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S的告别方式:台娱鼎盛期全记忆,“我这辈子就是要过别人的八辈子”

是她告诉我们,女生可以脱序可以搞笑可以毒舌,可以肆无忌惮可以大哭大笑,可以比传统女性更当代更立体。
徐熙媛“大S”感染流感并发肺炎离世,终年48岁。图为2006年5月24日,大S出席电影《诡丝》于康城影展首映。摄:Stephane Cardinal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台湾女艺人大S春节期间赴日本旅游流感并发肺炎猝然离世,消息震动两岸,成为乙巳年立春这天让人难以置信的噩耗。与大S合作过的圈内人士纷纷发声悼念,黄晓明在微博上写“真正灿烂的灵魂不会被时间风化”,蔡康永在IG发文“我要想像你仍然安好的生活著⋯⋯”很多大陆博主都表示“多希望这是谣言”,而从脸书到Threads,也有不少台湾网友哀叹生命无常、天妒红颜。

有人认为大S戛然而止的人生“有一种通俗连续剧,编剧编不下去的烂尾感。”微信公众号“Sir电影”则指出:不管是否大S粉丝,这样一个在人们青春时代耳熟能详又从偶像剧时代贯穿至今的名字出现在讣告上,都令人难以接受,“因为我们记忆里的拼图又缺失一块。”台湾作家张曼娟则在脸书po文表示虽然自己不是大S的粉丝,“但我必须说她真的是个充满吸引力的人物。”就连她家中的印尼妹妹都为大S之死哀悼,可见“杉菜”曾陪伴多少人走过青春。

天生女明星

刚好在世纪之交的台娱最鼎盛时期,她全方位展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能量与商业价值。从主持综艺、出演偶像剧再到带动颜值经济,一直走在产业最前端,也是“前互联网时代”个人特质最鲜活、让人最有记忆点的台娱名片。

2008年1月15日,“大 S”徐熙媛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品牌活动。 摄:VCG/VCG via Getty Images

1990年代出道、2000年代凭《流星花园》红遍亚洲的大S,是大陆从“80后”到“95后”、台湾七八年级生共同的集体回忆。小红书上有人说“大S是第一个过世让我觉得彻底告别了童年时代的明星,甚至开始有死亡迫近的恐惧感。”从年龄段上推测,会有这种感触的大概是“90后”(八年级生)。不过大S的影响力也能辐射到大陆“70后”甚至更年长的世代,即使妈妈婆婆们没看过她演的偶像剧,也知道她的人生精彩如戏。

大S身上有太多标签:初代偶像剧女王、美容大王、话题女王、楚门人生、永远的热搜体质⋯⋯但最贴切于她生命样貌的身分应该是“天生的女明星”——不是女演员,也不是女艺人;而是所有重大的人生决定都自带流量、俯仰之间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卷入舆论漩涡的真正的女明星。

她自少女时期出道,就始终活在公众视野里,也一直在承受媒体和社群对她个人生活的放大检视。因为与汪小菲的婚姻,她更成为两岸关系里情感政治的投射与意识形态的标靶;就连她离世,都有台湾网红发文讥讽:愿她“务必投胎到中国,永远都当中国人”。甚至不乏Threads网民指大S死讯曝出适逢大罢免记者会,是为了“转移罢免焦点”,认为“蓝白企图用大S新闻盖掉罢免的声量。”

往生的大S必定不会在意这些身后扰攘,毕竟她早已被大众围观、评论和消费了那么久。十几年前她就曾在微博写过:“放轻松~这是我们都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的话:放轻松~”

女明星被时代造就,但也能引领时代。从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大S刚好在世纪之交的台娱最鼎盛时期,全方位展现出了她的个性能量与商业价值。从和小S搭档主持综艺到出演偶像剧,再到带动颜值经济,她一直走在台湾娱乐产业最前端,因而也是“前互联网时代”个人特质最鲜活、让人最有记忆点的台娱名片。

2001年,大S与F4合演《流星花园》。网上图片

可以偷服的人生解药

彻底颠覆出道时玉女定位的大小S姐妹,彰显了个性张扬、打破规训的千禧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华人对于女艺人言行的包容度”,更让当时不少正值青春期的小女生“看到了可能性和想像力”。

