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趣,一部條目已經被大陸豆瓣網下架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成為最近我身邊同溫層的熱聊劇目,有好友還特別在社交媒體上大力推薦,說從8集的劇集裏看到了為什麼一個不完美的社會也值得期待。
這一部以台灣總統選戰為背景的作品,《人選之人》在豆瓣網的「銷聲匿跡」並不令人意外,難得的是身邊朋友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追劇的熱情和決心。為了追上這股潮流,我特別用 VPN 翻牆下載了 Netflix 的 app,花了兩天時間追完了整部劇集,第一感受的確覺得非常暢快,大有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感覺。
在《人選之人》這部劇集中,個體可以通過制度去改變社會,小人物能扳倒政治大佬,少數群體可以光明正大地發聲,社會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卻沒有失去自我更新的活力和能力。再加上《人選之人》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向劇集,著重塑造女性政治人物,我們見證著劇中的女性一點點互相扶持著從往日傷痛和桎梏中自我實現,同為女性實在很難不被打動。
當然,儘管《人選之人》是一部少見的華語政治劇,但確實並非完美,它的關鍵性劇情過於依賴偶然性,反而削弱了主題的力量,等於兜兜轉轉,這部劇集的還是在歌頌人性的閃光點。這樣的設定當然不能說是錯誤的,創作者的側重點本就各有不同,但是如果對比同類型的美劇,比如《紙牌屋》(House of Cards)、《傲骨賢妻》(The Good Wife)(及其衍生劇《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以及《副總統》(Veep)等作品,《人選之人》對政治生活的想象還是相對有些蒼白和單薄。
理想的社會或許是不完美的
我一直都是女性律政劇《傲骨賢妻》及其衍生劇《傲骨之戰》的忠實粉絲,這部劇集播出的十餘年間,美國政治也一步步走向極化。後見之明地說,如果說《傲骨賢妻》最初還是一部比較普通的律政劇,展現一些奇情奇案的話,後來幾年的內容則幾乎涵蓋了美國社會所有重要的政治議題。並且,相較於《人選之人》虛構出來的政黨和事件,《傲骨賢妻》系列則直接很多,不但敢於公開對陣特朗普,還對包括中國、伊朗等國進行直接的批判。
印象中,這部劇集不但可以對「愛國者法案」(小布什政府通過這個法案之後,政府就有權在必要的時候監聽人民)、斯諾登事件等涉及本國利益的事件開炮,也敢於觸及各個獨裁國家和政權的人權問題,甚至對主創本人支持的民主黨內部也不乏尖銳的批判。
《人選之人》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政黨——公平正義黨的黨部,女主角翁文方擔任該黨文宣部的副主任。作為在野黨,公平正義黨擔任著監督政府的重要職責,和執政黨民和黨(當然也是虛構的)在諸如移民政策、死刑問題以及性別議題等問題上有著根本的分歧,總體來說,公平正義黨的基本盤是比較偏左翼的,而執政黨則相反,總統不但歧視移民,還爆出弊案,幾次三番惹怒民眾。
由於這部劇的主要故事都圍繞著公平正義黨展開,其實我們不是很瞭解民和黨內部的情況,總體來說主創對這個所謂的「反派」塑造得很簡單,甚至有些幼稚。我們既看不到他們真的使出什麼陰謀詭計來破壞主角們的競選,也完全不瞭解這群人的真實理念。作為一部以兩黨競選為題材的作品來說,多少會顯得有些潦草,以至於劇集的後半部分民和黨的一系列失敗的操作之後,我都會開始疑惑這麼差勁的一個政黨又是如何選舉成功的呢?
當然,比起對「反派」的塑造得潦草,主創對公平正義黨內部的描繪是十分細膩的,這或許才是他們真正的用心所在。主角也會因為政黨內部的種種問題對自己的信仰感到動搖,我們也得以窺見所謂民主政治的複雜性。即使是相對左翼立場的公平正義黨內部也有性別歧視,有同性戀恐懼,也有腐敗和傾軋,它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所謂的民主政治如果成了「比爛」,那麼還有什麼值得期待?
