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為什麼我舉手贊成保留TSA?

刊登於 2015-10-05

編者按:

我們這一代香港父母,大抵都經歷過小六學能測驗吧,那時候,也有補課和操練,只是一切都從小五開始,而不像現在的小學生般,一年級已要做TSA補充練習。

學校、老師、學生都怨聲載道,教育局每次卻都只以「TSA屬低風險評估」來回應,難道TSA背後,就沒有更深層次的存在理由嗎?

現任公開大學副校長李榮安教授告訴我們,TSA的出現,原意是為了替學生「鬆綁」。只是十幾年下來,香港的小學生,好像比以前更難呼吸了。那原意,究竟實踐了沒有?

教協視TSA為「怪獸」,師生都怨聲載道,它為什麼依然存在呢?攝:Xaume Olleros/端傳媒
教協視TSA為「怪獸」,師生都怨聲載道,它為什麼依然存在呢?

TSA的歷史背景,可追溯到2000年,教育局宣布廢除小六學能測驗。當時社會的聲音強烈且一致,所以我們一夜之間就決定廢除升中試了。

記得我們當時討論的重點,認為升中試是高風險的考試,令同學承受了不必要的壓力。當時我們認為,學生沒必要這麼早就遇到這考驗。學生為了應付篩選式的考試,往往得花上一、二年時間準備,那就犧性了兩年多元學習的機會,課外活動時間都用來補課了。

但話說回來,取消了升中試,小學生進入中學,他們所學的究竟達到什麼水平呢?我們沒有任何數據。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實有必要以不干擾學生,或最低干擾學生的方法,定時檢測香港學生的學習水平。

事有湊巧,當時英國也進行教育課程改革。英國的教育,本來沒有統一管理全國的課程,每個地方的教育局、每一家學校、老師都可以自行決定課程。舉例說,地理一科,不同學校所教授的可以完全不同,學生一旦轉校,課程就未必能銜接了。有見及此,英國教育部決定引入國家層面的教育統一課程。

當中一個轉變,就是引入了國際的評核方式,在小學和中學各分兩個階段,即幾個Key Learning Stage檢測孩子的能力,讓學校知道自己學生的水平,藉此保障全國學生的教育水平。香港課程中設有Key Stage(即小三、小六、中三),概念相若。

為什麼一個教育體系要掌握學生的教育水平呢?

這是因為一個社會的發展,與國民水平和教育質素有莫大關係。根據教育發展學與經濟發展學,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和經濟表現,都一定程度與國民教育水平相關,現在的國際競賽,除了在經濟和政治上,教育也是焦點,可以看看IEA(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和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的國際成績測試今年所受的重視程度,就可見一斑。

當年小六升中試取消之後,香港教育局官員提出一個問題,升中試沒有了,如果學校的水平下降了,學生的學習遠遠落後了,政府可能要到高中公開試時才得知,到時想補救也來不及了。

於是,就有了TSA。

現時TSA的爭論點,在於這個考試不會影響個人,即使考生「失手」,也不會對其個人有什麼影響,故稱為低風險的考試。學校理應不用操練學生,學生也應該零壓力。

當然,事實上對學校而言,可能有另一種感覺。教育局的團隊到學校審查時,會列出學校的教學質素和學生水平,TSA的成績是其中一個關注點。這個審查對學生沒有壓力,對學校卻有重大壓力。學生表現差,校長有責任跟校董會交待。

所以凡有任何評核,對學生而言即使是低風險,對學校而言卻往往屬高風險。而且,任何風險都有機會轉嫁到學生身上,這是事實。

過去我參與過很多與TSA相關的會議,最初收到的訊息,TSA是基本能力測試。近年的試卷我沒仔細研究過,不知道出題是否愈來愈難,但這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亞洲是一個較為重視教育的地區,我們相信教育,亦相信教育要用一個公平方法進行評核,這個公平的制度出現於一千年前,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科舉制度的。華人普遍認為教育是一種很崇高的普遍認受。如果一個沒受教育的人,會被視為下等,這種文化思想已經植根於我們心底。

於是,只要有評核,我們都會力拼,在高度競爭的城市,這難免變成壓力。

我也曾在政府內部聽聞過取消TSA的聲音,同學有壓力,大家是知道的。或許有天睡醒,政府宣布取消TSA也說不定,就像當年取消學能測驗一樣,在香港,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只是依我個人推測,即使政府宣布取消TSA,亦會有另一個制度出爐,用以協助掌握學生水平。現階段,我還是會繼續投票支持TSA,只要想辦法完善它,要不斷調校題目的深淺,讓TSA符合我們最初的本意才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