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黎蜗藤:中美冲突扩大,两国摩擦能止于贸易战吗?

在最近贸易战僵持,美国急于谈判的时刻,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渐渐有中美冲突向这些方面扩大的苗头。如果能让“贸易战只是贸易战”,已令人庆幸。
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强硬演说,也让更多人开始担忧,中美冲突扩大化后,两国摩擦将不止于贸易战。
北美 美国

就在9月24日,中国才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这是《人民日报》“十评”贸易战之后,最官方、最重量级的对贸易战总结,随后中国又召开了记者会,对中美贸易战“统一认识”。

而在10月4日——这是中国媒体盛赞“一带一路”五周年的同一天,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在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发表了甚为针对中国的强硬演说,甚为罕见。他先是回顾历史上美国对中国的“好”,进而指责中国今天“忘恩负义”:

中国在贸易和知识产权上伤害美国;中国的军事扩张及其在南海、钓鱼岛、台湾问题上的“咄咄逼人”;在人权和宗教问题上的倒退,及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以“债务外交”控制“一带一路”上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以“主动和胁迫的方式”,利用“全政府的力量”,干涉美国国内政策和选举,希望美国“换一个总统”。最后他誓言,“总统不会退缩,美国人民不会动摇”。

中美贸易战从“贸易摩擦”开始,各路分析人士(包括笔者自己),都从不同层面巨细无遗地分析过,中国发布的白皮书,当然不太可能有令人惊喜的新意,反而是中国发表白皮书的这个姿态,非常值得分析。而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强硬演说,也让更多人开始担忧,中美冲突扩大化后,两国摩擦将不止于贸易战。

白皮书强调,“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
白皮书强调,“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

中国发表“贸易摩擦”白皮书,统一认识“打持久战”

如果说在白皮书发表之前,中国内部尚且可能存在异议的话,白皮书发布之后,这些异议就几乎一扫而光了,特别在“体制内”层面,尤为如此。在面向国内的层面,白皮书的最大作用,就是让国家权力为某种立场正式背书,统一认识。宁愿“打持久战”而不是妥协,已成为中国领导层的共识。

从1991年,中国发表第一部《中国的人权状况》开始,中国已经发表90多部白皮书。这些白皮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的报告,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外交白皮书等;一类是对重大问题的官方立场的表述。后者的一部分后来也变成常规报告(比如《西藏问题白皮书》、《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涉及问题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也有差别。

白皮书有面向国际与面向国内的两个层面。在面向国际的层面,是向国际阐述与捍卫自己的立场,通过详细的论证,在争议问题上占据舆论制高点。这本白皮书有将近四万字,又附带大量图表,这是在社论和报刊评论文章都难以做到的。白皮书还常常翻译为多种文字散发。

不可忽略,甚至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国内的层面。中国在就重大和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发布白皮书为政府立场定调,往往成为中国在这些问题上“一锤定音”的标志,它甚至比《人民日报》以“任仲平”、“钟声”为笔名的文章更为权威。

近年来最有名的针对重大事件的白皮书,莫过于2012年《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014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2016年《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三部。笔者恰巧对这些事件都有一定研究,虽然没有数据说明,但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如果说在白皮书发表之前,中国内部尚且可能存在异议的话,白皮书发布之后,这些异议就几乎一扫而光了,特别在“体制内”层面,尤为如此。

因此,在面向国内的层面,白皮书的最大作用,就是让国家权力为某种立场正式背书,统一认识。就在白皮书发表的同一天,中共出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若党员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丑化党形象或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可能会被开除党籍。“重大原则问题上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显然都包括了这次中美贸易战在内。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已从一开始,有点被贸易战打得措手不及中恢复过来,习近平也在七八月份一片质疑声中,可能通过做出某种交换(比如王沪宁已经很少出面),又获得了一致的支持。宁愿“打持久战”而不是妥协,已成为中国领导层的共识。

从中国屡次放风“美国要求恢复谈判”,以及近日中国主动取消原定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更加说明中国不积极追求短期能谈判成功。白皮书强调,“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在美国已经打出关税战,要求停止中国对十大高科技产业的补助,又被解读为“牺牲中国发展权”的现状下,中美能在短期内谈出结果几乎不可能。

于是,问题又转到,中国与美国谁更能撑下去的问题。

对比美国经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政治上的不稳定。具体而言:第一,美国中期选举;第二,特朗普是否会被弹劾;第三,特朗普能否连任。
对比美国经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政治上的不稳定。具体而言:第一,美国中期选举;第二,特朗普是否会被弹劾;第三,特朗普能否连任。

美国方面:政治比经济更不稳定

对比美国经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政治上的不稳定。具体而言:第一,美国中期选举;第二,特朗普是否会被弹劾;第三,特朗普能否连任。

