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傳媒,一直以來,我們十分重視與讀者和受眾的交流,也深信即使資訊環境變幻無定,只要找到方法看見彼此,始終有誰共鳴。適逢今年端傳媒步入十週年的重要時刻,我們決定重啟與讀者交流的欄目,並以全新面貌跟大家見面。新欄位《拾論》承先啟後,更進一步。 「拾」既是「十」的大寫,也代表撿拾讀者留言的意思。我們更會讓相關編輯或記者主動回應留言,同時亦將端的最新動態及報導方向等一一為你補漏拾遺。
上月,我們推出了「人類命運不共同?」系列評論,四篇評論文章重新檢視「人類共同體」的概念從破解到共存的建立。我們在最後一篇探討人類近親的兩種不同猩猩,理解人類既有動物性,人性也存在著愛的包容性和可能性。啟發這篇文章的靈長類動物學家古德博士(Jane Goodall)在月初與世長辭,端傳媒總編輯陳婉容與讀者再次交流進化生物學不同角度的敘事可能。不過,從Charlie Kirk 事件後續報導的激烈討論,反映現實中我們或許仍要與麻煩共存(staying with the trouble),也可能需要在國族框架以外尋求團結。
也許政治兩極化帶來的另一個命題是「資訊世代不共同?」,我們在社媒上用靜音按鈕將Z世代的「安靜參與」形象化,最有共鳴的可能是MBTI結果是內向的同事。如果想理解新聞接收模式和媒體使用習慣,不妨參與最近推出的性格測驗,取得個人專屬的「資訊營養標籤」,看看我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個資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