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特朗普再次当选后,美乌、美俄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在逐渐熟悉其第二任期的外交风格后,乌克兰、俄罗斯、欧盟都围绕俄乌战争的和谈前景展开了密集的外交攻守。随着上周俄乌双方代表在伊斯坦布尔谈判,以及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这场外交攻势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起初,乌克兰方面对于和平谈判的立场是先谈安全保障再停火,但特朗普政府始终施压基辅,要求其接受先停火再谈判。3月11日,美、乌在沙特会晤期间,乌克兰同意了美方提出的30天停火提议,但普京以需要先解决一些“细节问题”为由,实质上拒绝了该提议。
复活节和二战胜利日前,俄罗斯单方面宣布短期停火,乌方基本做到了相向而行。5月10日,几位重要欧洲盟友齐聚基辅,与泽连斯基将计就计,把美方的30日停火提议变成针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如果在5月12日前普京不同意,就将对俄罗斯实施“最大规模”制裁。
俄方拒绝了这一通牒,但普京在5月11日凌晨提议,15日在伊斯坦布尔“恢复”先前中断的俄乌谈判。2022年4月,双方在伊斯坦布尔已接近达成协议,但谈判在最后时刻破裂。普京多次宣称这是西方国家破坏和平的阴谋。而乌方则将其归咎于俄罗斯想在条约签订前加入一条霸王条款。
随后泽连斯基再次试图夺回主动权,发布视频称将在土耳其等普京。甚至一些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国家也支持停火提议。据泽连斯基的说法,中国支持乌方的这项提议,以换取乌克兰承诺不袭击习近平出席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仪式。而巴西总统卢拉则直接喊话:“普京同志,去伊斯坦布尔谈判吧。”
然而普京并没有前往土耳其,只是派出了一个由前文化部长梅金斯基(Vladimir Medinsky)带领的代表团。泽连斯基则派出了由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组成的代表团。谈判定于5月16日进行,乌方称将主要讨论停火问题。
这次谈判最后仅持续了两小时左右。许多分析人士预判,由于双方立场相差悬殊,谈判几乎肯定会破裂,这样一来,乌克兰和欧洲盟友就能回到之前施压俄罗斯的议程:既然谈判失败,就说明普京不愿停火,因此美国必须对其加大制裁。
不过谈判结束后,代表们的官方回应更为克制,除达成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1000对1000”换俘协议外,双方均未提及谈判失败,而是表示愿将来继续。
一些参与谈判的信源向媒体表示,谈判结果已好过预期。
很可能双方之所以没有“摔门而去”,都是为了向特朗普展现己方愿意达成协议,而将对方呈现为实现和平的障碍。

事实上,这差不多是近几个月来俄乌外交战中应对特朗普的共同方法。
但谈判结束后,媒体发布的一些内幕信息佐证了早先的预判。乌方坚持先停火,而俄方则要求先满足极为苛刻的条件:除要求乌军完全撤出东南四州外,还要求基辅中立、无核、无外国驻军、放弃追索战争赔款,并允许国际社会承认四州与克里米亚为俄领土。
这些条件近乎逼迫乌克兰投降,而俄方谈判代表显然认为,即使乌克兰不主动撤出东南四州,俄军也会很快将其完全占领。因此,他们威胁若现在不同意这些条件,俄军还会继续攻占哈尔科夫与苏梅二州。参与谈判的乌克兰第一副外长基斯雷查表示,梅金斯基还威胁在场的乌克兰代表“可能将失去更多亲人”。
梅金斯基在谈判桌上的强势形象引发了许多关注。梅氏系历史畅销书作者,2012-2020年任俄罗斯文化部长,随后成为负责历史、文化问题的总统顾问。他的著作主要关注西方“敌对偏见”如何缔造关于俄罗斯的负面历史“神话”。2023年,他主编的新版俄罗斯中学教科书因大量洗白苏联政治迫害历史的内容而受批评。
俄罗斯著名克宫线记者齐加尔曾指出,普京近年来对历史问题的痴迷与梅金斯基的影响不无关系,甚至普京为全面入侵乌克兰奠定“理论基础”的文章《论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其实也是梅氏代笔。
普京多次强调,俄乌停战谈判应致力于消除导致战争的“始因”,而梅金斯基则提出自己作为历史学家对它的理解。在谈判过程和事后接受俄媒采访时,他都在大谈北方战争的历史。《经济学人》记者卡罗尔援引谈判信源透露,梅氏告诉乌克兰代表:“我们和瑞典打了21年仗。你们准备打多久?”
北方战争是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彼得大帝”)的俄罗斯与瑞典为争夺区域霸权进行的大规模战争。俄罗斯帝国在取胜后迅速崛起。对于将自己对标彼得大帝的普京而言,这段历史显然具有非凡意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乌克兰哥萨克领袖马泽帕当时选择与瑞典结盟,最终被彼得击败。此后将近三百年,乌克兰几乎没有脱离过俄罗斯的统治。
伊斯坦布尔谈判结束后,乌克兰的欧洲盟友均谴责俄罗斯无意实现和平,前来谈判只为拖延时间,并期待美方协同参与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而美国的态度则暧昧不清。一些对俄鹰派议员已经在制定更严厉制裁俄罗斯的法案,国务卿卢比奥也暗示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特朗普并没有表达施压普京的意愿,而是坚持必须由他和普京见面,“否则什么都不会发生”,副总统万斯则暗示特朗普已对促和俄乌感到厌倦,并准备退出。
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一次长达两小时的电话会谈。与乌克兰和欧洲盟友期待的不同,特朗普完全没有提及要对俄罗斯加大压力,而是在憧憬未来俄罗斯可以通过与美国贸易“赚取大量金钱”。普京的声明中则依然强调,对俄罗斯而言最重要的是消除战争的“始因”。
特朗普称,俄乌将就停火和终战“立即进行谈判”,但普京只说俄方愿与乌方就“未来协议的备忘录”进行合作,在达成适当协议的情况下“可能停火一段时间”。普京的外交助理乌沙科夫之后更是强调,双方并没有讨论“停火的截止日期”。

但最让基辅不安的是特朗普声明中的一句话:“(停战的)条件将由,也只能由双方谈判,因为他们知道别人都不知道的谈判细节。”这句话被广泛解读为美国将不再介入俄乌之后的谈判。在随后于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证实了这种猜测,他表示,如果俄乌谈判没有进展,“我会直接退出”,因为“这不是我的战争”。
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意味着乌克兰及欧洲近期争取特朗普共同施压俄罗斯的外交攻势已经失败。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真的会让美国完全退出斡旋,以及如果真的退出,是否还会继续援助乌克兰。但即使特朗普参与其中,也有可能为了快速达成协议而施压基辅同意有利于莫斯科的条款。
另一方面,普京似乎仍然坚信,即使没有外交谈判,他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对乌克兰的要求。俄军在顿巴斯的大规模夏季攻势已逐渐展开,且近期在南、北两个方向均有不小的突破。
就在伊斯坦布尔谈判的同一天,安德烈·莫尔德维乔夫(Andrei Mordvichov)被任命为俄陆军总司令。这位将军是“人肉冲锋”战术在俄军的推广者,在军中有“屠夫”的绰号。任命这样一位为获战果不计损失的将领为陆军司令,也可以视作普京给出的谈判信号:俄罗斯打得起消耗战。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