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歷史課就是照本宣科?美、德、台北、香港歷史課堂大比拼

原來有的歷史課堂,可以著重反思,並不強加觀點;甚至讓妳在真假新聞難分、觀點爆炸的當下,鍛鍊判別真偽的公民素養。

歷史科是基礎教育重要科目,而怎樣讓青年人學歷史課,則關乎教育實施者想培養新一代怎樣的頭腦:是死記硬背、被灌輸意識形態的?還是具備基本解讀、討論與思辨能力的?

「好可惜。若非近年的政治問題,中史科在香港教育體系中總是被學生及學校忽視、甚至鄙視的一科。」訪談期間,歷史教育研究學者、在大學培訓歷史科老師的簡麗芳這樣感慨。「連學校決策層也覺得『歷史』就是照本宣科,教育者也不必很多專業資格吧。哪位體育老師課節不夠,就給你塞一兩班初中『中史』吧。」製作今次專題過程中,訪談所遇的前線老師也都表示無奈:人們總覺得歷史教育是「小兒科」,不是一門專業;覺得憑常識就可以做歷史老師。

到底死記硬背、單向灌輸之外,歷史還可以怎樣教?不同的教法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和意義? 我們就和來自美、德、台灣、加拿大的幾位歷史教育工作者和其歷史課的真正「用家」中學生聊一聊,關於歷史課的多種可能。

「連學校決策層也覺得『歷史』就是照本宣科,教育者也不必很多專業資格吧。哪位體育老師課節不夠,就給你塞一兩班初中『中史』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