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现在经济处于十年来的高点,增长率、就业率、股市等宏观经济指标都非常理想。

2017年,美国通过税改为2018年的经济“打鸡血”,成为特朗普在2018年全球开打贸易战的筹码。减税也增强美国出口竞争力。因此,2018年第二季,美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个百分点,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拖后腿”接近0.1个百分点,而两者之差为2013年第四季以来最佳。由于关税战的影响要从第三季才能看到,关税对美国影响有多大要待新数据出来后,才能评估。

一个值得留意的重要限制是美国的税收。根据特朗普政府最初的想法,减税导致政府收入减少,要通过统一的边境调节税拿回来。但后来边境调节税不了了之,化整为零地变成了与各国开打贸易战增加关税。特朗普也已经放弃了选前削减赤字的承诺。联邦赤字重新攀升,预期在2018年达到8330亿美元,为2013年来最高。联邦债务将达到历史最高点21万亿美元。根据预测,从2018年开始,联邦为债务支付的利息将有一个急速上升期,2020年将要为利息支付5千亿美元,占联邦收入的约七分之一

对比美国经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政治上的不稳定。具体而言:第一,美国中期选举;第二,特朗普是否会被弹劾;第三,特朗普能否连任。

现在民主党中期选举形势看好,但通俄案调查却因罗森伯格的辞职又出现巨大变数。也就是说,即便民主党中期选举获胜,也不一定能继续用通俄案调查弹劾特朗普。而在对中国贸易政策方面,由于民主党内部民粹势力(即所谓“进步势力”)的崛起,即便民主党获胜,国会对中国贸易强硬的态度也不太可能转变。

换言之,在中期选举后,美国对贸易战的态度不太可能转变。当然,也可以争辩,若民主党获胜的话,在更多其它问题上与特朗普打对台,也可能多少影响政府在这方面的精力。不过,这两年美国政府一直处于乱糟糟的状态下,贸易战又已经开打,更乱一些,也不可能会实质性地改变对中贸易战的进程。

于是,更关键的问题是特朗普是否可以连任。在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经济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经济能持续火热,按照常理,特朗普没有理由不再当选。但特朗普的反传统性令人怀疑以往的政治规律能否适用。2016年选举时不适用一次,2020年“反着来”不适用一次也不会令人意外。下次选举距离现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可以发生很多事。

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以来的反常之处,是投资拉动占异常的高比例。但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涨幅明显。图为武汉。
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以来的反常之处,是投资拉动占异常的高比例。但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涨幅明显。图为武汉。

中国方面:独特政治体制的“优势”

由于中国的独特体制,中国能撑多久,政治永远比经济重要。中国在政治上的不稳定似乎已经过去。比如,即便中国由于经济不景气,带来失业或者收入下降等问题,只要问题不至于严重到不可收拾,中国政府都有办法压下去。

从中国方面看,同样可以从经济与政治这两方面分析。

贸易战对中国经济肯定有不小的冲击,但具体程度众说纷纭,难以准确估量,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不乏争议,而且如何估量中国对经济的操控力,也有很多意见分歧,这里暂不深入讨论。笔者只是指出,虽然从字面数据看,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但6.9%左右的实际GDP增长率还相当高。

六部门联合召开的记者会上,中国认为“尽管影响不可避免,但风险整体可控”,并指出三点可以扛住冲击的理由:经济整体有韧性、经济内需有潜力、市场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这里最重要的,其实是中国的消费市场。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以来的反常之处,是投资拉动占异常的高比例。但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涨幅明显。2013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还不及投资,但到2017年,消费已是投资拉动的1.8倍。虽然中国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还不如“正常国家”,但经济正在转型的势头非常明显。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在2017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已几乎与美国持平(根据当时价格)。

在贸易战开打之后,习近平屡次说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还答应大力鼓励进口。这不纯粹是语言伪术。正确地说,“以前的中国”明显追求贸易顺差,但以上经济转型的因素,确实表明中国“以后”有可能不追求贸易顺差。

美国之所以能呼风唤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规模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在市场稀缺的时代是核武器(当然还有金融霸权、军事霸权等)。因此,现在中国市场规模之大,也成为抵抗美国贸易战最重要的武器。可想而知,这么大的市场是任何国际公司都无法忽视的。除非采取非常规的方法,否则很难要求他们“非美即中”地选边站。比如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比美国还高,增长比在美国还快。这样的公司不太可能从中国市场退出,即使中国降低汽车关税,由于非关税壁垒及开支,它也不太可能把生产线搬回美国再出口中国。

连美国公司也如此,使美国要拉上其他国家一起与中国经济“脱钩化”就更困难了。刚达成的新北美贸易协议(USMCA)中,有限制各方单方面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条款(条款32.10),被一些人视为美国有能力拉其他国家一起与排挤中国。这忽略了加拿大和墨西哥都不是积极与中国谈判自由贸易的国家,加上这个条款并不困难。韩国最近与美国达成的协议就没有类似条款。

