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鍾劍華: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算是走出合理的第一步

顯然,政府這份施政報告除了在策略及基本立足點上的調整之外,也希望把有爭議的問題先擺開,先處理好一些惠民便民的措施,擺脫政府的弱勢……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於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並於下午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
香港 政治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第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後,社會的反應顯然較過往平靜。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意調查也發現,這份施政報告比梁振英任內的都要高分。看來,這可以說成是林鄭月娥作為特首開局算是不錯的一個證據。其實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雖然香港社會確實仍然在政治上頗為對立,而造成這些對立的因素很多,且經過幾年的糾結,要在短時間內縫合社會的撕裂並不容易,但只要政府採取主動,釋出善意,香港社會的氣氛確是可以變得較緩和的。

2012年3月25日,當梁振英當選特首之後,他曾經說過從此以後「再沒有梁營、唐營、何營之分,只有一個香港營」,又說過會拿着一張凳、一本簿及一支筆,四出聽取民意。但幾年下來,他的好鬥作風,卻是令社會對立撕裂更加嚴重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林鄭月娥由參與特首選舉到當選後,都一再重複說要樹立「施政新風格」,要「與民共議」;又說自己不是一個喜歡鬥爭的人,希望能夠修補社會撕裂。但願這一種說法能夠在未來幾年得到體現,而這份施政報告能夠獲得較佳的評價,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正是她能夠展現出較為合理的態度及角度。雖然可能仍然不理想,也遠遠不能滿足各界,但綜觀全份施政報告,總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起步點了。

政府的施政固然是政治,除了解決當前的問題及推動發展之外,也要平息爭議、爭取人民的支持。政治往往也是一種感覺。正因如此,每一年的施政報告除了是一份工作報告及施政藍圖之外,也是領導人及其政府的政治表態,除了展現成績與視野之外,也要令人民感覺良好。

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內容特別提出香港大學學生報《學苑》討論港獨的文章,引起社會爭論。
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內容特別提出香港大學學生報《學苑》討論港獨的文章,引起社會爭論。

與梁振英的施政報告比較

如果與近幾年梁振英的幾份施政報告作一個簡單的比較,不難理解為何這份報告令市民感覺比較良好。2015年1月,梁振英發表其第三份施政報告時,雨傘運動才剛被政府平息,但政改方案還有待立法會投票表決,爭議還未完結。大家都明白,跟着便會有一連串的政治善後及法律追究。這個時候發表的施政報告,作為特首的梁振英不但沒有採取任何方法紓緩對抗後很繃緊的氣氛,而且還要火上加油。

那份施政報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然就是梁振英特別提出了香港大學學生報《學苑》那一輯討論港獨的文章,及後來獨立出版的那一本書。那一份學生報早在雨傘運動之前已經出版,其實沒有多少人留意到。梁振英在那個時候舊事重提,把一份沒有多少香港人看過的刊物及文章提出來,不是火上加油還是什麼?

如果從施政的角度來看,當有大批年輕人採取激烈手法反對政府,對抗政府的政改建議,任何領導人都應該明白在事件逐漸平息後,應該要看看如何重新爭取年輕人的支持及理解。梁振英政府反其道而行,利用施政報告進一步挑動對抗氣氛。報告發表後,引起各方強烈批評,梁振英事後在記者會、施政報告的傳媒論壇及其他場合,還大言炎炎說自己有責任提出這個問題,讓社會警惕。但真的要在施政報告中白紙黑字作出挑釁嗎?在那個時候這樣提出,不正是向正在感到迷失的年輕一代作出一個十分重要的提示嗎?後來一連串港獨爭議、出現爭取港獨的組織,甚至成為政治選舉中的議題,其實都與這個在施政報告中的高調提示有關。

那份施政報告除了批評《學苑》之外,也明顯表達了梁對當下年輕一代採取了對抗及放棄的態度,其中大談要吸引移民海外的港人第二代回香港發展,又說要提供更多資源推動小學生往國內交流。報告也花了大量篇幅高談「一國」,似乎是有意要矮化「兩制」。這種種都令香港人對那份施政報告感覺十分不良好,註定梁政府往後的施政困難無可避免了。

到了2016年初那一份施政報告,梁用上了大量篇幅大談「一帶一路」。整份施政報告的調子根本不像是要向香港人表述政府的施政,而是要向中央政府表白梁振英的日月貞忠,要在香港的施政上要緊跟中央的大政策。在那個時候,梁振英是否能夠獲得中央的祝福參選連任特首尚未有定案,而他尋求連任的意圖,已經是呼之欲出,該份施政報告彷彿就變成了他爭取競逐連任的宣言。

