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行“大思政课”后,大陆学生如何“理解当代中国”

某外语专业学生形容庞杂的思政教材:“这就好像是为了那碟醋,包了几屉饺子。”
2020年9月3日,中国深圳,一名高中生参加开学典礼。摄:Huo Jianbin/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VCG via Getty Images
大陆 性别暴力 教育

自2021年全国两会习近平首次提出“大思政课”概念,三年来,思政教育越来越全面且深入地介入到大陆高校的教学中。据中国官媒人民网,“‘大思政课’是具有‘大格局’特征的全新思政课堂新型态,是对传统思政课的优化、升华和超越。”

大陆高校早在1949年就开设了思政课程,它不具体指代的某个学科,而是一系列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课程。过去数十年,思政课的科目经历了多轮调整,最终在2007年,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简称为“马原”“毛概”“史纲”“思修”和“形策”),并长期被各高校沿用。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思政课迎来了新的变化:必修的思政课数目逐年增多,考核难度逐步增大,思政元素也频繁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

对于这些变化,大陆高校的学生们普遍表露出不满,但“不满”的情绪只针对于思政课挤占了时间与精力,对于它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大多学生们仍保持认可。多位被访人表示:这实属正常,高校思政课,只不过是大陆思政教育的一环,每位中国人,自进入体制化的教学系统起,就会耳濡目染思政教育的“洗礼”。

当学生们透过网络和自身经历了解到社会现实,并开始思考,意识到真实的中国大陆和思政教育中塑造出的形象并不完全一致时,他们会怎样处理这种思想上的“动摇”?

## 公共思政课:增长的不只是课时

2021年9月,王思涵第一次上“思修”课时,整个人是懵的。

三小时过去,台上教师口沫纷飞,但他强调的概念——“国家总体安全观”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王思涵一个也听不懂。

王思涵高中选的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理科,高考后,她填报了这间位于大陆中部地区的高校,就读该校人文学科。

2021年12月18日,中国上海,一名学生在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为考试作准备。摄:Chen Yiyan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1年12月18日,中国上海,一名学生在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为考试作准备。摄:Chen Yiyang/VCG via Getty Images

那节“思修”是她来到大学后上的第一节“文科”课。在王思涵此前的学习经历中,教学都是以“让人听懂”为目的。清晰的数据,直白的文本,透过逻辑和公式步步推出结论。文字最多的语文课也仅要求围绕文章进行解读。可这节“思修”只是一遍两遍地讲晦涩生僻的概念,没有解释,只有重复。

她为此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学习人文社科。

两年半后,王思涵再次回忆起那个场景,她确定,之前的怀疑是不成立的。每节专业课提到的学术概念,只要认真听了她就能理解,而对于专业课强调的“人文关怀”理念,她也有十足的认同。

王思涵明白,她听不懂的只是这一系列看似和“人文”强烈相关而内里却“很空”的思政课。“好像思政课是一个空壳子,两页里能画出的重点也不过只有两句。”

但这样“很空”的公共思政课,自中共十八大以后,正持续以“加速度”的方式被写进这间高校每级学生的课表里。

最早被写进来的,是2020年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简称“习概”),这门课涵盖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领域提出的主张。根据中共党刊《求是》,一同开设这门课的,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其他36所重点高校。

开设试点到全面推行,相隔的时间很短。不到两年,“习概”陆续被落实到了中国各本科、专科院校。它也很快有了和毛概等元老级思政课一样的待遇:必修、每星期有三课时、考核计入学生综合评测。

在某些细节上,它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某些老牌思政课:共计四学分,教材有367页——比“毛概”这门在中国大陆高校存在了26年的课程新订的教材多了一百页。

2023年级的学生们,迎来的则是思政课井喷式的增长。已有思修、毛概、习概、史纲、马原和形策六门公共思政课的基础上,多了四门全新的思政课:军事理论与技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四史教育(包含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一位2023年入学此校的学生称,仅是大一上学期,课表中的公共思政课就达到了五门。“讲来讲去都是同一批信息,还挤占了专业课的时间⋯⋯(思政课)可以上,但是不该加这么多。”

