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重磅】中国新左三十年,“国师”的三重嬗变

民族主义如何终于跨越了意识形态的三个圈层,实现了政治菁英、知识阶层和大众之间的“通三统”?

近几个月来,一部分中国学者在网络上的论断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表示“月收入2000人民币的中国居民,比月收入3000美元的美国居民过得好”的经济学者陈平,到发布“中国点火vs印度点火”微博嘲讽印度疫情的政治学者沈逸,都因为长期发布出格言论而成为网络红人。最近期的例子,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他将不久前河南省发生的暴雨和洪灾与美国的“气象武器”扯上了似是而非的联系。

在两个月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经谈到过,现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平台的娱乐经纪化,如观察者网、乃至微博等内容平台,纷纷转型为学者的经纪公司,以娱乐圈造星为模板,孵化学者网红,依靠不断出位吸引流量。这些学者的出位言论,看似异军突起、无根无据,但实际上,其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思想资源积累。甚至就在观察者网平台的另一些角落里,沈逸、金灿荣等人的学界前辈们,在试图搭乘网络流量顺风车的同时,也是在给这些网红做着思想史的注释。本文试图考察的,正是这些近期喷涌而出的民族主义出位言论背后的思想资源。

本世纪初,曾有政治学者提出过一种分析中国意识形态传播的方法:将意识形态的主体分为三个圈层,分别是政治精英、知识阶层和大众,以观察其相互间的一致性与不同,以及彼此的影响(注1)。当然,这三个圈层的划分远非如此明确,尤其是用来考察凭借网络出位言论而出名的网红学者——对于金灿荣和张维为等人,很难说他们所代表的,究竟是知识阶层还是大众。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43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费了很大劲理解本文,但最后没看懂对三重偷换存在性的论证…

  2. 大陸情況民眾未必是矛盾的,他們信仰是一種威權的社會主義,雖然經濟方面反資本主義,但是在政治方面反民主自由,支持獨裁統治,極端的民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或者叫國家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威權政治,這才是民眾三通。

  3. 韩大狗太厉害了

  4. 不愧是深度好文,期待下一篇文章

  5. 过度中央集权,强调意识形态本质上并不是以人民为出发点,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整这些意识形态,跟这个争斗跟那个争斗,有意义吗?大多数人一生也就几十年而已,能够幸福、自主的生活不是挺好的吗?每个人觉得生活的好了,整个社会也就好了。

  6. 不太懂啊哈哈哈,看得有些绕

  7. 梳理了30年來中國左派思想的演變脈絡,值得收藏的好文。 希望再出一篇梳理中國右派思想脈絡的文章作為對比。

  8. 依旧是那一声枪响,民族魂灰飞烟灭。受限於肉体的束缚,思想界整体归一也是殊途同归。灵魂可以在临死前得到救赎,但物质享受才是人间新欢。

  9. 这篇很好,值得反复阅读。

  10. 好晦涩…多读几遍

  11. 好文,虽然看得云里雾里🤦‍♂️

  12. 很有意思的梳理。

  13. 樓下讀者 就是「娛樂經紀——化」,就是每一個學者背後都有一個經紀人把他們打造成明星的意思

  14. 娛樂經紀化? 经济化

  15. 在中美冷战背景下,反资本主义被反美替代了

  16. 大陆舆论左派定义和公共知识分子定义一样问题,这个是威权主义统治下特殊舆论语境。左派定义是政治保皇,经济反资,大多指政治上重在保皇的,国家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大多是指政治支持自由主义的,反政府的,异议人士,经济方面观点是非常次要的问题,毕竟社会民主主义都能被小粉红算到公共知识分子。

  17. 国社也是社会主义没有问题的。国家主义聚集了来自左右的。大陆舆论的左派定义就是经济方面反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方面他们大多数是闭嘴的,保皇的,有一批人是政治制度方面支持个人独裁,权威主义,反自由主义的

  18. 好文 端加油

  19. 端平時出沒的幾隻親共分子又開始裝死了,那幾隻國家主義分子不出來為祖師爺們叫蛆幾聲嗎?

  20. 用「政治動員」來偷換「政治參與」,並最終達到反官僚化之目的,其本質就是第二次文革。 以自我淨化的辭藻來創造「新人」,並以此彰顯達到所謂「政治化」的純粹性,難道不是掩耳盜鈴一般的反人性邏輯? 其結果只會是再而強化精緻利己型社會的純正性,而獻上投名狀的那些諂媚文人,就是這種思維狀態下最典型的踐行表率。 在如此這般扭曲的社會思維支配下,所謂的「政治化」,只不過是一場由政治權力主導的,假借「政治參與」名義,實質成為個體皆為私利相爭的群體原子化運動。
    國家不再是手段,而人民都成為了工具。

  21. 中國現今充斥着1984中所言的「雙重思考」

  22. 第十一个观察者说道:

