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生存危机,合法性辩护和信任的缺失:“中国援助取代USAID”的叙事能否成立?

“中国趁虚而入”更多是美国援助遭遇生存危机之时,为了辩护自身合法性而采取自卫叙事。
2023年7月26日,一名年輕男子扛著一袋由USAID透過小船運送的糧食前往南蘇丹班提烏的營地。 圖: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编者按】​2025年1月,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国总统,并在短短数月内迅速推动一系列颠覆内政、外交及全球秩序的政策。​从大规模削减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预算,导致全球多地人道危机加剧;​到引用1798年《外国敌人法》,无视联邦法院的禁令,强行遣返数百名委内瑞拉移民;​再到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国等全球各国加征“对等关税”,引发新的贸易战;​以及签署行政命令,试图限制出生公民权,并推动重塑美国历史叙事的政策。​美国总统上任首百日一般被视为被视为施政黄金期,端传媒的“特朗普百日”专题,尝试解读特朗普发出的政治信号:他的目标到底是甚么?他眼中的这个新的美国,到底会长甚么样子,而且谁会为此付上代价?

这篇文章关乎USAID被关闭后,在全球人道主义救援领域留下的真空。很多人认定中国将填补这个真空,并通过扩大援助加深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但本文作者认为,这种叙事是一种“臆想的竞争”,虽然在有关地缘政治的讨论中有吸引力,但将其放置在危机发生的具体场景时,则会暴露“荒谬”之处——中美的援助无法相互替代,当霸权的提供者也是秩序的提供者骤然退场后,全球发展界将面临混沌的常态。

2025年3月2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题为《关于实施美国优先的对外援助计划》的国务卿声明。声明表示:“今天,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已通知国会他们计划进行重组,将于2025年7月1日前将USAID的某些职能重新调整到国务院,其余职能与政府优先事项不一致,将被终止(discontinue the remaining USAID functions that do not align with Administration priorities)。”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