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美方阻赖清德过境,台防长先前访美行程亦传被取消|Whatsnew

赖清德与防长顾立雄传均遭美方拒绝访问,凸显中美谈判与北京施压下,台美关系面临敏感考验。
2025年7月14日,高雄,台湾总统赖清德于“汉光41”演习上。摄: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你是否曾经好奇,一篇报导背后,记者与编辑经历了哪些思考与取舍?全新上线的会员限定新闻信《走进编辑室》,邀请你走入幕后,一览记者手记、新闻观察与未曝光的故事。现在加入畅读会员,首年限时 9 折,解锁更多会员专属内容。

7月29日,据路透社与《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台湾总统赖清德已取消8月出国访问的行程。

据路透社7月14日报导,台湾邦交国巴拉圭总统表示该国正准备在下个月接待赖清德。随后,台湾媒体引述消息人士指,总统赖清德预计8月到中南美洲友邦进行国是访问,并将过境美国纽约及德州达拉斯。依计划,赖总统将访问位于南美洲的巴拉圭、位于中美洲的瓜地马拉(危地马拉)与贝里斯(伯利兹)三个邦交国。台湾在拉丁美洲有七个邦交国。

消息见刊后,总统府发言人表示,没有相关说明,“如果有确定安排会适时向国人公布报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则回应,台湾高层官员过境美国,皆依照过去的惯例,而且符合美国长期以来的政策,相关过境皆考量旅客的安全、舒适、便利及尊严。

一旦成行,这将是赖清德2024年5月就职总统后第二度出访。此前,赖清德曾于2024年11月出访帛琉(帕劳)、吐瓦鲁(图瓦卢)与马绍尔群岛,并在去程与回程皆过境美国。

但据中央社28日引述总统府发言人报导,“考量近日南部风灾灾后复原、与美对等关税及区域情势等,总统近期暂无海外访问的安排。”

不过,根据《金融时报》报导,赖清德是因应美国告知其不允许其过境而决定不出行。《金融时报》又指,美方该决定是在中国压力下做出,“政府试图避免危及与中国的贸易谈判”。

而据路透社报导,这一行程未被取消,而是被推迟。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停留地可能包括德州和美国本土的另一个城市”。

自7月28日起,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据彭博社(Bloomberg)报导,谈判只要取得任何突破,都可能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台译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奠定基础。此前6月5日,习近平曾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邀其访华,双方尚未敲定具体时间。

《金融时报》引述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中国与台湾问题专家葛来仪表示,美国的决定显示“特朗普想避免在美中谈判进行中,以及为可能与习近平的峰会做准备时激怒北京”。而《纽约时报》则引述美国政府官员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暂停“对华采取更激进行动,同时推动会给中国留下好印象的举措”。

《纽约时报》指出,美国宣布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尤其是限制稀土出口,对美国构成了威胁。为应对这一威胁,特朗普政府重返谈判桌,甚至就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限制措施进行谈判。

此外,特朗普“一直以来都更倾向于从交易的角度看待出口管制”,且他期望“与中国开展更实质性的贸易谈判,重点是市场开放”。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译裴洛西)则在脸书上公开发言,表达了她的担忧与批评。

佩洛西表示,如果这项报导属实,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代表美国在面对台湾议题时,可能因为受到北京的压力而被霸凌到噤声。佩洛西曾于蔡英文任内的2022年8月2日至3日访台,并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随后解放军更展开多日的围岛军演。

2022年8月3日,台北,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拜访台湾立法院。摄:陈焯煇/端传媒

亚太和平研究协会执行长,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在脸书分析指出,虽然特朗普对台军售金额远高于拜登政府,但那是交易的结果,不是价值理念的坚持,赖清德总统过境案被搁置,在于特朗普认为此刻谈中国更重要,“对希望达成对中交易的特朗普,眼里没有空间给台湾。”

翁履中也表示,当北京认为台湾总统过境是一种威胁,就会强力反对。

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兼任教授汤先钝认为,特朗普政府此次用的是“阻止(block)”这个字,而非过去的“限制(restrict)”,过往美方对台总统仅做出限制过境,此次却是直接阻止。此前,美方从未真正阻止台湾总统过境美国。他认为,此举等同让中国取得美台关系的否决权。

就赖清德过境的安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指,“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他又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

就赖清德被拒绝在纽约过境后取消行程的报导,台湾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回应称“并无延期取消或者美方不同意过境的情形”。美国国务院则指,因台湾政府尚未宣布任何行程,因此不评论“假设性问题”,但重申既定政策不变。

《金融时报》30日报导指出,台湾国防部长顾立雄原定6月前往华府与美国国防部政策次长柯伯吉(Elbridge Colby)进行国防会谈,但该次会谈临时被取消。美方指出,该次取消在于美方正在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不适合会谈。不过,报导指,有多名消息人士表示,美国防官员担忧若允许台防长访问,可能会破坏美中贸易谈判。

针对《金融时报》报导,军事专家、台海研析中心主任梅复兴在脸书指出,报导所称6月被取消的国防会谈,应该是指蒙特瑞会谈(Monterey Talks)。但他指出,台湾的国防部长传统上本来就不出席该会议,而且蒙特瑞会谈也并非被取消,而只是暂缓或延后。

至于蒙特瑞会谈暂缓是否与特朗普政府正与北京谈判有关,梅复兴认为,假如美国正致力于与中国进行攸关美国国力消长及战略竞争的关键谈判,那么美方选择暂时排除任何可能的不干扰也是无可厚非。

梅复兴透露,顾立雄原本的确考虑访美,但那与蒙特瑞会谈无关,时间也不在6月。原本的计划是5月间去德州出席一个活动,当然还会有安排其他拜会行程,但后来未能成行。不过,未能访美的原因也不是美方封杀,而是台湾官员自己的决定。

除外交影响外,据《镜周刊》报导,赖清德8月上旬出访后将展开首次内阁与府党人事调整。内阁改组的时机可能在8月底立法院休会、台美关税谈判尘埃落定、第二波罢免投票结束后,被点名的阁揆热门人选包括总统府秘书长潘孟安及外交部长林佳龙。赖清德的外访行程异动是否会影响国内施政与政府人事安排亦值得关注。

评论区 1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所以是真的不知道台灣的川粉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