到了2017年1月,那份上屆政府的最後施政報告發表之時,梁振英已經代表了過去,他未能競逐連任已成定局。那份由他捉刀的報告便變成了一個政府施政項目的大雜燴,把過去幾年所有能夠想得出的施政都放進去;所有未完成的政策,就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未必能夠在新一屆政府落實的方案,例如強積金對沖及標準工時。其目的就是要蒙混過關,要證明梁特首已經成功完成五年前他那一份參選政綱。

以梁振英在這一段時間內的民望,這樣的姿態,如何能夠爭取市民對這兩份施政報告有較佳的評價?
今年這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起碼沒有利用剛在9月才出現的校園港獨海報事件大做文章;也沒有「乘勝追擊」,在政府DQ(Disqualify,取消資格)了部分民主派議員,以及檢控部分年輕示威者讓他們坐牢,這兩事上繼續糾纏下去;更沒有以這些事來標榜政府如何正確。有人可能會批評林鄭月娥刻意迴避政治,但在死結未能解開,有些問題也是之前幾年政治爭議的延續這個前提之下,政府能夠積一點口德,避免主動挑釁,其實已是合適的做法,也是爭取市民理解,以及主動尋求紓緩社會矛盾的應有之義。

政府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批評,林鄭月娥也背負着很多制度造成的困境。在施政報告發表之前,她也曾經試過沉不住氣,例如在出席街坊組織的典禮活動中呼籲對不正確的事要勇於發聲,那明顯是帶有挑動社會對立及動員一派打擊另一派的嫌疑了。不過,幸好這樣的口吻沒有在施政報告中再出現。

能夠以一個較為平和的調子講述施政藍圖及主要的政策意念,避免挑動矛盾及進一步的政治對抗,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合理的起步,也令市民對這份施政報告的感覺比之前那幾份較為平靜祥和。

特首曾蔭權任內,沒有展示具開創性的施政藍圖,也沒有大刀闊斧處理香港面對的各種問題,但他也沒有像董先生那樣處處突出一國,淡化兩制。圖為2007年10月10日,特首曾蔭權發表2007年施政報告。
特首曾蔭權任內,沒有展示具開創性的施政藍圖,也沒有大刀闊斧處理香港面對的各種問題,但他也沒有像董先生那樣處處突出一國,淡化兩制。圖為2007年10月10日,特首曾蔭權發表2007年施政報告。

較過往「香港本位」的施政報告

第一任特首董建華任內,令人感覺最差的是他那種大家長的態度與作風。董先生本身是一位十分傳統、作風保守的政治人物。在施政取向上,也比較傾向盡快把香港融入大中華主體,而急於淡化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累積下來的那一種國際性。他最終見棄於香港人,這也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

這並不是說所有香港人都抗拒融入大中華。事實上,香港的經濟及社會進一步與國內融合,已經是一個難以避免的趨勢,但在這個融入過程中,如何保持香港的特色、保持香港的國際性、避免習染國內政治及行政上的一些落後元素,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國兩制」及香港回歸的核心意念。

因此,作為代表香港人的特區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及大中華融合這個過程中,如何同時為香港的獨特性定位,也十分重要。

特首曾蔭權任內,沒有展示具開創性的施政藍圖,也沒有大刀闊斧處理香港面對的各種問題,但他也沒有像董先生那樣處處突出一國,淡化兩制。因此雖然他任滿之時也是灰頭土臉,但總算是全身而退了,後來被檢控已是後話。

上一屆梁振英政府任內,其中一個最令人反感的,不但是要「淡化兩制」,而是像要「矮化兩制」了。他這一取向,某程度上可能有現實的需要,也可能是他幾十年來為中央政府辦事而形成了的政治品格。在其任內,因為政治改革爭議而造成的社會對立,及社會對他個人的不信任,也令他更有意識地刻意矮化兩制,同時也令他處處站在香港人的對立面。這令原本在2012年時曾經對他抱有盼望的年輕人,短時間內變成最不信任他、最抗拒一國、最不願承認自己中國人身份,甚至要爭取獨立的一群人。

要應對這種局面,高壓打擊肯定沒有什麼用。強調要高速融入一國,把香港的國際定位淡化,也只會招來更大的懷疑和不安。這正是梁振英政府任內民望江河日下、社會越加不安動盪、撕裂越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政府可以選擇用盡千方百計推動香港配合主權國的大政策,也希望香港經濟社會都可以從中得益,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卻沒有必要把這些因素強調到像要香港人放棄幻想、放棄自己的身份和對香港社會的認同。

上面提及2016年那一份施政報告,雖然也有提及香港的獨特優勢,但總的而言,似乎還是要把香港定位為只是一個中國的城市,這就真的很難令香港人感覺良好了。

相對而言,在今年這份施政報告中,特首當然難免也要在開場時說幾段好話,照顧一下中央政府的情緒,但除了沒有再挑動香港內部的對立之外,在某些位置上,也明顯調整了過往幾份施政報告對香港社會的定位。例如,雖然報告在第三章的中間也花了一些篇幅談「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但在這個討論之前,第二章主要討論的還是香港內部管治的問題,中間分別只有各一段談到《基本法》23條立法及政改,是否足夠,這是另一個課題了。

