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是电影吗?电影将会变成什么样?

Martin Scorsese 直言漫威电影不能称为电影,引起轩然大波。严肃电影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吗?
《复仇者联盟 终局之战》剧照。
电影 风物

近日,美国著名导演 Martin Scorsese(马田·史高西斯/马丁·史柯西斯/马丁·斯科塞斯) 在接受《Empire》杂志专访时说的一句话在影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聊到漫威电影的时候,Scorsese 直言道:“漫威电影不能称为电影(cinema),更像是主题公园的产物。我曾试着去看漫威电影,但是看不下去,我觉得那不是电影。虽然漫威电影制作精良,演员很用心,但还是很像在主题公园看的影像。电影应该是演员努力去传达内心真情实感的作品。”这一次的争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几天后悄然结束,而是随着漫威一众主创的辩护在互联网平台持续升温。而 Scorsese 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日前携《The Irishman》出席伦敦电影节的他再次重申了态度:“电影院已经变成了主题公园,对于那些喜欢这类型电影的观众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对我来说不是,那不是我做的东西。但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另一种观众会认为电影就是这样。”Martin Scorsese 坚持认为,电影院不应该被漫威入侵,“我们需要前进的电影,需要展现叙事的作品。”

显然 Scorsese 与漫威之争还会延续下去,并成为电影媒介属性持续已久的身份和地位之争的一部分,但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很多中文媒体在报道 Scorsese 的言论时,特意标注出了他说的单词是“cinema”,以强调英文原意的特殊性。实际上,在英文中有很多词可以用来表达电影的意思,例如常见的“movie”、“film”,以及不常见的“cinema”、“motion picture”、“feature”等等,这些词在中文里都被统一翻译成电影,但是在含义上有一些略微的不同。另一位大导演 Steven Spielberg(史提芬·史匹堡/史蒂芬·史匹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曾经在采访中甄别过“movie”和“film”的区别,他认为 movie 就是大家更为熟知更加喜爱的爆米花电影,其主要的属性在于娱乐性和商业性,更接近于一种商品。而 film 则可以被认为是那种更加严肃更有艺术性的电影。所以在 Spielberg 自己的理解中,像他的 Indiana Jones (夺宝奇兵/印第安那琼斯)系列、Jurassic Park (侏罗纪公园)系列等影片就属于“movie”,而《Schindler’s List》(舒特拉的名单/辛德勒名单)《Saving Private Ryan》(雷霆救兵/拯救大兵瑞恩/抢救雷恩大兵)就毫无疑问属于“film”了。到了 Scorsese 这边,“cinema”就约等于 Spielberg 的“film”,他所有的电影应该都在这个范畴内,而漫威大概也还是当代“movie”的代表了。

尽管这两位在自己的作品都能证明他们观点的自洽,但是以此为论据攻击甚至歧视商业电影,目前看来还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在英文中,所有表达电影含义的词所代表的本意都是差不多的,而两位导演的分类实际上也还是一家之言。如果硬要辨析的话,“movie”就是“motion picture”(移动影像)的俚语缩写,而“film”的本意是胶片,是“motion picture”的媒介载体,“cinema”则来源于法语,本意还是指“motion picture”。因此,过分强调 Scorsese 用的词不是 movie 而是 cinema,多多少少有混淆视听的嫌疑。

《复仇者联盟 无限之战》剧照。
《复仇者联盟 无限之战》剧照。

除去文辞外,回到电影本体的角度,Scorsese 的指责也有待商榷。从一百二十多年前电影诞生到现在,关于什么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而电影自身与创作者们也在通过媒介或技术不断发生着变化。George Lucas(乔治·卢卡斯/佐治·鲁卡斯)、Francis Ford Coppola(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法兰斯·哥普拉/法兰西斯·柯波拉)、Steven Spielberg 和 Martin Scorsese 目前被公认为80年代的新好莱坞/荷里活四杰,但他们在当时崭露头角的时候同样也被以 Jean-Luc Godard(尚卢·高达/戈达尔)为首的一批电影人骂的狗血喷头,也认为他们拍出来的东西不是电影。当然这是旧事,可是现在 Scorsese 的姿态恰恰和当时对他恶语相加的“老派”电影人影评人一样,很难不让人有些唏嘘。至于 Scorsese 坚持认为的电影一定要承担叙事的指责,在影史层面也很难站住脚跟。真正意义上的叙事电影(Narrative Feature Film)还是1906年才出现的《The Story of the Kelly Gang》(凯利帮传奇/凯利邦的故事),距离1895年电影诞生已经过去了十一年。但是这期间包括卢米埃兄弟、爱迪生在内的影人作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同样也都是影史经典,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叙事与否在主流观点中不能被当做是判断电影身份的标准,否则电影的出生年份应该后延十一年。

