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會議員被指民生議題「四不講」,溫馨提示、封口令成新常態?|Whatsnew

「溫馨提示」、「封口令」消息頻繁出現,新舊建制派對在議會表態的定位亦出現分歧。
尖東大富豪夜總會重新開幕。攝:鄧家烜/端傳媒

端傳媒獲2025年SOPA卓越新聞獎十項大獎,請支持我們完成下一篇報導,用訂閱守護新聞價值:暢讀會員首年9折,立即解鎖全站深度內容;尊享會員首年6折,同時獲得《華爾街日報》及《當今大馬》會籍。

6月27日,《信報》刊登一篇題為「議員獲溫提『四不講』慎言熱點敏感議題」的社論,指近月有不少立法會議員收到風聲,要避免主動談論「的士與網約車之爭、外賣員權益、皇后山瀝青水風波,以及大富豪夜總會重開」四個民生議題。

文章刊出三日後,多次為平台外賣員發聲的「外賣員權益關注組」宣佈停止運作,未有交代原因,後更關閉其社交媒體專頁。「外賣員權益關注組」於2021年成立,為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屬下的勞工小組。過去,關注組曾協助送貨司機追討薪金、與外賣員到 Keeta 遞交意見書,亦多次協助外賣員到勞工處追討賠償。

有關消息在網絡上引來哄動。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被問到相關問題時表示未曾聽聞「四不講」,更稱政府已有相關部門處理上述議題,「好多事情都不是停留在講的階段,或者指出問題階段」。前議員及前公民黨成員陳家洛則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有關議題連為何不能講都「不能講」,令人費解。

的士與網約車之爭論。攝:林振東/端傳媒

民生議題為何「不能講」?

余錦賢是《信報》政情專欄「香港脈搏」的作者署名,不時發放政壇消息。專欄文章指,「四不講」議題或「激發社會上不同立場群體矛盾,涉及群眾事件,又或者令政府難堪,乃至引發親反對派網媒炒作,令公眾注意力轉移,偏離了目前特區政府拚經濟謀發展的施政主旋律」。

這些議題中,的士與網約車之爭橫跨歷屆政府,又有歷史因素,在新舊衝擊下已成死結,近年更趨白熱化。背後原因,除了的士業界長期被詬病態度惡劣,有拒載和濫收車資等惡習,導致 Uber 等網約車平台冒起,搶走的士生意之外,業界認為政府和坊間日漸傾向網約車合法化的態度,令的士牌照價格逐年下跌,損害其利益。

李家超政府先後推出的士車隊和的士司機記分制等措施,旨在改善的士服務,亦表示將研究規管網約車平台,但的士業界仍然不滿政府打擊白牌車不力,多次發起示威和罷駛行動,更曾自行「放蛇」捉白牌車、揚言眾籌告政府。

到今年2月,李家超在回應罷駛行動時表示激烈行動「不得民心」,稱行動可能會被有心人騎劫,希望業界理性解決問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日前則表示,計劃在7月內推出網約車規管框架方案,讓各界能夠在有共識的基礎下討論方案細節。

7月7日,《香港01》引述消息指中央高度關注的士與網約車之爭,認為歷屆政府均未有妥善處理網約車問題,近月更曾派專員到港了解情況,鼓勵港府「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推動網約車合法化」。消息提到的士業界的行動和「亂象」,「加深『一國兩制』新形勢下的社會衝突風險。」

至於外賣員權益為何「不能講」,《信報》文章表示有外賣員曾因不滿平台削減單價發起罷工,同時引述「政圈高人」的口風,指事件雖然規模不大,但參與者多為南亞裔基層人士,其獨特習慣和文化或令事件在社會上引來關注。

另外,皇后山食水含瀝青風波和大富豪夜總會重開亦成為禁忌。《信報》引述有代議士對此大惑不解,另有匿名議員推斷,特區政府正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聚焦高端產業,「大富豪試圖重演上世紀的紙醉金迷,並不符合本港未來發展主旋律」。

在報導刊出後,網絡上對四個民生議題被禁議論紛紛。

皇后山瀝青水風波。攝:鄧家烜/端傳媒

「溫馨提示」、「封口令」成風氣?

