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再推“八项规定”教育,反映中国官场腐败模式何种变化?|Whatsnew

在火箭军、航天军工系等弊案之后,习近平在2025年放出要强力反腐的信号。
2025年3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政协会议开幕式。摄: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大陆 政治 威权政治 社会

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官场出现了一段颇不寻常的动态。2012年习近平首次就任最高领导人后提出的“八项规定”,再次被作为官场整风和党内集中教育的主要指导内容。

2025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一则通知,题目是《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学习领会贯彻“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集中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的突出问题,并加强警示教育。

按照惯例,中共内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党内“集中教育”。一般是在当年的3月份人大和政协“两会”之后推出。“集中教育”一般由党的最高层安排主题,并且要求全党层层学习、讨论、提交报告,持续时间短则数个月,长则两年以上。

据统计,2012年“十八大”之后,中共全党至少组织了八次集中教育,包括2019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1年的“党史主题教育”、2023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以及2024年的党纪主题学习等等。

但在2025年回头学习“八项规定”,仍是一项较为意外的安排。

“八项规定”是习近平在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2012年12月提出的,是一套要求规管官员行为,限制公款吃喝、公费用车等做法的规定。其内容包括“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

2012年之后的数年,“八项规定”配合习第一个任期上大规模的反腐运动和官场清洗,成为截至2015年时中共党建活动中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2015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贯彻落实”,“解决了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八项规定”也是习近平时代削减各类有影响力的党内老干部的待遇和特殊地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2025年3月5日,中国北京一栋建筑物内的萤幕上直播中共全国人大会议。摄:NaBia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时隔超过十年,中共再将“八项规定”纳入全党的学习内容,说明中共在2025年初再次将反腐列入最重要的日程。

在此之前两年,也就是2023年和2024年,中共党内接连出现之前五年罕见的高层“塌方式”清洗事件。

2023年7月起,解放军内部爆发“火箭军系”弊案,涉及弹道导弹“火箭军”部队、解放军总装备部的一系列案件中落马了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前国防部长魏凤和、火箭军司令员李玉超等人。同时外交部也出现弊案,新任命的外交部长秦刚失踪一段时间后亦“辞职”离任。

这一系列事件开启了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极度巩固权力后,其亲自提拔的官员的“塌方式”落马。

火箭军之后,涉及军工的航天系统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官员落马或“失踪”。名单上包括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合肥市委书记张红文、前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等人。

而军队内部也出现了更高层落马的情况,尤其是被认为是习近平亲信的中央军委委员苗华落马。而近期,军委内部位居习近平和张又侠之后,被认为是习亲信的何卫东也被指“神隐”。

在这些涉及部分系统或派系的弊案之后,习也在2025年放出要强力反腐的信号。

2025年初,习近平参加中纪委的二十届四次全会,并在大会上讲话

此前数年,习曾在中纪委会议上表达乐观姿态,指其班子任内“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而在今年1月的这次会议上,他降低了乐观调门,再次表示腐败是中共“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也正是今年的纪委会议上,习提出,“八项规定”要“作为铁规矩、硬杠杠”。

中纪委书记李希则在会议上做了2024年工作总结。其提到,当前党内腐败的“顽疾”之一是“违规公款吃喝”。除此之外,他还指腐败出现了各种新形式,包括“奢华装修楼堂馆所”、“以调研考察、教育培训、党建活动名义公款旅游”、“快递送礼”、“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的“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他还在报告中提及,新的腐败模式存在着“发现、取证、定性”的困难。

《学习时报》刊载的一篇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过勇的文章提到,近年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作为腐败现象的新形态,其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对党的肌体健康构成了新的威胁。”

这篇文章指出,中国官场的腐败出现了几种新模式。首先是腐败更加集中在封闭的小圈子:“形成长期稳定利益关系的现象更为明显,具有利益集团封闭化的特征”;其次是腐败模式更多涉及新科技,如通过区块链、加密货币等方法交易;接着是腐败的金融、商业模式更加复杂,如“‘期权变现’‘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形态悄然兴起,成为腐败新形态”,部分官员也“不急于在任职期间追求利益变现,而是通过打“时间差”将手中权力“期权化”,延缓利益兑现时机”“境内办事、境外收钱”等。2.1万人大增超过50%。

中纪委国家监委也在2024年的工作总结中提到反腐的重点转向“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包括“金融、国有企业、能源、烟草、医药、体育、基建工程和招标投标”等。

其还在4月通报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联合早报》根据这一数据分析称,2025年首三个月有18.5万人被处分,相比去年同期的12.1万人数量大增超过了50%。

中纪委还提到,纪检系统自身也存在清理“害群之马”的运动。李希在2024年工作总结中表示,2024年“全国立案审查纪检监察干部337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17人”。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