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鄧鍵一、袁瑋熙:參與一場不懷期望的社會運動,人們心裏在想什麼?

數據說話
2019年8月4日,防暴警察在銅鑼灣施放催淚彈,驅散佔領馬路的示威者。

整場「反修例」運動已經持續了超過兩個月,群眾的訴求由最初的撤回方案,至七一後的「五大訴求」,到近來社會有較強共識的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要求都十分清晰。然而,兩個多月來,政府除了宣布「暫緩」修例之外,就只有在不同場合向公眾致歉,至今仍然沒有回應社會的主要訴求。不過,正如我們過去兩個月所見,群眾的抗爭熱情沒有因為政府「冷對待」而冷卻下來,反而更趨激進。面對政府的冷淡回應,到底示威者是抱著怎樣的期望參與這場運動?他們是否期待政府因爲公眾壓力而讓步?這是我們其中一個希望了解的問題。

過去兩個月,筆者二人與李立峯、鄭煒進行了多次現場問卷調查,了解示威者的參與動機及政治態度。其中幾次,我們問受訪者「你覺得政府最大機會因應這次的抗議行動作出甚麼回應?」選項除了政府各種可能的實質回應之外,還有一項是「不再作任何讓步」(註1)。

選擇「不再作任何讓步」的示威者,就是身處現場參與抗爭,卻對成果不存希望。他們可以理解為一種無力感下的政治參與,或者是一種「不懷期望」的政治參與。回顧過去兩個月的調查,6月9日的大遊行,有35.9%受訪者認為政府不會作任何讓步,是至今最低百份比的一次。往後的示威,認為政府不會讓步的示威者,分別佔樣本44.5%至60.4%。這而在筆者撰寫本文時候最近的數據(8月4日將軍澳、西環集會),約51.5%受訪者認為政府不會再讓步。

這篇文章,我們以8月4日兩區示威的調查結果為分析材料。初步觀察所見,這些不懷期望的參與者,有幾點值得留意。

認為政府不讓步的示威者:高度參與、激進化傾向、更認同「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首先,他們都是高度參與的群眾。在6月9日至7月27日共14次主要的動員行動,28.7%不懷期望的示威者參加了最少9次動員,比其他示威者多。另外,他們參與的深度都比其他示威者高。比較不懷期望的示威者及其他示威者,前者有更多人曾經以不同形式參與或支持運動,包括在上網捐款、在連儂牆發表意見、參與網上聯署。甚至乎,他們比其他示威者更積極參與支援前線,包括在現場參與傳遞物資、在前線阻止警方推進。

第二,不懷期望的示威者對運動激進化的傾向,整體上較其他示威者高。題目問到「如果政府除了『暫緩』修例之外不再作其他讓步的話」,前者約六成認為應該「進一步把抗爭升級」,明顯比後者多。再仔細看,在認為應該「進一步把抗爭升級」的受訪者當中,分別有一半及八成多認為政府不會再讓步的受訪者選擇了「進一步把抗爭的武力升級」及「癱瘓政府運作」作為升級的選項,也是明顯比其他受訪者多。

第三是比較他們對抗爭口號的看法。在8月4日的調查,我們特別問受訪者怎樣看示威期間曾經出現過的口號,覺得各個口號有「幾大程度上代目前的反送中運動」。從表5所見,89.6%不懷期望的示威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可以代表這場運動,比其他示威者略多。雖然兩者百份比差距不算大,但在眾多口號之中,這是唯一一個口號,在兩組受訪者當中有顯著分別。尤其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背後意味著比其他訴求更廣泛及徹底的政治變革。有較多不懷期望的示威者認同這口號,或多或少反映出,他們有較大機會因為對政府回應不存奢望,傾向尋求其他更激烈的政治轉變。

特首「鞏固」示威者看法,刺激行動升級

回顧6月9日大遊行之後,筆者二人曾經撰文概述當日遊行人士的政治態度。那時候,我們觀察到三成多遊行人士認為政府不會作任何讓步,並指出這種無力感下的政治參與,是出於不計成效,純粹從原則出發的政治參與。經過兩個月,示威者的無力感偶有起伏,但整體上都比6月9日的時候更高。

跟當日不一樣,現在群眾認為政府不會讓步背後,並非來自過去五年累積下來的無力感,而是來自見證著政府一次又一次拒絕回應訴求的親身經驗。

跟當日不一樣,現在群眾認為政府不會讓步背後,並非來自過去五年累積下來的無力感,而是來自見證著政府一次又一次拒絕回應訴求的親身經驗。部分示威者一方面對政府讓步不懷期望,卻同時支持以至親身參與各種升級行動,背後涉及政府與示威者之間的期望互動:示威者並非希望透過行動升級換取政府讓步,相反,他們正正因為認為政府堅決不會讓步,才尋求透過行動升級,進一步為打擊政府的政治認受性。在比較學理的層面,我們甚至可以說,對政府讓步的期望,本身就是示威者自己認知的「政治機會」(political opportunity)。當為數不少的示威者認為政府不會再讓步是既成的定局,他們就會把運動向其他更激烈的方向推進。

過去幾個星期,面對社會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示威,特首大部分時候選擇不現身、不回應。諷刺的是,她每次見傳媒,都只是重複申述政府不讓步的立場。即是,特首每一次露面,都鞏固了示威者認為政府決不讓步的看法,從而尋求更激烈的抗爭。

(鄧鍵一,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袁瑋熙 嶺南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註1:這選項於6月9日及12日的調查,是「不作任何讓步」,後來因應特首宣布「暫緩」修例,改為「不再作任何讓步」。至於涉及政府讓步的選項,會因應局勢調整,包括「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特首或相關官員下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等。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这份是onstie survey,反映的是参与者的想法。另外,附上最新8.7-8.13做的这份电话调查,反映的是包括参与者与非参与者的想法:https://video3.mingpao.com/inews/201908/20190816_survey.pdf

  2. 我猜想是这份,大家可以看报告:http://www.com.cuhk.edu.hk/ccpos/b5/pdf/CHI_AntiELAB%20survey%20public%20report%20vf.pdf

  3. “示威者並非希望透過行動升級換取政府讓步,相反,他們正正因為認為政府堅決不會讓步,才尋求透過行動升級,進一步為打擊政府的政治認受性。”——其实根据social science中因果识别(causal identification)的理论,“认为政府不让步”和“寻求行动升级”二者哪个导致哪个,仅仅通过上述数据是无法得知的。

  4. 很好的研究数据,感谢。

  5. 两组的样本量有多少……

  6. 文章數據很紮實,若有針對受訪人群的特徵描述部分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