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墙,因为我爱国──“小粉红”自述“远征”Facebook行动

2016年1月,数千内地网友翻墙到蔡英文Facebook主页洗版。端传媒采访其中三位,试图通过其自述勾勒“小粉红”群像。
小粉红学 大陆 民族主义

2016年1月20日晚,数千名内地网友集体突破防火墙的封锁,到三立新闻、《苹果日报》和蔡英文的Facebook主页上疯狂洗版(指短时间内在论坛或社交平台大量重复发布同类信息,导致原有信息难以阅读)。当这场声势浩大的“远征”结束时,参与行动的女性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小粉红”,批判“小粉红 ”的声浪在各大社交平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据内地问答网站“知乎”用户丸丸解释,“小粉红”指微博上一些常识比较欠缺、行为又非常暴戾的爱国兼追星ACG(即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电子游戏)少女。她们的典型表现包括:像追星般地欣赏中国及其领导人;见到任何人说中国的坏话,必群起而攻之;为当局设置防火墙、限制言论自由等行为辩护,认为当下拥有的是最好的,西方的民主不适合中国。

而“洗版”这一具有中国互联网运动特色的网民集体行为,正是由深谙此道的“帝吧”发起。创建于2004年的帝吧原名“李毅吧”,是球迷调侃中国足球运动员李毅的一个社区,后来演变成一个集合娱乐、恶搞、嘲讽和网友原创的亚文化社区。因李毅被嘲讽为“李毅大帝”,故又名“帝吧”。

帝吧曾聚集大量高学历、具有原创精神的网友,他们生产出一批讽刺社会现象、制度,又极具娱乐精神的内容,被帝吧用户称为“内涵帖”。发展十余年,帝吧会员人数达到两千多万,吧主几经更换,帖子质量直线下降。不少网友认为,帝吧已变成大批水军的根据地。如今,曾以“内涵帖”闻名的帝吧举起爱国主义大旗、号召网友到对岸去洗版,亦令不少曾经的帝吧网友感到难过。

“小粉红”集结在“帝吧”的大旗下,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有声音认为,这是一整代年轻人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再次完成了共识,进行了世代宣言,实现了“认同”。

端传媒采访了三位参与这次洗版的“小粉红”,她们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价值体系,甚至对墙、政府和两岸问题有着完全对立的看法。她们乐于用微信沟通而不是面对面交流,其中两位拒绝了记者的见面请求和通话请求;她们乐于谈论观点和线上活动,对线下的生活却不愿多谈;尽管初衷不一,她们一致认同这次“远征”,但对网上的争议抱持较为开放的态度。

端传媒希望通过她们三个的自述,展示“小粉红”群体的一个切片。她们为何会参与“远征”,又如何看待自己的“爱国情怀”?借此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小粉红是如何成为小粉红的?

郝敏:台湾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记者手记:郝敏,32岁,软件设计师,湖北武汉人,现居北京。她对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认真地用很长很长的语音讯息做出回复。她有不少台湾朋友,非常喜欢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台湾人,但言谈间仍流露出对台湾的不理解。

媒体人宋志标说,这种成见的来源是一种行辟而坚的历史观,并且在数十年如一日的现实中渗透特定的观念,像用水泥抹墙。大陆人受之愈深,愈加熟练地排除台湾所具备的的、迥异于大陆的成分。在郝敏身上,这种历史观尤为明显。

我觉得洗版本身的作用有限,我在三立新闻的Facebook主页下写过:我们应该抵制三立公司在大陆出售的偶像剧,影响三立在大陆的收入。我也复制了八荣八耻,但并不是跟风,是我真希望有的台湾人想想台湾自身社会价值观的话题。

我会参与这活动是因为我全程关注了周子瑜事件,当我看到台湾媒体集体造谣,没有一个媒体在第一时间告诉台湾人真相时,当不少台湾朋友都误解大陆人时,我觉得很难过。我们大陆人没有欺负一个16岁的小女孩。

我很难说认不认同帝吧洗版的方式,只能说认同一半吧,这是年轻人表达的方式。我们小老百姓很无奈的,每一条都原创不可能一下子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没有那种刷版震撼的效果。这个只是大陆人告诉台湾媒体我们是有意见的,不想一天到晚被抹黑,也是表达我们反对台独的态度。

