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第76届威尼斯影展探讨:“小丑”夺狮,影展的功能被消解了吗?

有人说《小丑》胜出是流行文化的胜利,也有人说它进入主竞赛单元本身就是错误,这些都与威尼斯影展本身的境地无法分割。
今年的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颁给了《小丑》,进一步引发了大家的争论。
电影 风物

2019年9月7日,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闭幕,主竞赛的各大奖项都各归其主,而其中最为轰动的莫过于最佳影片金狮奖颁给了华纳与DC合作的 Joker(暂译《小丑》)。这显然是历史性的时刻,漫画改编(下文简称漫改)超级英雄电影在前几年还难免被严肃评论不屑一顾,如今却首次登顶了欧洲三大电影节。消息一出自然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漫改类型和流行文化的胜利,也有影评人指出威尼斯当时把《小丑》选进主竞赛就是一种错误……要理解《小丑》夺狮引发的争论,必须从威尼斯电影节本身说开去。

电影节的威尼斯:夹缝中求繁荣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柏林电影节和戛纳(中文译名也有康城/坎城)电影节并成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他们也是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著名同时也最有影响的三大电影节。其中,威尼斯电影节的历史最为悠久,创办于1932年,传统意义上的旗号是更偏重艺术与先锋电影;而戛纳则更加侧重于电影市场,商业性更强;柏林电影节则更加关注电影的政治性与社会性,三大电影节各具特色各司其职,分别在每年的二月(柏林)、五月(戛纳)和八月(威尼斯)举办,主竞赛颁出来的奖项也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金熊奖、金棕榈和金狮奖。

但是,原先确定的艺术电影节格局在几十年后显然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戛纳的“雅俗共赏”和柏林的“政治优先”相比,威尼斯起初的定位现在看来是有些尴尬——若是朝着晦涩小众的路线一条路到底,可能威尼斯只能成为一个更豪华版的洛迦诺电影节(或译:卢卡诺影展),放在欧洲三大的名号下有点没底气;若是追求思想性、政治性和社会性,首先肯定很难和已经非常“熟练”的柏林竞争,其次后者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在近几年也一直在走下坡路,本身也在谋求新的变革;而“晚辈”戛纳却一路斩荆劈棘登上了艺术电影节的最高峰,成为了无数电影人除去奥斯卡外的“终极目标”,拾人牙慧绝非威尼斯心中所愿。向戛纳学习谋求更多电影节商业性方面的成功,成了威尼斯目前看来最合适的道路。

Sara Sampaio在2019年8月31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6威尼斯电影节期间走红地毯。
Sara Sampaio在2019年8月31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6威尼斯电影节期间走红地毯。

除去欧洲另外两大齐名电影节的同侪压力外,威尼斯同样还面临着“外患”,那就是时间非常接近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虽然多伦多电影节是一个非竞赛型、注重市场的展映类电影节,但由于前者的地位越发尴尬,而后者是北美颁奖季的前哨站,北美拥有的强势话语权慢慢在改变原有格局,多伦多电影节开始更受关注和重视。而时间上两个电影节也有一定碰撞,往往在威尼斯电影节进行到后半程时,多伦多电影节就开幕了,这也导致很多影人和媒体等不及电影节结束就离开了威尼斯。

在这样的夹缝中,这个最为年迈的国际电影节只能选择拥抱美国电影,选择更多地把好莱坞带到威尼斯来。2013年,电影 Gravity (中文译名《引力边缘》/《地心引力》)成为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片,借由这个老牌电影节积累的资源和声望得以在之后的颁奖季博得一席之地,并在当年的奥斯卡斩获颇多。从这一年开始,好莱坞发现颁奖季的前哨站未必在多伦多,稍早一些的威尼斯反而是更加优秀的选择,而威尼斯之前看起来有些尴尬的时间档期在这里反而成为了优势。之后2014年的 Birdman(中译《飞鸟侠》或《鸟人》),2015年的 Spotlight(中译《聚焦》/《惊爆焦点》/《焦点追击》,2016年的 La La Land(中译《爱乐之城》/《乐来乐爱你》/《星声梦里人》)和2017年的 Shape of Water(中译《忘形水》/《水形物语》/《水底情深》),这几部历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选择在威尼斯首发。凭借着这样的片单和案例,威尼斯已经完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颁奖季前哨站,连多伦多也只能退居二线,把威尼斯全球首映的片子再拿回来北美首映一下。

