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片,顧名思義就是在歲末上映、橫跨整個年節假期的院線電影。這個專有名詞雖來自香港,概念卻非華語電影獨享,它往往配合在地脈絡,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生命週期。以西方國家為例,從聖誕到新年這段長假,往往會上映不少節慶意味濃厚、適合全家觀賞的電影;而對美加來說,感恩節檔期通常會上映闡揚家庭價值的闔家歡親情電影,此點似乎相當符合華人世界「賀歲片」的定義。就日本來看,最具代表性的「正月映画」(即賀歲片)莫過於拍了48集的《男人真命苦》,這系列電影多在每年的盂蘭盆節和新年正月初一上映,看紅白對抗跨年,隔天全家一起進戲院看最新一集《男人真命苦》開啟新的一年,曾經是好幾個世代日本國民最美好的集體記憶。
賀歲片的集體記憶
「賀歲檔」之於華人,通常意指農曆春節檔期;但廣義來說,從新曆元旦以至農曆元宵都可以算入賀歲檔。香港早在1960年代,就會因應農曆春節檔期拍些片名沾點好運題材熱鬧喜趣的庶民電影,到了華語電影市場燦爛輝煌的1980年代,春節檔期除了紅極一時的賭片及成龍一年一度的動作電影之外,總會有市場嗅覺靈敏的製片號召一大票帥哥美女競演大堆頭賀歲電影,故事往往環繞「家和萬事興」、「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等闡述家庭價值的保守主題,或許拍得急就章而不夠深刻,但求應景喜慶,迎春接福也就夠了。例如由杜琪峰導演,周潤發鍾楚紅等人主演的《八星報喜》,就極具代表性(後來由周星馳、張國榮、張曼玉領銜主演的《家有喜事》同樣脫胎於此,就連大哥角色也同樣由黃百鳴飾演)。
於是即便近年賀歲檔屢屢推出中國資金、香港導演、三地演員共襄盛舉的大片,但受限政治因素及各地文化差異,中、港、台最終往往仍是各賀各的歲,各賺各的錢。
香港1980年代賀歲片從許氏三兄弟到成龍和雙周(周潤發、周星馳)各領風騷;中國1990末先有馮小剛導演的草根喜劇《甲方乙方》開賀歲先河,後來邁入21世紀大片時代,張藝謀、陳凱歌加上香港兵團如徐克、周星馳等通通來搶市。相形之下,台灣自1980年代起便對香港賀歲片照單全收,「最佳拍檔」和「富貴逼人」系列、成龍的動作片、黃百鳴的「家有喜事」系列、王晶的賭片、徐克的新式武俠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幾乎佔滿台灣中壯派觀眾的集體記憶。可惜的是,台灣電影自身除朱延平執導的大堆頭喜劇之外,並無產出什麼更具本土性格及歷史價值的賀歲片,必須將時間點拉到朱延平還沒崛起之前,才會驚喜發現,原來瓊瑤的三廳愛情文藝片、侯孝賢早期文藝片作品如《就是溜溜的她》和《風兒踢踏踩》,曾經進攻過賀歲檔。
台產賀歲片,豬哥亮以後是什麼
2000年以後,台灣電影市場的發行、映演情勢丕變,無論台片還是港片皆不敵好萊塢動作大片從製作、發行到映演的先天優勢,華語片相繼退出台灣賀歲檔戰場(除非像《霍元甲》這類華語武俠大片與美商合作,才能成功突圍),加上中國電影在台灣上映有配額限制(一年十部),很多由中國出品的賀歲大片無法在農曆春節檔期兩岸三地同步推出(例如周星馳的《美人魚》和《西遊‧伏妖篇》),而地域色彩濃厚的部份港產賀歲片又因與台灣本地口味不合片商引進意願不高,於是即便近年賀歲檔屢屢推出中國資金、香港導演、三地演員共襄盛舉的大片,但受限政治因素及各地文化差異,中、港、台最終往往仍是各賀各的歲,各賺各的錢。
可惜的是,台灣電影自身除朱延平執導的大堆頭喜劇之外,並無產出什麼更具本土性格及歷史價值的賀歲片。必須將時間點拉到朱延平還沒崛起之前,原來瓊瑤的三廳愛情文藝片、侯孝賢早期文藝片作品曾經進攻過賀歲檔。