2023年2月27日,中国浙江,高三学生在教室外的走廊学习。摄:Tan Yunfen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2月27日,中国浙江,高三学生在教室外的走廊学习。摄:Tan Yunfeng/VCG via Getty Images

不只是课时,每门思政课逐年增多的考核要求,也在挤占著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2018年4月,中国教育部推出红头文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下称《思政要求》),明确提及“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

这份文件落实到全国3072间高校的时间和程度各有不同,王思涵就读的学校,是执行较彻底的一批。

她听前两级的学长学姐们聊起,当时思政课都是开卷考试,到了她这一级,思修、毛概、史纲和马原已经全面采取了闭卷,只有“习概”这一门课还能带材料进考场。而2022级的学生们,连“习概”也要闭卷考试了。

2023年新开设的四门公共思修课中,四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目前只要求线上听课、线上考试,相对轻松,但“听课有记录,不听是没法参与答题的。”一位2023级的学生补充。而早先开设的几门思政课由试点到推行、由开卷到闭卷的过程,或许已经预见了它们未来的趋势。

思政课给新一级学生们带来的负担不仅是期末考试前的突击记忆,它还持续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关于这一点,2018年的《思政要求》中有个专业名词:“注重过程考核”。一位就读于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称,她们如今上思政课的方式和本科时代大相迳庭,在课堂论文之外,还要完成拍摄专题视频在内的“多样化学习”任务。这些都会计入考核总和。

和早些年相比,逃课率也在被迫降低。《思政要求》单独列出一条指示:“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确保学生到课率”。各个学校为此推出不同策略,一位在华东某高校就读的学生表示:现在,思政课的考勤是“抓得最严格的那一类”。

大学课堂的座位大多不固定,很少有同学愿意坐在前两排老师的眼皮底下。据这位学生回忆,第一节思政课上,老师就要求学生把前面的几排坐满,且记下各自座位,此后每一节都要按照这个位置坐。位子空了,能直接定位到缺勤的是谁。“会扣平时分,如果次数多了就直接按挂科处理。”

在中国大陆,思政课作为高校公共必选课,不但影响著学生的排名、评奖、绩点,也会直接影响毕业及考研。以往,这套思政考核标准只适用于内地籍考生,现在,它的覆盖范围在加大。

今年3月,网络上陆续流出一些学校群组的截图:经与国际交流处确认,从2022级起,港澳台地区来内地读书的学生,不再免修思想政治课、军训、军事理论课。在推特等国外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调侃:“香港又回归了一次。”

而对于早些年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一位2015年考入北京某高校的学生回忆:“当时参加军训、上思政课,我们都叫苦连连,看到港澳台学生可以不用去,都好羡慕。但我们不会觉得这是特权,毕竟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环境下成长,这种‘豁免’实则是当时还算包容的象征。”

2022年8月14日,中国河南,一名教官在在军事训练中教高中新生行军礼。摄:Xu Hongxin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8月14日,中国河南,一名教官在在军事训练中教高中新生行军礼。摄:Xu Hongxing/VCG via Getty Images

## 当思政元素植入专业教材

大陆高校本科课程往往由四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各校名称不一,但大致都遵照这一分类)

前两类由全校教务处统一部署,而后两类则由各院系安排,二者保持独立。但2022年考入华中某高校新闻系的张薇薇觉察到,这两年,专业的教学独立和学术自由正在一点点被打破。

一个较为直观的证据是:教材改了。

此前,各门课程的教师会倾向自主选择教材,有时还会结合多本,各取长处,如今则被强制要求:上课时以“马工程”系列教材为主要参照读本。

“马工程”全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根据资料,它自2004年起由中宣部、教育部统一部署,高等教育出版社担任教材主要编写工作。大陆高校通用多年的“马原”“思修”“毛概”和“史纲”等教材,就隶属于这个项目。

不仅是思政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提出,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139种基本覆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对于这一套入侵打法,张薇薇本能感到厌恶,“其中的内容已经更像是政治而非学术了。”

带来震撼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门课。“直白地说引导舆论,宣扬正能量之类十分罔顾新闻真实的话,在我看来这都不是新闻观而是宣传观。”张薇薇回忆。她甚至觉得,这些信息和马克思没太大关系,“课程内容占比最多的是习,马恩甚至列都几乎只作为历史部分存在。”