关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思想,小时候看中国地图里就有台湾岛,没有多想。后来学历史,了解到清朝明朝有很多人移居到台湾;台湾被荷兰人攻占,后来郑成功驱逐荷兰人;甲午海战,割让台湾给日本……高中历史课本学到的,有个积累。

高中时我开始真正关注台湾,那时集中讲台湾问题的是《环球时报》,说的多半是政治人物,我当时觉得他们(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人物)是分裂国家的捣乱者。同时很想知道台湾普通老百姓是什么想法。

我高三时才买了第一台电脑,当时纯粹出于好奇想要认识台湾人,就在QQ上搜索,通过地区筛选,竟有不少台湾人在用。大一时我认识了一个成功大学的学生,他非常关注大陆,我们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都在聊台湾问题、两岸问题。

我不认为台湾现在的民主是一种真正的民主,而大陆的民主是需要探索、逐渐改进的。我觉得西方倡导的民主实际上是非常理想化的,在地球上还没有真正实现。

近100年,台湾和大陆连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短,我可以理解台湾人对大陆误解、不信任,我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看,我们可以慢慢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向着统一的方向努力,我是个不太着急的统派。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爱国。中国在古代曾经是世界第一大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作为中国人非常自豪。也有民族融合、民族统一的情结,我们古代分分合合的,现在好不容易大家安定了,过上平稳的日子,不会再轻易发生战争,我就希望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国家。

学习历史时也了解到,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实力,外国不会给你讲道理,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公平道义,谁有实力,谁就有话语权。当你落后弱小时,你就没有发言权,就很容易挨打。

在此之前,蔡英文的Facebook也被洗版过一次(指2015年11月10日深夜,大批内地网友涌入蔡英文Facebook主页留言,彼时蔡英文还是民进党总统参选人),我在她的主页下问:“请问绿营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都支持台独呢?希望得到理性的回复。”只有一个人回答我了,说如果大陆改成一人一票那种投票选举的民主制度,他就愿意统一。

我不认为台湾现在的民主是一种真正的民主,而大陆的民主是需要探索、逐渐改进的。我觉得西方倡导的民主实际上是非常理想化的,在地球上还没有真正实现。

台湾人特别关心自己有没有选举权、能不能骂总统、游行是不是可以随便游啊,他们很在乎这些权益;但今年GDP有没有增长、领导人到底带来什么货真价实的收益、某些产业有没有得到升级或转型,相比之下就没有很多人在意。

对这次洗版,新浪微博上很多批评的声音,我选择忽略,很多人往往是看到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就发表意见,了解的东西太少。

当然,我们这些参与活动的人确实也有一部分素质不佳,非常坚决地说要岛不要人这些很硬的话,不去倾听别人,也不了解人家的情况,这样很容易被人家讨厌。

我比较反感小粉红这类标签,我觉得一个人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不喜欢给人贴标签。

我是最近这两三年才开始翻墙的,主要是为了联络之前在新西兰当交换生时认识的朋友。我以前不了解国家为什么要封闭网络,但也不反感,因为我没有翻墙需求,国内的网站丰富性足够了。后来翻墙多了,反而更理解国家为什么设置墙。国外媒体太过于自由了,中国人讲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的境外媒体胡说八道,媒体不能像小孩子似的撒泼打滚,更不该随便造谣。

丁丁:在这个国家不爱国会很累吧

记者手记:丁丁,22岁,在校大学生,现居广东。她声音轻柔,面对记者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想一想才回答。但她的所有回答,都表现出超脱年龄的成熟和理性。

丁丁喜欢在网上写言情小说,有次采访中断,就是因为读者催促她更新小说。她的朋友圈里有恶搞金正恩的图片、泰国雷剧的表情包,还有一张图标注出被中国封锁的全部外文网站。

采访中,她只说了一次题外话:“我其实几乎没有跟别人讨论过这些政治话题,有人肯听真的很爽。”

我1月19日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说帝吧要出征了,招募志愿者。把QQ群号写了出来,我就加了进去。

我参加的原因是大家都听说过关于帝吧的传说(指帝吧此前在国内就对其他贴吧进行过类似的洗版),但是能亲身参加进去是比较难的,所以想体验一下;还有就是Facebook、翻墙我应该还是可以帮上忙的。

