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周,中国乒乓球队的“兵变”终于迎来结局。
发生了什么?
事件的开端是6月20日一则官方新闻通稿:刘国梁卸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转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
在中国大陆,刘国梁是家喻户晓的名字。1976年,他出生于河南新乡,6岁学打乒乓球,很早就展现天赋,15岁破格进入国家队,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男子单打和双打两个冠军,后来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包揽世乒赛、奥运会、乒乓球世界杯冠军的“大满贯”选手。2002年,刘国梁退役转为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因带队成绩出色,2013年晋升为总教练。2016年,刘国梁带领的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里约奥运会的全部四枚乒乓球金牌。
刘国梁目前41岁,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他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执掌中国队教鞭。
而他要调去的“中国乒乓球协会”并无实权,在刘国梁之前已经有十八位副主席(还不算四位名誉副主席和四位特邀副主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很像技术官僚被“明升暗降”的经典剧情,然而刘国梁本人保持了沉默,这也令坊间只能暗中猜测事件的原因。
6月22日,刘国梁的好友、乒乓球女国手王楠的丈夫郭斌在微博上谈到了刘国梁的事:“年富力强、正值巅峰就让人给客客气气地玩了,他们折腾的不是你,是国球……”
不满的声浪因此被引爆,网上开始出现针对“举国体制”管理者体育总局的声讨文章。6月23日,正在成都参加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的三位中国男选手马龙、樊振东和许昕,以及男队主教练秦志戬和教练马琳集体选择退赛。还有众多乒乓球国家队选手集体在微博上发出“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因想念您”和刘国梁的漫画版头像。“兵变”正式摆上枱面。
迅速“反转”的兵变
网民们用历史上的故事对这次事件进行比喻。他们把刘国梁比作岳飞,把罢赛的选手和教练比作岳家军,而从乒乓球队出身,并跻身体育总局领导层的蔡振华则是宗泽。而日本网友在雅虎新闻里表达了对刘国梁被解职的不解和愤慨,被比喻为“听到大宋斩了岳飞而失落的金国人”。
但有趣的是,没有人敢于公开指出谁是宋高宗赵构。绝大多数批评都集中在了“秦桧”——也就是上任刚半年的体育总局局长茍仲文的身上。而中国的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毫不令人意外地管控了这样的讨论,相关邮件的截图在朋友圈小范围传播;在微博上,很多相关话题都搜索不出结果;微信公众号上相关的文章也大量遭到删除。
与网民的沸反盈天相比,事件的当事人反应平静得多。6月23日当天,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在官方网站发文,称选手的弃赛行为极其错误,置职业运动员的操守和国家荣誉于不顾,并责成中国乒协彻查。第二天,中国乒协发表声明,称刘国梁的职务变动是减少管理层级的“扁平化改革”的一部分,同时也对弃赛的球员和教练的行为表示“震惊和痛心”。随后中国乒乓球队以及涉事的三名选手两名教练,几乎同时在当天深夜发出措辞几乎一模一样的六封致歉信,表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在一周的沉默后,刘国梁于6月27日深夜在微博表态。他首先说自己拥戴习近平的改革措施,表示自己不会因为留恋职务而阻碍改革,撇清了自己与罢赛事件的关系,但也承认自己在“思想教育和管理”上负有责任,并为此向公众道歉。
这条有六百多字、四个国旗和三个握拳图案的微博禁止评论,但是发出三小时内,已经有4.6万条转发和30万次点赞。此次事件基本可以说是迅速告一段落。
乒乓球队:找不到借口的改革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的金牌数从上一届的38枚大幅下降到26枚。虽然官方媒体一再强调已经不再坚持唯金牌论,但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很快就因为年龄原因退居二线,他留下的职位被北京市委副书记茍仲文接替。
出生于1957年的茍仲文是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的第一届大学生,工科出身,曾长期在电子工业部(今天的工业与信息化部的前身之一)供职。和大多数体育总局局长一样,调职前并无相关领域从业经验。
茍仲文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很重要的是“扁平化管理”,也就是在各个大项目中不再设立总教练。此举被认为是削弱各个项目中心的权力,便于总局直接插手。