大小S姐妹在2000年告别当时台湾最具热度的综艺《我猜我猜我猜猜》时,大炳就称赞她们有“很难得的语言魅力”。这对姐妹花“废话连篇但你又想把它看完”的主持风格,也缔造了同时期另一档现象级综艺《娱乐百分百》的经典——它不但陪伴台湾无数“八年级生”成长,在大陆也透过卫星电视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豆瓣上,有大陆网友至今仍在赞叹这档综艺“精神状态好超前”,是大家最早接触到的“华语圈有脱口秀意识的节目”;大S离世后,更有人在短评中追忆自己在河南小城把看《娱乐百分百》当成“偷服人生解药”的青春岁月。

如果对比《娱乐百分百》里大小S对“阴毛”毫无避忌的讨论,可能后来的《康熙来了》都算不上什么大尺度。而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能讲出“同性恋跟双性恋是一样正常的”这种前卫发言,如今看来更显珍贵。所以当现在大陆网友在抖音和小红书刷到当年《娱乐百分百》的切片时,会惊叹于“台娱”观念之先锋、意识之超前。

彻底颠覆出道时玉女定位的大小S姐妹,彰显了个性张扬、打破规训的千禧精神,也正如许多论者曾指出的,她们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华人对于女艺人言行的包容度”,更让当时的不少女性观众——包括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小女生“看到了可能性和想像力”。女生可以脱序可以搞笑可以毒舌,可以肆无忌惮可以大哭大笑,可以比传统女性更当代更立体。

大小S把她们的人生暴露在聚光灯下的坦诚,也模糊了台前幕后之界线,让观众对“女艺人”祛魅。而相比专注综艺的小S,大S更多了“初代偶像剧女王”和“美容大王”的身分。其实大S出演的偶像剧并不算多,但从《流星花园》的杉菜、《战神》的韩绮罗到《泡沫之夏》的尹夏沫,这几个经典角色足以奠定她在台湾偶像剧黄金年代的女王地位。

如果对比《娱乐百分百》里大小S对“阴毛”毫无避忌的讨论,可能后来的《康熙来了》都算不上什么大尺度。而在那相对保守的年代能讲出“同性恋跟双性恋是一样正常的”,如今看来更显珍贵。

2008年,徐熙媛“大S”参演港产片《保持通话》。网上图片

美容初启蒙

2001年的台版《流星花园》,是我这个世代的集体回忆,该剧当年逆天的收视率,不但让F4爆红、盗版VCD在大陆卖到断货,更带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青春偶像剧风潮。后来的日版、韩版、陆版、泰版《流星花园》各有千秋,而台版始终被公认为永远的经典。大S把杉菜身上那种坚韧的“杂草”个性诠释得极为准确,包括杉菜眼神里不服输的光,都是无数女孩记忆中最有共鸣的部分。

大S离世后,有朋友短讯我说“觉得大S和她演的偶像剧女主都很像”。想来好像确实如此,杉菜的倔强不屈、韩绮罗(《战神》,2004)的渴望被爱、尹夏沫(《泡沫之夏》,2010)对自己生命的淡漠和对家人拼尽全力的维护,都有大S的某一部分特质,所以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相比在大银幕上的面目模糊泯然于众,偶像剧的小萤幕一直是大S能真正发挥光芒的舞台。

而作为“美容大王”的大S对“美丽”的不懈追求,不但是1990前后出生的一代女生对于护肤乃至医美的最初启蒙,更在那个年代传达出了一种对自身容貌负责、自律悦己的女性意识。当年还没出现对“服美役”的抨击风气,大S让人真切感受到的是:爱美,爱自己。她对美的苛求是基于她的完美主义个性。

2004年出版的《美容大王》掀起热潮后,直到《揭发女明星:美容大王2》出版的2007年,美白针、玻尿酸这些微整形项目在大陆都还很小众,那时既没有小红书,“求美”风潮也没席卷到普通人,大S用上各种科技手段美白、祛斑、护发的执著,只让一般读者觉得新奇——当然这也意味著台湾的医美发展领先大陆若干年。

而如今近二十年过去,两岸的医美产业早就同频,当台湾网友在吐槽大陆网红脸上的“科技狠活”时,我们再回头去看大S,会否觉得她既走在时代前沿、又有著一般女明星所没有的真实坦荡呢?很多年前,她就勇敢无畏告诉所有人:我要面对镜头,我必须美,我必须瘦。

徐熙媛“大S”感染流感并发肺炎离世,终年48岁。图:@hsushiyuan

转折十年:流量话题里的女王与狼

若说她的综艺少女和偶像剧女王时期,完整见证了台娱产业最蓬勃年代,那么2010年她与汪小菲结婚、淡出事业后的退隐期,则刚好见证了两岸娱乐产业此消彼长、政治关系也从蜜月期最终走进冰河期的转折十年。

