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击落佩洛西!”:失控的好战民意,中国宣传口的双重事故

这种放狠话式内宣调动起来的民意,是否是通常意义上的民族主义,都已经很难讲了。
2022年8月1日,一名男子站在展示《环球时报》的玻璃柜前,报纸刊登了一篇关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Nancy Pelosi) 进行亚洲之行的头版文章。

当地时间8月2日晚,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飞抵台北,这是1997年时任议长金里奇访台以来的首次高级别访问,在获得媒体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在大陆民族主义网民中引起戏剧性的情绪地震。

佩洛西计划访台的消息大约在7月18日经由英媒《金融时报》流出。如果说在等待靴子落地的两周中,大陆网民表示出的愤怒、轻蔑,甚至期待(认为此次访问可以让“武统”名正言顺)等情绪都可以在民族主义框架内理解,专机落地当晚民间的失望情绪大爆炸则体现出新的症候性。

这种失望如同两波潮水,大体分为两个层次:最先爆发的是对国家,尤其是部队不作为、“让她平安来平安走”的失望;第二波则是对宣传机关“宣传事故”的失望。这一层失望比较微妙,既反映了民众对于宣传机器态度的变化,也直白揭示了“宣传口”本身的一些特点,本文将在后面重点讨论这第二层失望。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率领访问团到访台湾,台湾外交部部长吴钊燮(左一)前往接机。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率领访问团到访台湾,台湾外交部部长吴钊燮(左一)前往接机。

失望,以及关于失望的失望

如此戏剧性的失望放在现代政治语境中当然有诡异的一面:竟然有这么多人情真意切地期望在众目睽睽之下击落外国议长的专机,并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而震惊沮丧。

佩洛西的专机当日下午3:42分从马来西亚起飞前往台湾,据信两岸先后有数百万人怀着不同期待在航班追踪软件Flightradar24上实时关注这架飞机的轨迹,导致服务器数度崩溃。飞机降落,佩洛西在夜色中出舱的照片流出后,大陆网民第一时间纷纷表示“失望透顶”、“无法接受”、“国耻”。就笔者的社交媒体所见,一些人将社交媒体头像换成黑色,或者宣布退出社交平台“闭关”;一些店铺挂出了“老板伤心,休假一天”的通告;甚至有人在深夜街头和陌生人抱头痛哭。

如此戏剧性的失望放在现代政治语境中当然有诡异的一面:竟然有这么多人情真意切地期望在众目睽睽之下击落外国议长的专机,并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而震惊沮丧。另一方面,考虑到今年不断高涨的由官方主导的反美情绪,以及被默许乃至鼓励的民间“武统”呼声,尤其考虑到7.19-8.2之间,外交部和各大媒体频繁高调发出威胁、措辞不断升级,颇有为军事行动造势之感;前《环球时报》总编、野生官方代言人胡锡进甚至直接放言“解放军战机有权向美国飞机发射导弹,击落美军战机和佩洛西乘坐的专机”——这些铺垫又让失望情绪的爆发显得很“正常”。

多少超出预期的是,这波失望的矛头毫不掩饰地直指国家和部队——本来在简中互联网主流舆论中,“国家永远是对的”的信条已经久经考验,从防疫政策到住房烂尾,无论多么强烈的不满、尖锐的指责,都有“下级部门”、“地方政府”背锅,不会落到国家的头上,但此次舆论中出现大量诸如“对政府寒心”、“让我怎么相信国家”、“感觉信仰崩塌了”的声音。对公权力的质疑竟然发生在这种语境下,难怪有网友感慨:“贪官污吏新闻曝光时,你没有信仰崩塌;性别暴力和歧视,你没有信仰崩塌;中国工人被镇压时,你没信仰崩塌,等到真的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去挑起地区冲突,你信仰崩塌了。”

