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40+女演员在拍这样的戏。”
第58届金钟奖戏剧类奖项于刚过去的星期六(10月21日)揭晓。《人选之人—造浪者》和《她和她的她》在迷你剧集(电视电影)类别平分秋色各获四奖,《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拿下四奖成为戏剧类最大赢家,改编自宫部美幸名作的《模仿犯》则获三奖,并经观众票选得到最具人气戏剧节目奖。
金钟奖得奖名单被视为每年对台湾优秀剧集的重要回顾。诚如本届戏剧类评审团总召唐美云在颁奖典礼中所说:“过去一年的台剧大鸣大放,我们可以看见各种类型、题材的优质作品。”以奖项结果而言,获奖最多的四部剧分别是选举职人剧、社会议题剧、医疗喜剧小品,和跨国改编的推理剧,每部上架Netflix时也都曾是一时之选。那么除了类型创作的成熟与蓬勃,今年这份名单还能让我们看到什么?
“女性+”类型融合:已经炉火纯青
今年三部获奖最多的作品,都是以女性视角展开。
虽然《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下简称《女外科》)、《人选之人—造浪者》(下简称《人选》)和《她和她的她》从议题到风格截然不同,但三部剧无疑都具有丰沛又真挚的满满女性能量。我个人认为这种女力集中展现的创作景观,代表著台剧里“女性+”的类型融合已经炉火纯青。
放眼整个东亚,只有台湾的创作者,会将“改变女性的处境”放在和“改变台湾的未来”同等的高度上去进行诠释。
“女性+”就是以女性视角出发,去和任何一种类型做结合,碰撞出更有爆发力和超越感的作品。其实这种台剧里独具特色的创作思维,从2019年《与恶的距离》和《俗女养成记》在两岸三地造成空前影响力时,就已经初步奠定。前者是“女性+社会写实题材”,后者是“女性+别致乡土剧”,两部剧当年都被誉为神作,不但让整个中文世界“看见台剧”,而且刷新了华语剧集的标准。
《女外科》、《人选》和《她和她的她》则在“女性+”这条路上继续走出了多元面貌——“女性+医疗职人”、“女性+选举职人”、“女性创伤+悬疑创新”。女性日常所面对的困境,足以成为一切创作的起点。这几部剧也都不是要专门探索所谓“性别议题”,但厘清女性人生难题的因果,抚慰女性个人经验的创伤,自然而然就会呈现出令人动容的好故事。
正因为女性视角的普世性,这些作品的感染力并不只局限于台湾。《她和她的她》是去年中国豆瓣网站(非动画类)评分最高的华语剧集(8.6分),《女外科》紧随其后(8.5分)。今年的《人选》由于以总统选战为背景被豆瓣下架,但在微博上声量极高,丝毫不逊于同期在大陆热播的9.4分陆剧《漫长的季节》。无论是用VPN翻墙下载Netflix还是透过其他网路渠道,大陆观众们都想方设法找《人选》来看。
女性的伤口才是核心关切
“女性+”的创作是以“她”为主体,悬疑是手法,女性的伤口才是核心关切,类型基础只是用来开启“她的故事”的新颖方式。
金钟奖项出炉后,一位中国电影博主的微博下有这些高赞评论:
“谁说女性题材不能火,在正常的世界就会发光发热。”
“台湾的40+女演员在拍这样的戏。”
“对比起来,大陆女艺人的剧本真的好差⋯⋯”
“我们需要更多‘她’的故事。”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她”的故事,在陆剧中的呈现都很“轻”,讨喜为主。比如《梦华录》想展现女子风骨,但其实是古装偶像剧;台湾导演在对岸执导的《爱很美味》,则是“小而美”的都市爱情轻喜剧。而现实中真正沉重的、让人窒息的女性故事,最多在具有批判力度的类型剧里占据一角——女性遭遇性侵,在《沉默的真相》和《漫长的季节》里都是剧情关键,却不是两剧要处理的核心议题。换言之,无论囿于审查机制还是市场因素,优质陆剧也只能做到“悬疑剧里出现了性侵议题”。
但台剧《她和她的她》却能借用悬疑剧的外壳,去直面性侵带来的惨痛创伤。差别在于“女性+”的创作是以“她”为主体,悬疑是手法,女性的伤口才是核心关切,类型基础只是用来开启“她的故事”的新颖方式。而从职场性骚扰、性别歧视、家暴、荡妇羞辱到各式各样对女性的敌视,也在剧中被一一展现,犹如一部“女子困境图鉴”。
从职场性骚扰、性别歧视、家暴、荡妇羞辱到各式各样对女性的敌视,也在剧中被一一展现,犹如一部“女子困境图鉴”。
《她和她的她》的豆瓣页面上有一条点赞过万的短评:“为什么我们还在拍那么多脱离实际披著大女主外衣的爱情爽剧?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看到现实中的女性困境?被性侵、被家暴、被怀孕歧视、被贞洁枷锁、然后不被看见⋯⋯”
《她和她的她》与《人选》这两部在金钟迷你剧集类别不分伯仲的作品,刚好都在讲“她们”作为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后者更打破了公众对完美受害者的迷思。“不完美的受害者”有太多可被攻击之处,但真实世界里,处于不对等权力关系下的女性,更容易陷入的困境恰恰是:“他没有用任何暴力的方式强迫我,但是我没有别的选择”。对权力结构有足够冷静的检省,才能写出如此准确的对白。