台灣賀歲檔由港片、好萊塢片接續稱霸已久,直到2010年《艋舺》以全新製片模式及行銷手法帶領台灣電影榮耀回歸賀歲檔並贏得勝利,引發各家競拍賀歲片搶市,甚至一度發生一個春節檔多達8部台片自相殘殺的「盛況」。《艋舺》之後,台產賀歲片在春節檔打敗好萊塢片連年奪冠,關鍵人物便是豬哥亮。從2011年的《雞排英雄》、2013年的《大尾鱸鰻》、2014年的《大稻埕》、2015年的《大囍臨門》到2016年的《大尾鱸鰻2》,豬哥亮憑藉強大個人魅力,一舉締造春節檔台片五度破億的霸主地位(2012年豬哥亮沒有主演作品,由馮凱執導的《陣頭》奪冠)。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台產賀歲片多年來極盡所能壓榨豬哥亮的剩餘價值,換湯不換藥的豬式笑料終有疲乏的一天,例如2016年的《大尾鱸鰻2》便被好萊塢超級英雄片《死侍》(Deadpool)大幅超車,台片自此讓出稱霸五年的賀歲檔片王寶座。而豬哥亮最後遺作《大釣哥》於2017年春節檔上映,雖然該片在豬哥亮主演的作品中品質相形為佳,仍無法力挽狂瀾,最後全台總票房並未破億。豬哥亮的票房神話,自此隨著他在2017年5月15日與世長辭,正式煙消雲散。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台產賀歲片多年來極盡所能壓榨豬哥亮的剩餘價值,換湯不換藥的豬式笑料終有疲乏的一天。
數一數,豬年十大賀歲片
2018年,仍在摸索瞬息萬變市場觀眾口味的台灣賀歲檔,端出高收視連續劇的電影版《花甲大人轉男孩》和續集片《角頭2:王者再起》兩部IP電影,票房不約而同皆是勉強破億坐收。一海之隔的中國賀歲檔,則有《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等IP電影狹路相逢,最後由林超賢執導的主旋律動作片《紅海行動》漁翁得利;至於香港賀歲檔,由杜琪峯御用副導演張家傑負責執導、黃子華及佘詩曼主演的偵探喜劇《篤棟特工》拔得頭籌,成為2018全年度最高票房的港片。就2018年賀歲檔來看,兩岸三地各彈各的調,只有《西遊記女兒國》是共同交集,時間來到2019年,華語賀歲片又是何等光景?且讓我們羅列如下:
01 《寒單》(台灣)
這部既不鬧熱也不搞笑的電影,乃是豬哥亮賀歲片背後最重要的男人黃朝亮(《大尾鱸鰻》執行導演、《大囍臨門》和《大釣哥》導演)最新力作。在「後豬哥亮賀歲檔」年代,他顯然企圖以這部結合民俗與情感的嚴肅戲劇,證明自己的說故事的能力。「炸寒單」是台東特有的元宵文化習俗,也成為片中情同手足的兩位男主角最核心的情感連結。有民俗奇觀,有草根情感,有楊貴媚和陸弈靜兩位影后跨刀輔助,加上第二次演電影的偶像劇男星胡宇威和近年產量極高、演出品質穩定的「台片一哥」鄭人碩(去年最賣座的台灣賀歲片《角頭2:王者再起》也是由他主演)新鮮搭檔,《寒單》的票房能夠走到多遠,大家密切關注。
02 《瘋狂電視台瘋電影》(台灣)
看過相聲播報新聞、全宇宙唯一說真話的兒童節目、空前絕後的政論摔角秀與深夜助眠秀嗎?且看僅剩兩名員工的瘋狂電視台,為了在網路時代逆境求生,奮力殺出一條血路。這部賀歲片的前身,是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一手操刀的舞台劇《瘋狂電視台》,因為好評加演146場欲罷不能,乾脆把它搬上銀幕,好讓大家看得痛快。導演是原舞台劇的編導謝念祖,演出陣容有歐漢聲搭檔林明溱再加上炙手可熱的新人劉冠廷,這則講述電視兒童的夢想與鄉愁的喜劇,最大的挑戰不是把舞台劇的死忠觀眾拉進戲院,而是必須突破同溫層,讓沒看過舞台劇的其他人知道這部電影的存在,而且它絕不是舞台劇的附屬品。
03《大三元》(台灣)
請注意這不是徐克1996年那部同名賀歲片的翻拍,而是台灣少見以麻將為主題的春節應景之作。有顏值也有演技的鮮肉男星張軒睿飾演因故被逐出家門的富家公子,誓言以麻將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而久違銀幕的Ella則是飾演收留他的貪財房仲,兩人在片中有非常逗趣的對手戲。導演陳怡妤過往曾擔任兩部《鐵獅玉玲瓏》執行導演,這回澎恰恰擔任監製,讓她獨當一面,照劇情走向來看此片港味濃厚,能否接棒豬哥亮發展出台灣自己的麻將系列賀歲片,就看觀眾買不買單。
04 恭喜八婆(香港)
光是衝著彭浩翔首度拍攝賀歲片,就不能不看。片名八婆,指的是手機聊天群組「八婆」,由六個女生和兩個男生組成。這八人曾經很親密,卻因一些私人情感的牽扯而讓彼此失去了信任,直到某日其中一位群組成員需要大家幫忙,這個聊天群組才又「活」了過來。彭浩翔寫對白向來鬼馬靈精,令人好奇他這回又會讓劇中角色脫口而出什麼驚世之語。因為是賀歲片,所以過往被他捧紅的梁洛施、陳靜皆回鍋助陣,加上梁詠琪、楊千嬅、徐天佑、陳逸寧等人合組「奪奶奇兵」,彭浩翔式惡趣味這回會如何突破賀歲片的傳統框架呢?