群里大概有四五千人。我们想的还是交流,让墙外的人看到我们并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愚昧,那么被洗脑。我自己的一个想法,这四千多人里可能有一半是第一次翻墙,他们会看到墙外面有一些他们并不知道的事情,能思考一下,大家有更多翻到墙外的愿望,希望防火墙能够慢慢地形同虚设。

我从高中时就开始翻墙,那时我会觉得墙外才是真实的世界,后来觉得也不是完全的真实,两边观念完全相反,你反而会自己思考,而不是完全接受其中一方。

即使没有墙,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会变的。每个人吸收信息时会去看自己乐意看到的,就好像台湾没有墙,他们也不愿意去了解大陆真正的生活。

我们这代人觉得自己能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有效果的、能够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出来。我们应该属于情绪容易被感染的一群人,我自己的话,愿意做点有意思没有意义的东西。

我不觉得我们这次活动会对两岸关系有什么推动作用,我们两边的网民都有一个说法,叫不醒装睡的人,大家都觉得对方是装睡的人。

上百度搜PTT大陆或PTT中国,就会看到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台湾人背地里是怎么看大陆都好,如果和你不熟,他不会特别表现出来。但我有时候去香港,就会看到他们对大陆人的态度不像有些不了解的人想得那么友善。

我并不认为台湾统一是理所当然,我是站在支持统一的立场而已。

不爱国的话活在这个国家应该会很累吧,我选择轻松一点咯。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爱国爱党的宣传,你不认同的话心里肯定不舒服;另外,在中国讨论政治话题首先基础就是爱国,如果你不爱国,就被直接推到对立面去了,没有讨论的基础。

年轻人没有不关心政治的,只不过没有渠道去了解关于占中、太阳花的真相。国内的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关心国内政治,反而会关注国外的。在国内就知道没有作用或说了也没有意义。

我很久以前就看过天安门纪录片,对我很大触动,我的态度当然是希望有一天政府会为他们做过的事情出来道歉,为那些出来抗争的人正名。

前几年《南方周末》的事情(指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在出刊前遭强行修改,将原本呼吁宪政的内容漂染成对执政者的歌颂),我当时在广州,去了报社声援,发现有很多年轻人声援、支持《南方周末》。因为它当时代表一个被上层欺压、言论自由被压制的群体,我支持言论自由。

占中和太阳花运动是有效的吧,影响了当地的政治生态。我当时发了一个微博,说占中起码是争取真普选,但我们大陆却对这些权利毫不在意。朋友圈里也有同学支持。

民主要争取,起码得试一下才知道好不好嘛。看到群里有人说,中国不需要民主,我们爱习大大的时候,我也挺不好意思的。很多人在自欺欺人,如果给我选票,我是肯定要的。就是因为现在没有,他们才说我们不需要民主、普选。

不过我不觉得中国的民主问题是台湾不回归的原因,等我们有民主了,他们就会说等你们人均GDP超过台湾再说。对改变现状的抗拒,对统一以后文化融合的忧虑,他们会感觉台湾的地位降了一等。统一的话好像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上。

爱国应该算是一种选择吧。除了爱国,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不爱国。仅仅因为这个国家不够好所以就不爱国有点幼稚,我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很多观念是认同的,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既然我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有认同感,那我自然就是爱国的呀。

不爱国的话活在这个国家应该会很累吧,我选择轻松一点咯。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爱国爱党的宣传,你不认同的话心里肯定不舒服;另外,在中国讨论政治话题首先基础就是爱国,如果你不爱国,就被直接推到对立面去了,没有讨论的基础。

(是否对网络上的负面评价感到生气?)没有,反而觉得正面评价太多,有点惊讶。唯一不高兴,就是有人说我们翻墙咬人,把狗链露了出来,这个有点过分。他们觉得墙是狗链,我们就是乱咬人的狗。我不太喜欢有什么事情先讲阴谋论的人,然后一副“愚蠢的众生”的鄙视脸,躲在墙内骂翻墙的人。