此外,尽管漫威有着被认为只是碎片式的彩蛋信息拼贴,外加流水线式的创作的问题,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还是以27.9亿美元的成绩在今年创造了新的全球票房纪录,这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一件大事。近两年里全世界都出现了观影人次降低影院衰退的问题,《复联4》的成功还是为整个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情况暂时变得没有那么糟糕。而商业电影同样也承担着这样一个职责,让电影行业有利可图,才能进而为另一些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探索提供支持。严肃的艺术电影固然是文化瑰宝,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商业电影就要低他一头。作为两类平等的文化产品,Scorsese 对于“主题公园影像”的轻薄,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冒犯他所捍卫的“电影”。

但是 Martin Scorsese 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漫威确实在肆意入侵着电影行业。其背后的靠山迪士尼已经俨然成为好莱坞/荷里活乃至世界电影领域的霸主,垄断着大部分的电影市场,当然也掌控着大部分的观影人次。实际上,Scorsese 的言论刚刚发出,推特上就以《复联4》里灭霸对猩红女巫的一句台词做了表情包表达出他们对 Scorsese 的嘲讽:“我都不知道你是谁。(I don’t even know who you are. )”作为一名观众,若是真的没听过 Martin Scorsese,没看过他的电影,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失一种遗憾,但放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可能还挺理所当然的,实际上笔者在电影学院的同学就有人不知道 Scorsese 是谁。当然,现在还有观众没看过没听过漫威就真的不太可能了,而作为迪士尼最得意的王牌,通过十一年的布局漫威确实创造和改变出了一批“新观众”,最显著的就是观众们现在乐于在影片结束后等字幕放完看彩蛋。不过需要依靠彩蛋来完成叙事和铺垫,对于漫画来说稀松平常,但从电影的角度看确实是叙事的一种失败。

与此同时,在漫威开创性的IP与宇宙思路相结合的影响下,整个商业片市场都掉进了IP的深坑中,近几年来卖座的商业片几乎全都是IP或系列续集或某个宇宙成员(现在还主要是MCU漫威电影宇宙),原创作品少之又少。在今年,目前北美市场前十中唯一一部原创作品是票房排名第九位的《US》,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Frozen 2》和《Star Wars 9》上映后,票房前十将没有一部原创电影的位置。纯商业片如此,更有艺术性的电影空间也越来越小。奥斯卡学院奖尽管一直以来评价褒贬不一,但依旧是一个可靠的标杆指引,为观众选出艺术性和商业性兼顾的佳片。而纵观历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票房排名,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十五的上榜影片中离现在最近的一部还是2012年的《Argo》。这部电影在当年击败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最佳本身就争议连连,实际上它对于学院奖来说也算是商业性较高的作品了。但自此之后,奥斯卡的标杆也开始逐渐失效了,尽管原因可以归结为评委们口味的变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愿意接受奥斯卡的指引,去观看每年最佳电影的观众数量也在减少。2014年 Clint Eastwood(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奇连·伊士活/克林·伊斯威特)执导的《American Sniper》以3.5亿美元的成绩,击败了《Hunger Games 3》和《Guardians of the Galaxy》成为当年的北美票房冠军,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一次奇迹般的逆袭,但同样也是漫威正式崛起之前,严肃电影在市场上的绝唱了。

有资源的艺术电影亦如此,更小众的独立文艺片领域更是会遭遇“入侵”。在今年欧洲三大电影节中,除去柏林依旧“保守”地将金狮颁给一部独立小体量文艺片《Synonymes》(同义词/字旅巴黎/出走巴黎)外,康城和威尼斯的最高奖《Parasite》(寄生虫/寄生上流/上流寄生族)与《小丑》都多多少少有明显类型片商业片元素的进入,因此也有人总结说前者是用商业片的方式拍文艺片,而后者则是用文艺片的方式拍商业片。这两部讨巧的影片目前看来都会得到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对于那些非常需要电影节支持才会受到关注的影片来说,像《小丑》这样的电影还是有侵占资源的嫌疑,就像今年威尼斯后半程鸦雀无声,越来越多的缺乏商业属性的独立文艺片不再会得到关注,最后也失去了制作的价值和意义。尽管这看起来和漫威、迪士尼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可以理解为以前商业片和领域的创作者、制作者们的空间被漫威挤压,他们只能选择向隔壁领域进军,去进一步挤压更脆弱的独立电影人的生存空间。很不幸的是,目前看来以欧洲三大为首的电影节沦陷,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威尼斯在近几年的投诚将不再是孤例。因此,从 Martin Scorsese 维护的那一种让他成名成功的电影的角度看,漫威的入侵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担忧的事情。