这个猜测不无道理。

大陆知名新闻传播学教授陈力丹曾编写过一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教材,过去多年在全国多家新闻学院通用,也被列为新闻传播学指定参考书目。书中介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包括:根据事实描写事实;报纸是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出版自由是一种基本的自由,是实现其他自由的保证;党报党刊要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

2023年2月24日,中国江苏,全国高考临近,一名学生正为自己欢呼。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2月24日,中国江苏,全国高考临近,一名学生正为自己欢呼。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马工程版本的教材强调的“引导舆论”和“宣传正能量”,其实是习近平自2013年起就多次提及的概念。

其他专业的同学有相似感受,一位经济系的同学曾和张薇薇吐槽,经济系的马工程教材“用词十分难懂,都是废话,基本就是垃圾”。

马工程教材未涉及的科目,也有各自向思政元素靠拢的方式。

一位在北京某高校法语系就读的大四学生称:2022年,她上大三时,就要在专业课上学习《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包括翻译教程、读写教程、演讲教程。一位英语专业的受访者则表示,这套教材走进的不只有课堂,“这两年一直流传说,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要进行改革,考点新增《理解当代中国》的内容,所以大家都不得不去买。”

承接《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出版发行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官网提到,这套教材中的文本材料,主要取材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各个翻译本。它的出版,是“为全面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工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行的领导人语录合集,共四卷,收录了从2012年至2020年间习近平在公开场合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致辞共379篇。据新华社报导,此书可以“帮助各读者了解中国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以及习近平的工作和生活”。截至2023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发行英语、法语、西语在内的十种外语的翻译读本。

某外语专业学生形容:“这就好像是为了那碟醋,包了几屉饺子。”

这一系列变化,早有预兆。

2016年12月,全国思政工作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概念:“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

虽然会议指出,“不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但事实上,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上的植入正变得全面且深入。理(自然科学)、工(工程与技术科学)、农(农业科学)、医(生物科学)在大陆被统一简称为理工类专业,它们和人文社科差异明显,但现在同样也要试著和思政元素相联系。

一位医学专业研究生,某天检索论文时,偶然看到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标题: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论文里,作者制作了多个图表,将免疫学课程章节和思政元素、融入方式以及德育目标一一对应。如,“黏膜反应”这一章节对应的思政元素是“机体的万里长城”,指向的德育目标是:弘扬爱国精神。她笑:“各行各业都在思政,不会只有医学院的。”

2020年8月29日,中国四川,高中生正在参加军事训练。摄:Huang Zhenghua/VCG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8月29日,中国四川,高中生正在参加军事训练。摄:Huang Zhenghua/VCG via Getty Images

在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学术论文聚合平台“知网”输入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会指向47124条结果。按照“相关度”排序,排在前列的论文有《思政元素与材料力学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无人机测绘技术应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

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内容会再进一步,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学习思政,更要懂得怎样把这套“思政和专业相结合”的理念传递给未来的学生。

一位就读于华东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上学期刚刚结束的“教案习作课”中,就经历了这一套完整的培训。每星期,他和同学都要连上四个小时,学习如何把未来每堂课的教学思路和“红色内容”结合。

老师举例:讲到戏剧《悲惨世界》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这首经典歌曲时,要融入我国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印证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者目光的长远和正确判断。接著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去写作教案。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在香港被改编为粤语版本的《问谁未发声》,2019年反修例运动中曾多次被唱响,因此被中国大陆的音乐平台封禁。写教案作业时,想著这件事,他不由感到讽刺。

所幸课业任务并不难:“这是体力活,硬靠就能写出来。”

## 高校教师的收编与对峙

作为“思政”理念的传播者,教师群体受到的影响有著直观的数据呈现。

根据官方数据,2020年11月,大陆登记在库的高校思政课专职兼职教师总数超过10万人,这个数字是2012年的两倍。而这一年,大一至大四年级本科在校生均在1000万人至1100万人之间。

师生的整体比例虽还未达到2018年《思政要求》中提出的“1:350”,但按照估测,大多数学校上思政课时,都能大致符合文件中“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的要求。

