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的一个午后,我们一行人陪同代表法国精品巧克力品牌Chocolaterie de l’Opera来台交流讲习的巧克力工艺师Frédéric Hawecker,来到岛屿南方,位于屏东内埔的“牛角湾巧克力咖啡农园”,一睹台湾可可的样貌。
是的,台湾产可可,且是近年屏东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屏东可可的民间栽培最早可追溯自70年代,当时因为结果率不高及加工失败而草草收场,直至十几年前有心人士重新引进,克服栽培门槛并尝试自主加工,方才引领一波可可种植热潮,至今屏东可可栽植面积估计达两百多公顷,多在屏东内埔、万峦一带。
可可树最适宜生长于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地区。世界可可版图上,非洲占65至70%,亚洲及拉丁美洲则各占约15%。原被认为只适合生长在热带雨林的作物,遇上了屏东的阳光跟雨水,以及广泛荫植的槟榔树,满足了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可可也就此开枝散叶了起来。
在槟榔园间种可可
台湾可可的栽植可说是依附着槟榔成长的。槟榔在屏东的栽植面积,至今仍有一万三千多公顷;即便在当今健康意识兴起,槟榔产业日下之时,许多老农仍不愿意弃种槟榔。毕竟,当年成家、起厝、拉拔孩子长大求学的,都是靠着槟榔,作农人念旧惜旧,这情分是没法轻易割舍的。牛角湾巧克力庄园的主人赖锡贤,也是从承接家里的槟榔园开始,不砍槟榔,但推广“在槟榔园间种可可”。可可对环境的要求严苛,喜高温,却怕晒又吹不得风;个子高的槟榔树恰恰提供了可可树生长过程中必要的遮蔽与挡风,亦减少日曝蒸散过度而缺水的风险。
牛角湾溪下的牛角湾庄园,采用生态农法,草生栽培,杂草覆盖着表土,既保湿又可遮阳,使土壤下的可可树根系受温降低,水分需求变少。除了种槟榔、种草,赖锡贤的可可园里还种了香蕉,但这香蕉可不是为了人要吃,而是种给老鼠吃的。在内埔,可可树的病虫害相对少;果实外壳坚硬,果蝇也钻不进它,倒是鼠害在前几年很严重,但自从有了香软的蕉可食,鼠辈们吃软不吃硬,农人也保住了可可的收成。只要做好必要的田间管理,收成可可果并非难事,将可可豆加工成巧克力的二级加工,才是一般认为台湾巧克力产业比较大的挑战。
如同精品咖啡诉求单一产地、单一庄园等地域风味,当代精品巧克力的潮流亦如是;如何将产地、庄园的风土条件与风味特性发挥到极致,是全世界巧克力师们最热切投入的课题。这几年最常被提倡的idea/slogan,莫过于“From Bean to Bar”。不分品牌规模,巧克力的有志之士们不再满足于使用现成的原料巧克力,不约而同开始了从「可可豆」出发的巧克力重新发现之旅;拥有百年巧克力工艺的精品原料巧克力品牌们,也各展神通,陆续发表对于巧克力制程的掌握与技术的精进。
可可精炼成巧克力,包括以下步骤:发酵、晒干、烘焙、压碎、研磨、调味、调温;其中,可可豆的发酵与烘焙,是巧克力风味发展的关键步骤。在东南亚等国的可可产地,可可豆的发酵是置放于松木箱内并覆以香蕉叶,牛角湾的赖锡贤则不迷信木箱蕉叶的做法,改以塑胶篮承装,塑胶布覆盖,“理解并运用发酵的道理,但因地制宜使用合适在地的方式,”赖锡贤自信地说。
精品巧克力的品味指标
巧克力的风味来源有三,首先是可可豆本身的风味,取决于品种、产地及品质筛选控管;二是发酵引出的香气,这里生产者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是关键;三则是透过烘焙发展完成可可豆的风味。发酵和干燥后,巧克力的风味已完成80%,香气及风味都蕴含在可可豆内,但如何将风味尽可能忠实地呈现出来,就是烘焙的任务了。
随着精品巧克力品味的提升,多数精品巧克力推广者会将其视为“水果”,而非“种子”,花香、果香、高雅的果酸味、木质、坚果与香料的气味等,如何表现出有个性且完整的果实风味,成为精品巧克力的品味指标。国际上绝大部分的巧克力制造厂,采用均一、快速、高温的方式焙炒可可豆,以提高产量;单一而高强度的烘焙方式,强化烘焙的风味,加重可可感,代价却是牺牲了可可豆本有的果香与发酵过程中生成的风味因子,成为标准化、特色不显著的巧克力。
然而,当今天可可原料从大宗采购、面目模糊的量产豆,换成经过严格筛选管理、高品质单一庄园可可豆,烘焙法的革新便势在必行。
