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隨著農曆新年假期結束,立春已過,北半球冬季正逐漸結束。這個冬季,整個北半球的不少地區都出現異常天氣。
繼2023年之後,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再次確認,2024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2024年1月至9月,全球氣溫較前工業化時代平均提高了1.54攝氏度。隨之而來的是多個地區面臨暖冬。
以中國大陸北方為例,2024年11月,北京地區的平均氣溫高達6.5攝氏度,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高,比常年同期偏高3度。11月1日到12月22日,南郊觀象台的平均氣溫也達到了4.9攝氏度,同樣是同期最熱。
偏暖的氣溫影響了生命節律。12月初,北京國家植物園的連翹提前開花,分析認為氣溫使植物將冬季誤判為早春。而北京市民傳統的冬季溜冰活動也變得困難。一般來說,12月底到1月中旬中國北方河流結冰已實,可以安全行走。但今冬,北京最著名的什剎海冰場,延至1月17日方開門營業,此後網上資訊也顯示多個天然冰場因冰層厚度不足,出現了隨時暫停上冰的情況。冰場的負責人們表示,如果沒有一段時間的低溫,令冰面形成和保持一定的厚度,開業條件是無法達成的。
中國冬季的寒潮源自西伯利亞。2024-2025年冬季的俄羅斯同樣異常溫暖。莫斯科1月底的溫度達到了5攝氏度,比常年同時期高出了11度。西伯利亞的「世界冷極」奧伊米亞康(Oymyakon),2024年12月的平均氣溫只有零下34.7攝氏度,比1980年零下35.3度的記錄還要高。在氣候變化導致的偏暖情況下,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積累嚴重不足。
與此同時,俄羅斯多個城市的降雪日數都減少了22%到37%不等,首次降雪的日期也往往推遲。研究表明,降雪日數的減少一方面是由於入冬推遲,另一方面則是源於冬季氣溫上升,導致融雪變快。這兩個因素都同全球溫度上升有關。
俄羅斯正教會傳統上在1月中旬的主顯節舉行冬季沐浴。多個地方政府都因為冰層厚度不足,無法讓人安全行走而取消了活動。莫斯科植物園的雪花蓮本應在4月開花,也有數種提前到了1月就開花。
北極同樣受到暖冬困擾。美國「國家雪與冰資料中心」報告,2024年12月,整個北冰洋的氣溫都異常偏高。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氣溫高於同期正常水平8攝氏度左右。
偏高的溫度和不足量的降雪引發了多方面的擔憂。
偏暖的氣溫下,環境可能較為乾燥,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易於流感傳播。如果隨後發生大幅度降溫,對於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士也非常危險。
在華北地區,有人指出暖冬容易引發病蟲害,還可能改變作物生長的的週期。俄羅斯的專家則擔心偏少的降雪可能導致大氣儲存過多水汽,隨後引發極端降水。
亞歐大陸以外,北美今冬的氣候同樣反常。
屬亞熱帶氣候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很少降雪,但2025年1月23日,該州彌爾頓(Milton)市的單日降雪量超過了加拿大的所有主要城市。截止到1月25日,整個佛州的降雪量已經超越了阿拉斯加州。當地傳媒引述科學家分析指出,北極過暖或催動部分較冷空氣加速南下,墨西哥灣的海溫升高則增加了佛州當地的大氣水氣含量,兩者的結合或是極端降雪的原因。
進入2月之後,當地的天氣則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急劇轉暖。坦帕市在2月7日的氣溫已經達到了26攝氏度。
另一方面,西海岸加州的洛杉磯則在冬季發生嚴重山火。研究表明,近期山火的成因也同極端的天氣條件有關。
「世界天氣歸因」(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的一份報告指出,引發這場火情的乾燥、炎熱和大風,其發生的可能性因人類活動造成的暖化提升了35%。比起前工業化時代,當地遭遇乾燥冬季的機會提升了2.4倍。
總體而言,今冬北半球的極端天氣分佈相當廣泛,同氣候變化聯繫緊密。在國際氣候行動面臨挑戰的今天,這些情況值得令人警醒。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