何况中国还善于用又拉又打的方法。比如中国现在加快开放市场和投资,吸引外国投资;但又通过控制金融,限制投入中国的外资转移,而且中国也善于用“暗中手段影响”外国公司,这些方法都能抵御外资转移。

外国公司把一些生产线移出中国,这在贸易战之前已有趋势,我们可以视为正常的产业转移。随着贸易战进一步发展,外国公司是否会额外地加快移出,值得进一步观察。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2018年3月份发生“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生异常波动。中国外汇储备从2018年1月的3.161万亿降到8月的3.110万亿,降幅1.6%,下降是稳定人民币币值所致(而非外资撤资所致),而且跌幅并不严重。因此,笔者倾向认为,在两年的时闲段内,这种情况不会大规模发生。

而且与美国不同,由于中国的独特体制,中国能撑多久,政治永远比经济重要。中国在政治上的不稳定似乎已经过去。比如,即便中国由于经济不景气,带来失业或者收入下降等问题,只要问题不至于严重到不可收拾,中国政府都有办法压下去。

前一轮,中国P2P债务市场崩盘,产生大量“金融难民”,他们有人“自杀控诉”,中国舆论似乎连报导都没有。又比如,深圳佳士科技公司工运,中国毛派青年和组织现场声援,“扛着红旗反红旗”,中国政府照样打压不误。为免舆情,中国政府在封杀舆论之余,还抛出连串的“打鸡血事件”转移视线,比如堪称琐事一桩的“中国巨婴三人组大閙瑞典”就被炒作为“辱华事件”。这些事件,已经预演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发生的情景。

因此,在短期内(比如在时间两年内),如果只将中美冲突限制在贸易战的范围,中美双方都不太可能撑不下去。

这是一个空前完整的“指责中国大合集”,在彭斯一丝不苟的口吻中花了四十分钟说出来,前文列举的台湾、南海、疆独、藏独等施压工具一个没有少,宛如指控中国是一个“邪恶帝国”,效果分外震撼。 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是一个空前完整的“指责中国大合集”,在彭斯一丝不苟的口吻中花了四十分钟说出来,前文列举的台湾、南海、疆独、藏独等施压工具一个没有少,宛如指控中国是一个“邪恶帝国”,效果分外震撼。 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美冲突扩大,贸易战已令人“庆幸”

在最近贸易战僵持,美国急于谈判的时刻,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渐渐有中美冲突向这些方面扩大的苗头。如果能让“贸易战只是贸易战”已令人庆幸,中美贸易战的走向非常不乐观。

可是两国对比,从美国不断加大施压和不断主动提出谈判来看,特朗普对要压中国让步的心情要急切得多。美国两年后可能出现变化,这也是中国现在使出“佛系防御”的理由所在,其精要所在,就是“硬扛美国的贸易战”,力图把冲突限制在贸易战之内。

美国恰恰相反,其急切让中国屈服的心态,必然会把中美冲突扩大到贸易战之外。美国的手段,大致上会先升级到其他非国安的战线,比如投资与贸易制裁、限制文化交流,甚至发生货币战。更大的可能是在国安战线挑起冲突,施压中国。

从特朗普当选开始,笔者就认为中美关系会难以预见的方式持续恶化。当然,即便是希拉里当选,中美关系的大势也会恶化,但那将会以一种可以预见的方式进行。特朗普与的不同之处,就是用传统思维难以预测。希拉里会用一种“挤压”的方法限制中国,而且大体上遵从国际法原则。特朗普更可能采取挑衅的方法,还会一步步突破国际法原则。

在2016年12月写就的文章《挣脱“一个中国”?特朗普的险着与阻力》中,笔者已经讨论到,在除了传统的钓鱼岛南海等“国际问题”之外,“能想像,特朗普虽对人权、宗教等问题不感兴趣,却不会将这些议题束之高阁;甚至一直被视为国际交往禁忌的牌——如台独、疆独、藏独、甚至蒙独和港独等,都可能被运用,以换取中方在贸易、关税、货币、南海和朝鲜等议题的让步。”

正是在最近贸易战僵持,美国急于谈判的时刻,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渐渐有中美冲突向这些方面扩大的苗头。