教师队伍还在源源不断地扩充,截至2021年,思政课教师人数超过12.7万。它还有潜在的增长空间。2019年,中国教育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国家关键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至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数量已经超过1440家,是2012年的14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本硕博在校生则达到了6.2万人。

上了一年半思政课,西南某高校的一位大二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教师培养计划”的成效。

无一例外,“马原”课老师每讲到中国时事,就会紧跟著赞扬中国制度优越性,用词也很统一,“他们说中共和社会主义的优秀时,都是用绝对、必然这样的词汇”。

2023年6月6日,中国长沙,全国高考前,高三学生在教室里与老师自拍。摄:Yang Huafeng/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6月6日,中国长沙,全国高考前,高三学生在教室里与老师自拍。摄:Yang Huafeng/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哪怕是提到近期发生的“国家停止公布失业率”和“土地经济崩溃”两个热点话题,老师也还是照旧重复“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国家蒸蒸日上”。这令他时不时怀疑这些老师是否从不备课:“他们不举例,甚至也拿不出数据来。”“我认为他们是真的相信这些。”

在大环境的制约下,思政课老师们的真实想法,或许很难公开表露在课堂上。2023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全国各地在七月中旬前完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自查自清工作,教师的不当言论及行为,甚至可以追溯到求学时期。

在多位受访者的经验里,思政课老师好像有一套能凭借关键词触发的连环机制,提及国内或国际时事,先赞扬中国形势,再升华至制度,接著“吹捧习近平臭脚”,最后举例说明国外有多不好。

对于教师是在“表演”还是“真的相信这一套”,一位土地管理学的大三学生持不同的见解。他们现在所使用教材的编者,曾经公开发表论文,探讨当下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融合不够的原因。但这位教师在专业课上,却不会提到思政相关的话题,而是照旧讲述和专业相关的知识。

这或许是当下大陆教师们普遍面临的掣肘。

推特上,有位博主分享了身边一个朋友的经历:这位朋友在大陆某高校教计算机编程,被学校要求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察觉到风向不对,他立刻变卖资产,移民日本。评论区中,不同专业的教师都分享了类似经历,有人说:“润”不了,就只能虚与委蛇。

大多留在国内的教师,虽然会设法专注于学术上的自由,但制约之下,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自我保护。

张薇薇记得,《中国新闻史》的任课老师提到“三年饥荒”时,用的词是教材上的“自然灾害”,但紧接著补充:“其实很少一部分是自然的原因,更多是……一些其他的原因。”

课上,这位教师会提示学生们,这本马工程教材关于中共的新闻史“比较偏”,并多次推荐其他学者的论著,只不过言语间同样小心翼翼,提到一位美籍台裔学者时,他说“她的观点虽然有点离经叛道,但是很有意思。”

这里的“离经叛道”和“很有意思”都是隐晦的说法,在大陆严苛的言论审查之下,师生们都掌握了“中文加密”与“中文解码”的能力。这两个词指向的意思是:观点和大陆主流教科书不同,但值得一看。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在现在的专业课堂上,是不能直接说的。

面对审查,专业课教师有各自的应对办法。王思涵一门选修课的老师曾列举自己以往的研究方向,由上往下,长长的一列。列表滑到最底下时,这位老师说:“今天督察老师没来,我把这个词显现出来。”

2022年6月22日,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毕业典礼。摄:Getty Images
2022年6月22日,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毕业典礼。摄:Getty Images

接著,在注视下,他将PPT最下栏的字体颜色变为其他,最后一项研究方向就显露了出来:社会运动研究。

“督察”是王思涵所在学校的惯例,学院会派行政老师不定期到课堂抽查。而社会运动在中国大陆地区又是心照不宣不能提及的议题,比如,一旦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六四、A4白纸等关键词,最轻的处罚是永久封禁帐号。

为了躲避审查,这位老师备课时就把PPT上社会运动四个字的字体颜色设置为和背景统一,以此灵活变通。

就是在这样一堂课上,他用自己的亲身例子,来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 不止于“中点”的思政教育