    其实如果按照“写在政治书里”的说法来测试,小粉红的思维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宣传的政策显然存在偏差,比如“坚持不懈对外开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些,似乎对于一些国社右粉来说并不可接受,很好玩的冲突就出现了。

  23. 第十一个观察者说道:

    我按照YAVT进行了测试,按照“写在政治书”里的严格标准的说法来做题,是“社会自由主义”。

  24. @Edvard 好像是这个帖子?🤣
    今天被一个测政治光谱的网站恶心到了,自认为三观比较正,结果给出这样的结果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85641
    在我看来观网的读者没想象中极端,毕竟支持楼主的不到一半🌚

  25. “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 陈平
    “快递行业的繁荣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不是说他剥削的那种,而是说他多劳多得”——— 张维为
    這tm也叫左?😅那國社也是社會主義了😅

  26. 謝謝作者梳理了新左派知識分子的變化。如能解釋一下變化的原因,則更好!

  27. 陈平的警惕马恩牌言论,哪里算的上左呢。这类网红观点很极端、民族主义。总不能国家社会主义也是社所以在政治光谱归为左吧。17年习亲信陈还在重庆打清理薄王余毒的旗号。与其说他们是新左派,其中大部分人都跟胡一样在光谱极上各种摇摆,在回音壁里发表仇恨,民族主义言论。

  28. 粉红是形左实右,而且他们不是一般的左或右,而是极左或者极右,说他们极左极右其实都能成立。极左是为了获得无差别的公平,取消绝大部分自由,要求建立强大国家机器,极右是为了突破平等底线,“把反对国家限制强者演进为以强者控制国家从而欺凌弱者,宣称‘国家就是为强者存在’,实行寡头专政”。极左极右都属于民粹(实际上民粹指既非传统左也非传统右)。秦晖关于极左极右的分类判断可以参考:“极右与右派的距离很远,离极左却是咫尺之遥。极左与极右有相同的‘根’,在极左制度中,国民的财产名属全民,而支配权属于权力中心,转变成极右制度很简单,只要把‘全民所有’的遮羞布拿下来就是了。”
    想起之前有一群网友在观察者网上做一个政治光谱的测试题,结果发现自己测出来是纳粹,于是恼羞成怒骂观网的测试不准确,骂提供这些测试题的人是被西方收买了,骂这些测试题是故意给他们挖坑往里跳,哈哈哈哈,反正一切都甩给境外势力就好了,多简单,思考都不用思考了。

  29. 粘贴一篇郭宇宽的文章:《抄袭事件使我对汪晖教授的印象有所改善》2010-06-07
    从我个人的智力习性来说,我最敏感的是一个人逻辑不一致。一个逻辑不一致的人,在我眼里要么是脑子发育不健全,要么阴险是大伪之人。如果一个逻辑不一致的人,居然被一些人捧成著名学者和思想家,在我看来是整个社会在智力上堕落的标志,也是中国学术界堕落的标志。一个逻辑一致的人,哪怕观点不能认同,起码我觉得他也许是真诚的,还能获得我底线的尊敬。
    汪晖这个教授,在我过去看来,就是惊人的逻辑不一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用英语讲一套,用中文讲一套,完全是一个巧言令色的骗子。
    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欺负中宣部的看不懂英文,他把自己包装成6.3A的广场民主斗士,用中文说话他又论证中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合法性;见到西方左派,他说人家爱听的,反殖民和中华文化道路的主体性,反资本主义道路,单独持这种观点倒也可以自圆其说,可碰到镇压西藏,到西藏去搞大开发,拉动西藏GDP,他又讲那叫传播先进文化。我真不知道汪晖这种脑子是怎么长出来的。
    不过他的长处是,对有些人来说汪晖确实有人格魅力,这点上,我真感觉他有一种邪恶的智慧,真有一批死心塌地的徒子徒孙,还有一帮铁哥们,这个圈子气味相投,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新左派”。有一个他的哥们儿,是著名的北大教授,在一次会议上,引用阿玛蒂亚森的观点,批评美国通过设置移民门槛来维护本国公民福利是自私的政策,接下来讲到中国国内问题,说“现在开放北京和上海的户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只会造成社会混乱。”另一个他的哥们儿,也是清华著名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声讨美国的“帝国主义政策”,“美国阻挠中国统一台湾暴露其霸权主义嘴脸”,接下来讲到朝鲜半岛问题,又兴奋了,“中国决不能坐视南北朝鲜统一,那样危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在帮人的圈子里,汪晖是主要“带头大哥”之一。
    我曾经提倡过称呼这些人,必须完整的叫“中国新左派”,不能简化为左派或者新左派。因为根据我从符号学出发的语用分析,世界上有两种左派,一种叫左派,一种叫“中国新左派”。
    “中国新左派”这帮人琢磨的是权谋而是不是真理,所以逻辑的一致性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的。
    如果汪晖这帮人都成了思想家,中国就离白痴共和国不远了。
    不过恰恰这次汪晖抄袭事件,我并不像很多学者那样反应激烈,恰恰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汪晖表现出难得的逻辑一致性,让我对汪晖不堪的印象,大大地改善了。
    汪晖一直是推崇毛泽东的,毛泽东就是不讲规矩的,“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而且毛泽东从来不在乎任何知识产权,尤其善于“搅拌式”的组合,把别人的东西,搅成一锅粥,从来不注明出处,最后都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国人民都不许思想的时代,全国人民都是白痴,只有毛泽东一个大思想家,只有《毛选》能卖钱,收巨额稿费。
    汪晖这点上学习毛泽东是学习到家了,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来个“搅拌式”组合,攒出个“汪晖思想”也不过份啊。而且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不讲契约和道理,相信强权,枪杆子里面就能出政权,老子就使得天下了,你管我是怎么得的呢,你能拿老子怎么样?汪晖在抄袭事件中,对任何质疑都不回应,也有一种霸蛮的气概,老子就是清华教授,老子就是著书立说了,老子就是徒子徒孙遍天下,你们能拿老子怎么样?
    抄袭事件前前后后,汪晖教授的表现,让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原来我以为他完全是一个下流的人,为了迎合权力,以学术的包装,吮痈舐痔,不知道这个人自己到底相信什么。
    现在我发现,汪晖教授其实内心有他坚守和相信的东西,至少在对待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的态度上,汪晖和毛泽东是一致的。至少从这一点上看出,汪晖推崇毛泽东有其真诚的一面,他在这一点上,逻辑是一致的,我以前误解了他。

