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 YouTube 網紅養成記

當網紅完全是喪心病狂的體力活,你不是被累死就是會被人遺忘。
Game ON 風物

YouTubers Life 在我的 Steam 首頁不停跳出來有幾個月了。

看畫面像《模擬人生》(The Sims),看簡介則像是《電影大亨》之類爛俗的模擬經營遊戲,而且發行了幾個月還是「搶先公布版」,讓人沒辦法不懷疑它是那種假裝聲勢浩大,實則打一槍就跑的雞賊作品。

然而幾個月來,給它讚好的人卻在穩步上升。我忍不住點進遊戲頁面,讀了幾則留言,思路基本一致:「沒想到這個遊戲內裏還挺豐富的」,而玩家紀錄平均遊戲時間也都有十幾、二十個小時。於是我禁不住誘惑,買來試試。零零散散打了一個禮拜,加起來剛好是24小時,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當 YouTube 網紅完全是喪心病狂的體力活。

Youtuber Lifes



發行時間:2016年

類型:模擬經營、獨立

製作公司:U-Play Online

平台:Windows, Mac OS

進入遊戲,你可以看到幾個成為 YouTube 網紅的常見模式,包括「遊戲」、「烹飪」、「時尚」、「生活方式」、「音樂」五個選擇,但由於這款遊戲現在還是「搶先公布版本」,眼下玩家只能選擇「遊戲」模式。也就是說,在這款遊戲中,你要扮演或者說控制的小人,是一個製作電子遊戲解說影片的 YouTuber。

一切從這裡開始。
一切從這裡開始。

經過簡單的外表、性格、性別設置後,你會發現自己置身於一間小公寓的卧室裏。這是教學關卡,你還是一個大學生,為了節省開支,和媽媽住在一起。

桌上那台老電腦和 1MB/s 的龜速網絡,就是你的全部生產工具。你需要在學習、打工和休息之外,再擠出點時間,用最簡陋的網絡攝像頭來拍攝短短幾分鐘的遊戲解說影片,能在網上直播的海洋中,分到自己的一杯羹。

熟悉模擬經營的玩家很快就會上手。說到底,這款遊戲的核心機制還是時間與金錢的博弈,也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時間換取最多的金錢——稍有特點的是,金錢也許並不是最能振奮人心的目標,而是關注、訂閲你的頻道、給你的新影片讃好的人數。不過,投入的金錢越多,單位時間內製作出的影片質素就更高,那麼死忠粉絲也就會越多;同樣,點擊率越高,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時不時還會有遊戲廠商不斷給你塞錢做軟廣告。

如此這般,玩家會在金錢收入和受關注程度兩個興奮槽上不斷受獎罰機制刺激,如果自控能力不強,確實容易沉迷於這種比現實生活難度低100倍的「成功之路」,無怪乎這麼多人一玩就被黏住。

青蔥歲月

不過,讓我們先不要激動地望着「成功」說個不停,還是乖乖回到小公寓裏,一桌、一床、一台電腦的初級階段。在那個既沒有金錢,也默默無聞的階段,青蔥的你唯一擁有的就是時間和熱情。

拿著僅有的一百塊零用錢,你買了勉強可以用的耳機、攝像頭和麥克風,剩下的錢剛好購買一隻電腦遊戲。網店裏也有其他主機遊戲能買,但平均價格都要貴幾十塊,更重要的是,你沒錢買那些主機。你手上的這部電腦,顯示卡、音效卡都太過老舊,記憶體也不夠,剪輯軟件則是適用版本,功能有限──這是硬件的缺陷;而更重要的是人的問題──你太過羞澀,面對鏡頭有些生硬,磕磕巴巴說完不甚幽默的評論,再緊張地揮手再見,剪輯時簡直不堪回首。

屏幕成為你最穩定的朋友。
屏幕成為你最穩定的朋友。

記憶體小、網速慢,影片的渲染、壓縮、上傳又得十幾、二十個小時,眼巴巴看到上線的紅燈亮起,看過的人只有個位數,而留言裏大拇指都是向下的。然而,沒有時間沮喪、也沒有時間沉淪,為了製作這個連差評都收穫不到幾段影片,你的錢花到只剩幾塊,想要再接再厲,只能補完覺後出去打工,做那種一小時賺五塊、十塊的純體力活。