去年金狮奖得奖电影《罗马》。
去年金狮奖得奖电影《罗马》。

串流的威尼斯:相互借力

在近几年电影行业的发展中,以 Netflix 为首的串流平台同样是一股颇有影响力的新兴力量。但是在2017年 Netflix 入围戛纳的《玉子》受到讨伐后,戛纳主办方进行了规定:只有在法国院线公映的影片才有资格角逐戛纳的主竞赛单元。而根据法国的院线规定,在院线公映的影片必须上映满36个月后才能在串流平台上架。对于 Netflix 来说,这样的规定显然是无法接受的“霸王条款”,电影节仿佛变成了 Netflix 需要对抗的目标。

近些年变得逐渐“亲美”的威尼斯,似乎看到了串流平台势力所蕴含的力量足够改变整个电影行业——当然更多的是其中不菲的利益。在 Netflix 吃到戛纳的闭门羹后,威尼斯向它敞开了自己的大门。对于 Netflix 来说,公司需要的是能为自己的作品积累声势的平台和名声,对于威尼斯来说 Netflix 的作品也势必带来更多争议和话题性,二者的合作显得非常理所当然。2018年,Netflix 有三部影片入围威尼斯主竞赛角逐金狮奖,分别是之后折桂的 Roma (《罗马》),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中译《巴斯特民谣》/《细说当年话西部》/《西部老巴的故事》)和 22 July(中译《挪威7.22爆炸枪击案》/《0722:极右挪威》/《 7月22日:当挪威不再挪威》)。而今年的威尼斯主竞赛,我们又看到了 The Laundromat(暂译《自助洗衣店》)和场刊最高分Marriage Story (暂译《婚姻故事》),两部电影赚足了眼球和喝彩。此外由 Netflix 出品,Timothée Chalamet 主演的亨利五世传记片 The King 也入围了威尼斯的特别展映单元,同样非常亮眼。

及时牵手串流平台,与 Netflix 相互助力显然是威尼斯在近两年抓住的又一个机遇,但同时这样的主动变化也为威尼斯带来了更多的争议——拥抱好莱坞,借力串流平台,威尼斯还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欧洲艺术国际电影节吗?

2017年Netflix入围戛纳的电影《玉子》。
2017年Netflix入围戛纳的电影《玉子》。

《小丑》夺狮:电影节该是什么样的姿态?

今年的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颁给了《小丑》,进一步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例如中国内地影评人胤祥就在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就是《小丑》再好,给金狮奖也是极其令人讨厌的决定,这种大制作本来就不差钱还要抢奖项真的是要把其他片子和导演往死里逼啊。”这样的言论在当下的语境中难得且必要,同时也带出了一个问题:电影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是什么样的?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对此,戛纳电影节的艺术总监 Thierry Frémaux 如此回答:“我们想要坚持成为世界电影的平台,对于电影人和媒体来说,戛纳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这样的存在,它对于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我们会有一些主流的高关注度的影片,同时也会有一些相当先锋的作品。这也是你在戛纳的另一个原因,去发现一些更新的东西。”换言之,电影节特别是欧洲三大这样地位的电影节,固然需要主流影片撑门面,但同时也有责任去挖掘和展现更加先锋和艺术的作品。而威尼斯近几年来紧抱好莱坞大腿,从一个角度看来固然星光灿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让大部分的电影都淹没在了好莱坞的熠熠星光下,其实也是一种遗憾。近几年威尼斯尽管通过一众好莱坞颁奖季影片大大增强了话题性和吸引力,但代价却是非好莱坞的陪跑艺术制作完全没获得什么关注,与其“先富带动后富”的初衷完全背离,同时和多伦多的“心照不宣”也使得头重脚轻的问题更加严重。

