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废青”进化论

10年过去了,“废青”标签从1.0演变到5.0,究竟社会对这群年轻人是更加理解,还是更加误解?
“废青”进化论。
废青系列 香港 世代

“我觉得自己是零”,“这些机会不是属于我的”,2005年时以“双失青年”形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香港年轻人阿源,垂头丧气,自暴自弃对着镜头如是说。

这两句话,变成无数网友的金句,在互联网上历久弥新,10多年来不断被再创作。如果称阿源为最原始的废青1.0,将这词发扬光大的网友们,正正代表进化了的废青2.0。

那时‘废青’意指自甘堕落的失败者,人人得而诛之。

邵家臻

香港浸会大学青年研究实践中心副主任

最近香港浸会大学青年研究实践中心副主任邵家臻出版了新书《时代废青》,这样追述“废青”起源:“那时‘废青’意指自甘堕落的失败者,人人得而诛之。后来得到高登(香港知名网络社区)用户的认同,扩大成自嘲、调侃甚至攻击他人的词汇。”

端传媒记者用统计关键词热度的Google Trends分析“废青”一词,发现2004年至2014年9月间该词在全球几乎无人问津,搜索量长期停留在0 (最高值为100),直至2014年10月,“废青”一词搜索量突然井喷,搜索量达至31,并在今年暑假达至最高峰100。

此时的‘废青’是战斗语言,是剑拔弩张之下的政治污名。

邵家臻

香港浸会大学青年研究实践中心副主任

井喷出现的前夕,香港警察在9月28日射出87枚催泪弹驱散示威者,占领运动遍地开花。在反对占领运动的人们心中,占领者是“废”的年轻人,他们只是将自己的失败怪罪社会和政府。邵家臻对端传媒记者说:“此时的‘废青’是战斗语言,是剑拔弩张之下的政治污名”。“废青”3.0由此诞生。

占领散去,道路重开,但反而越来越多人自诩为废青。前电台DJ陈强在专栏写《废青主义》,从新角度定义“废青”——“比较反叛,反权贵,反精英,又向往自由民主的族群”。知名评论人卢斯达则喊出口号——“全世界放弃自己的废青,联合起来!”。Facebook上,“废青事务委员会”、“有种精英叫废青”、“废青日报”等粉丝专页不断涌现。

“废青主义、杰出废青等说法已经构成了与主流不同的一套价值系统,”邵家臻说,“我是废,但你的成功难道就是成功?这是一种文化反击。”打出反击之拳的,是演变为4.0的废青们,意在打击主流文化的成功主义。

你要这样标签我,不如我自己先标签自己,自嘲是这个世代最厉害的武器之一。

林日曦

歌曲《香港杰出废青》填词人

今年5月,唱作歌手黎晓阳更发表新歌《香港杰出废青》,歌曲的填词人林日曦,在接受端传媒记者采访时说:“你要这样标签我,不如我自己先标签自己,自嘲是这个世代最厉害的武器之一。”

陈强、林日曦以及另一位前电台DJ阿Bu一同创办了杂志《黑纸》与《100毛》。经过磨砻砥砺,两份杂志已广受香港年轻人欢迎,3人也都成了青年偶像。他们以“废青”的姿态走出了一条与中环价值不同,但仍然功成名就的道路。在他们身上,“杰出”与“废青”这两个原来南辕北辙的词,被错位嫁接,却异常合拍。废青到这一步,发展到5.0。

所有的标签都是照妖镜,照出的是制造标签者的嘴脸。

赖恩慈

导演、编剧、演员

占领爆发后,相当多人将社会矛盾归因于“青年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特首梁振英2014年10月亦在专访中说“特区政府于青年工作一直做得不够”。2012年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赖恩慈,兼任剧场与电影的导演、编剧与演员,她2003年时开始参与街头表演,无数次被路人指着鼻子咒骂是废人、是乞丐。“我很可能是第一代废青,”她笑言,“所有的标签都是照妖镜,照出的是制造标签者的嘴脸”,她说,“(对于青年)成年人不了解,他们恐惧,于是制造一个巨大的鸿沟,拒绝沟通,令自己高高在上。”

成立已15年的谘询机构“青年事务委员会”,其成员一直由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委任,高高在上的角色及其非富即贵、超龄的委员一直被网友诟病。今年3月香港著名地产商刘銮雄的长子刘鸣炜被委任为主席。刘鸣炜生于1980年,是香港华人置业集团的少东家,被指为富二代。刘鸣炜经常发表他对青年人价值观的意见,其中一次他表示“少看电影少旅行,即可存钱买楼”。

今年6月底,青年事务委员会开设了Facebook粉丝专页,最近分享宣传短片《我是沸青》。短片鼓励年轻人“活得沸腾,成就无限可能”,片中反复说“理解还是误解,一字之差”,却在网上惹来争议,有网民恶搞该片成为《我系废青》。

“废青”一词诞生10年后,无论1.0或5.0都不过是一个标签。现年18岁的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说,“时间在我们这边(time is on our side)。”无论“废”还是“沸”,塑造香港未来社会新价值的正将是他们。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歌几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