如果说大S的综艺少女时期和偶像剧女王时期,完整见证了台湾娱乐产业的最蓬勃年代,那么2010年她与汪小菲结婚、淡出演艺事业后的退隐期,则刚好见证了两岸娱乐产业此消彼长、政治关系也从蜜月期最终走进冰河期的转折十年。被裹挟在时代里的大S“仙女”下凡,经历了生育鬼门关、女明星中年危机、豪门婚姻恩怨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真人秀戏码,不变的是她依然活得真实,依然是有泼天流量的话题女王,依然能找回她自己。

和汪小菲婚姻存续期间的大S,无疑让渡过很大一部分自我。她从追求极致的“白瘦美”,到生完二胎体重增加32斤;从每天用“可以把脸放大八倍的镜子”检视瑕疵,到“洗完澡不小心瞄到镜子”时快速转移视线;隐形的生育损伤是她放弃了自己所看重的价值观。

这段两岸婚姻客观来说,不但没带给大S任何好处,还让她两头不讨好。“小家庭”的破裂更被卷入两岸关系的角力场——大陆很多人觉得她政治立场模棱两可,台湾则有网友直到她离世也绝不原谅她疫情期间打不到疫苗时po出的IG限动(“蔡!屠杀我们。”)不过在舍命生子、卖房救夫之后,大S还是斩断了这段一直在消耗和消费她的有毒婚姻。“我的感情轰轰烈烈,可是我结束的时候也是斩钉截铁。”

离婚又再婚之后,大S反而获得更多好评,因为她的选择再一次契合了这个时代对“大女人”的推崇。大家说她敢爱敢恨、自信从容有骨气、拿得起放的下⋯⋯但实际上,大S的勇气和偏执从来没变过,只是在不同时期被外界赋予了不同意义。

无论是闪婚离婚还是再婚,无论是不顾二胎癫痫发作继续怀三胎,还是为了复出一个月减掉十公斤,她的每个选择,都完全就是她会做出的选择。她是可以“出去觅食打猎”也可以“在家待著守著”的一匹狼,但她永远不会被驯服。2013年她在微博上对自己喊话“我必须找回我自己,你们也是。”多年之后,她践行了自己说过的话。

徐熙媛“大S”感染流感并发肺炎离世,终年48岁。图为2006年5月24日,大S出席电影《诡丝》于康城影展首映。摄:Stephane Cardinal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遵循无常这道理”

早年自称“不羁女”,说自己向往自由,怕的是“被局限住”。后来怕的是“失去家人和最爱的人”,是各种活著时的遗憾。而她一直相信的是,“态度从容、处变不惊、大方慷慨自会活的精彩。”

2018年大S接受《人物》采访时曾说“我希望面对大众是坦诚的,一点都不害怕别人知道我的真实人生。”事实上,娱乐圈里好像没有几个女明星敢像她这样,把自己的每一段恋情和所有人生困境全都摊开在人前,而这也是大S明明是女明星却又很“接地”的原因——我们会觉得她对身材失去掌控感时的绝望、她把身心扑在家庭时对事业的难以兼顾,乃至她面对老公出轨时承受的伤痛,都是我们自己也会面对的事。

所以她的死亡,才让人在愕然之余感到如此惋惜。不过大S本人在各种场合都表达过她从不恐惧死亡,她甚至有很多通透的金句:

“反正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不了就死,我觉得死后的世界是非常美的。”

“至于我人生最有规律的部分,就是遵循无常这道理。”

“我来这个世界上就是快转人生,我这辈子就是要过别人的八辈子,然后过完之后我下辈子就不用再来了。”

早年她在《娱乐百分百》里自称为“不羁女”,说自己向往自由,怕的是“被局限住”。后来她怕的是“失去家人和最爱的人”,是和两个孩子的年龄差,是各种活著时的遗憾。而她一直相信“态度从容、处变不惊、大方慷慨自会活的精彩。”潇洒自如的来去,才符合她在圈中被公认的女侠个性。

大S的所有金句里,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感受只是感受,不一定是痛苦。”死亡对她来说,大概也只是一种感受。反而是她身后留下的各种讨论维度,让我们看到一位女明星丰沛的人生能量和强大的女性意识留给不同时代、不同世代的多元注脚。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