至于今年的《小丑》作为漫改类型,则直接属于当下美国文化输出的强势方。尽管这部影片可能和漫画和超级英雄类型关系不大,作者性很强且质量确实够高,但终究从属于超级英雄体系,是好莱坞在全球布局自带资源的电影,即使没有入围威尼斯没有拿到金狮,也丝毫不影响其之后的制作和推广。对于《小丑》来说,有没有拿到金狮可能差别没有那么剧烈,毕竟有着类型红利,《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今年已经超过《阿凡达》成为全球票房冠军;但对于其他更加边缘更加艺术的作者电影来说,拿没拿到金狮可能就是天壤之别——这对于作品的票房、之后的评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不用说对于影片主创们的影响和支持往往是伴随一生的。

Todd Phillips 和Joaquin Phoenix 在2019年9月7日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凭着“Joker”获得金狮奖最佳电影奖。
Todd Phillips 和Joaquin Phoenix 在2019年9月7日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凭着“Joker”获得金狮奖最佳电影奖。

从这个角度看,威尼斯将金狮奖颁给《小丑》,或许确实是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宏观更重要的位置上,也难怪被评论到太过“妄自菲薄”,更何况美国的传媒还未必吃这一套。电影节的意义在于为电影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它们和创作者的利益最大化,进而使电影艺术和作者得到支持和存续。在目前的电影格局中,《小丑》其背后的漫改类型主场仍然在院线市场和漫展上,而这一次的“破圈”(走出同温层)也难免不让人担心之后可能会盛行的赢家通吃,优秀的小众先锋艺术片仅存的阵地也很有被攻陷的可能性了。

在看片之前,讨论《小丑》是否值得上金狮尽管是空谈,但关于评奖合理性的讨论则是与程序性正义和补偿性正义的争论直接相关——电影节究竟应该一碗水端平,无论自身资源和起步如何,只关注其艺术价值,还是针对不同的资源和背景甄选出最有潜力同时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作品与作者?这个难题是会一直持续讨论下去的,也是电影节所必须要面对的。但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威尼斯已经迫于形势作出了自己的改变,而《小丑》拿下金狮也注定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至于这样的时刻会把电影节和电影带向何方,对于漫改类型和艺术电影来说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时间来证明。

读者评论 5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對於不關心漫畫或DC這類超級英雄改編作的人來說,這些電影感覺就是投資特多的電影形式連續劇,看電影之前還要先瞭解世界設定做好功課,感覺跟看一般電影就是不同,觀影後得到的收穫和感想就是有差,這點不能否定
    這類作品的得獎不會令不看的電影愛好者改觀,而喜歡看的不論有沒有獎都會看,客觀來說頒獎給《小丑》是確實浪費了一般觀眾們留意其他作品的機會,日後的走向就看影展評審的選擇以及他們心中對威尼斯影展的未來期望。
    反正能讓好片走上大舞台的影展不只有它一個,大家都有眼看有腦袋判斷(總不會有人因在威尼斯獲獎說其他展不給《小丑》榮譽是思想狹隘吧?),貨比三家不也很有意思?

  2.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但从评论来看,今年就没有哪部所谓的「小众艺术电影」在成片质量和艺术价值上能与《小丑》匹敌,即便最终获奖的不是它,大概率也会是波兰斯基的《我控诉》或是鲍里压姆的《婚姻故事》。这种问题放在往届也同样成立,难道为了照顾「小众」就不应该把金狮授予《罗马》吗,试问放眼2018年,又要几部电影在作者性和艺术价值上能与《罗马》相提并论的。在讨论好莱坞的强势时,也不要放过欧洲艺术电影本身在某些层面的止步不前。

  3. 楼下 文章好好看了吗 奖项一方面是荣誉 一方面也是宣传 小丑这样的商业片是不愁宣发的 可是它一旦夺奖 就使质量高且小众的文艺片丧失了其最重要的一个宣传渠道 这对文艺片的发展是不利的。

  4. 为什么迫于形式? 电影节只能小众片拿奖?
    就算是漫改的优秀作品为什么不能拿奖,就像以前的v字仇杀队,这作者屁股有点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