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壇眾所矚目的國會選舉今天(2月1日)結果出爐,經過兩輪投票後,國民黨韓國瑜最終以54張票數,無意外地坐上院長寶座。民進黨籍的立法院長游錫堃則以三票之差落敗。
副院長選舉於下午展開,在第一輪投票無人過半下,舉行第二輪投票,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拿到54票、民進黨立委蔡其昌51票,江啟臣當選第11屆立法院副院長。
1月13日台灣大選落幕,總統副總統由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勝出,立委選舉結果三黨不過半,在113席立委席次中,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八席,兩席友藍的無黨籍席次。(延伸閱讀:《數說2024台灣大選之二:藍綠立委席次消長,民衆黨坐大第三勢力?》)
原預料本屆國會議長選舉充滿變數,尤其民眾黨握有關鍵的八席,這八席選票的流向,將直接影響未來台灣四年的國會政局生態。
不過,民眾黨黨團此前已宣布將票投給民眾黨籍立委黃珊珊,第二輪則不進行投票。
在上午新任立委前往立院報到,宣誓典禮於上午9時37分開始,新國會在大法官呂太郎見證下宣誓就職,在誓詞上簽名,院長選舉隨後於10時半進行投票。
第一輪投票結果在11時43分出爐,國民黨韓國瑜54票、民進黨游錫堃51票、民眾黨黃珊珊七票、一張無效票,無人過半。其中一張選票無效票是投給黃珊珊,但在其他立委蓋章處有印污,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坦承是她所為,並在臉書發文致歉。在民進黨籍民眾黨監票人爭執不下,會議主席、民進黨立委柯建銘裁定為無效票,並宣佈12點半進入第二輪投票。
這起「意外」,也引起網路論戰。由於民眾黨先前稱八席立委將採「團進團出」策略,豈料開票結果僅有七票,此前同黨立委黃國昌亦稱「跑票就開除黨籍」,黨主席柯文哲也公開做出同樣宣示,不過,民眾黨團副總召黃珊珊與立委林國成事後受訪回應,不會對陳昭姿祭出黨紀處分。
在隨後中午12點半展開的第二輪投票,韓國瑜與游錫堃兩人中得票較多者當選。在這兩輪投票中,民進黨立委蓋完選票,以技術性「亮票」方式給同黨立委、監票員陳亭妃看後才投入票匭;國民黨立委則是集體亮票,將選票高舉過頭,大方給媒體拍攝,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強調:今天票票入匭,絕對不會少一票。
第二輪投票結果於下午1時45分出爐,共105人領票、剩餘票八票(民眾黨此前已宣布不會參與第二輪投票),韓國瑜拿到54票、游錫堃獲得51票,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
游錫堃請辭,王正旭遞補
這樣的結果,即便充滿變局,但務實來說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國民黨在既有的52席次下,加上兩席友藍的無黨籍席次,就席次來說,即便未計入民眾黨八席,依然以54席多過民進黨的51席。最終韓國瑜的票數,便是以54張票勝過游錫堃。
在結果出爐後,原立院院長游錫堃旋即以「個人規劃」為由,自2月2日起辭去立委職務,這席立委依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將由排名第13名的 HOPE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遞補。
面對選舉結果,民進黨也發表聲明表示,尊重立法院長選舉結果,祝福韓國瑜委員當選院長,民進黨指「期許韓院長未來能夠秉持務實精神,繼續為台灣在國際發聲,與台灣人民共同守護主權。」
民進黨表示,過去八年,該黨成立國會頻道,讓民眾可以隨時看到國會動態,也規定黨團協商需全程錄音錄影,落實國會公開,並開放公民記者入內採訪,降低參訪國會的門檻。民進黨還說「尊重游錫堃院長的辭職決定,感謝游院長過去對國會改革及外交深化的貢獻。」
韓國瑜遭「雙殺」後,重回政治舞台中心
新任院長韓國瑜,是過去幾年是台灣政壇的關鍵字。
