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钟剑华:林郑月娥首份施政报告,算是走出合理的第一步

显然,政府这份施政报告除了在策略及基本立足点上的调整之外,也希望把有争议的问题先摆开,先处理好一些惠民便民的措施,摆脱政府的弱势……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上于立法会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并于下午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
香港 政治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发表后,社会的反应显然较过往平静。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进行的民意调查也发现,这份施政报告比梁振英任内的都要高分。看来,这可以说成是林郑月娥作为特首开局算是不错的一个证据。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虽然香港社会确实仍然在政治上颇为对立,而造成这些对立的因素很多,且经过几年的纠结,要在短时间内缝合社会的撕裂并不容易,但只要政府采取主动,释出善意,香港社会的气氛确是可以变得较缓和的。

2012年3月25日,当梁振英当选特首之后,他曾经说过从此以后“再没有梁营、唐营、何营之分,只有一个香港营”,又说过会拿着一张凳、一本簿及一支笔,四出听取民意。但几年下来,他的好斗作风,却是令社会对立撕裂更加严重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林郑月娥由参与特首选举到当选后,都一再重复说要树立“施政新风格”,要“与民共议”;又说自己不是一个喜欢斗争的人,希望能够修补社会撕裂。但愿这一种说法能够在未来几年得到体现,而这份施政报告能够获得较佳的评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她能够展现出较为合理的态度及角度。虽然可能仍然不理想,也远远不能满足各界,但综观全份施政报告,总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起步点了。

政府的施政固然是政治,除了解决当前的问题及推动发展之外,也要平息争议、争取人民的支持。政治往往也是一种感觉。正因如此,每一年的施政报告除了是一份工作报告及施政蓝图之外,也是领导人及其政府的政治表态,除了展现成绩与视野之外,也要令人民感觉良好。

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内容特别提出香港大学学生报《学苑》讨论港独的文章,引起社会争论。
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内容特别提出香港大学学生报《学苑》讨论港独的文章,引起社会争论。

与梁振英的施政报告比较

如果与近几年梁振英的几份施政报告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不难理解为何这份报告令市民感觉比较良好。2015年1月,梁振英发表其第三份施政报告时,雨伞运动才刚被政府平息,但政改方案还有待立法会投票表决,争议还未完结。大家都明白,跟着便会有一连串的政治善后及法律追究。这个时候发表的施政报告,作为特首的梁振英不但没有采取任何方法纾缓对抗后很绷紧的气氛,而且还要火上加油。

那份施政报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就是梁振英特别提出了香港大学学生报《学苑》那一辑讨论港独的文章,及后来独立出版的那一本书。那一份学生报早在雨伞运动之前已经出版,其实没有多少人留意到。梁振英在那个时候旧事重提,把一份没有多少香港人看过的刊物及文章提出来,不是火上加油还是什么?

如果从施政的角度来看,当有大批年轻人采取激烈手法反对政府,对抗政府的政改建议,任何领导人都应该明白在事件逐渐平息后,应该要看看如何重新争取年轻人的支持及理解。梁振英政府反其道而行,利用施政报告进一步挑动对抗气氛。报告发表后,引起各方强烈批评,梁振英事后在记者会、施政报告的传媒论坛及其他场合,还大言炎炎说自己有责任提出这个问题,让社会警惕。但真的要在施政报告中白纸黑字作出挑衅吗?在那个时候这样提出,不正是向正在感到迷失的年轻一代作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提示吗?后来一连串港独争议、出现争取港独的组织,甚至成为政治选举中的议题,其实都与这个在施政报告中的高调提示有关。

那份施政报告除了批评《学苑》之外,也明显表达了梁对当下年轻一代采取了对抗及放弃的态度,其中大谈要吸引移民海外的港人第二代回香港发展,又说要提供更多资源推动小学生往国内交流。报告也花了大量篇幅高谈“一国”,似乎是有意要矮化“两制”。这种种都令香港人对那份施政报告感觉十分不良好,注定梁政府往后的施政困难无可避免了。

到了2016年初那一份施政报告,梁用上了大量篇幅大谈“一带一路”。整份施政报告的调子根本不像是要向香港人表述政府的施政,而是要向中央政府表白梁振英的日月贞忠,要在香港的施政上要紧跟中央的大政策。在那个时候,梁振英是否能够获得中央的祝福参选连任特首尚未有定案,而他寻求连任的意图,已经是呼之欲出,该份施政报告仿佛就变成了他争取竞逐连任的宣言。

