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如何塑造政權新形象?

一個新任領導人提出的「新說法」,可以觀測中國政治權力的微妙變化。

語象詭譎──中國政情解碼

出版社: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作者:錢鋼

文/端生活文化組

「偉大領袖」、「政治掛帥」這些語彙在中國官方媒體上何時出現?如何被使用?

每個媒體都有一套自己的話語系統。「社會政治權勢和意識可以通過話語來維持、認可和再生,」語言學家馮.戴伊克如是說。在媒體壟斷之下,我們的語言變得貧乏,只熟悉那幾個最常見的詞,也就無從想像不一樣的世界。尤其當媒體作為一種政治宣傳工具,一個人物,今天是「群眾楷模」,明天就是「人民公敵」。沒有中間位置的語彙,讓思想也跟着非黑即白。

語象觀察,即是把媒體語言作為一種現象來分析。通過抓取關鍵詞進行數據分析,剝出語彙背後被隱藏的含義。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用這種實證研究方法,觀測中國政治權力的微妙變化。

一個新任領導人會提出什麼「新說法」?它出現的時間、背景,傳播的渠道、流量,直至衰落、消亡,都是語象觀察的範疇。這本書的作者,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錢鋼,2001年就開始通過語象聚焦中國政治改革。他的作品《唐山大地震》是中國報告文學的里程碑,同時,他也是語象研究的先行者。

在橫向與縱向比較中,紛繁的語象變得有跡可循。研究者曾檢索統計「政治體制改革」這一講法,自1980年至今,在《人民日報》上每年的使用篇數:一組數據構成的傳播數量變動曲線,如脈搏一般,曾激動人心地跳動,隨後沉寂微弱。作者還總結出黨媒話語中所謂「命脈語」、「穴位語」、「旗幟語」、「皮毛語」、「脂粉語」的分別:「如『四項基本原則』這樣的命脈語、『依憲治國』這樣的穴位語、『毛澤東思想』這樣的旗幟語,須長期觀測;而幾十年如一日的高調,如『人民』、『大好形勢』等皮毛語脂粉語,既難檢析,對研究也無大價值。」

大數據時代為語象分析提供了更多技術便利,但如何發現問題所在,則要看研究者功力。「習大大」、「強國夢」這些緊跟網絡流行語言習慣的講法,近兩年層出不窮。如何塑造政權新形象,正成為值得觀測的語象趨勢。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