韓國瑜先是在2018年的高雄市長選舉中,以「韓流」炫風奪下民進黨經營八年的高雄市長一職,同時當年國民黨也在韓國瑜「超強母雞」的帶領下,橫掃全台選情,最終導致民進黨大敗,時任黨主席蔡英文請辭下台。(延伸閱讀:《自邊陲出發的奇襲:韓國瑜如何從「林園」走上高雄市長大位》)
在「強勢」重返政壇前,韓國瑜曾任第二屆到第四屆立委,2001爭取立委連任失利一度從政壇消失。直至2013年出任北農總經理、以及2018年激情高昂的地方選舉,自稱「政治邊緣人」的韓國瑜才再度重回政治視野,並以其辯才無礙、金句連發、以及關鍵字下標法的個人風格,成為衝擊台灣藍綠政治版圖的一方之霸。
豈料,任職高雄市長不到半年,韓國瑜自恃其高人氣,旋即宣布參選2020總統大選。然此舉引發輿論強烈抨擊,被外界譏諷為「落跑」市長,最後以260萬票的差距敗給對手蔡英文。敗選後,韓國瑜更於大選同年的6月,遭高雄市民以高於得票數的罷免票數「高票罷免」,成為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遭罷免的地方首長。(延伸閱讀:《數據解密「韓流」起落,誰從投韓轉向罷韓?》)
在歷經總統敗選、市長職位遭罷免的「雙殺」下,韓國瑜逐漸低調,轉向投入公益活動,且無論是發行年曆等商品,每年皆幾乎是「秒殺」的程度,「韓總」的人氣與魅力始終維持不墜。如今,不僅以不分區第一位重返立法院,並在黨內同志的簇擁下坐上院長寶座,再度攀上另一權力之巔。
韓國瑜會否在議長任內再有爭議言行將成為輿論重點關注之處。2019年他曾發表「男人的生命在下半段,女人的生命在上半段」的言論;1993年,他也曾於國會毆打時任立委的前總統陳水扁。韓國瑜是否能調和黨團紛爭、強化國會監督力量,甚至是外交事務的嫻熟程度與符合國際禮儀,都將成過去言行爭議不斷、並被斥為民粹領袖的韓國瑜的嚴峻考驗。
選舉結果出爐後,泛藍媒體《聯合報》發表社論認為韓國瑜的立法院長位置重要:「在新民意面前,賴清德彎不彎腰?」「少數總統(指賴清德)還沒上任就已跛鴨,面對朝小野大的國會,賴清德招式已老,韓國瑜不再讓拳,這場擂台接下來怎麼打?」
而在國會選舉前,中正大學政治系蔡榮祥教授在媒體發表評論指出,立院院長另一重要工作是國會外交,過程中若出現不得體的黃色笑話、或是貶抑性的言論,將會成為外交的失態,導致訪台國際政治人物的尷尬。他還認為,假如讓一個過是曾使用暴力對待不同意見的立委的當上國會議長,將面臨「為什麼過去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的反駁,也質疑是否會將施暴委員送到紀律委員會懲戒。
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教授劉兆隆也評論指,台灣「由於外交處境受對岸長期打壓,總統出訪不易」,國會議長的國會外交就成為重要的外交手段。他評論到,進行國會外交時,國會議長的國際視野與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極其重要。從而「台灣不需要的是帶頭喊打喊殺的國會議長」,而是「與我國總統分進合擊不畏強鄰打壓,為我國爭取國家利益的國會議長。」
本屆的朝野格局,也不比過去扁政府時期的藍綠對抗態勢,在加入八席民眾黨席次後,不管是藍白合、綠白合都有讓人想像的空間,未來國會生態也許不會是鐵板一塊,而是更充滿各種不確定性。
是否合作、如何合作、哪些法案可以合作,未來預料更頻繁的黨團協商、朝野攻防,都將是新任院長韓國瑜的試題。未來四年,韓國瑜能否「藍綠通吃」、處事圓融、調和鼎鼐,也關係到台灣的民主將是更深化,或是更對抗。
即使政治評論對韓國瑜仍有些顧慮,但傍晚新任院長韓國瑜、副院長江啟臣依舊在大法官楊惠欽監誓下宣誓就職。韓國瑜隨後受訪時指出,他感受到大眾對國會改革的期待,他會立刻啟動國會改革,協調各政黨。面對媒體提問是否動用警察權,韓國瑜則回應,立法院是講道理的地方,不是講拳頭的地方,「當然不會動用警察權。」
韓國瑜還說,就他過去在立法院的經驗,立院有時像叢林一樣,充滿陽剛之氣,甚至激情演出,「我期待2024年的立法院,是個講理的地方,不再是一個力氣和暴力的地方。」
他表示,全世界華人都在看台灣的民主,走到這一步是何其可貴,他呼籲113名委員,「希望再也不要發生像過去那種動不動就暴力衝突,大家都能夠好好地坐下來談,我也會謹守議事中立的原則,尊重並盡量維護小黨的權利。」
立院院長怎麼選出來的?