“扁平化”的首批牺牲者是体操队的黄玉斌、射击队的王义夫和羽毛球队的李永波。这一波调整没有引起太大争议,因为这三项都不是商业化程度特别高的运动,而且三位总教练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成绩也都不算出色。尤其是李永波还一直深陷逼走队内名将、贪腐等丑闻中,他的下台在中国社交网络上得到了偏正面的评价。
然而,兵乓球的情况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它是中国的“国球”,在改革开放前,世乒赛几乎是中国可以获得体育冠军头衔的唯一渠道。在那时候,容国团、庄则栋等乒乓名将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庄则栋还曾担任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回奥运会,1988年起,乒乓球进入奥运会,自此成为中国奥运军团“金牌主义”理念最坚实的支撑点。历代32枚金牌,被中国人拿走28枚。
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只有中国队的内乱可以削弱“统治”地位。奥运会奖牌榜按国家计算,当两位中国选手相遇时,教练组往往安排默契球,让更有希望的选手晋级。1980年代末的女国手何智丽就因为对让球政策不满而随丈夫加入日本籍,代表日本队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击败邓亚萍夺冠。何智丽在得分后用日语怒吼“よし!(好!)”的画面,深深留在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在那之后,中国队的让球有所收敛,内部也显得团结了很多。这就更杜绝了金牌外流的可能。
但这反而催生了危机的另一种面相:某个奥运项目如果长期由同一个国家“统治”,难免招来别国嫉恨,甚至被投票驱逐出大赛。但是对于乒乓球这种商业化程度不高的项目来说,奥运会这个平台极其重要。
为了回应不时出现的“乒乓球离开奥运会”流言,也为了提升比赛观赏性,国际乒协曾陆续进行多项改革:把球的直径从38毫米改到40毫米,降低中国选手的快攻威胁;把每局21分改为11分,增加弱势选手爆冷的机率;禁止在发球时用手遮挡,增加回合数。在赛制上也有颇多改革:奥运会团体赛取代双打;同一协会只能派两位选手参加同一届奥运会,且只能分配在同一半区等等。
然而,中国的乒乓球在举国体制加持下,仍然显得不可战胜。似乎只有刘国梁主导的“养狼”——即把中国队的训练方式和技术手段传授给外国选手——才能让这项运动显得稍微平衡一点。即便如此,在当下的世界乒乓球界,也只有日本可以略微接近中国队的实力。
战绩卓越、没有绯闻和内乱,刘国梁看起来是最不可能被免职的总教练。
因此,动到刘国梁头上时,完全不同的情况发生了。不仅有球员、教练抗议,民间的怒火似乎也尤其强烈。即便有关部门的删帖通知早就发送到各个网站,但为刘国梁鸣冤抱屈的微博仍然屡删不绝,甚至有人把热播中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剧情剪成反序,暗讽体育总局瞎指挥。
新民族主义符号的边界
但是,激起极大民间反应的,不仅仅是刘国梁自身的业务水准。更大的因素是观众群体的改变。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全部四枚金牌,这并不让人意外。意外的是他们有了一个被称为“迷妹”的爱好者群体。
如果要对“迷妹”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应该是这样:出生于90年代以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喜欢以娱乐明星为主体的耽美(幻想中的男男爱情)作品,活跃于晋江文学城、lofter 等网站。她们通常会按照追的明星不同,自称“我是某某某的迷妹”。
这些迷妹群体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崛起的象征。她们对于明星的狂热,往往会投射到国家身上。她们中比较大的会喜欢日本动画《黑塔利亚》中的王耀(中国的拟人化形象),小一点的则会认同本土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兔子(中国的拟人化动物形象)。
狂热具有优先级。当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时,她们会对政府暗中封杀韩国明星表示理解,因为“国家面前无偶像”;外国艺人出现疑似“辱华”时,她们会主动翻墙去脸书、推特、 instagram 上刷屏留言,迫使对方道歉。
中国乒乓球男队的选手们,原本是完美的偶像。他们年轻帅气,球技傲立世界之巅,球衣上的国旗图案更是让他们成了“祖国”的活体化身。和田亮等体坛前辈们不同,这批选手出生在了智能手机的时代,微博、秒拍以及各种直播软件让迷妹们可以随时随地近距离关注自己的“爱豆(idol)”。对乒乓球选手,粉丝们热情高涨,他们参加比赛会有人打出巨幅海报“应援”,回国时迷妹们会去接机,在 lofter 上,他们被起了一些黑话一般的代号——例如张继科是“獒”,马龙是“龙”,许昕是“蟒”,被二次创作成了小说、视频和漫画。其中的头牌张继科,在微博上有828万粉丝,几乎已经是一个准一流娱乐明星的水平,就连中央电视台都愿意请他上元宵晚会。
不过,罢赛风波发生后,迷妹们的群体发生了一些混乱。毕竟,一方是象征国家的少年,另一方则是国家机器本身,如果需要“站队”,应该站哪边?有些人说这些年轻人太冲动,希望他们不要为了一时意气而毁了自己的前途;有些人努力搜遍网络,试图拼凑出茍仲文贪腐无能的证据;也有些人找到了刘国梁和他的家人与人联手经商的工商登记资料,似乎要证明这个又胖又不好看的中年教练是“罪有应得”。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支持自己偶像的也不乏其人,毕竟“迷妹”中有一种常见的“亲妈粉”心态,见不得自己的偶像受一点点委屈。体育总局、乒乓球协会的措辞越是严厉,茍仲文、蔡振华或者刘国梁越是可疑,这种“护犊”心理也就越强。