高品质的巧克力制造者,会依据不同种类、不同产区的可可豆,发展出独特的烤焙流程,2016年度Chocolaterie de l’Opera最新发表的“Séquencia Technology”便是一例。Séquencia Technology的原理,在于使用相对较低的烘焙温度,依据每一支独立的可可庄园豆,量身调整烘焙的时间与温度;分段式的烘焙曲线,使得原本存在于可可豆的香气分子可被完整保留,也借由烘焙过程中的梅纳反应,生成更多元的香气成分,达到让可可风味在本质、发酵、烘焙三方面均衡发展的目的。
烘焙可可豆的诀窍,对于法国的精品巧克力制造厂而言,是全新发展出的关键技术;因为这般细致的调整只适用于单次处理小量,所以即便在欧美等巧克力生产大国,也只有少数对风味极为讲究的小规模制造厂,可将技术实际应用至生产面。
但在台湾,我感觉这门槛并不是太高,因为台湾的可可产业,目前几乎都是小规模生产、自烘加工为主,几乎找不到称得上是量产的生产规模。尽管台湾的巧克力产业可能还在土法炼钢的程度,但台湾「自烘咖啡店」的密度跟水平可是傲视全球,以咖啡豆跟可可豆的风味发展逻辑类比性之高,烘焙曲线的技术根本难不倒台湾的烘焙业者。
咖啡也好,可可也好,台湾物产最难做的地方,在于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国外(实在没有办法跟非洲、中南美洲、跟东南亚相比),但我仍相信机会不是没有,因为台湾也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实现在地生产、在地加工、在地消费的地方。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也只是自己人捧自己的场,吃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台湾可可的优势
我以为,台湾巧克力的真实门槛,并不当真在于加工技术,而是在于最前端的可可品种与品质管理,以及最末端的消费品味养成。台湾可可制成的巧克力,这几年间也试了好几回,说差,倒也没真的差,但说好,还真不知道可以说得出哪里好。以我试到的经验,多半是可可感浓厚,加入鲜奶油调制成符合台湾人喜好的生巧克力,口感称得上浓郁滑顺,但也就大概如此,找不出个特色来。
若从产地端的条件来看,倒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境况。可可是外来种,是台湾人从境外移入种植的,引进的可可品种从稀有但美味的原生种Criollo、强健多产但风味平庸的Forastero,以及两者杂交育成、兼顾产量与风味的Trinitario,都可在台湾的可可园里见得。但比较麻烦的是,各个品种的可可树都混种在一起,没有区隔管理,收成和加工也都是统一进行。
混豆的结果,就如同咖啡精品豆与业用豆的差异;基本上,精品咖啡的讨论范畴,不论是单品或义式,关于产区风味的讲究,几乎只限于使用阿拉比卡品种咖啡豆冲煮而成的咖啡;而一般业用,使用罗布斯塔品种咖啡豆所做成的咖啡,从来也只值得铜板价格。以台湾的生产成本,加上巧克力的产业门槛比咖啡还高,铜板价格是不可能了,用精品价格消费铜板品质更是万万不能,台湾巧克力,只有发展精品这条路还能走,我是这么相信。
相对于进口巧克力,台制巧克力目前是以全豆精炼(台湾目前没有发展分离可可脂与可可膏的加工技术),也较少额外添加可可脂来调整可可比例。欧美等国的巧克力制作,会分别提炼可可脂与可可膏,再依比例调混,制成巧克力。可可脂是高级油脂,常被抽出挪用于保养品等高价产品。一般等级的巧克力,常换用可可脂以外的植物油作为替代;即便是制作高级的精品庄园巧克力,制程中也会添加额外的可可脂,透过改变可可脂的份量,调整巧克力的口感与化口性。
然而添加用途的精制可可脂,其实并非是庄园级的可可豆制成,若以这点看来,台湾做的巧克力倒确是货真价实的100%庄园级,理应更有机会表现可可豆完整的风味与营养。此外,可可树从种苗到收成,最快三年可结果,但在台湾,五年以后结成的果实,可可脂的含量才充实。以前我曾一度认为,精品巧克力品牌出的年份巧克力是行销操作,但原来年份还是可以讲究的,不是讲究出品年份,而是讲究可可豆的采收树龄。
对于我等巧克力爱好者而言,Bean to Bar所代表的意义,不只是直接跟农夫买,也不只是一、二、三级产业一手包办;我们认同的价值,在于从前端可可豆的精植细选,以最单纯的原料(可可、可可脂、糖),如实表现巧克力本有的潜质与风味。
影响巧克力风味的变数如是复杂,也如是有趣。法国知名精品巧克力品牌Valrhona早在1986年便引用葡萄酒的产区概念,创立可可豆的产区理论。这几十年间,巧克力的制作技术愈见精进,而现在正是百家争鸣、最好的年代,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华丽的赛事中,台湾也取得一席之地。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