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 繁體
订阅支持
  • 会员中心
  • 简体
    • 繁體
  • 深度
    • 日报
    • 速递
    • 专题
    • 评论
    • 播客
    • 系列
    • 栏目
    • 互动页面
  • 多元
    • 国际
    • 大陆
    • 台湾
    • 香港
  • 社群
    • 订阅支持
    • 订阅新闻信
    • 参与活动
  • 最新
  • 地域
    • 国际
    • 大陆
    • 香港
    • 台湾
  • 速递
  • 专题
  • 评论
  • 播客
  • 活动

珠海撞人事件

珠海撞人事件之后,被噤声的伤亡

伤者家属被要求签下协议,不能联系其他受害者家庭、不能接受媒体采访,否则抚恤金和后续赔偿都会被撤回。

评论|危险的失婚男性?珠海撞人暴力事件背后的性别问责与亏欠心态

“危险的离婚男性”这样的标签并非单纯在污名离婚男性,而是对女性(以及婚姻)稳定社会的工具价值的再确认。

撞人事件后的珠海一周:焦点是怎么被转移的?

“不但没有信息的流通渠道,也实现不了真实的集体情绪的互相交换。“

珠海撞人事件后续:肇事车辆路线为何? 居民、目击者看到什么?|Whatsnew

肇事者樊某疑数年前已搬离体育场附近的小区;目前官方并未更新死伤人数。

珠海撞人事件致35人死,中国年内多宗恶性伤人事件引担忧|Whatsnew

警方在未问讯下称查明嫌疑人犯案原因,官方通报遭质疑可能忽略其他犯案因素和加重刻板印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订阅新闻信
  • 参与活动
  • 账户管理
  • 常见问题
  • App 下载
订阅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