就算在第三章,談及香港的「多元經濟」,未談到加強與內地合作及「 一帶一路」等機會之前,政府先談的,是特區政府與內地及海外政府的「政府對政府事務」及雙邊關係。這一個輕微的定位轉移,似只是輕輕帶過,也不一定說明特區政府會調整過去幾年的政策方向,但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姿態調整,也是對香港刻下社會情緒的一種照顧。

同樣的處理,在第六章中也可以見到。那一章談到「宜居城市」,在談過了「理念」及香港內部「交通運輸」發展問題之後,才談到「高鐵一地兩檢」及「港珠澳大橋」。

這一種以香港為先的鋪敘方式,雖然不一定能夠保證政府以後都會以更「香港本位」的立足點來處理香港社會的種種問題和發展,但如果政府能夠經常保持這一種警覺性,也明白到需要以這種取態來穩定香港的民心、保持香港人的信心及自我意識,這對香港社會內部的復和還是應該有幫助的。

特首董建華是一位十分傳統、作風保守的政治人物。在施政取向上,也比較傾向盡快把香港融入大中華主體,而急於淡化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累積下來的那一種國際性。圖為2004年1月7日,特首董建華發表2004年施政報告。
特首董建華是一位十分傳統、作風保守的政治人物。在施政取向上,也比較傾向盡快把香港融入大中華主體,而急於淡化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累積下來的那一種國際性。圖為2004年1月7日,特首董建華發表2004年施政報告。

意願良好,也難長遠迴避政改

施政報告當然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其內容討論到的香港內部具體施政,有很多都有爭議之處,例如房屋政策的調整便有可能帶來十分長遠的影響。

施政報告用了一章來談「與青年同行」,這明顯是針對年輕一代的躁動及對現實的不滿。分布於每個章節,都有一些爭取年輕人的新舉措。是否有效,還得拭目以待。但做一些事爭取年輕一代,總比擺明車馬想放棄他們,或要以政府之力來硬生生改變他們好。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仍然迴避政改問題,就算加大力度幫助年輕一代買樓,提供更多發言及發展的機會,是否就能夠令香港的政治轉趨平靜?這一點也令人有理由懷疑。

香港社會對立撕裂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於政治制度的不公平,不處理這個核心問題,其他很多爭議都難以解決。不解開政制這個死結,政府的施政無論如何意願良好,要有效推行落實仍必然會難關重重。不推動政改,政府也難以擺平不同階層及界別的利益。

顯然,政府這份施政報告除了上述在策略及基本立足點上的調整之外,也希望把有爭議的問題先擺開,先處理好一些惠民便民的措施,從而鞏固政府的支持,擺脫政府的弱勢,然後再徐圖後計。這一個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現在可能言之尚早。

不過,政府願意首先採取主動,放下幾年來的高姿態及傲慢,減少說一些挑釁性的說話,盡量照顧不同的訴求,無論如何也可以說是行出了第一步。作為政府就是要這樣,在競逐執政的過程中,可以立場鮮明,可以針鋒相對,但一旦執政,無論面對不同的挑戰和批評,都要本着一種操持權力者應有的謙卑。希望政府能夠抱有耐性,繼續本着與民為善的態度,來處理香港十分複雜的施政及政治爭議。雖然說特區政府是要雙重交代,但所謂「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就是要有一個立足香港,代表香港人的政府,而不是只要一個代表北京來管治香港的政府。

(鍾劍華,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志清 不同意什麽啊?可否明示。

  2. 所謂嘅進步或者改善就係將原本係你身上搶走嘅嘢,俾返小小你,甚至是包裝得更好嘅打劫計劃,交通津貼、乜居乜首置,吃相其實更加難睇,虛偽的表面功夫令人更覺嘔心,我實在難以將呢D行為看作什麼第一步,但若你將佢和CY比較,係統治手段來講的確係更加高明精緻,但亦是更加危險的。
    佢冇可能推動任何有意義的政制改革,甚至是任何觸動了既得利益改革,除非呢樣嘢係對共產黨或者習近平有利,777票嘅債都係要靠普羅大眾來還,這是共產黨的結構和形式使然。期望香港或者中國出現戈爾巴喬夫式的人物依然係一種中國千百年來期望出現明君聖主,而即使人民嘅苦難不斷重演卻永遠不尋求制度、系統上嘅改變的幼稚思想在作祟,唔通作為一介草民,就真係咁甘心受輪盤擺佈期望自己可以生在一個好年境了咩?

  3. 只怕林鄭會一直迴避政治問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