但小粉红们比较有默契的是,他们的批评通常到茍仲文就封顶了,不会触及国务院分管文体工作的副总理刘延东,往上去批评举国体制自身的就更加罕见。
然而网信部门并不会区分一个批评者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派”,还是一时情绪化的“迷妹”,删帖封号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再遭遇了专政的铁拳后,有小粉红迷妹哀叹“我这是再也粉不起来了”。
这也许是一个信号,说明近年来让传统的自由派知识分子颇感焦虑的“青少年民族主义化”也许并不是洪水猛兽,也许盲目崇拜一个看似宏大的东西是青少年的一个必经阶段,可能只是过去我们没有社交网络来观测到这种盲目狂热而已。最后,再强大的虚妄狂热,都会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低下头来。
(比利小子,前记者,流行文化研究者)
我们即将推出深度专题付费阅读计划,现在就参与群众集资,立即成为付费会员
「在改開放前,世乒賽幾乎是中國可以獲得體育冠軍頭銜的唯一渠道」
校對和編輯任重而道遠啊
其实这个事情很复杂的,我个人倒是觉得刘国梁和这几个运动员有“搞团团伙伙”、“小圈子”之嫌,很大程度也是利用他们在球迷中的威望来抗拒改革,保护自己利益,只不过整好和一些自由派认为的个人反抗体制、下属反对领导有些外表上的重合罢了
因为我亲爱的祖国培养的是顺民+无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啊。粉丝的姿态本来就是放弃思考,摆低姿态,具体的粉的对象和强烈程度不同而已。那些这次喊不做小粉红的人,保不准下次又恢复成小粉红了。反正只是对具体事件的反应,而非因为有自己很明白的准则,坚定的反对或支持。
有餘韻的評論
为了争夺体育界的一个指标而已
其實噉樣幾好,畀啲五毛小粉紅受下國家機器嘅恩賜冇咩唔好
同意润土和七恩霸
不是不批评的更深入,有一种叫做秒删,还有一种和谐,还有一堆敏感词。
你一说,就有了一个罪名---意图谋反国家罪,自古以来,文字狱到文革到六四事件再到709事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永远不知道你这些话哪天被挖出来,会不会毁了自己和周围人。在这个极权的国家,官僚主义还很严重的地方,对于普通人,民主一直没有什么实感,政治是不允许讨论的。
新闻只允许那几家说,关了一个个公共账号,整治了视频网站,投个视频都要实名制,总之能表达观点的地方,还有几个没被整治?又能说什么?
有些问题的讨论还是请要结合一下当前环境的好。
关于后面粉红迷妹文化和网络民族主义的分析,我推荐作者可以看看这篇论文:《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制研究》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GJXW201611003&v=MDg2MTZyV00xRnJDVVJMMmZZZVJtRnlIaFdyek9JaWZUZWJHNEg5Zk5ybzlGWjRSOGVYMUx1eFlTN0RoMVQzcVQ=
此事导致这么大的舆论后果不只是迷妹效应吧,应该是罔顾民意的打压手段,加上之前一系列热点事件不了了之,让很多自以为活在美丽新世界的年轻网友再一次感受到了1984
后续接着来了 接下来的澳大利亚公开赛男队因“疲劳过度”集体退赛
最后一段很有意思
楼下的分析相当到位
文章前一大部分对于事实的梳理必要而且做得很好。但是对于后面的分析视角则有些窄了。这次罢赛风波能够具有这样的影响力恰恰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以“迷妹”文化为代表的所谓“虚妄狂热”。这件事发生在近来波诡云谲的舆论收紧与管控加强的背景下,这种“少年意气”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更多普通人的共鸣。文章分析部分过于倚重“迷妹”、“小粉红”、“亲妈粉”这种标签化的分析,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
一直以来 小粉红高举爱国大旗 无往不利 但在此次事件中被爱国怼回来了 还享受一把禁评的待遇 真可谓成长的烦恼哈
身份认同比什么都重要。爱国不过是确立认同的手段之一。当认同遭到伤害时,“欢迎国乒队员加入外国籍十年报仇不晚” 的论调也就出来了。
反正对于刘国梁后来的表态有两种猜测。1、立场坚定,却矫枉过正;2、物极必反,刻意讽刺。
漂亮的一篇
这篇很有南周的味道
“小粉红”终究会蜕变为“你国党”,早晚只是遇到祖国社会主义铁拳早晚的时间问题。
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全篇精华
太偏激了一點。國乒擁有較多粉絲,與劉國梁推導的市場化分不開,乒乓球员積極參與商業活動也是為推廣乒乓球做努力,在曝光率增加,戰績顯著,球員形象良好的情況下,圈粉數量提高係正常情況,也是國乒體質嘗試改革走向市場與商業,推動乒乓熱情的必然產物
很有意思.有句话叫做冤有头债有主,可是有的人不知道怎么的,就是学不会这个道理.
最后一段话很有意思+1
最后一段话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