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过去三十多年的党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一篇大会报告。报告试图坚持十二大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又修正十三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定义,然后奠定了未来30年的中共总路线,给出了一个未来中国的政治纲领。
过去一、二十年,中国社会面对着各种矛盾不断积累和爆发,一直期待一个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总纲领,并对中共特别是胡锦涛执政时期“契尔年科式”的僵化缓慢、迟迟不能响应这一诉求尤其不满。其间,有自由派知识分子和异议群体发起和联署《零八宪章》,但遭到打压,起草人之一刘晓波被判刑11年,并在十九大前几个月死于肝癌;随《零八宪章》运动而渐热的、围绕宪政改革的公共讨论,也在过去几年被消声;持续二十余年的公民社会运动所形成的人权律师群体、劳工组织、女权运动,和一批独立NGO,亦先后遭到打压。党内代表不同路线的不同派系,也在过去五年遭到了严酷整肃,如倡导更激进路线的薄、周、徐、令集团,被树为习的最大竞争对手,成为“反腐运动”、肃清余党的主要目标;而向民营资本提供庇护、代表官僚集团利益、也是胡温政权非正式指定隔代接班人的孙政才,也在十九大前夕沦为大会牺牲品。
习思想的毛主义血统
然后,在肃清党内外几乎所有对手、全国几无杂音的背景下,第一届任期届满五年的习近平,才向全党和公众提交这样的一份政治纲领,其核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13个字。在修辞上,这是对十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再透过各常委在报告当天下午以“抬轿子”的方式,在分组讨论时一致冠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16个字,未来几天有望写入党章并获得通过,会后则相信会简化以“习近平思想”为名,向全党和全国公众宣传,企图实现与毛泽东思想并列的党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