参加的人本身就有不同观念取向,无论什么标签都不准确。不会因为被称作“小粉红”生气,爱怎么贴怎么贴。

张呦呦:资本主义给的自由不是我想要的

记者手记:张呦呦,25岁,大学读新闻系,来香港转攻社会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两岸新闻,现在在出版社做图书编辑。她曾用“心灰意冷”来形容之前做两岸新闻的感受,却不愿多谈那段经历。张呦呦是三个采访对象中唯一一个生活在大陆之外的人,但她的社交账号却表现出和内地共振的频率,从《环球时报》的报道到内地的热点事件,她都十分关注。

张呦呦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结合,她最喜欢对岸的布袋戏,却对布袋戏之外的社会不太感冒;她曾是一名记者,却十分抗拒同记者见面,说自己只喜欢二次元世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她常常用到“好玩儿”这个字眼。

我是守在Facebook 上直接行动的。帝吧自己就有直播,滚屏的咧。我这种大概知道了方向和规则,就能心领神会地去做啊。我看到好玩的回复就复制粘贴形成洗版,看到明显挑衅或者侮辱华人的,就反驳,回复累了,就开始点赞。

参与洗版的原因是看见帝吧了,想找找当年的感觉,也想看看现在帝吧的水准。我09年加入帝吧,当时看了一个帖子,讲官场文化,以一个搬砖工的角度阐述。

Facebook上又没朋友,上来干嘛?社交平台难道不是拿来社交的吗?重要的是朋友啊不是平台,何况FB用户体验烂透了。资本主义社会给妳自由使用的东西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又给不了我。

以前帝吧玩内涵,讽刺时政手段一流。还会卧底脑残粉传销之类的贴吧,把话题往沟里带,逐步揭露骗子真面目。(帝吧)以前就喜欢调戏自己心目中的脑残,所以调戏台独不算甚么。

对于台湾其实早就看惯了。只是只准他们乱骂不准我们反驳,那种感觉很不好。台湾那边从媒体到爱发言的人,对大陆都是各种骂啊。我算是陆独份子吧,并不在乎台湾回归与否,只希望大陆能越来越好。

我以前也参加过其他爆吧(类似“洗版”),最喜欢就是插两脚,等爆吧完毕之后留帖嘲笑一下,来两句就跑,自己不是大神(指深谙讽刺、能制造很多流行语的网友),会被骂得无还手之力。

我很少有三次元(即现实世界)的社交哒,来来去去就那几个朋友,习惯了活在二次元(即二维的平面空间,泛指漫画、动画、游戏等)里。

小学五年级有同学给了我盗版光碟,是布袋戏的电影版,《圣石传说》(出自台湾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从1980年代起推出一系列电视布袋戏,被称为“霹雳布袋戏”。《圣石传说》耗资三亿台币、历时三年拍摄完成,2001年上映首周票房力压同期热门动画《玩具总动员》),然后就迷上啦。所有的娱乐时间都在看布袋戏。我并不会因此对台湾有好感或兴趣,只对台湾道友有好感,平时很少聊两岸政治。台湾看布袋戏要钱买DVD,大陆都是上优酷爱奇艺看,因为他俩帮我们买了。

香港生活不自由,平等,但不自由。看优酷还要翻墙咧、听歌还要翻墙咧、上学还要交保证金咧、做扶手梯站左边了忘了动,如果后面的人知道你是大陆人的话会恶意翻白眼咧,过年回家拖个大箱子会被屌咧。

Facebook上又没朋友,上来干嘛?社交平台难道不是拿来社交的吗?重要的是朋友啊不是平台,何况FB用户体验烂透了。资本主义社会给妳自由使用的东西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又给不了我。

(应采访者要求,郝敏、张呦呦和丁丁为化名)

(实习生李丹婧、雷菲菲对本文亦有贡献。)

讀者評論 1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试图在墙内和小粉红讲理,后果就是自己的账号被封。我自认为还是爱国的,但我更爱公义,现在的中国正在变的越来越不公不义,我有必要去披露,有墙已经很困难了,大家不要也在心中设墙

  2. 确实,微博上很多“恨国党”好友都得过不同程度的政治性抑郁。没有爱哪会有恨?不过恨久了,倒是真的不会再爱了。
    (第一次评论,端上评论敏感话题会有麻烦吗?如果有,请告知,我马上删,谢谢!)

