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2025年上半年,中國官場出現了一段頗不尋常的動態。2012年習近平首次就任最高領導人後提出的「八項規定」,再次被作為官場整風和黨內集中教育的主要指導內容。
2025年3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一則通知,題目是《關於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學習領會貫徹「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集中整治違反「八項規定」的突出問題,並加強警示教育。
按照慣例,中共內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黨內「集中教育」。一般是在當年的3月份人大和政協「兩會」之後推出。「集中教育」一般由黨的最高層安排主題,並且要求全黨層層學習、討論、提交報告,持續時間短則數個月,長則兩年以上。
據統計,2012年「十八大」之後,中共全黨至少組織了八次集中教育,包括2019年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21年的「黨史主題教育」、2023年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以及2024年的黨紀主題學習等等。
但在2025年回頭學習「八項規定」,仍是一項較為意外的安排。
「八項規定」是習近平在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2012年12月提出的,是一套要求規管官員行為,限制公款吃喝、公費用車等做法的規定。其內容包括「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範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等。
2012年之後的數年,「八項規定」配合習第一個任期上大規模的反腐運動和官場清洗,成為截至2015年時中共黨建活動中主要的學習內容之一。2015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表示,「八項規定精神的持續貫徹落實」,「解決了一些群衆深惡痛絕的『四風』問題,剎住了一些曾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司空見慣的頑瘴痼疾,有力促進了黨風政風進一步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八項規定」也是習近平時代削減各類有影響力的黨內老幹部的待遇和特殊地位的重要依據之一。

時隔超過十年,中共再將「八項規定」納入全黨的學習內容,說明中共在2025年初再次將反腐列入最重要的日程。
在此之前兩年,也就是2023年和2024年,中共黨內接連出現之前五年罕見的高層「塌方式」清洗事件。
2023年7月起,解放軍內部爆發「火箭軍系」弊案,涉及彈道導彈「火箭軍」部隊、解放軍總裝備部的一系列案件中落馬了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前國防部長魏鳳和、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等人。同時外交部也出現弊案,新任命的外交部長秦剛失蹤一段時間後亦「辭職」離任。
這一系列事件開啓了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極度鞏固權力後,其親自提拔的官員的「塌方式」落馬。
火箭軍之後,涉及軍工的航天系統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官員落馬或「失蹤」。名單上包括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合肥市委書記張紅文、前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等人。
而軍隊內部也出現了更高層落馬的情況,尤其是被認為是習近平親信的中央軍委委員苗華落馬。而近期,軍委內部位居習近平和張又俠之後,被認為是習親信的何衛東也被指「神隱」。
在這些涉及部分系統或派系的弊案之後,習也在2025年放出要強力反腐的信號。
2025年初,習近平參加中紀委的二十屆四次全會,並在大會上講話。
此前數年,習曾在中紀委會議上表達樂觀姿態,指其班子任內「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剎住了一些多年未剎住的歪風邪氣,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頑瘴痼疾,清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而在今年1月的這次會議上,他降低了樂觀調門,再次表示腐敗是中共「面臨的最大威脅」,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
也正是今年的紀委會議上,習提出,「八項規定」要「作為鐵規矩、硬槓槓」。
中紀委書記李希則在會議上做了2024年工作總結。其提到,當前黨內腐敗的「頑疾」之一是「違規公款吃喝」。除此之外,他還指腐敗出現了各種新形式,包括「奢華裝修樓堂館所」、「以調研考察、教育培訓、黨建活動名義公款旅遊」、「快遞送禮」、「嚴重影響市場秩序」的「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違規收費、趨利性執法」、「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等。他還在報告中提及,新的腐敗模式存在着「發現、取證、定性」的困難。
《學習時報》刊載的一篇清華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院長過勇的文章提到,近年來,「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作為腐敗現象的新形態,其手段更加隱蔽、形式更加多樣,對黨的肌體健康構成了新的威脅。」
這篇文章指出,中國官場的腐敗出現了幾種新模式。首先是腐敗更加集中在封閉的小圈子:「形成長期穩定利益關係的現象更為明顯,具有利益集團封閉化的特徵」;其次是腐敗模式更多涉及新科技,如通過區塊鏈、加密貨幣等方法交易;接着是腐敗的金融、商業模式更加複雜,如「『期權變現』『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形態悄然興起,成為腐敗新形態」,部分官員也「不急於在任職期間追求利益變現,而是通過打「時間差」將手中權力「期權化」,延緩利益兌現時機」「境內辦事、境外收錢」等。大增超過50%。
中紀委國家監委也在2024年的工作總結中提到反腐的重點轉向「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包括「金融、國有企業、能源、菸草、醫藥、體育、基建工程和招標投標」等。
其還在4月通報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聯合早報》根據這一數據分析稱,2025年首三個月有18.5萬人被處分,相比去年同期的12.1萬人數量大增超過了50%。
中紀委還提到,紀檢系統自身也存在清理「害群之馬」的運動。李希在2024年工作總結中表示,2024年「全國立案審查紀檢監察干部337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17人」。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