05 你咪理,我愛你!(香港)
演、歌、主詞全能的王祖藍,不但首次當導演,而且一舉進攻賀歲片,拍的還是高難度的音樂劇。本片改編自膾炙人口的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由12個單元串連而成,分別從個人、家庭、社會等不同層面切入去探討愛情。不可思議的超級豪華卡司是最大看點,曾志偉、鮑起靜、毛舜筠、鄭秀文、容祖兒等等數十位巨星要怎麼被妥善地塞進同一部片,音樂劇形式與大銀幕影像感又會怎麼磨合,不只對王祖藍、更是對香港電影的一大考驗。
06 廉政風雲:煙幕(香港、中國、台灣)
今年度春節檔唯一一部兩岸三地同步上映的賀歲片,導演麥兆輝以往作品大多是雙導演(與劉偉強、莊文強合導),這回卻獨立執導,這部描述廉政公署裡一宗重大行賄案件真相的劇情片,在節慶氣氛濃厚的眾多賀歲片中顯得格外不同。二王二后的卡司組合相當有新意,而且更是《新不了情》「經典CP」劉青雲和袁詠儀經過25年後再次聚首,非常期待他們兩人的銀幕火花。
07 新喜劇之王(香港、中國)
有鑑於上回《西遊‧伏妖篇》太令人失望,加上99年版《喜劇之王》太過經典,歷經三年籌備、兩個月拍攝完成的《新喜劇之王》,究竟會新在哪裡?驚喜又在何處?根據周星馳的說法,這部不是重拍,而是「女版尹天仇」的逐夢故事,所以故事的重心應該會放在鄂靖文飾演的做著明星夢的小鎮大齡女子如夢身上。新一代「星女郎」鄂靖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以選秀節目《我為喜劇狂》出道,之後四處試鏡尋找機會,她會是下一個張柏芝嗎?
08 神探蒲松齡(中國、台灣)
這部片台灣有抽到配額,所以會與中國同步上映。近年作品每下愈況的成龍,飾演寫出《聊齋》的蒲松齡,不過從預告看來,這部奇幻武俠片應該只是借用「蒲松齡」這個名字,因為他在片中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寫作,而是捉妖。劇組戮力打造一個華語電影版本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試圖接收《捉妖記》的觀眾群,卡司方面頗有新意,鍾楚曦演聶小倩,金馬影帝阮經天演燕赤霞,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林柏宏則是演捕快。
09 瘋狂的外星人(中國)
一對魯蛇好兄弟,因為天外來客意外降臨,改變了兩人原本平靜的生活,此時神秘西方力量也循線追查外星人下落來到中國,別開生面的跨物種對決眼看就要展開。距離《瘋狂的賽車》屆滿十年,近年監製業務做得風生水起的寧浩,《無人區》、《心花路放》一別數年,終於迎來「瘋狂」系列第三部電影,由老搭檔黃渤與開心麻花系列電影當紅的沈騰共同演出,寧浩擅長玩轉類型,想當然爾這次也不例外。
10 飛馳人生(中國)
這部由作家韓寒執導的電影,主演仍是沈騰。《飛馳人生》已是韓寒第三部作品,講述過氣賽車手決定重返車壇,未料這段復出之路卻是波折不斷。韓寒上回《乘風破浪》也在賀歲檔上映,屬於韓寒作家的詩意與靈光,讓電影在一片喧囂鬧熱的懷舊氛圍中,悄然突破類型窠臼,相信這回也會是如此。
第一超级没深度
第二连重点都搞不清楚拜托不要来谈电影了好伐,流浪地球在上映前就是期待人数的前三了
居然完全没有提到流浪地球,连TheVerge都有关注,我在北加湾区都可以看到,可能作者生活在平行宇宙吧
《飞驰人生》好看的
李登輝原來是語言大師,中港台這說法是由他所創,我學了也教了那麼多年的中文也不知道。看來我那研究院學位都很應該砍掉重練了。
拜託,本人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而不是你口中深受台獨荼毒的台灣人,我理他什麼的去中國化,也懶理台灣那邊是不是台獨分子提倡才用上中港台這說法(有腦袋的想想也知道這說法的可笑),只就香港而言這說法起碼已有幾十年。哪來的受到什麼地方獨立思想所影響?你隨街在香港找個人問問,人人都會這樣說,而人人都不會意識到當中有什麼的獨立意味。
曾幾何時,本人也由衷的希望台灣終歸有日跟中國統一,看到台灣大舉都希望馬英九勝出而非陳水扁當選。現在呢?不了。凡是中共國的對手敵人,都是本人的支持對象。台灣的朋友們,請好好堅持著,不要受到某些國家的愚弄而亂了你們的步伐。香港已經沒有希望,但你們還有,而且光明遠大。當稍微感到某國的論述動聽,就請各位回想一下,香港正受怎樣的統治怎樣的壓迫。
希望台灣二千多萬的朋友們,緊緊抓住得來不易的自由及民主。共勉之。
台灣沒有去中國化喔!中國很棒很大很厲害,台灣這麼小這麼弱又不在中國治下,何曾進行中國化呢?就更別提去中國化啦!