很大程度上,第二波对于宣传口的失望,是对这第一波“信仰崩塌”的反应,是“关于失望的失望”。

很大程度上,第二波对于宣传口的失望,是对这第一波“信仰崩塌”的反应,是“关于失望的失望”。最初几个小时的情绪宣泄后,8月3日,很多人删除“昨晚的气话”、“给祖国赔礼道歉”,开始试图用“理中客”的方式修复国家形象,表示国家本来“大局在握”,但宣传部门出现严重“宣传失误”,才导致了普遍失望,微博kol@兔主席、@无为李爷、@子午侠士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对于谨小慎微的官媒,“宣传事故”的定性是准确的。无论随后几天海陆空三军的环岛军演直播如何霸屏,各种“赢麻了”、“赢两次”的分析如何巧妙自圆其说,外交部发言人主动回应“很多中国人对没有采取更多措施阻止佩洛西访台表示失望”、“相信大家理性爱国”,并被官媒统一口径转载,本身就说明外交部和宣传部都意识到了舆论失控。随后,各大社交平台都对佩洛西访台话题的讨论进行了限流,还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党员表示接到统一通知,要求不要参与对此事的讨论。

即便如此,可见的评论中嘲讽仍然大量存在,只不过对象从国家转移到了宣传系统自身,且大有积怨已久之势。

2021年11月5日,北京的一个十字路口显示人民解放军的广告。
2021年11月5日,北京的一个十字路口显示人民解放军的广告。

“我以为只有外宣这么烂”

批评意见很快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简称外宣和内宣。前者负责向国外传递信息、树立中国形象,后者则负责在国内进行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

有趣的是,批评宣传系统的人熟悉和关切宣传工作,但他们不是宣传者,而是作为宣传对象中自认为更精英、更高瞻远瞩的一部分,关心针对自己的宣传工作。批评意见很快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简称外宣和内宣。前者负责向国外传递信息、树立中国形象,后者则负责在国内进行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

大约在2020年起,大陆网民就开始用“没有大外宣”作为框架批评中央的对外宣传工作。网民对“大外宣”的理解,往大说是阿尔都塞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一切外国人看得到的行为都是大外宣,往小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企业公关。“中国没有大外宣”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各种问题最后都落在上面:Covid病毒被怀疑来自中国,是因为中国没有大外宣;“彭帅在哪里”事件被国际关注,是因为中国没有大外宣;迪士尼拍出洋味《花木兰》,也是因为中国没有大外宣……有人夸张地说,“喷外宣不力已经成为流量密码了”。

同时,网民又会用“大外宣”的框架审视美韩日台的国际文化项目,嘲讽中并不掩饰对以好莱坞迪士尼模式为代表的意识形态输出的羡慕,并把希望寄托在李子柒、乌合麒麟,甚至胡锡进这样的非官方kol上。

此次佩洛西访台事件中,批评内宣的人也很多。内宣主要由中宣部负责,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和广电总局。很少有人会直接批评宣传部或《人民日报》,但此次事件中,很多人表示“我以为只有外宣不行,原来内宣也和外宣一样差”。对内宣的主流批评是起高调,给人民虚假希望,结果造成了失望情绪。也有大旗论者说制造失望是刻意为之,让世界看到动武是民心所向,但这种说法接受的人比较少。

围绕这个事件,“内宣”完全是由外交部承担的。

无论哪种说法,都觉得宣传口辜负了大家“朴素的爱国热情”,言外之意,他们作为愿意为肉食者谋的人,自己的爱国热情不是朴素的、本能的,而是理中客的、有大局观的。

在针对(老胡也被包括在内的)内宣机关的批评中,些许的异议就是:我一个普通人,抒发正义的感情,凭什么要求我事事从大局出发。从这种声音,以及两波层次分明的失望情绪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台湾问题上民族主义情绪的民粹和精英倾向的分野。

不过,有大局观的精英爱国者分析的“内宣起高调”,细究起来其实存在一个重要问题:佩洛西来访前,内宣部门看似威胁造势,实际上没有起任何“调”,只是外交部的转发机器。8月2日之前,《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负责定调的纸媒都完全没有提及佩洛西,只是有限度地报道了中美元首的通话。而社交媒体上负责宣传的各级账号,虽然发布了大量内容,但几乎百分之百都是统一转发外交部发言人的直接引语(另有少数是转发解放军的海禁通知),也就是说,围绕这个事件,“内宣”完全是由外交部承担的。

2022年8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北京外交部办公室举行的简报会上。
2022年8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北京外交部办公室举行的简报会上。

外宣内宣化,内宣机器化

如今华春莹和赵立坚可谓是国民每天最常见的两张脸,但2012年时的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和洪磊还有谁记得?