憲法第66條規定,立法院長、副院長由立法委員互選。另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3條規定,立法院每屆第一會期報到首日舉行預備會議,以本屆來說,2月1日為報到首日,除宣布就職外,也於上、下午兩個半天選出立院院法及副院長。
此外,另依《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需有三分之一立法委員出席,院長、副院長以出席人數過半數之票數者為當選人,如若第一輪投票無人得票過半,將進入第二輪投票,以票數為多的前兩名重新投票。如第一輪投票有兩名以上候選人票數相同,也會一並列入第二輪投票名單中。
在今日的投票中,由於此前韓國瑜曾於2020年6月遭罷免,「罷免立法院長」也一度成台灣輿論場熱議話題。
實際上,現行法規並無針對立院院長罷免的規定,須回到欲罷免人選的立委身份討論。以韓國瑜為例,其以「不分區立委」的身份當上立委,據《選罷法》規定,不分區當選人,不適用罷免之歸定。不過,正副院長人選是可以透過改選換人,但須有全體立委三分之一以上人數提議改選,且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人數通過才能改選。
換言之,以民進黨在國會的51席而言,如要改選正副院長,依期席次可提議改選,但出席委員以全員出席的113席計算,仍需有76席同意才能改選。
院長有哪些職權?
立法院院長的主要功能,有主持會議、調解紛爭等功能,也主導法案排審,掌握國會審查與立法節奏,該人選必須對議事規則熟悉。在本屆立委三黨不過半下,在議程安排與黨團協商兩項院長的權力將至為關鍵。
據《立法院組織法》,立法院長是立法院會議主席,因故不能出席時,由副院長代理。而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會議表決時,假設贊成、反對同票數,就會由會議主席、也就是院長做出最後結論。
同時,院長依法可主動召集「黨團協商」,各委員會審查議案有爭議時,主席得裁決進行協商。實務上來看,黨團協商會議,由院長、副院長及各黨團負責人或黨鞭(編按:黨鞭指的是立院各黨團支幹部,負責統籌黨團事務、以及居中協調各黨團之不同意見,職責是在立法機關中維護該黨黨紀,黨鞭亦為黨的「強制執行者」)出席參加,並於院長主持,原則於每週星期三舉行。 由於本屆立委選舉結果三黨不過半,各黨之間的衝突可能愈加激烈,此時院長發動黨團協商的功能實為重要。
除此,無論是正副院長雖可保留黨籍,但會議主席需保持「議事中立化」的角色,亦即,不擔任黨職、不參與黨務、不介入實質問題討論、不採取特定立場,且照例不用質詢與表決。議事中立化的內容,也包括遵守議事程序、排除破壞紀律或違反程序之行為,其目的在於確保議事程序能順利進行。
院長的「警察權」
立法院長除在主持會議與調解紛爭的功能外,院長也被授予維持立院秩序的權力,無論是《立法院組織法》、或是《立法院警衛勤務規則》皆提及院長在維持立法院秩序、以及在保護委員安全下,得動用警衛人員進場執行勤務。此也讓院長兼有議會秩序的守護者角色。
台灣史上著名的318佔領國會行動(又稱反服貿運動、太陽花學運),2014年立院遭到學生團體佔領、並反鎖在議場內,癱瘓議事,時任院長國民黨籍的王金平則對學生採取溫和態度,並未動用「警察權」強力清場,受到輿論討論。不過當年王金平話說得明白,他指出佔領議場的學生並非「國會自主」對象、國會自主的對象是立法委員,不存在是否動用警察權的問題。他稱國會主席如果動用警察權清場,「是迫害民主制度、必須受人譴責。」
回顧台灣政治史上最愛「叫警察」的院長,為國民黨籍第一屆立院院長梁肅戎,在他擔任院長的一年又十個月間,總計叫了四次警察,警察權動用的對象都是在野黨的立委。這幾次「叫警察」的背景,都於朝野爆發衝突時,梁肅戎即刻動用警察權壓制在野立委抗爭。
梁肅戎任內最後一次動用警察權,則在1991年4月12日,時任民進黨籍立委張俊雄在遞交抗議書給梁肅戎時,輕輕在梁臉上打了一巴掌,稱「代表台灣人民拍醒他」,盼他「不要捍衛黨意踐踏民意」;梁肅戎當即大怒回手,並叫警察將同為民進黨的立委盧修一等拖出議場,盧修一遭撞擊暈倒送醫。這也是最後一次立法院長動用警察權。
此前,尚在「萬年國會」所謂的「老賊」時代下,立院院長總計動用六次警察權對付在野立委,梁肅戎佔了四次,另兩次為劉闊才發動。但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後,劉松藩、王金平兩位院長,皆都未曾動用警察權。