台灣當然要驕傲,多少祖先為了挺起腰桿自稱台灣人而死,無論是抵擋當年的中國國民黨或是現代的中國共產黨,他們付出這麼多,只為了撐起一片人民得以免於恐懼表達意見的天。你可能不屑這片天的細窄,但這是我們僅有的珍視的樂土。
有的人會因為無法言說窒息,有的人悠遊自在,何苦逼人跳入池水
和平讨论没必要上纲上线啦,中港台大陆也用是没问题的。至于立场问题其实没必要在这里吵也吵不完。
中港台就是中港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分鐘都沒統治過台灣
清朝統治過台灣又如何?中國怎不找俄羅斯要土地去?
現實就是台灣年輕人根本沒人支持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
以後看還有幾個人會投國民黨
中華文化不過是台灣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
有中華文化又如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專利嗎?
怎不找新加坡統一
台灣年輕人本來就壓根不覺得和中國有什麼聯結和情感了 不去中化年輕人也不會愛中國
「中港台這說法已用了好幾十年,就連大陸都是慣常用語,不知道該說你是敏感小心眼抑或什麼,就在這裡挑骨頭。
真的好討厭。」我不知道这样的评论是怎么个道理,这几十年的提法不就是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去中国化的最好实例吗?李登辉之前谁这么提过?去中国化是有违民国宪法的,这种所谓用了几十年的用法不就是去中国化的成果吗?谁鸡蛋里挑骨头了,去中国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有说错吗?什么地方都要把中国去掉,这和台独几十年的努力分的开吗?
撸蛇=Loser
我也反对台独,但真的没必要事事上纲上线,一些惯用词我觉得可以理解。
@hiccup 你反对台独,你算是哪颗葱啊?台湾的未来只有台湾2300万人民来决定,干中国和中国人屁事啊。
不論討論什麼都拉到政治話題,不累嗎?
中港台這說法已用了好幾十年,就連大陸都是慣常用語,不知道該說你是敏感小心眼抑或什麼,就在這裡挑骨頭。
真的好討厭。
台湾的语境?台湾的去中国化语境和凡是拥统言行都被污名化为“统战”的社会环境,我倒是见得太多了,但是我就想说了,去中国化这么成功,台湾人骄傲吗?
我是反对台独的,我不相信一个破烂的主张——台独,能在台湾磨灭中国几千年没断裂过的文化,能带给整个台湾岛稳定和发展。
但,同时我也相信,如果台湾的实力完全碾压大陆,我想民进党马上会成为支持统一的政党,吵着要收复大陆了,政客本性都是唯利是图的,这句话放在民进党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蔡英文当初担任陆委会主任时,信誓旦旦说自己读中国书长大,说自己支持“九二共识”,现在呢?谁要是信了民进党的话,我觉得这才是所谓自由世界的悲哀,没有墙的地方的人,比有墙的地方的人还要愚昧无知,去中国化绝对不是合理的,不过信不信由你们了。Be seeing you.
@hiccup
不管稱呼對岸是叫大陸或中國,在臺灣的語境要同時提到兩岸三地時,倒是都講中港台呢
不說還真沒注意到,在還不敏感的時候,影藝界就常用「中港台」了!
沒想到有一天會起爭議⋯⋯
是陆港台,而非“中港台”。
贺岁档的时候可以避走港片,其他节日还好。
這確實不該放進深度,端的質量岌岌可危…
是我读书太少没理解标题和内容的“深度”吗?
作者名字是否誤植?鄭秉「泓」?
我一直覺得賀歲片是種暫歇性的精神退化。
预告《流浪地球》是票房冠军
流浪地球虽不是贺岁大片,但可能是春节档最大的黑马
额,这个算什么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