长期以来,内宣基本由中宣部负责,对国际事务涉及比较少,和外交部井水不犯河水。

2013年,王毅出任外交部部长以来,强硬而充满戏剧性和表演色彩的外交新风格既大受上级赏识,也颇迎合了国内逐渐升温的民族主义口味。因此,外交事务在实际上逐渐成为了内宣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毅带着他的发言人“天团”,日益频繁地出现在镜头下、头版上,成为国家实力的活体代言人——如今华春莹和赵立坚可谓是国民每天最常见的两张脸,但2012年时的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和洪磊还有谁记得?

外交事务进内宣的结果,一是外交内容越来越根据国内“观众”口味量身定制:突出“霸气侧漏”的表演性;频繁“出大招”、“放狠话”;甚至大段大段使用俗语、成语和文言文,似乎根本没打算让外国人看懂。二是既然自身成为了内宣的重要部分,外交部就顺理成章地开始负责国际事务相关的内宣工作。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每次新闻发布会后,外交部新闻司会发布新闻稿,供中宣部下属的各级媒体自行转载,有时也会通过中宣部下属的外宣办要求统一转载特定内容。很多央媒员工都曾在私人场合抱怨过外交部插手内宣事物,让工作衔接起来很困难。

中宣部下属的各级媒体,就像此次佩洛西访台前夕一样,只能原封不动地转载外交部产出的内容。虽然他们理论上需要为这些抢眼的狠话负责,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能力。

通常来说,中宣部下属的各级媒体,就像此次佩洛西访台前夕一样,只能原封不动地转载外交部产出的内容。虽然他们理论上需要为这些抢眼的狠话负责,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能力。而外交部接管了内宣工作,但只要即兴表演的路线没问题,并不需要对这份工作负责。据访谈,外交部本身既没有专攻所谓舆情分析的部门,也很少主动和宣传部协调工作,只要上级认可,并不在乎自己的宣传效果。

也就是说,没有人真正在为关于国际事务的内宣,以及这种内宣导致的战争狂热负责。

而对于宣传部门来说,在国际事务宣传上被外交部架空只是拼图的一块。国家政权稳定运行越来越依赖于宣传部门,宣传工作越来越被摆在显眼的台面上,几乎必然会导致宣传部门自身的职权越来越小。传统上,官媒既可以传达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文章,也可以自己发表集体或个人署名的评论员文章(其中集体署名的更为重要)。

现在,前一部分稳定占据每日绝大部分版面,而评论员文章中,负责评论国际事务,署名“钟声”和“国纪平”的文章非常少,并且内容和前一部分趋同;而负责评论国内事务,署名“任仲平”的文章虽然较多,但没有实际内容的优美修辞和长排比句占据了绝大部分,以至于很多中学生用它来提高作文水平。

虽然宣传部门享有更多职权,不意味着就能承担社会责任和反映人民呼声,但缺少职权意味着它无法为自己造成的影响力负责;同时也意味着灵活的宣传权转移到不需要为此负责或者负责较少的外交部、共青团中央,乃至于胡锡进身上,这也是希望把握大局的精英kol如兔主席担心的地方(虽然他自己也是)。

2022年8月2日,台北君悦酒店外,有民众示威反对佩洛西访台。
2022年8月2日,台北君悦酒店外,有民众示威反对佩洛西访台。

失控的好战民意,甚至称不上民族主义

十年间,大陆对台湾的主流态度从友好夹杂好奇,到充满恶意,使用大量诬蔑性称呼,希望部队“狠狠教他们做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不能完全解释这一变化。

这种外宣内宣化、内宣转发机器化的宣传模式会有什么后果呢?