到了2017年1月,那份上届政府的最后施政报告发表之时,梁振英已经代表了过去,他未能竞逐连任已成定局。那份由他捉刀的报告便变成了一个政府施政项目的大杂烩,把过去几年所有能够想得出的施政都放进去;所有未完成的政策,就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未必能够在新一届政府落实的方案,例如强积金对冲及标准工时。其目的就是要蒙混过关,要证明梁特首已经成功完成五年前他那一份参选政纲。

以梁振英在这一段时间内的民望,这样的姿态,如何能够争取市民对这两份施政报告有较佳的评价?
今年这份施政报告,林郑月娥起码没有利用刚在9月才出现的校园港独海报事件大做文章;也没有“乘胜追击”,在政府DQ(Disqualify,取消资格)了部分民主派议员,以及检控部分年轻示威者让他们坐牢,这两事上继续纠缠下去;更没有以这些事来标榜政府如何正确。有人可能会批评林郑月娥刻意回避政治,但在死结未能解开,有些问题也是之前几年政治争议的延续这个前提之下,政府能够积一点口德,避免主动挑衅,其实已是合适的做法,也是争取市民理解,以及主动寻求纾缓社会矛盾的应有之义。

政府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林郑月娥也背负着很多制度造成的困境。在施政报告发表之前,她也曾经试过沉不住气,例如在出席街坊组织的典礼活动中呼吁对不正确的事要勇于发声,那明显是带有挑动社会对立及动员一派打击另一派的嫌疑了。不过,幸好这样的口吻没有在施政报告中再出现。

能够以一个较为平和的调子讲述施政蓝图及主要的政策意念,避免挑动矛盾及进一步的政治对抗,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合理的起步,也令市民对这份施政报告的感觉比之前那几份较为平静祥和。

特首曾荫权任内,没有展示具开创性的施政蓝图,也没有大刀阔斧处理香港面对的各种问题,但他也没有像董先生那样处处突出一国,淡化两制。图为2007年10月10日,特首曾荫权发表2007年施政报告。
特首曾荫权任内,没有展示具开创性的施政蓝图,也没有大刀阔斧处理香港面对的各种问题,但他也没有像董先生那样处处突出一国,淡化两制。图为2007年10月10日,特首曾荫权发表2007年施政报告。

较过往“香港本位”的施政报告

第一任特首董建华任内,令人感觉最差的是他那种大家长的态度与作风。董先生本身是一位十分传统、作风保守的政治人物。在施政取向上,也比较倾向尽快把香港融入大中华主体,而急于淡化香港在殖民地时代累积下来的那一种国际性。他最终见弃于香港人,这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这并不是说所有香港人都抗拒融入大中华。事实上,香港的经济及社会进一步与国内融合,已经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趋势,但在这个融入过程中,如何保持香港的特色、保持香港的国际性、避免习染国内政治及行政上的一些落后元素,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国两制”及香港回归的核心意念。

因此,作为代表香港人的特区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及大中华融合这个过程中,如何同时为香港的独特性定位,也十分重要。

特首曾荫权任内,没有展示具开创性的施政蓝图,也没有大刀阔斧处理香港面对的各种问题,但他也没有像董先生那样处处突出一国,淡化两制。因此虽然他任满之时也是灰头土脸,但总算是全身而退了,后来被检控已是后话。

上一届梁振英政府任内,其中一个最令人反感的,不但是要“淡化两制”,而是像要“矮化两制”了。他这一取向,某程度上可能有现实的需要,也可能是他几十年来为中央政府办事而形成了的政治品格。在其任内,因为政治改革争议而造成的社会对立,及社会对他个人的不信任,也令他更有意识地刻意矮化两制,同时也令他处处站在香港人的对立面。这令原本在2012年时曾经对他抱有盼望的年轻人,短时间内变成最不信任他、最抗拒一国、最不愿承认自己中国人身份,甚至要争取独立的一群人。

要应对这种局面,高压打击肯定没有什么用。强调要高速融入一国,把香港的国际定位淡化,也只会招来更大的怀疑和不安。这正是梁振英政府任内民望江河日下、社会越加不安动荡、撕裂越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政府可以选择用尽千方百计推动香港配合主权国的大政策,也希望香港经济社会都可以从中得益,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却没有必要把这些因素强调到像要香港人放弃幻想、放弃自己的身份和对香港社会的认同。

上面提及2016年那一份施政报告,虽然也有提及香港的独特优势,但总的而言,似乎还是要把香港定位为只是一个中国的城市,这就真的很难令香港人感觉良好了。

相对而言,在今年这份施政报告中,特首当然难免也要在开场时说几段好话,照顾一下中央政府的情绪,但除了没有再挑动香港内部的对立之外,在某些位置上,也明显调整了过往几份施政报告对香港社会的定位。例如,虽然报告在第三章的中间也花了一些篇幅谈“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但在这个讨论之前,第二章主要讨论的还是香港内部管治的问题,中间分别只有各一段谈到《基本法》23条立法及政改,是否足够,这是另一个课题了。

