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往往擁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爵士樂的現場更是無可取代的能量場。
就在這個月,大陸的爵士音樂節此起彼伏。有官方策劃主持的大型國際音樂節,也有非官方策劃和運作。其中,2011年開始在深圳舉辦的「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總是以完全與眾不同的音樂視野,超前於其他形形色色的爵士音樂節。五年來,其水準之高,風格之多元,都堪稱國際水準。
它的策劃者涂飛,人稱阿飛,是中國的音樂「老江湖」,深圳舊天堂書店的老闆之一,live house B10主持人,電台音樂DJ,各類前衛音樂和藝術的重要推手。我們邀請中國樂評人、摩登天空藝術總監張曉舟,和阿飛聊一聊,談談爵士樂在當下中國的狀況,一場有個性的音樂節的背後,是一些怎樣不甘於主流和保守的頭腦。
張=張曉舟;涂=涂飛
慣性,是音樂發展的保守勢力
張:2006年,我在廣州做過小型的爵士音樂節,也就五六場。有的場次觀眾只有幾十個人。媒體都不知該怎麼宣傳,基本上我是在媒體上自問自答。那時候官方的音樂廳也極少有爵士音樂會,廣州、深圳也沒有正式的穩定的爵士酒吧。
將近十年過去,你的OCT-LOFT國際爵士節已經辦了五年,每次音樂節持續時間之長,場次之多,水準之高,風格之多元,應該說都夠得上國際水準,在國內是屬於超前的,樂迷受眾群體有什麼大的變化?
涂:深圳的樂迷非常棒。不僅僅是爵士音樂節,包括我們的live house B10現場的日常演出,舊天堂書店的各種文化活動和演出,他們都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前些年的看熱鬧,近兩年的看門道,不少樂迷從初哥變成了資深樂迷。還有很多聽得比我們策劃人還要多的朋友,也加入進來了,每一年他們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給我們建議,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他們深度參與的音樂節。
張:國內的爵士音樂節,為了市場營銷推廣和票房考慮,往往得靠「掛羊頭賣狗肉」,比如邀請不少流行和搖滾明星參加,比如從小野麗莎、林憶蓮,到崔健,也經常參加爵士音樂節,甚至是帶點r&b曲風的女歌星都會被邀請參加爵士音樂節,你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涂:北海爵士節也請過郎朗,阿姆斯特丹也請Lady Gaga。請流行歌手參加爵士音樂節可以為爵士樂造勢,加大傳播力度,擴大影響,這本無可厚非。區別在於國外的爵士音樂節會度身定做一些跨界合作計劃,郎朗是跟Herbie Hancock演奏爵士,Lady Gaga 是跟爵士老靈魂Tony Bennett 一起合唱經典爵士老歌,而林憶蓮老崔他們仍然是演奏自己的作品,跟爵士樂沒有任何交集。這體現的音樂節策劃團隊的口味和策劃能力,問題可不在音樂家身上。
張:看來我應該給崔健建議一下了,他這個月底要演廣州星海音樂廳的爵士節。崔健的樂手都是爵士樂手,這本來就是他的樂隊獨到之處。早年他也經常以小號手身份參加爵士即興現場,包括參加過北京國際爵士音樂節。
或許崔健現在很少練小號了,但至少他可以好好重新編排自己有的曲目,用更多爵士布魯斯和funk方式去演繹,我知道他比較喜歡法國的小號手Eric Truffaz,既然崔健既喜歡爵士又玩電音,那麼他和劉元等人真應該帶個好頭,讓自己的音樂現場變得更雜更多元。不過,他們可能沒有這麼精力,明星的問題是有時候容易屈從市場的慣性。
涂:對,慣性,對音樂的發展來說就是保守的力量。
爵士樂在中國
張:因為爵士樂在中國缺乏音樂美學,音樂教育,以及受眾市場的基礎,所以需要一點一點的積澱。能夠形成慣性,也說明有了一點基礎了。但慣性也會導致同質化,即便從商業角度考慮,也是缺乏新意和賣點的。
涂:你覺得「爵士樂」這個詞有多寬泛呢?是不是必須了解並熟練地演奏美國的標準曲的人才有資格說自己演奏的是爵士樂?