最简单的后果已经体现在近几年大陆普通人对台湾普通人的态度上了。十年间,大陆对台湾的主流态度从友好夹杂好奇,到充满恶意,使用大量诬蔑性称呼,希望部队“狠狠教他们做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不能完全解释这一变化——韩国民族主义者对朝鲜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对东乌克兰人,民族主义同样流行的90年代大陆人对台湾人,都没有类似的恶意。

王毅就任外交部长之前的2008-2013年,曾经是国台办主任,这段时间两岸关系比较稳定,他的工作风格据回忆也比较友好,眼前的敌意不是他一人造成的。但他成为外交部长时,中国已经逐渐为自己营造出“积极谋求全球霸权”的国际形象,并置自身于紧张的国际关系中,台湾问题被完全外部化为国际问题,隶属于反美问题;而台湾也在实际的外交和宣传工作中被简化为敌国处理——华春莹本次答记者问时使用了“中国、美国和台湾”的措辞,可谓道破天机。

强硬而单向度的“放狠话”外交之外,对台宣传和联络基本瘫痪(这项工作虽然效果一直不佳,但2000年代还是重要工作),国台办也成了茶水衙门。被外交部主导的内宣领域,更是极力避免和台湾相关的内容,连电视台都不再播放台湾旅游节目,台湾艺人来到大陆发展也要经过层层背调(背景调查)。可以说在大陆的视野中,台湾早就不是血脉相连的同胞,而是只在外交部狠厉措辞中出现的美国帮闲,因此很难产生共情。

这种宣传调动起来的好战情绪,已经很难用任何主义概括——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哪怕中国被指责的霸权主义,都基于现代国家理性,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规划,而不只是追求暴力本身。

进一步说,这种放狠话式内宣调动起来的是否是通常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已经很难讲了。很多出征Twitter、试图主动承担大外宣责任的大陆网民,被提问“为什么必须统一台湾”时,只能说出美国阴谋、主权尊严等等,而不能给出一个民族主义的历史叙事——和二十世纪90年代时注重文化民族主义的宣传不同,外交部主导的放狠话内宣追求短平快的拥护和满足,不追溯百年国耻的历史苦难,也不塑造血脉相连放民族认同,甚至根本懒得提供任何叙事:打你并不需要太多理由,考虑到最近对韩、日、印等其他周边国家的态度,打得甚至也不一定是你。

这种宣传调动起来的好战情绪,已经很难用任何主义概括——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哪怕中国被指责的霸权主义,都基于现代国家理性,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规划,而不只是追求暴力本身,哪怕是频频被拿来类比,并和今日情形具有很大相似性的冷战思维,背后也有更宏观的叙事框架。

有为肉食者谋的精英担心,这种崇拜暴力,因为国家没有击落外国首脑专机而大失所望的“朴素民意”,会像90年代失控的民族主义情绪抑郁,反噬国家,造成对政权的大量不满。但民众所盼望的暴力,完全依赖垄断暴力的国家来实现,加上维稳工作的大力加持,所以反噬大概不会发生,而小麻烦还是会不断产生,拉高维稳成本。

制造这种民意,即便对政权自身有什么好处呢?或许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毕竟,若实际上每个部门都在对“上意”而不是民意负责,那可推测,设计宣传、执行宣传的人都未必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遑论为这样的行为负责。

读者评论 5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一定敏锐感。现在确实靠宣传维稳,从小教育洗脑。但在大问题上民众只是被情绪裹挟,没有能力和水平考虑其他复杂的因素,大国博弈只能是普通老百姓的茶馆唠嗑。而一旦这种唠嗑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言论旋风,这其实不是国家想看到的,但显然这个趋势已经有相当规模,宣传失控已初显,我们已经能看到很多民意裹挟司法的案例。而早晚战狼式宣传的恶果早晚得吃。

  2. @第十一個觀察者 也許說的是 銀河號事件? 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沒感受過當年的社會氛圍。但從不覺得這些時間會形成對政權的大量不滿。

