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河:科学与救赎的追寻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Dan Fagin
译者:陈荣彬
文 / 端生活文化组
“母亲河病了”是我们面对水污染最常用的比喻。
这本书并没有从河水碧波荡漾土地丰饶肥沃讲起。地球上每条人类染指的河流、每块人类踏足的土地几乎都没有幸免。水土被污染、糟蹋,然后变得满目疮痍,经年累月侵蚀它们的剧毒最终毒死了人类自己。结束。我们必须惭愧而无奈的承认,这样的讲述已经让人麻木。因为污染太普遍了。
这本书从一个名叫Michael Gillick的年轻人讲起。讲他每周要服用的138颗药丸,讲他三个月开始罹患癌症的病史,讲他从小到大的噩梦,讲他与正常人相去甚远的身高体重,讲肿瘤如何让他的左眼瞎掉,左耳聋掉,毁了他的平衡感,让他的许多内脏移位,类固醇阻碍他发育,让他的脸庞肿胀,化疗则导致他的心肺功能变弱,毁了他的胃黏膜,骨质严重流失,连走路都会痛......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家乡──汤姆斯河遭受污染。
这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论。因为人们习惯把噩运视作惩罚,过早接受命运。Michael的邻居们也是如此。污染,是必要的恶。那些像Michael一样承受恶果的人,大概是太倒楣了。支持Michael活下去的信念是讨回公道。他坚信他的痛苦绝非偶然,造成这一切的人必须承担责任。在他母亲和家族的努力下,他们一点一点搜集关于这条河的犯罪记录。
我们很难对年轻无辜的生命遭此痛苦无动于衷,至少在观念上也不想成为帮凶。我们很难被空泛的“母亲河”遭遇打动,但我们会被最日常的绝望击中。绝望,是对自己能好起来,但Michael对于讨回公道从未绝望。我们也愿意陪着这瘦小虚弱的身体坚持等下去。
化学工业发展是各种水污染中最普遍的。天才化学家从煤焦油中,提炼出可以制造色彩的苯胺。染料化工从此崛起,蔓延到世界各地。人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服装,也失去了水域原本的色彩。
作者Dan Fagin担任环境记者十四年。他花了七年的时间,追踪采访汤姆斯河污染事件。采访涉及相关化工企业管理者、各级政府官员、化工厂员工和受到环境污染危害的当地居民、医生、护理师、律师等各方人士。这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科学写作新经典,获得2014年普立兹非文学奖。
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对有关汤姆斯河的污染企业展开调查,并确认汤姆斯河是癌症村。2001年,在汤姆斯河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一众化工企业,最终同意向受害者提供巨额赔偿,进行庭外和解。Michael等到了公道。全球化给工厂转移提供了便利,却只是让噩运换一个地方降临。科学才能解决问题,带来救赎。虽然世界各地的抗争仍在继续,但每一个案例、地区的成功,多少带来希望。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