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快四歲了,一直期待這一天的來臨 ,再次自己孩子自己教,希望在我家營地裏,孩子能享受自由學習的樂趣。
今年,除了有更多家庭參與這種「自家教」的生活外,還有一些對幼兒教育有經驗和抱負的朋友義務幫忙。他們非常興奮可以放下以往教學工作的種種規範,為自己和父母孩子們找一個更遼闊無邊的學習天空。
我們原用當初營地的斗室作為兒女的學習基地,由於參與的人數比之前多,需要重新布置和安排,幸好得到這班同路爸媽熱心幫忙,張羅物資,又落力執拾清潔,不消兩星期已完成心目中的理想「遊學天地」。
然而,教學不能單靠美觀的外殼,而沒有合意的課程內容。課程是孩子學習生活的靈魂,最能流露生命,也是一切性格與氣質的所在。
很多學校都具備優質設施,不過,如果沒有尊重學生的課程,只懂過早催谷他們,孩子只會被練得一身銅皮鐵骨,卻未必有機會和時間發現自己,最終只會淪為一具沒有靈魂的機械人。
就如前幾天,和兒子到他至愛的快餐店醫肚,剛巧遇上附近學校放午飯時間,四周坐滿穿上不同校服的學生,如果你細心觀察,會輕易發現誰家學校出產機械人。
學生經過整個早上繁忙的學習後,仍能愉快地和同學一邊吃飯一邊對話,在一式的校服中亦可輕鬆地活出他們不同的氣質,這間學校應該能平衡個性和學業的發展,算是不錯吧!相反,有些學生穿上一樣的校服,也掛上一樣的表情,整頓午飯中,氣質流露不多,與同學交流也不多,或許都是勤奮的乖學生,不過旁人很難察覺他們的性格,這也是危機所在。如果只專注學業,或過分注重成就的追求,而忽略個性的發展,只會封鎖學生躍動的靈魂。
當人無法展現與生俱來的獨特個性,就會隨波逐流,最終迷失自己,這也是大部分現代人痛苦的原因。
中國人相信「三歲定八十」,意思是早期的孩童生活,會設定一生與人交往及學習的模式,並且會不斷重覆。西方有關人類發展研究也認為,三至四歲是吸納文化及認定身份的重要階段,這年齡的孩子,看見什麼都照做,聽見什麼都照説。這階段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黃金期,能提升學習動機,父母在這期間的教養足以影響一生。
不過,很多父母卻誤解這時段是學習黃金期,小小年紀已被打造成精通18般武藝的學習機械。其實,孩子應該要透過不同活動去了解自己的喜好,知道自己是誰,學會待人接物,奠下人際關係的根基。同時,子女亦會透過觀察爸媽的互動相處,建立對男女角色及婚姻家庭的認知,這都是為人的重要基石。
這時期,父母的參與尤其重要,孩子最容易從父母身上學習如何對周邊事物作出反應,當爸媽願意花時間向牙牙學語的孩子示範表達感受,如告訴孩子「這是憤怒」;「那是傷心」,並教導他們把感受、思想和行動聯繫起來,在三歲之年定下美好的80,才能減少成為機械人的機會。
明白了這個道理,整個籌備「自家教」的過程頓然輕鬆起來,原來只要父母們和兒女分享自己的生命,教他們怎樣看這個世界,接觸真正的事物,例如親自帶他們到街市認識不同的食材;去公園看秋天落葉學習四季變更;讓孩子幫忙煮食,從而建立基本的生活技能;最重要是給予大量的自由活動時間,讓他們懂得選擇及發掘自己喜歡的活動和遊戲,這樣的生活足巳涵蓋孩子這階段的發展需要了。
生命影響生命,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才是孩子的最佳課程。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