  3. 身为国家门面的政府部门都全面暴徒化,乌合之众们当然更巴不得释放其暗黑的欲望和恶意,劣等化简直不要太快。

  4.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 用微博的话来说就是下大棋,这次我们虽然打脸了,最终的胜利还是我们的✌️ 永远相信政府。简而言之 赢麻了

  5. 悶聲發大財,咁出聲狂吠又代表咩呢?
    中國經濟一日唔崩潰,台灣就一日安全。當經濟危機無法挽回既時候就差唔多係出兵既時候,只係唔知道呢一日會唔會提早。
    至於中國人失望定係興奮,根本無傷大雅,極權國家邊度會有民意?更唔洗講尊重民意。

  6. 的确,这事真是令人费解,完全说不出侵略的理由,却喊着侵略的口号,而且已经不仅仅是是一部分人,而是绝绝大多数人。几乎仅有极极少数人可以说出一些稍正常的话,但也不敢多说。这一次真的让我感受到害怕,温和的人群竟也可以如此恶毒。

  7. 请问“会像90年代失控的民族主义情绪抑郁,反噬国家,造成对政权的大量不满。”指的具体是什么事件?

  8. 為何我看不到留言?

  9. 流氓化、暴民化

  10. 期待大陸端友提供補充觀點。

  11. 感觉无论左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开始将某种形式的暴力本身视作值得追求的事物了。

  12. 有了铁锤就想敲东西,不止中国。美俄更是如此。俄国政府前段时间不还威胁射核弹?跟核战争相比,击落一架“敌国”政客的飞机不就是小case

  13. 屁股是个好东西,但请坐在中间再用脑子。

  14. 批評文章有問題的人,也說說論據吧。

  15. 總覺得現在大陸網民的發言越來越沒人性,就算只是口嗨也讓人蠻心寒的。

  16. 這跟國足出事差不多吧。足球隊爛,也不是宣傳部能夠控制的。

  17. 「國家政權穩定運行越來越依賴於宣傳部門……」
    荒謬。共產黨從來依靠槍桿子來維持政權的,宣傳只是次要。

  18. 端的评论文章真的是越来越差了

  19. 希望台湾能摆脱洼地和千年秦制

  20. 作为一个内地人来看,这篇非常不准确!

  21. @楊子榮 不是階級敵人啊😂。 現在中國有不少人看台灣就像當年日本看滿洲國,是對抗萬惡米畜,拓展戰略空間生存空間,完成產業升級,幫助中國對抗美國霸權的重要戰略點啊😂。 當年的日本,現在的中國都覺得能不能成為人上人跟能不能打下台灣關係重大啊😂

  22. 這篇好娛樂性xdd

  23. 一直以來又不是沒有針對中國「民意」的研究,事實上就是支持達六成、且經濟能力越好教育程度越高對台接觸越多就越傾向對台發動侵略戰爭,這還只是「2019年針對沿海地區」的調查結果。
    反到是那些揚言中國人多數並不在乎只有鄉下窮人在意淫、好戰網民都只是審查下的偏狹呈現的人,從來拿不出「我感覺」「我身邊」以外的論據。