本屆「完善後」的立法會於2022年1月履任,由於90位議員中不少為議會新丁,並無議政經驗,加上沒有民主派與議員交鋒,立法會議員不時被認為欠缺真正辯論,淪為「舉手機器」。今年3月,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港區政協委員時提到要「由有能力的人擔當立法會議員」,外界一度猜測年底的選舉將有大變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議會中的「溫馨提示」正愈來愈頻繁地以不同形式規範議員表現,甚至左右議員對公共事件的取態。

2023年8月,《明報》報導立法會2023年首8個月通過的法案中,有三分之二表決時在席議員不過半,其後《香港01》亦報導有15名議員在立法會財委會零發言,引來社會熱議。

《香港01》報導有建制派「班長」之稱的廖長江向議員發出「溫馨提示」訊息,提醒議員不能「跑場比跑區多」,否則會被認為「議員沒有盡忠職守,浪費公帑」。廖長江更提醒議員要深入研究民生痛點、盡量出席立法會會議和發言,以及多探訪弱勢社群。在連番輿論壓力下,原訂於2023年9月舉行、為慶祝國慶和中秋的「立會好聲音」音樂會,突然宣佈因「現不宜舉行」而取消。

無獨有偶,選委會議員江玉歡在2024年陪同東歐詠春總會參觀立法會時,亦因有部分詠春師傅功夫衫「中門大開」,在遭議後被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以「溫馨提示」短訊提醒議員需注意訪客儀容。

到了2025年5月,申訴專員公署突被揭發下架大量政府部門的調查報告及資料,專員陳積志以資料太多令電腦變慢作為下架理由,引起社會嘩然。議員田北辰、狄志遠、江玉歡、鄧家彪、容海恩和張欣宇均有撰文或接受傳媒訪問時質疑下架決定,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卜約翰,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亦公開批評公署做法。

事件發酵數日後,《明報》又再報導指有多位議員收到「溫馨提示」封口,表明不宜再跟進或評論事件,有議員甚至原本打算撰寫文章評論事件,亦需擱筆以免激起討論。

議員江玉歡和直選議員張欣宇曾被問到有否就申訴專員公署事件收到「封口令」,江玉歡稱未有人向她作提醒,表示「又不用這麼怕」,至於張欣宇則回應「我們是議員來的嘛,我們不講誰講。」

中環,正在派送訂單的Keeta步兵。攝:鄧家烜/端傳媒

選舉臨近,「防範任何星星之火」

在新常態面前,新舊建制派似乎對自己的定位態度不一,兩者之間出現張力。一向被視為政府放風渠道的《星島》大棋盤專欄近日就「溫馨提示」成風氣一事訪問多位議員。其中,有不願具名的議員表示在現今政治環境下「左右做人難」,皆因批評政府不能太尖銳,而跟進某些民生議題時亦可能收到提示,勸喻議員慎言。但具有份量的資深建制成員則受訪表示「愛國者治港」下的議會容許不同意見,議員要「懂得向不合理要求說不」。

《端傳媒》翻查資料,在「四不講」消息傳出後,仍有少數議員就網約車規管一事發表意見;外賣員權益議題則在5月28日後便未有於立法會公開討論;皇后山瀝青水事件在曝光之初有多名議員發聲,其後政府於6月7日宣佈成立專家組,之後便只有個別議員評論事件;至於大富豪夜總會重開一事,已沒有議員公開談論。

至於為何當局如此緊張?《信報》於文章最後引用另一位議員的觀點,表示今年政治日程表密密麻麻,故當局對有關方面的風險評估標準亦有所提升,以「防範任何星星之火搞出亂子」。

年底,香港立法會將進行換屆選舉,李家超因應選舉決定提早至9月公布施政報告,現已展開公眾諮詢。另一方面,立法會下半年亦有網約車規管框架方案、控煙修例草案等具爭議性的議案。

該議員更強調,社會民生議題所牽動的潛在風險更難捉摸和防範,「因此當出現苗頭時,必須馬上施加『阻燃劑』阻隔。」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