張:國內的爵士樂手大部分都是「美國派」,我覺得這跟他們所受的最初啓蒙有很大關係。劉元就很強調美國爵士樂standards,我覺得他主要是針對爵士樂基礎教育而言,倒無可厚非,但要注意的是爵士樂的「當代性」,因為你是當代人,「回到根源」實際上容易變成另一種原教旨主義的模仿拷貝,就像中國搖滾早期的「扒帶子」一樣,這個階段始終是要過去的。
近些年來中國演出和交流的歐洲樂手也越來越多,一方面這與爵士樂「高雅化」,成為政府和基金會的文化交流項目有關,另一方面歐洲爵士樂本來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強勁發展脈絡,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和別的國內爵士音樂節的重要區別是歐洲爵士樂部分很多很新鮮,你如何怎麼考慮和策劃的?
涂:我在深圳電台嘉賓主持了十幾年的非主流音樂節目,多年以來一直傳播世界各地的各種音樂,在爵士樂方面我對民族爵士以及第三世界的爵士樂生態非常感興趣。這兩年的東歐爵士以及前蘇聯爵士樂單元的策劃,主要來自於近些年自己聽的音樂。而同時通過十幾年來策劃過的音樂活動,認識了很多音樂人,通過他們的介紹和推薦,我們每一年都會有新鮮的面孔出現在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的陣容名單上。
歐洲國家眾多,文化差異大,爵士樂落地生根之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而政府的基金贊助計劃井然有序,使得年輕音樂人有各種機會到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這一點非常值得贊賞。而反觀美國,這方面的力度就要小得多。
怎麼做小眾音樂市場?
張:中國的爵士樂唱片出版幾乎不存在,但前幾年彼得布羅茨曼(Peter Brötzmann)和徐鳳霞出版了他們的中國現場,你最近也和leo廠牌合作出版了加列寧三重奏(Ganelin Trio) ,你如何看到爵士樂唱片在中國有限的市場?
涂:唱片銷售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對於小眾音樂來說,更不要指望依靠唱片能夠賺錢。去年爵士音樂節加列寧三重奏的表現相當精彩,我們的錄音,後期製作,設計,包裝,推廣都花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包括未來即將出版的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合輯,明天音樂節合輯,ruins alone,大友良英這些唱片,我們都沒有把盈利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長時間的在書店和音樂現場銷售,爭取能夠保證成本回收甚至微利。
小眾音樂的市場就是小眾市場,對於我們來說,有些事情必須要做,能夠保本就達標,如果推廣得好一點,能夠盈利,那就是驚喜了。退一萬步來想,第一個十年賣不掉的東西,說不定第二個十年價格能夠翻倍也說不好,所以應該有長遠的投資眼光和心態,不要抱有撈一筆就走的幻想。
張:一切都要看自己的興趣,我一直說你策劃的音樂節是個性化的音樂節,這種個性化不是不要市場、背離市場,我覺得恰恰是要追求自己的獨特效應,建立自己的品牌。
涂:沒錯!那你怎麼看待一個優秀的外國爵士樂手在中國的舞台上演奏《茉莉花》?
張:哈哈,這是理查德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屹立不倒的秘訣之一,他還演奏《紅太陽》呢。演奏中國民歌,找流行明星跨界,找中國樂手合作……都可能成為外國爵士明星打入中國市場的招數,但很容易庸俗化,而且還未必奏效,因為這容易讓人膩煩。
主流容易讓人膩煩,那就逆反吧。
不過,我祝你成為深圳爵士土豪,設想一幅美麗的畫面吧,在美麗的大梅沙海灘或者深圳市民廣場,萬人爵士音樂會,請某個爵士明星和郎朗一起演奏《茉莉花》,從宋祖英到小野麗莎到超女,分別以各種唱法演唱《茉莉花》…….
涂:好怕怕,那我們還是先搞個拉丁爵士版的《小蘋果》吧。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