  24. 從1949-2022,從來沒看到兩岸關係緊張到這種地步,以前可能還有一點兄弟之情血濃於水,現在直接就把台灣當成階級敵人了。

  25. 甚至今天,宣傳口打的方向都好尷尬😓。這兩天宣傳口除了繼續軍演的宣傳以外,對台心戰的熱搜以地圖為文章主軸,一是指出國內的地圖軟件能清晰顯示台灣每條街道的名稱(Google Map/Apple 地圖表示:這很厲害嗎?🙄)。還有就是宣傳台灣境內有多少山東餃子,煎餅等源自大陸的美食。這兩個題材一方面是方便各省市的自媒體出稿(找找跟本省市相關的內容),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宣傳也很明顯是外宣轉大內宣。例如微博熱搜是:華春瑩為「山東餃子」點贊。 我想問問這活不應該是怎樣習近平或者國台辦幹的嗎?
    對於台灣人而言,他們對於這些題材是徹底無感的。而不論是樓下發癲的還是社交媒體上的網民,也是深知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是不願「回歸祖國」的。他們也說不出什麼脫離他們堅信的,民族主義敘事以外的理由打動台灣人應當回歸中國。這根毛時代中共能高呼共產主義/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堅信他們在政治上的優越性,能「解放」對岸的同胞是不一樣的。這點就連在官媒的評論區清一色的鄙夷留言也能看出:
    【台湾40%年轻人选择当“躺平族” 国台办:可以来大陆追求理想-哔哩哔哩】 https://b23.tv/jut30ry

  26. 在我的觀察里,不少大陸網民甚至鍵政人不僅是不介意把台灣打下來,更是不介意屠殺台灣人。不管是口嗨還是真心話。台灣人都不可以將自己的處境與俄烏戰爭中的烏克蘭相比。🤔

  27. 我始終認為,台灣的「統一問題」實質上是政治問題,它由同一片土地上出現的兩股勢力鬥爭而起,並非傳統認知上的民族問題(被分裂、被殖民),台灣和香港的一大區別也在於此。始終無法理解普通民眾如此狂熱的原因在哪,這類政治争拗交由上層處理便是,精力應投放到更貼近生活的議題上面。
    若真正愛一個人,我深信最終都是希望他過得幸福、快樂,哪怕只能遠遠看著。當這個念頭也被拋棄的時候,不妨想想,你口中的「愛」,是否只是一個藉口。

  28. 在我加的一些qq群,微信群里,至少一些人的想法是不介意真的打下来的,虽然到底还是一种吃瓜姿态,但这种场域至少不是直接受管控的,所以多少可以一窥部分普通人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不会有人会提出反对声音,因为很可能会被围攻。

  29. 自由派和(非官方)马克思主义者都被清洗之后 ,皇道派和统制派的斗争就开始了。
    只是,两个都是法西斯主义

  30. 共產黨本來就是革命黨,以暴烈行為奪取政權,好戰就是黨性,合情合理哦。否則就是打著紅旗反紅旗的反革命份子哦。

  31. 真的很不懂他们在high什么,为什么可以对无形的力量到达癫狂般的崇拜却对身边的人那么冷漠。。。

  32. J字頭的幾位以及一些生面孔最近都好活躍,收到什麼指示?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中國的那些高讚評論是什麼樣子大家都清楚見到,拿所謂“少數極端分子”理由來做辯解,與中共抹黑大翻譯運動是一個手法。

  33. 厲害了我的蟈

  34. 網友關於信仰崩塌的留言很有意思,為什麼對爛尾樓、唐山大人、雙減政策無動於衷,反而佩路西客機沒被擊落會像貓被踩中尾巴一樣惱羞成怒,是因為只有最後一件事,是中共政府擁有唯一決定權的。換言之,他們只對毫無主導權、且自己需要付出責任去做出改變的事情關心。這是政治熱情底下蘊藏的一種政治冷感,把政治劇場當成一場滋養生活的笑話,把自己當成局外人。政治與民間的連結已經斷開了,只是一群聽從消失而毫無自我反思能力的群眾。這個民族看似團結、激進、有仇必報,實質脆弱得不堪一擊。看著瞧吧。

  35. 看看歪屁股们在说些啥

  36. 我覺得可以細細爬梳中共對於台獨勢力的定義,有一個決定性的反轉。台灣人的認同大部分的人落在認同中華民國或認同台灣這兩個區塊上。在早期一中各表的年代,只要台灣人還認同中華民國這個符號,就還有對話的空間,台獨勢力指的是少數認同台灣且尋求激進主義製造政治優勢的一群人。但現在只要不認同中共就是台獨,區分之在華獨(認同中華民國)、台獨(認同台灣)。但中共從來沒有實際控制台灣過,台灣人要怎麼認同中國政府呢?中國人民可以認同美國作為祖國嗎?甚至曾經殖民過中國的俄羅斯跟日本呢?這種對台灣人認同的單方面期待然後見笑轉生氣根本不切實際。