你看著聊勝於無的粉絲數,再打開 YouTuber 排行榜掃一眼名列前茅的競爭對手,還有網店裏數不清的遊戲,決定再拼一次,毅然出門做銷售、做搬運工,一做就是七、八個小時。辛苦錢剛好能買最新一隻遊戲,快遞把它送到門口,你提了口氣,再來。

小有名氣

其實那些差評也有它的營養,你現在已經習慣了它們一條條彈上屏幕,砸在你眼前。

「同一個遊戲拍這麼多影片幹嘛?」

「剪輯這種水平,不如註銷帳戶吧。」

「這種爛遊戲還有人測評,一定是收了錢。」

「怎麼這個頻道每個影片的感覺都那麼千篇一律?」

評論好壞參差,但比沒評論要好一百倍。
評論好壞參差,但比總沒評論要好多了。

某程度上,這些挑剔的反饋比「愛你的影片」這種迷妹口頭禪要有營養。你痛定思痛,開始研究什麼遊戲值得關注,怎樣提高解說水平,又如何加強影片的娛樂性。

這段時間,基本上你都在閉門造片,除了老媽誰也不見。朋友叫你去 party 或是看戲,你都委婉拒絕了。可這些不知人間疾苦的傢伙,不但不領情,還會生氣地跑來你家當面諷刺你:「一整天都在家拍片,真是沒有生活!」

他們不懂,生活就是遊戲,就是挑出最多人喜歡的那隻,然後湊錢買,好好玩,使盡渾身解數在鏡頭前好好表演,然後盯着屏幕一絲不苟地進行剪輯和後期,最後上傳,屏住呼吸,等着差評、好評——你早已超脱了,有人願意評就好。

不知不覺地,你有了小小的名氣,雖然還是只有千人 follow,但憑藉較穩定訂戶的較高活躍程度,每段影片你都賺幾十塊錢,你甚至可以花錢買廣告,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軟硬件都需要不斷升級,才能達到較高的質量。
軟硬件都需要不斷升級,才能製作更高質素的影片。

可你永遠往前看,並不滿足於這種緩慢的原始積累,你拿這些得來不易的錢提示網速、投資硬件、也購買製作軟件。幾個月過去,家裏能用的地方愈來愈少,攢夠錢買到 PS(編注:索尼出品的遊戲主機)後,你發現連放手柄地地方都沒有了。於是你決定拿存下來的錢進行一項戰略性投資──搬家,財務獨立後生活也要獨立。

風雲際會

新房子大了很多,你僅存的朋友還跑來要求和你合租。他每天都會過來蹭一會兒遊戲,仔細了解一下,這傢伙原來也是遊戲達人。不用白不用,你於是開始請他幫助,在電視機前對戰錄影,兩個人嬉笑怒罵,有時甚至拳腳相向,娛樂性頓時增強很多。你還學會了偷用一些未經授權的音樂、影片,一般都是從流行的電影、劇集中截取的,總之,事情變得愈來愈順利了。

朋友的價值遠總是高於對戰夥伴,你發現以前不願去 party 真是蠢透了(你忘記了你既沒有錢,又沒有時間去玩),你喪失了認識同道中人的機會。就算你咖位太小,社交場合沒人理你,你還可以自拍、直播,或者和朋友有的沒的拍兩下,回家剪剪又是一集。

社交可以遇見更多網紅。
透過社交可以遇見更多網紅。

網紅要和網紅生活在一個次元裏,才能碰撞出火花,引來更多圍觀者。如果交情夠好,你們還可以在自己的粉絲中互推。推廣效應可以呈幾何式遞增。而遊戲廠商也和你愈來愈熟,他們請你去新品發布會,或邀請你為某款遊戲專門做一個評論影片。

有時候你也知道,送上門的遊戲往往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瑕疵,但是豐厚的利潤總讓人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重要的是,自從成為了網紅,粉絲對你的要求愈來愈高,你每天不發布條影片就會有人取消關注,或者留言抗議,而做廠商提供的遊戲就可以一舉兩得,所以得過且過吧。

