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鄧小樺:記住五夜講場的美好,公共廣播的精神

生於光明的人亦需要學習在黑暗中摸索,將之變成另一種滋養,即使並不舒適。

鄧小樺:記住五夜講場的美好,公共廣播的精神
五夜講場 Facebook Page 的最後一個貼文,是貼上牆上的數張寫上感謝的memo紙。

「五夜講場」曾經是香港電視史上的奇蹟。執筆之時,五夜講場中哲學、歷史、文學、社科都應該已經播完,到九月第二週最多存貨的科學組應亦已出清,這個一度是港台皇牌節目的知識清談節目,已經成為歷史。同時港台的另一長壽品牌城巿論壇亦已停止,亦再令人唏噓之餘不知說什麼好。

而本文,旨在記住美好的事物。2017年開始主持「文學放得開」時,並不覺得是什麼大事——是到走過了這許多,才知要記住的是什麼。

知識清談的價值

是到後來才發現,五夜講場之始,我個人原來參與不少。自從以前主持電台節目「思潮作動」,得到港台前輩如陳曼儀曼姐的賞識,說港台開自己的電視頻道時要找我。到得五夜要開時,曼姐已離職,是監製羅志華來談,說要做清談節目,真正以聊天的方式講學術,我便說是沙發加矮桌,有杯子可喝水,這已和當時巿面上兩椅一桌的方正設定不同。羅志華且強調要引入新的文化人;後來文學放得開也讓米哈、查映嵐、黃嘉瀛、黃鈺螢、勞緯洛等八九十後作家評論人更為人認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