《复仇者联盟 无限之战》剧照。
《复仇者联盟 无限之战》剧照。

有趣的是,这也并不是今年的第一次有名导讨论电影的身份问题。在奥斯卡颁奖礼结束后不久,Spielberg 就“Netflix 在奥斯卡学院奖的评选中,可以和院线电影得到同等待遇”这个设定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他之前就曾表示,Netflix 的电影只能算作网剧,更应该去参选艾美奖而非奥斯卡。尽管没有直说,他的态度也表明了对于 Netflix 出品的电影不能算作电影的态度。这样的指控虽然原因看似和 Scorsese 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对于电影身份的质疑。实际上,在目前电影行业中最被关注也最受非议的,还不是一家独大的迪士尼和旗下的漫威,而仍然是流媒体玩家 Netflix。这家公司在今年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之前《罗马》在奥斯卡最佳影片上铩羽而归,今年的 Netflix 又带着一众优质作品正在冲击新的一年颁奖季。同时,包括迪士尼的 Disney+在内的一众全新流媒体玩家也即将入局参与竞争,大家都在期待着鹿死谁手。Martin Scorsese 在这个时候抛出针对漫威的言论,一面让人敬佩其直言不讳的勇气和底气,另一面又让人怀疑其背后的真正动机,特别是在知晓他的新作《The Irishman》完全是由 Netflix 投资制作和负责发行之后。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由Robert De Niro(罗伯特·德尼罗/罗拔·迪尼路/劳勃·狄尼洛)、Al Pacino(阿尔·帕西诺/阿尔·柏仙奴)和 Joe Pesci(乔·佩西/祖·柏斯/乔·派西)三位老戏骨领衔的史诗巨作,在纽约电影节登场后烂番茄新鲜度高达100%,Metacritic 也给出了94的高分,显然是 Netflix 今年在颁奖季的王牌。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不管社交媒体上讨论得多么热烈,“漫威是不是电影”这个无法相互说服的问题,终究还是归结到了 Netflix 和迪士尼的对抗中,否则以 Scorsese 在影坛的声望和地位,完全不需要去“碰瓷”漫威引发争论,毕竟本身就是两条不搭界的船。如果说这样的猜测有点阴谋论,那么另一位同样地位导演的情况也能进行侧面印证:Steven Spielberg 在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 Netflix 的轻薄态度不久后,就在苹果的发布会上作为主角的身份领衔发布了苹果的全新流媒体平台 Apple TV+,这又恰恰是苹果针对 Netflix 的一招棋,若不是想组合拳连续发难,Spielberg 也完全没必要在今年颁奖后才提出异议。而 Scorsese 在目前Netflix势头最旺,同时 Disney+上线的前夕突然发表并不是很站得住脚且和他地位不相符的言论,看作是 Netflix 公关反击的一部分就说得过去了。

针对“漫威的电影身份”讨论,显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也不会有答案,但电影应该是什么会是什么,也不是哪一个人可以轻易断言的。Martin Scorsese 到底是“曾经年轻的屠龙者终究变成了恶龙”,还是“年老的屠龙者又遇到了新的恶龙”,同样见仁见智。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场争论背后战争的意义之重大,将会对电影产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电影在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可能会在近几年出现一个更加清晰的脉络,而观众目前能做的可能也只有缅怀逝去的旧时代,并期望一下新时代不要变得更坏了。

凌翔宇,纽约大学电影研究在读,研究方向与兴趣为文化分析产业观察,目标是成为全能型电影人。

读者评论 1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我就是来看看有多少反派影评的听友的

  2. 越来越像(广义的)porn了。不止电影如此,文化消费品很多领域都挺明显。

  3. 哈哈终于有人说出大实话了。漫威电影比较容易审美疲劳,我起初很爱,现在也看不进去了。当然,Netflix电影也很烂:调色美得不行,节奏烂得一比,内容陈旧如化石,形式上的创新其实都是跟风,是新手导演拍给新手观众看的。比如最近的《洗钱风云》,情节就不说了,就说它那些直白的说教,以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口吻呈现出来,其实是陈词滥调;在形式上学了《纸牌屋》不停地打破第四面墙,学得好像。皇后乐队那部电影出来后,网飞立刻上线了小丑乐队的电影。Netflix深受青少年喜爱,不是没有原因的。

  4. 漫威电影看个热闹,更适合当美剧看

  5. 或者正如「娛樂至死」中所言,視覺媒介終將只剩下「娛樂」。

  6. 回覆樓下 以我所知 有一名叫Jean-Pierre Melville的法國導演非常崇尚美國文化 尤其是新黑色電影及B-movie 他將美法文化融合拍出一系列經典的黑色電影 (如獨行殺手、影子部隊)被稱為法國新浪潮的教父 Godard及Truffaut也是他的迷弟
    事實上 Godard是非常鮮明的反荷里活論者 但也不要忘記法國新浪潮的出現某程度上也是受荷里活影響 每一個地區的電影藝術家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及風格 互相影響 互相耀映 才能成就電影的百花齊放 不可亦不能說孰高孰低

  7. 柏林頒的是金熊吧

  8. 荷里活片套路太多,法国片一般慢热。 前者适合约会合家欢,后者适合波尔乔亚作头脑风暴的谈资,各有千秋吧。

  9. 在高傲的法国新浪潮艺术家眼里,好莱坞只是程度不同的垃圾

  10. 我很喜欢小津安二郎“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的态度。我喜欢咸豆腐,那我就吃我咸豆腐,做我的咸豆腐。偶尔尝尝甜豆腐也挺好。

  11. 戈达尔评价好莱坞四杰的言辞更难听,什么地方没有鄙视链,有些话听过就听过,小时代都有受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