“大思政课”对高校学生的入侵是全面的:逐年增加的公共思政课、逐步提高的考核要求、不断融入进专业课的思政元素,还有,定期会举行的“青年政治思想培训”。一位学生透露,如果不出席这个活动,则会被取消评奖评优资格。

对于这些管控,学生们同样有意见。私下吐槽,抱怨课程太多、太满;对课堂布置的论文应付了事,用百度公司研发的AI“文心一言”生成文本。

一位大二学生记得,为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思政课老师在第一节课就引用了前两级学长的例子,说“考好思政课,对你们以后考公有好处”。但同学们听了还是不为所动,上课时玩手机,或是学习其他科目。

但据多位受访者观察,大多数同学们反感的,只是这堂课的教学太过洗脑、索然无味,但对于思政课强调的主流价值观,他们还是呈支持的态度。

一位在华北某高校就读的大一学生季霖记得,每当思政课老师提起在大陆网路上引起极高讨论的热点话题,同学们就会明显热情起来,不再低头看手机,而是踊跃发言。他们的观点和绝大多数大陆网民保持一致,也和思政课老师相同。比如提到日本排核废水事件时,会义愤填膺指责“小日本该死”。

民族主义热情不仅发生在思政课上。一位大二年级的学长还曾随著热潮,从地图上找来日本各饭店、商场的电话号码,挨个打过去辱骂。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商家的正常工作,是一种正义审判。事后,这位学长还把这个经历发布到了短视频平台“抖音”上,得到一致夸赞。

季霖试著和室友分享他在外网看到的信息:中国各核电站同样会排核污水,且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公布了实时监测连结。双方的信息都有待核查,但总体而言这是值得讨论的话题,可室友本能相信,国外的都是造假的,中国的信息才是真的。

类似的争议话题时时在思政课上与课下发生。比如大熊猫丫丫回国后就痊愈了,所以她一定是在美国遭到了虐待;比如俄乌战争是因为乌克兰侵犯了俄罗斯权益,才因此遭到反击。

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与其说大多数学生相信的是思政课想传达的理念,不如说,他们相信的是官方弘扬的一整套主流价值观。

但这种信任也偶然会有摇晃的时候。

2023年2月27日,中国贵阳,高三学生在一场纪念高考倒数100天的动员会上宣誓。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2月27日,中国贵阳,高三学生在一场纪念高考倒数100天的动员会上宣誓。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刘璟是华中某高校大一的学生,她认为,高校思政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只不过,目前授课的方式有待改善。“思政课会让我们对国家制度有基本的了解,我们至少要知道我们有什么权利,怎样参与到这个制度中。”

当理论落地为现实,她却感受到了一些“不对劲”。

“比如课本中,好像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到选举之中,但现实中,却很难有机会真正地投入其中。”刘璟想起两年前,她高二时参与的社区选举。当时是采取微信投票的方式,各位参选人把自己的简历和主张填报在推送里。但浏览完图文,刘璟依然不理解,他们过去做了什么,未来会给这个社区带来什么。“履历写得很抽象,只说哪年到哪年在哪里做了主任。好像就只是走个流程一样。”

“不对劲”的时刻出现的频率会随著刘璟对社会时事的思考而加大。2022年,她关注到了丰县八孩母亲事件。面对地方政府发布的调查结果,以及被不断封禁的信息,刘璟感到愤怒和心烦。她忍不住想,哪一步出了错:是地方宗族势力过大,导致丰县政府无力管控?那么徐州市政府呢?江苏省政府呢?

刘璟下意识想再向上追溯一个层级,但又及时止住了。“这样想会变成一个无限的循环,不知道往哪里找原因。”

类似的心路历程,在许多学生身上都有发生。一位大一学生说,前段时间开学,室友提到过年回家时,家里人总抱怨现在生意不好做,他顺势推舟,给室友普及了一些被大陆当局封禁的历史。听到六四事件与白纸运动后,室友们都感到震惊、愤怒,也会共情被打压的学生们,有人甚至连带著骂起当今国家领导人。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上面的方向没问题,只是下面的人执行错了。”

他能理解这种矛盾的心里:“现在是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但过往二十多年灌输的都是这样的信息,不光是思政课,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渗透这个东西。”

