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科幻瘟疫书单十种:最令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末日”

他认为人类重建文明只会重蹈覆辙,而他的子孙也并不怀念人类浩劫前的生活方式⋯
因为2019冠状病毒的影响,于一个没有旅客的旅游景点,只剩下管理员站在海边。
政治 文学 风物

瘟疫在文学里充满各种象征意义,从《圣经》到卡谬的《瘟疫》、马奎斯的《爱在瘟疫蔓延时》、萨拉马戈的《盲目》,瘟疫从来不只是单纯的瘟疫。即使在科幻小说里出现的瘟疫也一样,它拥有更多的形态,而且不限于细菌与病毒;更可以发生在过去和未来,时间幅度横跨几百年。抗疫时期,在家日子总是多的,如下推荐12本关于瘟疫的科幻小说列为10类,以大脑与宇宙的思维幅度参照现实。

01 香港关机 与 红VAN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作者:Mr. Pizza

有种文化

2012(上集)

2013(下集)

香港关机

作者:乔靖夫

盖亚出版

2012

《香港关机》在香港《信报》连载期间已引起广泛注意,《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原在香港高登讨论区连载,继而出版实体书,最后成为电影。两个故事把香港丢入近乎末日的危机里。

在《香港关机》里,香港人在一夕间发现政府高官跑掉,市民和外界完全隔绝,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封城,但比封城更可怕的是连通讯网络也不见了。大家走到街上寻求答案,也有人不求答案只求自保,香港在进入无政府状态下不只出现人食人的宗教,也发生内战。《那夜凌晨》的故事更极端,一架小巴上的乘客在行驶途中,发现车外的人和其他车都消失,整个香港就只剩下他们这十七个人。细读这个故事字里行间的氛围会发现,其实最令香港人害怕的,并不是末日。

02 末日之战:政府不想让你知道的事

末日之战:政府不想让你知道的事(World War Z: An Oral History of the Zombie War)

作者: 麦克斯.布鲁克斯(Max Brooks)

译者:简政章

远流

2013

因曾改编成电影,本书成为这单里知名度最高的一本。不幸的是,电影和小说的唯一关连只有书名那几个字,内容是全新创作,惟视野和深度都远远不及原著。

小说由多个第一身口述史串成,零号病人来自中国重庆市的一条村庄。中国政府为转移视线,遂向台湾出兵,但无阻瘟疫向全球蔓延。各国最初以为这瘟疫只是小儿科,连美国也适逢大选年不想引起恐慌而叹慢板。后来证实这瘟疫会将人变成丧尸时已覆水难收。数以百万计的人只好越过国界逃亡,引起邻国的军队开火,可是变成丧尸的大军对痛楚无感,只会勇往直前。

这故事精彩之处,绝不是若干部份接近现实,而是在作者以极其写实和细腻的方法描写这场持续达十多年的僵尸大战下,人类的短视和官僚政府的无能。而国与国之间的互不信任更令人厌恶。比起众多丧尸电影只是在一个城市里发生(本书的所谓电影版其实也不例外),小说是把丧尸故事当成一场世界大战来写。在结局,虽然人类伤亡惨重但也挺过来,而国际关系也重洗新牌,这点在现实里也极有机会发生。

03 The Years of Rice and Salt

The Years of Rice and Salt

by Kim Stanley Robinson

Bantam Books (US)

HarperCollins (UK)

2002

假设黑死病消灭了欧洲不只三分一人口,而是99%,接下来的人类历史会怎样发展?我们华人会说,世界并不只是西方,当时明朝正统治接近两亿人。不过,身为白人的作者去重新审视白种人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比重绝不是易事,罗宾逊也绝不留情。

《米与盐的年代》分成十章,每章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人物以轮回方式串连,成为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等非欧洲人种(看到和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的《云图》(Cloud Atlas)的关连吗?)。在故事由公元1405年横跨至2045年的整整六个世纪里,欧洲被穆斯林占据,美国原住民要抵抗中国人和穆斯林入侵,这些陌生的虚拟历史读起来像真有其事。作者的潜台词就是,即使没有欧洲文明,人类文明也会发展得很好。

罗宾逊以经典作《火星》三部曲驰名,但与其把他定位为太空科幻作家,倒不如说他持续关注人类在未来的生存状况,而这又离不开环境和社会正义。2017年他推出《New York 2140》,把笔锋转向描写被水淹的未来纽约市,低层住宅从此位处水平线下,但人们仍住在高层。纽约面临水位上升的威胁是不争的事实,但未来会否真的如小说里描写般的极端,2140年就有答案。不过,在黑天鹅愈来愈频繁出现的时代,就算我们挺得过瘟疫,下一场大灾难只会是更难解的难题。