《人选》以精良的制作水准成功输出了台湾选举文化之余,同样珍贵之处是展现出了女性要面对的困境不只包括性骚扰与性暴力,还包括与性有关的丑闻曝出后要比男性承受更多骂名;在家庭中的无形付出和情感劳动时常被伴侣漠视;在职场中表达愤怒会被刻板印象污名化为情绪问题。这些都是都需要被“改变”的。
赢得选举改变社会很重要,但女性在个人层面能“改变”一些事同样重要,这也是贯穿《人选》的隐藏主线。而放眼整个东亚,只有台湾的创作者,会将“改变女性的处境”放在和“改变台湾的未来”同等的高度上去进行诠释。
真正的大女主剧
包揽戏剧类“节目奖”和“导演奖”两个最大奖项的《女外科》,则是用很“轻”的浮夸风格讲很“重”的严肃议题。有大陆观众看完之后的感想是:“台剧披著爱情戏外衣讲职业讲人生,陆剧披著职业剧的外衣讲爱情。”
也有人看到在喜剧的表象之下,该剧讲的是“作为医护人员的女性如何被一点点蚕食和剥削的真相”。用女性视角剖开医疗行业困境并叩问体制弊端后,许多问题尽管无解,但“不断被提及,才有改进的可能。”
“台剧披著爱情戏外衣讲职业讲人生,陆剧披著职业剧的外衣讲爱情。”
凭《女外科》中“小刘医师”封后的蔡淑臻,在戏外绝对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她从模特转型当演员,同时还是该剧主创,参与开发了剧本。当和她同龄的大陆女演员已经开始演婆婆甚至祖母时,她在戏里和比自己小24岁的“小奶狗”搭档CP却毫无违和感。这个角色的人设从性别意识上也相当超前,陆剧中几乎没有编剧敢写一个“落魄、好色、酒后乱性的女主角”(但换成男主角就合理多了)。所以也有很多大陆观众看完之后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剧”。
而这三部“女性+”作品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女性透过“互助”,从创痛阴霾或心理阴影中获得出口。无论是《女外科》的女性医疗工作者,《人选》的女性政治工作者,还是《她和她的她》的女性受害者们,她们彼此交换的能量,对女性观众而言很难不被触动。《女外科》的豆瓣短评中,也有观众对女性的“自救”格外有感。“男主救不了女主,女主能自救真是太好了。”“第一次看见可能早被社会‘判死刑’的女性,迸发出如此强的生命力。”
“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世界里,然后才能面对,这残破的生命。”这是《女外科》片头曲中的歌词,也可以被视为近年来台剧对大陆观众的最重要吸引力。
陆剧中几乎没有编剧敢写一个“落魄、好色、酒后乱性的女主角”(但换成男主角就合理多了)。所以也有很多大陆观众看完之后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剧”。
移植:本土的质感与风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模仿犯》在戏剧类别中获得两个技术奖项之外,也拿到了“创新奖”。那究竟这部剧在创新层面有何贡献呢?
宫部美幸的原作小说公认很难被影像化,百万字的长篇不但人物多节奏慢、支线庞杂,还有不同视角,推理部分的铺垫也较冗长。台版的改编是以检察官为主角,加强了悬疑探案过程,再连结上世纪90年代媒体乱象的背景。小说中“厌女”的部分被弱化了,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低迷社会氛围,也被替换成有台湾特色的“耸动标题下无人关心真相”的社会现实。
日本社会派推理题材移植到台湾,没有水土不服,且能做出本土的质感和风格,这已经是有所“创新”。
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模仿犯”延续了《与恶》对“社会的病征”的深度讨论。随机杀人的凶手很危险,但媒体和舆论环境的失控,以及衍生而出的巨大暴力,危险程度其实更高,造成的伤害也更持久——《与恶》就有类似表达,《模仿犯》延续了这样的观念,抓到了原著里最契合台湾本土又有当代感的部分。
很多大陆观众也喜欢这版改编。虽然该剧豆瓣评分不高(7.5分),但看过原著的网友大多给出好评:“故事主线没变但是所有内容都做了现代化处理,并且还融入了相当多的导演个人表达。”
日本社会派推理题材移植到台湾,没有水土不服,且能做出本土的质感和风格,这已经是有所“创新”。而社会派推理题材的在地化,或许也是未来台剧持续开拓跨国改编的一方空间。
《早间新闻》S1也是类似讨论女性创伤+新闻职人+Me Too的剧集,剧里提到“创造一个可以让女性感到安全、友好的工作环境”,这才是我们身为局外人、面对性别议题时应当有的追求,更多地去讨论多数群体可以为少数群体做些什么,如何让现在的少数群体不再那么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