  30. 观察者网是由美国公民李世默创办的(已经有人查证,李在2019年2月前可确定是美国国籍),接受美国资本的融资,这不才是最大的境外势力吗?以前的四月网也是李世默投资的。之前在油管看到夏业良谈到他和李世默私下辩论的一个视频,夏就非常看不起李,认为李这种人就是典型投机分子,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谁有权势跟谁,哪里能攫取财富、利益就吹捧谁。

  31. 第十一个观察者说道:

    其实粉红是右,是种族主义者也无所谓了,反正是一群乌合之众,就怕这些半官方半民间的吃“爱国饭”的教授,天天为了流量捧种族主义,捧民族主义,那才叫真的让人感到恐惧。

  32. 看到说共产党“以孝治天下”就忍俊不禁了。
    把汪晖跟海德格尔比也太抬举汪了。
    真的觉得这些“理论家”百无一用,除了给某小学生拍马屁。

  33. 无耻媚权人,古今中外没蛆别

  34. 這些“國家主義者”思想上被國師打鷄血,要革命要平等。邏輯上,卻是主張自己不思考行動,妄想依附於强權,靠其發善心來乞食。對真正起來行動者,無論是佳士的左派學生,還是被抓的右派維權律師,更是敬而遠之的態度。只可以講,這些人怯懦而無知,正如布萊希特所言:
    「在各種無知中,最差勁的是『政治無知』。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他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他彷彿懵然不知道種種生活費用,如大豆價格、麵粉價格、租金、醫藥費等,全都與政治決定息息相關。他甚至對自己的政治無知引以為傲,挺起胸膛,高聲說自己討厭政治。這愚人並不知道,基於自己的政治冷感,社會出現了淫業、棄童、搶匪--更可悲的是出現了貪官污吏。」

  35. 楼上怎么把他们当成托派了。这些把手段错置成为目的的“左派”怎么看都是跟慈父惺惺相惜。

  36. 文中描写的真是一群跳梁小丑。不过很想知道中国是否有真心以劳工为论述主体,真心批判资本主义,并对国家主义保持警惕的左翼学者?我想应该是有的。这些学者如何看待官方意识形态,又是如何与毛时代的遗产保持张力?很期待端能够发一篇关于这些“真左翼”学者如今的生存状态的文章。

  37. 非常有洞见。你国从伪马克思主义改换门庭变成亚细亚法西斯主义,真是连吃屎都永远赶不上热乎的

  38. 最卑賤猥瑣的往往就是這些滿口為國為民的所謂知識分子

  39. 可以把这些新左视为列宁主义的孽子,或者托派的文盲附庸。

  40. 3000美元 或者 3000美圆

  41. 看来可以把罗兰夫人那句名言改成“人民,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了。我上次读汪晖的书还是十六七年前,没想到他现在居然观点如此。这篇文章不好驾驭,最后总结很是有力。

  42. 所谓的政治评论家、学者,不管他们的论点是什么,他们对于体制的看法始终都是在“小骂大帮忙”。永远没有触及更深层次的原因,不会也不敢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温和派的评论家不过是在这疯狂倒车的年代踩了一脚刹车,至于车子行驶的方向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