遊戲到這個階段,製作影片已經成了肌肉反應,心裏迅速計算用哪台電腦做哪段影片,上傳的時間剛好可以吃飯睡覺,再聯絡下感情,擴展人脈。金錢增長的速度遠超以往,唯一麻煩的就是,人像上了磨的驢,一切都為發布影片服務:補充體力,購買商品,錄製影片,上傳宣傳……還來不及看結果,就要開始下一輪戰鬥。

肉體上,你因為太熟悉而停不下來;精神上早已卻慢慢倦怠。請個人吧,請個人分擔一部分工作量,忙中就可以偷到閒。

看破紅塵

「朋友」的又一種使用可能這時候顯現了出來——僱傭關係。是的,你挑幾個以前就一起對戰的資深 YouTuber,每月給他們分成,提供軟件硬件,還有自己的頻道、名聲和粉絲,生產力一翻數倍。

好吧,你承認這些人水準不及你高,有時還愛來個工作事故。你也試過全面監督他們,但搞了一兩次之後,你發現比單幹還累。雖然訂閲頻道的人都是衝你來的,但你現在運作的是一個大型工作室,聲名在外,只有少數幾個眼裏不容沙的骨灰級粉絲會計較某一段影片有失失準,但總體上發的影片越多,你漲粉的速度就越快。有些粉絲好像只要看到你更新就點讚,絲毫不介意內容品質──真不知道他們讚的是更新這個動作,還是更新的內容。

如今,你不只是你,還是一個品牌、一個工作室。
如今,你不只是你,還是一個品牌、一個大型工作室。

你還是沒閒着,為了鼓勵自己再下一城,你忙着進入網紅聯盟。如果訂閲用戶過百萬,增長速度也達到一定水平,你就是這個精英圈的一員,除了社交紅利,很多麻煩事也可以有人幫忙擺平——比如侵權問題,這些有權勢的朋友可以幫你壓下一切醜聞。

事情變得愈來愈容易,現在要做的基本就剩下買買買和更新更新更新。你搬去了更大的房子,然後再搬進更大更大的別墅。家具和裝飾只要有新貨你馬上訂,連遊戲中的所有道具你也都買盡了。

但越容易,反而越空虛──你想起擠在媽媽卧室的歲月,反倒懷念起自己的初心,最吸引人的是對於遙遠的成功的想像與渴望,等到真實現了,就徹底疲勞。你恍然大悟,這不過是款模擬經營類遊戲,它們的弊病就是成功後無事可做。

真實與慾望

今年早些時候玩了《這是我的戰爭》(This War of Mine)這款獨立遊戲,深深同情遊戲中被圍困在薩拉熱窩的人,他們面臨嚴重的物資匱乏,每一天都命懸一線。半年後,機緣巧合的結交了一個塞爾維亞的朋友,聽他講起圍城時自己家人如何做蒸餾水、如何去黑市買藥品,聽得我不由感歎遊戲對於真實的還原程度之高。

同樣的,很熟的朋友幾年來一直在做 YouTube 頻道,只是他似乎總是停在初級階段——憑著熱情和希望不斷更新,頗有幾個痴心粉絲,但也就止步於此。從他身上,我看到很多這個遊戲呈現出的情節:大量的時間精力花在前期準備和後期製作,幾分鐘的視頻,往往需要幾小時的剪輯、渲染、上傳。

而打遊戲本身──這個在遊戲中被省略掉的一環,往往最消耗時間。事實上,你在 YouTube 上看到的、經過剪輯過的遊戲影片背後,製作人往往要花數倍的時間來玩遊戲。更不用說還經常遇到爆機之後發現不值得做成影片的遊戲,那些時間成本你沒有看見,但不等於沒有。

然而和《這是我的戰爭》相比,這款遊戲的抱負並不大,它無意反映歷史或揭露人心,更像是在時髦的話題上,套用了經典的時間管理、模擬養成遊戲的模式。遊戲前期和中期可玩性非常高,但到後期就會產生成就疲勞,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可能當網紅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件體力活,或許也是因為遊戲對於人的慾望洞察不夠深刻。

在現實生活裏,成名的網紅還有更多台階要爬:跨界、代言、出書、投資等等,遊戲可以在社交、資本方面再加一些內容,讓人繼續開心地累下去。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確實比想像中好玩,上架時的策略有奏效,期待愈少,得到的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