04 眼镜蛇事件

眼镜蛇事件(The Cobra Event)

作者:理查.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

译者:陈念怡

远流

2017

现代科技惊悚小说(Technothriller)这类型以米高.基顿(Michael Crichton)和汤.格兰西(Tom Clancy)为鼻祖,比起科幻小说动辄处理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后的远未来,科技惊悚小说著眼的是当代和近未来,里头的科技也不见得是不可能出现的科技,而是往往用研究中的科技进行推演,营造出逼真无比且令人深刻反省的情节,甚至带点惊世意味。在Harry Potter引起的奇幻小说风潮卷席全球前,米高.基顿和汤.格兰西的是欧美畅销书榜的常客,那也是读者从小说里培养危机意识的年代。

理查.普雷斯顿的《眼镜蛇事件》(The Cobra Event)当年在一众惊悚小说里突围而出,在于时任总统克林顿阅后大惊,指示官员调查万一美国发生如书中所说的生化袭击会如何应对,并建议拨款研究。此书面世时,根本没有人利用生物战剂当武器,但在911后一波波炭疽邮件袭击,在在印证科普作家出身的小说作者预见能力之强。不过,就如程树德副教授(现已退休)在此书台湾版(2007年,远流)推荐序所说,作者在书中不经意流露出美国“单边主义”和“反恐心态”的意识。时易势易,今天读这书,又要用全新的目光去判断。

05 海天龙战

海天龙战

作者:叶言都

知识系统/猫头鹰出版社

1987/2008

《海天龙战》是台湾作家叶言都唯一一本科幻著作,却足以让他在华文科幻占上一席之地。

这本短篇集初版于1987年,经台湾作家张系国创办的知识系统出版社出版,在2008年由猫头鹰出版社重出。书里五篇作品写于台湾戒严时期,深烙在作者脑海里的,是台湾和中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局势。本书多篇作品以两个一海之隔的对立国家为背景。在点睛之作〈我爱温诺娜〉(获“七十四年时报文学奖科幻小说奖”)里敌国准备发动“万船齐发”的攻势,让大量贫民登陆,主角便研究以人造台风反击。在〈迷鸟记〉和〈绿猴劫〉里,战争用上生化武器,分别以候鸟和猴子为病毒载体。

作者固然不乏墨笔在超限战的技术细节上,但更动人的是主角被卷入杀戮时的悲哀和无奈,而这是不论政治形势怎样改变亦相同。是以即使三十年后读来,中台两个的国力已出现变化,世界局势也翻转了好几遍,但《海天龙战》仍然好看,仍然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06 Clay’s Ark

Clay’s Ark

by Octavia E. Butler

St. Martin’s Press

1984

这书单里唯一的女性作者,却不是“瘟疫科幻”唯一的女作家。名气更响的玛格丽特.爱特伍(Margaret Atwood)不用我多介绍,她的多本小说在众多末日科幻的书单榜上有名,也不乏中译本。Octavia E. Butler的作品至今仍然在华文翻译书里缺席,不过,在欧美科幻迷里她具有相当份量,代表作是由三部小说组成的《Lilith’s Brood》。人类被外星人捕获,但故事并不是尔虞我诈或你死我活的宇宙大战,而是探讨种族差异及身分认同。

《Clay’s Ark》是她的《Patternmaster》系列里的最后一本。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带来的外星微生物感染了一群人,这些微生物改良了他们,却也意图控制,于是他自我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人类,可是繁殖欲望驱使他们去找其他男女加入他们的大家庭,也生下变种人。繁殖成为这群人的重要生存目标。

女作家有别于男作家的地方就是格外关注女性的福祉。《Clay’s Ark》里的女性成为奴隶,沦为生育工具,就像爱特伍的《侍女的故事》,或者P·D·詹姆斯(P.D. James)的《人类之子》(The Children of Men)。

美国要经过一场战争才废除奴隶制度,林肯在1863年签署《解放奴隶宣言》,关于两性权利的《平等权利修正案》要在1972年才获国会通过,但其实至今仍然未获所有州份批准,因此在女作家笔下,一场瘟疫就可以把女人变回奴隶,但愿她们的“预言”永远不会实现。

