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友好等于女性友好? 中国生育顶层设计民间遇冷|Whatsnew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中国官方要求“提高政治站位”。
2021年5月12日,北京,妇女们在当地公园抱著孩子说话。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离开真相,谈何看见彼此和追求正义?我们的日报、速递Whatsnew、端闻Podcast能够保持免费,离不开每一位会员的支持。畅读会员首月5折尊享会员全年85折,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即时报道和深度内容。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官方的“战略性”议题。 近年,中国强调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包含13条生育支持举措的“顶层设计”方案,生育问题的政治性被空前强调。但大量处在婚育年龄的年轻人显然并不买账。

《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13条措施”)从四个方面着手: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13条措施”提出加强社会宣传,要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组织创作影视剧、网络文艺作品等。

“13条措施”还提出建立生育补贴、生育假等具体举措。近年来各地多有出台相关政策,但力度不一。有地方推出一次性的针对二孩和三孩的补贴,从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相比于一次性的经济补贴,许多人关心的是更长远和切身的实际问题。大量网络评论指“直接补贴”类的政策杯水车薪,更多女性担心因生育受到职场歧视、影响职业发展。有人指出,产假会变相增加女性找工作的难度,因为配偶产假天数差距大,会令职场更倾向聘用男性。也有人提出职场原本的问题,例如应先落实全面双休、加班工资、带薪休假等。

官方的催生宣传没有落下。10月30日,国家卫健委旗下“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刊发“科普”文章《女性生孩子的四大好处》,对“一孕傻三年”的说法辟谣,称孕育不仅使女性变得更聪明,还可以缓解痛经、减少子宫肌瘤和预防肿瘤。但其他网络博主指出,这些说法并不科学,存在偷换概念、有意误导;也有网友指“新冠疫情后无法再相信专家的话”“为了催生无所不用其极”。文章引发讨论批评后,已删除下架。

有专家则将反婚反育的言论视为危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因素。“13条措施”发布后,携程创始人、人口学家梁建章和人口学者黄文政撰文提出建议,提及不限孩次、改善教育和养老资源等。 文章还称,“不婚不育保平安”、 “不生是一种善良”、“不生孩子就没有软肋”之类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口头禅,“这种舆论氛围已经深刻影响到年轻人的婚育观,长期以往将严重危害公共利益和国家的人口安全。”

育儿补贴力度不足,谁来买单?

据财新网报道,自2021年地方推出补贴政策后,全国已有23个省设计和出台相关政策。 补贴对象集中在二孩、三孩家庭,极少数纳入一孩,补贴金额从最低三千元到最高六万元不等,分为按月、按年、或一次性发放等不同形式。资金来源也有差异,比如安徽合肥,除地方财政外,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也要给职工发放补贴。

最近的补贴例子是10月25日,江西赣州市上犹县出台十项生育支持政策,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7000元和1.3万元一次性奖励。网友普遍反映“生育补贴”没有吸引力,调侃“生孩子拿一万,不生孩子省下百万”,也有人将几万块与“十几二十年里稀碎的休息时间、岌岌可危的精神状态和脆弱的身体健康”对比而暗示不值。

育儿补贴政策在落实仍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接受财新访问时表示,现在补贴出资方层级较低,一般是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通常经济补贴‘给了容易、撤回难’,后续补贴额度只能水涨船高”;同时,地方财政压力大,育儿补贴政策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宋健还指,地方育儿补贴对户籍和孩次作出限制,并未与家庭经济状况挂钩,而经济补贴与家庭经济需求密切结合。

国务院上述“13条措施”提及“生育补贴”并无实质内容。梁建章和黄文政的评论文章指,生育补贴政策应该在国家层面跨期实行,只有中央政府才有相应的政策工具。

针对生育休假政策,措施提出“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杨慧曾提出,全国各地延长产假的法规,存在“政策请客,企业买单”的问题,这也是企业歧视女性、限制女职工生育的客观原因。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庄渝霞曾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必须将性别视角运用至实践方案中,明确“女性友好”的提法及做法,而不只是“家庭友好”或“生育友好”,“从发达国家生育支持实践经验来看,有一点已成共识,保障女性就业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生育支持方案,更有可能让女性兼容就业及生育的双重责任。”

庄渝霞认为,应找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发力,比如将育儿补贴发放给最有需求的低收入人群,生育效用应为最大;试点真正意义上的父亲育儿假,形成两性平等育儿和共同就业的局面;幼托服务发力,分担育儿困境;政府财政也要出力,改变企业独自承担生育成本的情况。

2023年7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中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对央视表示,在调查中发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宣告“初步建立”以来,“很多的政策还没有落实,老百姓的获得感还不是十分明显”。

在任贺丹看来,评价生育支持政策的效果,不能仅仅看是不是多生了几个孩子,最重要的是看家庭的养育负担是不是得到了减轻,生育支持的友好环境是不是建成了。从长期来看,制度建设是不是有利于家庭多子女的养育等等。”

2023年8月13日,中国甘肃省酒泉,大地之子雕塑。 摄: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重塑“新型婚育文化”,人口监测进入基层工作

中国自2015年放开“普遍二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但生育需求却持续低迷。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以来,中国出生率从13.57‰一路减少到2022年的6.77‰。

中国于2022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2023年这一态势加剧,总人口减少208万,对上一年从减少85万人有明显扩大。同时,2023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0(注: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达2.1为世代更替水平),出生人口下降至902万人,仅有2016年的一半。

出生人口减少将牵动社会不同层面,首当其冲的是医院产科。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年3月,全国至少有11家医院暂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务,有的更是直接关停产科。对此,有妇产科专家公开发文呼吁救救产科。 随之而来的还有多地幼儿园、小学因生源减少而出现“关停潮”。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比前一年减少1.48万所。

近年结婚人数亦呈现下滑趋势。11月1日,民政部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多位人口学者预计,今年全年的结婚登记数,将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除2023年因疫情积压等原因有所反弹外,该数据十年来呈连年下降趋势。

随着人口问题愈发严峻,中国官方加速出台婚育政策。202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要求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如今,距离中央目标还有一年时间,国务院进一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上述“13条措施”中提出的一个要点是“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这也是去年10月习近平与全国妇联新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要点。一些地方妇联正在推动高校开展相关培训,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去年以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也已在40个地市开展新时代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

事实上,新型婚育文化在二孩、三孩政策推出后,在宣传和政策层面便愈发频繁地被提起。2021年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要求“抵制早婚早育、高价彩礼等现象,选树宣传婚事新办典型,引导改变生男偏好”,亦要“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等婚恋活动和服务的规范管理”。2023年两会有政协委员提出“生育文化节”。

更多人口监控的行动已经渗入到基层工作中。近期,不少网友称,接到数次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询问月经时间 、是否怀孕或有无备孕打算等问题。财新采访卫健、计生系统干部称,这是人口动态监测和生育服务实行的部分措施,在鼓励生育方面,基层并无指标压力。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