王金平在位最久,2016才出現首位民進黨院長
1992年,台灣國會完成全面改選後,由國民黨籍的劉松藩當選第二屆立法院院長,連任至1999年1月31日,後由同黨立委王金平掌管立院龍頭。
王金平也是台灣政治史上任職最久的立院院長。王金平原為第二、第三屆副院長,1999年2月當選第四屆院長後,直至2016年1月第八屆會期後卸任,總計連任五屆院長、任期長達17年,
王金平在台灣政黨有「橋王」稱號,「凡事圓滿,善緣常臨」,王金平圓融的性格、加上長袖善舞的手段,讓他不分黨派皆能獲得認同。王金平連任41年立法委員,經歷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共五任總統,也是國會改選後至今任期最長的國會議長。
不過,即使「只有朋友、沒有敵人」的王金平,2013年9月亦捲入「馬王政爭」,王金平遭特偵組指控,在調查柯建銘司法案過程中,監聽到柯請王金平關說的電話內容,時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以黨主席身份,公開痛批王金平,並稱「這是台灣民主法治最恥辱的一天」。
隨後,王金平歷經撤銷黨籍處分、喪失立委資格、也失去立院龍頭寶座,雖然2015年繼任黨主席朱立倫宣布停止訴訟,王金平也才保住黨籍與立委資格。(延伸閱讀:《兩岸「官方」交流:從密使、白手套到王金平的「百分之百不去」》)
但在2016年民進黨聲勢大好下,在國會取得68席的過半席次,立法院長首度政黨輪替由綠營奪下,王金平雖繼續連任不分區立委,但至此結束17年的院長生涯。繼任者則由民進黨籍蘇嘉全、蔡其昌獲74席立委支持,當選第九屆正副院長,蘇嘉全成為史上首位民進黨籍立法院長。
2020年第10屆立委選舉結果,民進黨取得61席再度單獨過半,民進黨推薦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搭檔蔡其昌競逐正副院長,獲民眾黨、時代力量及無黨籍立委支持,取得73席同意,游錫堃成為第二位民進黨籍的立法院長。
不分區立委擔任院長非法定規則
在本屆大選國民黨排出不分區立委名單後,輿論多認為被放在不分區第一位的韓國瑜,即是爭霸立院龍頭的人選,在選前民進黨造勢場合,助講者也多以「阻止韓國瑜當上立院院長」為演講內容,並呼籲選民將政黨票投給民進黨。(延伸閱讀:《民意如何代表:政黨票、不分區立委,它們是什麼?》)
不過,就國會史來看,自2008年第七屆立委選舉改為單一選票兩制票以來,立法院長的確都是由不分區立委擔任,但這僅是慣例,並非法定限制。
以王金平來說,他在1992年當上立院院長時,先是當上第二屆高雄選區立委才坐上龍頭寶座,此後直到第七(2008)、第八屆(2012)立委選舉,才被列進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一位。
此外,當上民進黨首位立院院長的蘇嘉全,名列該屆不分區立委提名人第九位,進而當上院長;繼任的同黨立委游錫堃,則於2020年大選名列民進黨不分區名單第七位。
從這些紀錄觀察,不分區立委擔任立院院長只能說是「默契」,畢竟並無明文規範僅能由不分區立委擔任,而無論從蘇嘉全、游錫堃的前例觀之,不分區提名排序實際上無關是否能當上院長。人和、對議事規則的了解、中立以及聲望等,都是被推舉成為國會議長的原因之一。
「王金平原為第二、第三屆副院長,1992年2月當選第四屆院長後」寫錯了,應為1999年。
謝謝讀者指出,現已更正,再次感謝。
民主小草大勝利
「不料,任職高雄市長不到半年,韓國於自恃其高人氣,宣布參選2020總統大選。」
這段有一個筆誤錯字,韓國於→韓國瑜
謝謝讀者指出,錯別字已更正,再次感謝。
副院長選舉中張啟楷應該是有八票,不是七票。
謝謝讀者糾錯,圖表現已更新,再次感謝。
@月見草 感謝分享🙏🏻 不過考慮到前文後理與歷史脈絡,我覺得還是應該用媒體慣用的用字,而非王金平個人希望的稱呼,畢竟這個詞語最開始是外界給他的稱號
@EricChan 在王金平的半自傳中,書名他用的是「橋」,他過去在受訪時也指出,他希望正名「橋王」,因為他不是幫政商「喬」利益,而是當政府與人民間的橋樑。
王金平在台灣政黨有「橋王」稱號,
應該是「喬王」,喬是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