  37. 在微博上確實是能看到『陰陽怪氣』『50w』等溫和派活動過的痕跡,但是大環境對他們來說還是太不利了。

  38. 我在議長來台當晚之後就有留意微博,不得不說是挺驚訝,原來『殺害美國議長』在互聯網上是能這麼輕鬆被宣揚的,這即便不代表多數民意,也至少是官方態度了。
    另外一直都註冊不了微博帳號啊,現在連手機驗證碼都不給發了。

  39. 就如安倍遇刺后。大陆一片叫好,甚至出门喝酒庆祝。。。

  40. 我覺得微博熱搜榜的觀察價值倒不在於其反映真正的民意,而在於看官方,資本以及微博用戶在輿論場上的互動與角力。真要是看所谓普罗大众,又或者是底层群众的意见,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更有代表性。

  41. 從一個經過政治審查與商業資本操縱的社交媒體熱搜榜去瞭解「真正的民意」? Are you serious?😂

  42. …就 按照Jay Li的意見上微博看看唄( ̀⌄ ́)現在已經是有約束討論措施之後的網絡了,好戰民意也還是不會令人失望喔

  43. 有时觉得中国大陆被定义为的“民族主义”,尤其是“网络民族主义”的人群,会不会主体性,意向性没那么强,从切身的体验来看他们大多都是“吃瓜”的态度,不知可否用“集体无意识”解释。

  44. 怎么说呢,人的思维是受到教育、宣传和自身思考能力影响的。

  45. 我感覺,是否只是一小部分人也許不重要,真心投票給納粹的德國人也沒有過半,納粹卻依舊能犯下大屠殺。中國當然有異議者,也有反抗者,但就像集中營裡也有德國人一樣,如果發揮不了效果,一切也是枉然..........

  46. 其實透過網絡評論是難以得知真實中國民衆的真實想法的,不符合官方主旋律的評論會迅速消失的(或限流等),久而久之,抱有非官方的想法會因此選擇沉默。當網絡上只剩下一邊的觀點的時候,作爲外部觀測者就會以爲民族主義高漲,誤判了一般中國民衆的想法。

  47. 各位评论里的台湾人,想了解大陆网民,直接上微博,然后搜索相关主题就好,比如这次就可以搜“佩罗西访台”,“台湾 军演”。然后可以按时间线看每天最热门的10个帖子。这样就不会被李大猫这种通过挑拣证据,假装客观实则扭曲的文章蒙骗。你们既然自诩有“媒体自由,言论自由,网络自由”,对大陆人的理解如果因为阅读这种文章,反而不如大陆人对台湾人的理解准确,真是太对不起这么多“自由”了。当然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个“大陆=恶与低劣”的共鸣,那其实李大猫这篇文章很不错。

  48. 我想知道「大陸網民」是否能代表大陸普遍人的思維 還是只是「一小部分人」。因為水準之低 與世界普世價值距離之遠 實在令人害怕討厭絕望。

  49. 外宣内宣化,可以说概括的很精辟了。这样的做法,让大部分大陆民众认为外界已经“充分”接收到了警告的信号,可实则仅仅是14亿人的“狂欢”,仅仅是在国内的声量到达了一个极高的程度,国外的民众可能就觉得普普通通,没有对位。再之后,即使对台的所有动作就是按照事先预定好的结果发展,民众们的情绪也会变得很低落和失望,甚至迷茫和动摇。

  50. 中國沒有輸,只要繼續保持「阿Q精神」,醉心精神勝利法,就不會輸的!

  51. 零几年时,大陆人对台湾民众的政治印象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将民众的态度与台独政治家的态度分离开看,不敢妄下判断。如今,“绝大多数台湾人,特别是青年人,支持台湾独立”观点深入人心,这一观念的转变也是大陆人不再殷殷期待两岸和平统一的原因之一,更激进的“支持武力统一”相较“放弃统一,放任台独势力发展”显然更契合大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