9月21日,在疆独问题上,国务卿蓬佩奥批评大量被拘留在再教育营的维吾尔族人遭到“可怕虐待”,也对中国基督教徒表示忧虑。事实上,一向强硬的国会两党议员在8月下旬已经致函蓬佩奥和美国财长梅努钦,要求对涉及拘留维吾尔人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而美国使出这招,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台湾蔡英文政府的支持无需多讨论,而且笔者观察,这些支持似乎都是美国主动推动,蔡英文政府反而显得小心谨慎。9月25日,美国宣布对台军售,提供F-16 战斗机、C-130 运输机、F-5 战斗机、经国号战斗机的备件以及相关后勤支援系统的零附件。虽然数额只有3.3亿美元,不算高,但在中美贸易战的氛围中意义不小。考察美台军售,除了数额之外,军售频率也是一个重要参考点。小布什八年军售六次,奥巴马八年军售三次,而特朗普不足两年已经军售两次。以前,美国每次对台军售都当成一件大事,需要在外交上准备周详,于是频率低,数额大。到特朗普时代,数额较小,频率高,不特别注意外交铺陈,这是把对台军售常规化的表现,而这对中国的“冒犯”更大。

最近令中国最难接受的是,9月20日美国以中国向俄罗斯购买战机,违反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为由,根据《反制美国敌人制裁法》(Countering America’s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s Act),对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装备发展部与部长李尚福进行制裁,即时生效。

这是美国首次针对中国个别军官实施制裁,虽然美解释“不针对中国”,但中国即时作出强硬反应。在中国看来,这是美国把“国内法”长臂单边地“国际法”化的表现。而且这次影响了中俄军售,更被看作“阻止中国军备发展”,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接下来还有美国制裁伊朗的问题,如果立场不强硬,以后美国制裁与伊朗交易的中国公司就没有顾忌。

于是,中国除了提出抗议与交涉之外,国防部立即召回正在美国访问交流的海军司令员沈金龙,延后2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两军联合参谋部对话机制会议拒绝美国军舰“黄蜂号”(Wasp)停靠香港。中国取消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也可能与之有关。

制裁与对台军售是如此严重,美国轰炸机穿越南海变成了无关重要的小花边。但很快,美国战舰“狄卡特号”(USS Decatur)于9月30日在南海执行“航行自由”,被中国海军兰州号以危险的动作拦截,几乎相撞。这继续提醒人们南海还是一个“火药库”。美国对此事怒不可竭,事关美中在2016年同意以《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为基础处理两军战舰在南海的相遇问题;同年11月7日,两国军方还进行演练。这次中国军舰的危险行为明显违反了这种规则。中美战略安全对话随即被推迟,而且还传言美国海军已要求太平洋舰队筹备在涉及台海和南海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演,展示美国军舰和战斗机的快速应变和作战能力。

美国对中国态度最新的发展,则是如本文开头所述,10月4日——在中国媒体盛赞一带一路五周年的同一天,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在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就发表立场罕见强硬的演说,直言中国在贸易和知识产权上伤害美国;中国的军事扩张及其在南海、钓鱼岛、台湾问题上的“咄咄逼人”;在人权和宗教问题上的倒退,及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以“债务外交”控制一带一路上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以“主动和胁迫的方式”,利用“全政府的力量”,干涉美国国内政策和选举,希望美国“换一个总统”。彭斯最后也誓言“总统不会退缩,美国人民不会动摇”。

平心而论,所谓中国干涉美国选举的指控有点上纲上线之嫌:除了一些中国不承认的证据之外,主要证据就是中国在美国造舆论宣传贸易战伤害美国人利益,而这在美国是言论自由和合法的游说行为。可是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自己的责任。中国在贸易战之初一直鼓吹“精准反击”,又在风头火势的时候打反特朗普广告,自己媒体还大肆宣扬该广告,完全不顾美国的政治局势,包括中期选举形势紧张、通俄门调查还在进行、特朗普一向用中国也可能在2016年干涉美国选举转移视线、美国政府正煽动反中情绪等因素。中国做法固然合法,但政治上完全错误,被特朗普找到机会能上纲上线,实属咎由自取。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空前完整的“指责中国大合集”,在彭斯一丝不苟的口吻中花了四十分钟说出来,前文列举的台湾、南海、疆独、藏独等施压工具一个没有少,宛如指控中国是一个“邪恶帝国”,效果分外震撼。

而当彭斯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后,笔者对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更加不乐观。可以说,如果能让“贸易战只是贸易战”已令人庆幸,只能寄望双方能够守住底线了。

(黎蜗藤,旅美历史学者,哲学博士,关注美国政治、领土领海争议、东海与南海史等)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好文,感谢。

  2. 要說一路讀來不對味我也是贊同的,不過原因是本篇號稱深度,但通篇基本上不過是中學生程度的一週大事記,並無特別深度之處,和另外兩篇華建平、王浩嵐分別針對彭斯談話以及美國期中選舉的深度分析顯然不在同一檔次。

  3. 从开头看下来就觉得一路不对味,总感觉笔者的判断处处透着无以名状的偏颇,直到读到“现在民主党中期选举形式看好”这个位置,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