  3. 『即使沒有牆,很多人的看法都不會變的。每個人吸收信息時會去看自己樂意看到的,就好像台灣沒有牆,他們也不願意去了解大陸真正的生活。』這段話,很值得深思。

  4. 那个32岁的还没22岁的活得明白

  5. 完全同意楼下,我爱国和政党没关系。我爱的是这片土地 这片文化 这片人民。实际上一些时候,这种“爱国”和政党是相互冲突的。

  6. 我看到并評論這篇文章時距離這篇文章的發表已時過兩年半了,在這兩年中,端傳媒上亦都出現了不少對於「愛國」的討論,而我個人比較認同的是:我們都愛國,但我們愛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民俗,愛的是地域上和文化上的「中國」,而不是「黨國」。中共的宣傳也一直努力把「黨」和「國」併為一談,但環顧中國上下,愛國的人是很多,但愛黨的又有幾多?令人心驚的是,隨著中共的宣傳,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夠分清自己愛的是「中國」還是「黨國」呢?

  7. 有一句说是中国历史分分合合,现在终于安定了。。这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现在这个朝代还不够一百年啊。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几百年的。我看中共也熬不了几年了!

  8. 出国之后,才知道以前自己一直是个井底之蛙。国外怎么那么落后,国外经济怎么那么差,国外工资怎么开的那么低?这些问题成为我这几年留学生涯的主要问题。在欧洲期间遇接触过台湾人,香港人,在南海问题那段时间,会出奇的团结。当然也遇见过所谓的台独,不过可以理解,毕竟美国人原来还是英国人法国人呢。但作为大陆人还是认为一个中国XD

  9. 很有意思的文章,虽然从身份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性(采访的人大多早年翻墙后才帝吧出征的,而有些人是在帝吧出征时才第一次翻墙),我也无法判断是否代表了主要想法,但的确很多观点都与我的现在的观点一致,尽管我不支持帝吧的行为,我觉得有矛盾还是要理性的讨论,这样才能把问题弄清楚,才有可能解决矛盾。
    在这我还是说一下我未翻墙之前的观点吧,以为探讨。
    首先说一下我的身份,一位大陆中部地区一本院校的大四学生。在未翻墙之前,对两岸的了解主要还是通过CCTV 的海峡两岸,因为我母亲很喜欢看这类节目,几乎每天都看。而我对这类节目一开始是不感兴趣,看多了之后就很反感,因为这类节目一直都是一个腔调,有国外的反动势力意图怎么怎么样,台湾的大多数民众都是亲大陆的,只是受到了反动势力的蒙蔽。长期这样一个论调就会让人产生一种矛盾的感觉,民众不能总是被蒙蔽啊,人都是理智的。所以我当时感觉事实应该是台湾大数民众应该是想维持现状的,为什么想维持现状,因为大陆每年都要给台湾投资那么多钱,所以台湾不会独立,也不会统一,如果统一了,大陆就不会给台湾钱了。那时候感觉看这类节目一点必要都没有,因为感觉这种现状不会改变。大陆不会发兵攻打台湾,因为大陆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记得那时候有一句笑话说美日中的外交政策,“美国是谁骂我,我打谁;日本是谁骂我,我让美国打谁;中国是谁打我,我骂谁”。不过总体来说,当时感觉政治还是离自己比较远,而且主要精力也都放在学习上了。
    再说下翻墙后的想法,的确了解到了很多的事实,也知道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例如台湾,民众的诉求的是自身的权利,而这是大陆很多人没有的也没有想过。
    其实就我主观的感觉,大陆翻墙的人应该不多,就整体基数而言,很多人对香港占中这类事并不了解,而官媒的阴谋论调,的确是很有市场,也不容易反驳,所以从理性的角度得到这样的结论是合理的。我个人是一直不太相信阴谋论的,因为感觉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不是蠢人,在信息充足的情况下,阴谋论中的那种少数人蒙蔽多数人的事我一直觉得不可能发生。导致看似不合理每一社会现象的原因,实际上对于身处这一社会现象中的人来说,从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只有可能得出这一结论,也就是事实上的合理。我是这么觉得的。

  10. 這篇探討文章關注的議題非常地有趣,我認同郝敏所說的觀點。

  11. 很高興端傳媒這份報導,讓我這個台灣人理解到翻牆的某些人心理。甚至訝異原來大陸有人不贊同翻牆的作為。不管如何,多多交流是好的,希望下次帝吧出征,可以多些理性的問題,少些自說自話。這樣才有利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