但是或許正如丘吉爾的名言所說:民主制度不見得是好的制度,但是「最不壞的制度」,或許理解了這個我們就更能理解這部劇集的內容。片中的易安原本在大學裏是非常激進的社運人,可以為了自己的理念衝上街頭站在第一線,可是在進入黨部工作後卻發現自己的很多工作其實都是妥協和相對沒有意義的。易安也曾經迷茫,但在經過一番歷練之後,他意識到政治工作和社會運動是不同的,前者需要考慮到基本盤和最大公約數的感受,後者完全則不用考慮這些,只需要直接進行表達。就好像片中公平正義黨的主席林月真被問到關於死刑廢止的問題,即使她個人是支持「廢死」的,但考慮到民調的多數是支持死刑的,她也無法講述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我想,一個好的社會並不見得是任何人都可以百分百自由表達自己的社會,但一定是不會去壓抑個人表達的社會,也是不可以用自己的表達去傾軋他人空間的社會。劇中的易安最終反駁了從前社會的同僚,他意識到喊口號是容易的,但是在現有的框架下,選舉是實現個人政治理想最合理的路徑之一。
我們需要怎樣的女性同盟
《人選之人》不但是一部選舉政治劇,也是一部女性成長劇。該劇的絕對核心是謝盈萱扮演的翁文方,整部故事基本都以她的視角展開,這個角色出生於一個政治世家,父親和兄長都是政客,她也曾競選議員,失敗後進入公平正義黨部擔任文宣部副主任。在選情越來越膠著的過程中,文方和一幫同事也在經歷著各自的成長,他們在解決一個個民主困境的同時,他們也在一點點理解何為人生。
翁文方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女同性戀者,有一位相愛五年的知心戀人,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卻在兄長離世後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走上政治的道路。文方雖然得到了不少選民的支持,卻因為黨內長輩的同性戀歧視與之發生衝突,最終被人將視頻上傳網絡導致選舉失敗。
這部劇沒有避諱談論一個相對進步和現代的社會,女性的處境依然是尷尬的。文方雖然一直堅持處理黨內性騷擾案件,保護自己的同事張亞靜,並不惜得罪其他部門的領導,但始終還是要和對方對唱情歌修補工作關係。
片中的亞靜雖然帶著自己特殊的目的進入公平正義黨工作,但正是這樣一個「外人」的進入,讓我們看到在所謂一致的政治立場之外,還有一種牢固的女性同盟存在,這種情感的聯結有時候是可以超越政黨的。
從政治信仰來看,亞靜既然曾經可以為民和黨的趙昌澤擔任幕僚,就說明她內心有認同該黨理念的部分,後來她被趙昌澤性剝削,拍下了裸照,想要進入其敵對政黨內部去報仇,這或許是她改變政治理念的初衷,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我相信亞靜是真的對文方和一干同事所打動,真正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改變社會。關於這個部分,文方的台詞很有深意,她在思考如何面對媒體質疑亞靜改變的時候給出的解釋是:「民主社會,個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政治立場。」
《人選之人》展現出可貴的女性之間惺惺相惜的情感,文方會在亞靜被同事性騷擾後鼓勵對方:「我們不要這樣算了」,勇敢地維護女性應有的權利,哪怕這樣會傷害所謂的「大局」。在文方知道亞靜進入政黨的真實原因後,也從未想過利用這個醜聞為自己的政黨謀取利益,而是如何保護亞靜。
從世俗的角度看,趙昌澤沒有強迫亞靜與其發生關係,甚至他們之間還曾真實的產生過一定的感情,這也成了亞靜日後不斷自我反思的原因,她覺得自己做了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似乎沒有資格出來指證趙這位副總統候選人。但文方卻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亞靜沒有錯,尤其是當趙昌澤違背女性的意願拍下裸照,甚至還拿照片威脅對方之後。最終,在文方的「我們不要這麼算了」的鼓勵下,亞靜勇敢地站了出來,不但得到了公眾的同情,就連趙昌澤的女兒都選擇站在受害者一邊。這是典型的「girls help girls」的場景,雖然談不上有什麼新意,但是當我們看到不同背景的女性因為相似的正義感站在一起的畫面,還是會覺得十分熱血。
個人的就是政治的
據我的觀察,目前對《人選之人》的批評多數聚焦在這部劇沒有很好地呈現台灣政治最為迫切的一些核心問題,比如既然談論總統大選,為什麼全劇都不涉及「統獨問題」和外交問題?一個沒有「中國」和「美國」的「選舉劇」是否真實?
說實話,如果抱著瞭解真實台灣總統選舉期待的觀眾,尤其是大陸觀眾來看這部劇多少是會有些失望的,這部劇集所關注的問題可能和大陸觀眾對台灣選舉關注的點無法重合。因此有人會評價這部劇展現的是一個架空的世界,講述的是一個沒有歷史包袱的社會,但是如果拋開這些包袱,年輕世代以及不瞭解台灣的人,是否還會理解這種人群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背後的激情?
甚至,或許因為我們熟悉了所謂的「宮鬥劇」戲碼,也會感到劇中兩黨的鬥爭有些小兒科,選總統這麼複雜的事情變成了「選出一個好人」,林月真最後的當選的原因似乎更像是她是一個相對沒有道德瑕疵的候選人。甚至,相比較一個個鮮活的幕僚,這個人物更像是舞台上的木偶,只需要說著既定的台詞就好。
說實話,在看完整部劇沈澱的這幾天,我也會問類似的問題,《人選之人》的虛構就是不夠好嗎?拋棄讓人窒息的現實,我們還沒有可能去想象一個更理想的社會呢?正好,我常聽的播客主持人也有回應這個問題,節目裏主持人分享了自己同時觀看《漫長的季節》和《人選之人》的感受,她反而會覺得前者對男性「爹味」的塑造過於真實,以至於讓人窒息;而後者試圖為我們描繪的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人選之人》所觸及政治議題都是相對個人化的,換句話說是和每個人的具體生活有關係的,它雖然沒有試圖進入對宏大歷史議題的討論,但誰又可以說個人的不是政治的呢?