07 Blood Music

Blood Music

by Greg Bear

Arbor House

1985

在这本介乎硬科幻和科技惊悚的长篇小说里,感染全球的不是瘟疫,而是 noocytes ,细胞机器人。一名生物科技专家因被辞退,把正在研究的淋巴细胞生物机器人注射入自己体内带走。这些机器人在他体内高速演化,拥有自我意识,继而改变他的体质,包括治好他的近视和高血压,连智慧也提升。它们甚至驱使他去找一夜情,从而透过性接触传染给其他人,目标就是感染全人类。

故事的敍事观点随著感染快速转换到一个又一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细胞机器人发展出愈多愈多传染他人的能力,包括征服美洲后,把自己变成邮件来横跨大西洋去到欧洲,最后甚至离开地球,要远赴其他星球征服宇宙。

这故事里的细胞机器人并不会令人类死亡,反而令人得以演化,可是这样的超人已不再是本来的人类。作者借此抛出这个故事的核心命题:让你变得更强大,但你也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你愿意吗?

08 The White Plague

The White Plague

by Frank Herbert

G.P. Putnam’s Sons

1982

Frank Herbert的名气在华文圈一直不算响亮,但他其实是欧美科幻界的重量级人物。他的《沙丘》(Dune)系列多次获影视化,连名导大卫连治(David Lynch)也搬过上大银幕,甚至Alejandro Jodorowsky开拍不成的经历也可以成为纪录片《Jodorowsky’s Dune》。最近一次由执导《天煞异降》(Arrival)和《银翼杀手 2049》(Blade Runner 2049)的名导 Denis Villeneuve 操刀,并已进入后制阶段(希望不会因应肺炎停工)。

这系列最令人反思的,就是未来人类涌去争夺贵重香料的一个沙漠化星球上竟然奉行封建制度(设定在影射什么值得另写专文讨论)。撇除里面的人类演化、环境学和科技题材,这个充满政治角力和超能力的故事简直和奇幻故事没有差别,特别是巨大的沙虫。

从《沙丘》可看出Frank Herbert投射的世界观:人类的本质不但不因科技发展而改变,反而连政治制度也可以大大倒退。这点在The White Prague里延续。主角为了替被爱尔兰共和军炸死的妻儿报仇,利用本身分子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病毒,使病毒只利用男人为载体,却专杀女人,并投放到爱尔兰(支持恐怖份子),英国(压逼爱尔兰人)和利比亚(训练恐怖份子)三个国家,威胁其他国家把此三国的国民送回祖国,否则发动相应袭击。故事不是找出主角并阻止他,而是他成功发动了瘟疫,其后各国政府又如何应对,而受到死亡威胁的人类,积累下来的愤怒足以吞噬我们这个星球。

09 末日逼近 与 手机

The Stand

by Stephen King

Doubleday

1978

手机(Cell)

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皇冠文化

2007

史蒂芬金在华文世界里最出名的是给改编成电影的《闪灵》(台译《鬼店》),或者改编自短篇集《四季奇谭》的电影,但我认为他最精彩的作品,却非《末日逼近》(The Stand)莫属。

他的《迷雾惊魂》(The Mist)和《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都是一群人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里,不过没有一部比《末日逼近》更庞大。实验室泄漏病毒,杀死了地球九成人口,余下的人要面对善恶的考验。

在 《手机》里,感染人类的不是病毒或细菌,而是手机。它令人变得疯狂,像丧尸般袭击其他人。你要活命,就要向手机开战!在机不离身、生活必须依赖的手机的时代,这个科技梦魇的可怕度比起瘟疫不惶多让。

10 Earth Abides

Earth Abides

by George R. Stewart

Random House

1949

《Earth Abides》是历史学家兼小说家 George R. Stewart 唯一一本科幻小说,却足以跻身史上最佳“浩劫后(post- apocalyptic)小说”之林,连史蒂芬金的巨著《末日逼近》也受其启发。

大部份人类受一个疾病感染而死去。主角幸存且和一个女性生儿育女,以延续人类文明。他的子孙并不怀念人类浩劫前的生活方式,也对人类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知识和技术不感兴趣,而去过近乎原始人的生活,主角由起初的无可奈何变成欣然接受,并认为这种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反而认为人类重建文明只会重蹈覆辙。

这种毫不进取的态度,对从科技带来各种生活便利的人来说肯定不中听,可是,来到廿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当瘟疫卷席全球,众多工业停顿,空气污染减少,地球得以获得喘息,从外太空看的地球变回漂亮的蓝宝石(希望不是假新闻),这本超过半世纪前面世的小说提出的看法,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World War Z的情节,也太巧合了……

  2. 啊沒看清楚是科幻瘟疫

  3. 居然沒有卡繆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