁止車輛出入,島民都是以單車代步;第二是椅子,無論是海邊長廊,或是碼頭旁的老榕樹下,全都放滿了大大小小不同款式的椅子,給老人家坐下乘涼看景,大概年輕力壯的都已出外謀生,留在島上的都是老人家居多。

攝:葉家豪/端傳媒

在坪洲出生的阿健是少有的年輕島民,一直都在坪洲長大,早幾年為了方便工作,搬了去市區居住,但去年又回來了,「租金是主要考慮,但生活也重要啊,以前住在市區,為了遷就租金住在茶餐廳樓上,全年也不敢開窗,怕油煙入屋,而且晚上很嘈吵,基本上要捱到凌晨兩、三點,餐廳關門才可以入睡,太太說與其這樣,不如花多點時間在交通上,也要搬回坪洲生活,因為那才是生活!」

海鮮與度假屋

島上生活的確平淡,但至少早睡早起,可以隨時呼吸新鮮空氣,「船期算密,回家也不是那麼困難,習慣了就好,不過島上的確沒什麼好逛,就算行入手指山(編按:坪洲最高的山)中,也不會花多過兩小時,就可行完整個小島,但那種簡單的生活,正是在城市享受不到的。」阿健還偷偷給了記者一個貼士,「大家都會想到離島食海鮮,坪洲卻沒有海鮮檔,不過在街市內的熟食檔,卻是有海鮮吃的,只有熟門路的人才知道,不少住在愉景灣的居民都會先預訂海鮮宴,晚上過來吃,下次來坪洲前,可以先打個電話給熟食檔。」

攝:葉家豪/端傳媒

不過食海鮮還可以,要做另一個去離島的指定動作「住度假屋」卻有難度,因為全島都沒有度假屋,連留宿的地方也沒有提供,注定你不能在島上久留,劉偉恒就訴苦說,這是在坪洲拍戲的最大困難,「每天也要從市區坐船運器材入來,有時拍到凌晨,要包船才可以離開,但為了能拍到碩果僅存的老香港景點,舟車勞頓也是值得。」

雖然坪洲的景點不算多,但在二十世紀初,當地卻是個工業重鎮,曾經出現過三十多種工業,包括灰窯廠、牛皮廠、火柴廠、鋼管廠等等,其中於國共內戰時興建的火柴廠,更是全東南亞最大,照顧了全島居民的生計,這些廠大多已關閉,但遺址仍留在島上,其中勝利合記石灰窯廠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是回顧香港上世紀工業發展史的好地方。

攝:葉家豪/端傳媒
攝:葉家豪/端傳媒
攝:葉家豪/端傳媒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