劇中我很喜歡的角色是家競,作為黨部文宣部主任,這個人完全可以是一副我們熟悉的政治精英的樣子,但主創卻沒有這樣去塑造。我們看到的家競永遠都在處理非常細節的東西,有時候甚至要決定新聞發佈會桌布的顏色,可是這些難道不是政治的一部分嗎?家競自以為在做推動台灣的事情,他一開始不理解為何妻子不願意做全職媽媽照顧家庭,但在選舉中他意識到了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一樣重要的。
文方常常會自我質疑政治的意義,因為選舉有時候意味著不能百分百地做自己,她本來以為父親不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和家人的關係多少有些緊張,後來懸念解開,父親只是不善於表達,卻在暗暗推動著多元成家的法案。作為立法委員的父親,內心深處也許沒有辦法完全理解女兒的生活,但他願意在具體的行動中讓她生活在一個更加沒有壓力的社會,這難道不是民主政治最為美好的部分嗎?——這些故事讓我們相信,儘管問題還是會層出不窮,但每一個人都可以為了讓社會朝著自己希望的地方去改善一點點。
甚至,儘管我對亞靜和趙昌澤的設定感到一些不滿足,總覺得儘管解氣,但這樣的事情卻可以發生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為何一定是要在台灣?但結合近年來身邊如火如荼的#me too事件,我又覺得這個故事雖然老生常談,卻又顯得特別有意義。它向同在華語世界生活的我們展現了一種維權的可能性,讓我們相信對正義的追求不是西方人所獨有的,它在我們的文化中一樣可以伸張。
最後,我想引述一位微博博主的評論,或許能夠代表我身邊朋友的一個基本共識:「有人說這部劇太討巧了,一開始我也覺得,一些地方寫得太白了。但後來我明白了,即便是口號,也是我們從來沒聽過的、在電視劇裏用中文喊出來的口號。」
播客是随机波动吗!我记得我应该听过这期想不起来是谁的了
如果作者跟編輯台真的認識台灣政治,就不會發出這種在關顧政治的台灣人眼裡根本半吊子的評論了。
反派塑造潦草,正是因為現實世界的反派就是這樣子負責出張嘴就會選上了。
端傳媒的台灣相關文章,如果找不到適當的作者出稿,不如都別發了。
不談統獨或許有其商業考量,也或許可以藉機談其他台灣也應該要被重視的議題。不過許多觀眾認為不夠貼近台灣現實選舉是因為,確實以台灣現況來看,選舉是不可能不談中國因素、臺灣共同體——牽涉到統獨的。
經過一系列失敗的操作,還能選舉成功這種事不用懷疑,臺灣真的很多,不過通常發生在特定政黨的支持者身上,有些政黨只要稍微一行差踏錯,就絕對落選了。
台灣觀眾也有不少人認為人選之人不夠「政治」:沒有直球對決統獨議題、太聚焦於職場性騷擾(雖然我覺得認為政界性騷擾不算重要政治議題的應該都是特定性別的觀眾吧)
和作者恰恰相反,不想看到统独议题,会觉得精神非常疲惫。台湾本地的选举要prioritize的肯定是与选民切身相关的议题,环保、性别等等。看一个说相似语言、长着相似面孔的地方的人们能够有free and fair elections,是非常inspiring的。楼下所说的“搭便车”不是很同意,post-communist regimes在二十一世纪初的democratizing elections能够在国家之间diffuse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似的文化;在这里的“文化”指的是文字、语言、理念。比起其他地区,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文化”相似程度已经要高许多了。
這篇提到,中國的觀眾希望從《人選之人》看到台灣選舉中的統獨議題,但作為台灣的觀眾/讀者,長年來已經對於公共討論「只剩下統獨」感到厭倦,一個公共政策最後成為統獨戰場、一個法案推出也成統獨的各自叫陣。我認為編劇或許在於希望暫且別過頭看不去討論這些日日夜夜的統獨爭議,透過一個「不會只剩下統獨」的架空劇,討論真正需要關注的議題,例如死刑、性別、環保⋯⋯等。
透過端,經常感覺到中國觀眾/讀者對台灣的期待視角,但不免覺得,台灣有自己的議題在處理,有自己的政治議程,也有自己關切的優先順序,如以個人的期待來作為失望/不失望的標準,也是沒有把台灣視為台灣的自省,而是透過台灣去滿足自身的期待而已。
知道提到的播客和看到最后一段话,就倍感亲切
「它向同在華語世界生活的我們展現了一種維權的可能性,讓我們相信對正義的追求不是西方人所獨有的,它在我們的文化中一樣可以伸張。」
顯然本文作者生活在大陸。首先,大陸從來不缺「對正義的追求」,只是付出的代價無比巨大,也無法在當地當下拍成影視劇。
其次,雖同樣說「華語」(其實也越來越不一樣),但是,大陸和台灣並不share相同的「文化」。
路很艱難,還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無法搭便車。
此外,文章的標題也可以更貼劇情,一個不完美的「民主」社會也值得期待。
最后一段话看出来是谁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