就算在第三章,谈及香港的“多元经济”,未谈到加强与内地合作及“ 一带一路”等机会之前,政府先谈的,是特区政府与内地及海外政府的“政府对政府事务”及双边关系。这一个轻微的定位转移,似只是轻轻带过,也不一定说明特区政府会调整过去几年的政策方向,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姿态调整,也是对香港刻下社会情绪的一种照顾。

同样的处理,在第六章中也可以见到。那一章谈到“宜居城市”,在谈过了“理念”及香港内部“交通运输”发展问题之后,才谈到“高铁一地两检”及“港珠澳大桥”。

这一种以香港为先的铺叙方式,虽然不一定能够保证政府以后都会以更“香港本位”的立足点来处理香港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发展,但如果政府能够经常保持这一种警觉性,也明白到需要以这种取态来稳定香港的民心、保持香港人的信心及自我意识,这对香港社会内部的复和还是应该有帮助的。

特首董建华是一位十分传统、作风保守的政治人物。在施政取向上,也比较倾向尽快把香港融入大中华主体,而急于淡化香港在殖民地时代累积下来的那一种国际性。图为2004年1月7日,特首董建华发表2004年施政报告。
特首董建华是一位十分传统、作风保守的政治人物。在施政取向上,也比较倾向尽快把香港融入大中华主体,而急于淡化香港在殖民地时代累积下来的那一种国际性。图为2004年1月7日,特首董建华发表2004年施政报告。

意愿良好,也难长远回避政改

施政报告当然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其内容讨论到的香港内部具体施政,有很多都有争议之处,例如房屋政策的调整便有可能带来十分长远的影响。

施政报告用了一章来谈“与青年同行”,这明显是针对年轻一代的躁动及对现实的不满。分布于每个章节,都有一些争取年轻人的新举措。是否有效,还得拭目以待。但做一些事争取年轻一代,总比摆明车马想放弃他们,或要以政府之力来硬生生改变他们好。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仍然回避政改问题,就算加大力度帮助年轻一代买楼,提供更多发言及发展的机会,是否就能够令香港的政治转趋平静?这一点也令人有理由怀疑。

香港社会对立撕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于政治制度的不公平,不处理这个核心问题,其他很多争议都难以解决。不解开政制这个死结,政府的施政无论如何意愿良好,要有效推行落实仍必然会难关重重。不推动政改,政府也难以摆平不同阶层及界别的利益。

显然,政府这份施政报告除了上述在策略及基本立足点上的调整之外,也希望把有争议的问题先摆开,先处理好一些惠民便民的措施,从而巩固政府的支持,摆脱政府的弱势,然后再徐图后计。这一个如意算盘是否打得响,现在可能言之尚早。

不过,政府愿意首先采取主动,放下几年来的高姿态及傲慢,减少说一些挑衅性的说话,尽量照顾不同的诉求,无论如何也可以说是行出了第一步。作为政府就是要这样,在竞逐执政的过程中,可以立场鲜明,可以针锋相对,但一旦执政,无论面对不同的挑战和批评,都要本着一种操持权力者应有的谦卑。希望政府能够抱有耐性,继续本着与民为善的态度,来处理香港十分复杂的施政及政治争议。虽然说特区政府是要双重交代,但所谓“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就是要有一个立足香港,代表香港人的政府,而不是只要一个代表北京来管治香港的政府。

(钟剑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志清 不同意什麽啊?可否明示。

  2. 所謂嘅進步或者改善就係將原本係你身上搶走嘅嘢,俾返小小你,甚至是包裝得更好嘅打劫計劃,交通津貼、乜居乜首置,吃相其實更加難睇,虛偽的表面功夫令人更覺嘔心,我實在難以將呢D行為看作什麼第一步,但若你將佢和CY比較,係統治手段來講的確係更加高明精緻,但亦是更加危險的。
    佢冇可能推動任何有意義的政制改革,甚至是任何觸動了既得利益改革,除非呢樣嘢係對共產黨或者習近平有利,777票嘅債都係要靠普羅大眾來還,這是共產黨的結構和形式使然。期望香港或者中國出現戈爾巴喬夫式的人物依然係一種中國千百年來期望出現明君聖主,而即使人民嘅苦難不斷重演卻永遠不尋求制度、系統上嘅改變的幼稚思想在作祟,唔通作為一介草民,就真係咁甘心受輪盤擺佈期望自己可以生在一個好年境了咩?

  3. 只怕林鄭會一直迴避政治問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