多位受访者得出一个相似的观察:上了大学以后,思政元素好像反而“变弱了”,因为早在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感受过它。高校思政课,不是思政教育的起点或终点,而只是一个中点,是整个思政教育体系中的一环。

2023年5月17日,中国河北,一间高中学校学生在晚间温习。摄:HAO QY/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5月17日,中国河北,一间高中学校学生在晚间温习。摄:HAO QY/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刘璟还记得,当时她偶然看到主旋律影视剧《觉醒年代》的一篇同人作品,讲的是抗战时期的老前辈穿越到现代,见到了他们保卫的家园正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对于这个以个人视角而非宏大视角切入的作品,刘璟充满感动,也不自觉地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一位自媒体从业人员则对这一点表示担忧:无论是广告还是主旋律作品,都是通过这种打动受众的方式来灌输理念,近几年来,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主旋律作品拍得越来越好,“假如有一天,思政课也讲得这么好了,那下一代会怎样呢?”

2019年,在首届大学、中学、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共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应受访者要求,均为化名**

读者评论 2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看到这篇文章我真的忍不了了,恶心死了,去年大学毕业,四年的恶心思政课终于跟我说拜拜了。我们当时没有考勤这么严格,期末也只是现场写一篇小作文,大家都偷偷在网上抄材料,我想说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啊!!

  2. 如果某種言論是正確的,那麼即便撲滅它一次、兩次,或許多次,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總會有人重新發現它;直至它的某次重現適逢其時,種種有利條件可助它逃脫迫害、發展壯大,任何手段都再也奈何它不得。

  3. 思政课还好,因为感兴趣的人其实不多。就像文章里说的,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还是老师开始扯互联网上的谣言的时候。互联网谣言才是习近平新时代的杀手锏!

  4. 看著有點恐怖, 十分懷疑如果我在國內出生, 怎麼不會是小粉紅

  5. 可以,别的不评论,就说时间全浪费在学思政课、政治学习上,正儿八经的研究时间就少了,加上信息越来越封闭,再等十来年来看。现在还在吃过去二十年交流和开放遗留的那点红利。

  6. 感谢好文章,讲的的都是想知道的内容,采访也很扎实。思政一路走来的变化真是看得触目惊心。

  7. 所以,有能力、有條件的,還不潤出去??

  8. 好文章,实在没想到短短几年高校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9. 共产党是以求真务实,尊重物质规律起家的。社会科学的学习,非常需要尊重物质规律。

  10. 上学期高数的平时成绩里有一部分是论文,只有三个选题,其中一个叫做“高数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太荒谬的世界。

  11. 身边同学单纯为了“优待”挤破脑袋想要入党就给我一种很可怖的感觉

  12. 當年看六四的紀錄片,結尾也是落在廣場上齊刷刷受教育的小學生們。三十年,又拐回去了,歷史實在幽默。

  13. 马院?鹿园!

  14. 讀了這篇覺得訂閱值得了

  15. 很用心在培养自己的传教士

  16. 看著好悲哀,一個獨裁者,毒害幾代人

  17. 寫得太好了。
    希望這文章公開免費大眾閱讀。

  18. 『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上面的方向沒問題,只是下面的人執行錯了。」』
    聽過(至少)三十年了,毫無進步,令人沮喪。

  19. 居然还有劳动教育,搜了一下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梦回几十年前修水坝!最可怕的是虽然学生兴致缺缺,但是这种抱着洗脑一个是一个的策略搞的教育是真的在起作用。

  20. 不知道近几年怎么样,就过去观察,高校里被安排来讲思政课的老师大多不学无术,合理怀疑很多人是校领导亲戚。课是瞎讲,学生在下面瞎听,不是睡觉就是写作业。除了不念PPT,有的思政老师为了把课讲得有意思一点会播放国际时政视频,辅以个人抖音小视频级别的锐评。至今记得一位思政老师前面正讲着不知什么内容,突然来了一句:“本人的女儿上星期刚刚出生,还怪好看的”。大陆高校思政课大多就是这个水准。

  21. 好文章,深度结合说明和访谈,描绘出了去除学生大脑,大学生学小学生的新世纪系统工程,堪称新时代的上山下乡,集中体现了中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才是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