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特首选举是出名的“小圈子”选举,它的好处本应是方便操控,但十分尴尬地,这一个本来被中央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制度,却在刚刚结束的特首选举委员(选委)选举中出现失控。很明显,“小圈子”选举制度已日渐过时,中央是时候重新考虑一个符合民主原则的普选方案。
北京失主宰特首的绝对优势
经过今次选举,中央已失去了主宰谁是下届特首的绝对优势。在上一届特首选举中,中央支持的候选人梁振英,最终也只得689票。在五年后的今日,建制派的分裂只有更深,加上今届泛民的选委数目急增,相信中央可以完全掌握的票数,一定比689票还少,要得到过半数的601票也需要一定的努力。在中央“铁票”急降的情况下,中央已失去了它惯常拥有的主动权,被泛民及一众有相当实力的候选人所牵制,要面对他们的讨价还价。对以泛民为首的非建制派来说,由于取得超过三百席,只要有多过一名有实力的建制派候选人参选,他们随时有机会化身特首的“造王者”,成为较开明的建制派候选人的合作伙伴。绝不排除以上双方,或明或暗地互相配合,来增加自己在中央面前的谈判筹码。
当然,中央绝对有能力阻止以上的情况发生,完全封杀泛民等非建制派成为“造王者”的可能。问题是,中央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利益和代价来交换,严重地提高了中央管治香港的成本。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是,中央禁止多于一个建制派候选人参选,但这个做法一方面非常“难看”,强化了特首是由中央“钦点”的事实,也显示中央本身缺乏信心,担心未能全面掌握建制选委的投票意向。而且,由于“小圈子”选举的最大特色是“分赃政治”,一众建制选委主要是用利益,而非共同的政治理念来联系,因此要劝退其他建制候选人及向建制选委“箍票”,中央非付出不菲的利益作为交换条件不可。
在中央的“武器库”中,它也可以随时再次使用人大常委解释《基本法》等“武器”,来阻止它不喜欢的候选人参选特首,甚或干脆地不任命它不能接受的人为特首,变相推翻选举结果。根据《基本法》第45条,特首虽然是由选举产生,但最终必须经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但是,这也不能避免以上所提及,大大增加中央管治香港成本的结果。
“释法”或不任命等做法,均可在正式制度的层面上,把事件解决,但所引致的市民不满或反弹却不能轻视。它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及对法治等核心价值的冲击,随时威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中国透过香港得到的庞大经济利益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川普)有意挑战“一个中国”政策、中美关系出现不明朗变数的大气候下,用以上如此大的举动来清除特首候选人,甚至是当选者,均会使香港的管治再次成为国际议题,实属不智。
小圈子制度背后假设已不合时宜
制度失效,一切在意料之外,源于制度背后的思维已不合时宜,脱离了香港的实际情况。在这时刻,中央必须深切反省,调整治港的思维和策略。现时“小圈子”制度的假设,是只要在施政上讨好财团及精英,便可保持香港的繁荣与安定。因此,在特首选委的选举上,主要是商界钜子、富豪、专业人士等才有资格参与。可是,回归后的情况,特别是在梁振英管治下的香港,皆和这假设有很大的距离。特区政府管治的主要盟友和支持者,除了商家富豪外,居然是基层、年长或较低学历的人士。
反而,在特首选委选举中,有票及有权参选的中产及专业精英,却在特区的实际管治上,被排斥及边缘化。同时,在香港的原有制度和价值,包括了法治、言论自由、廉洁、经济上的公平竞争,及公务员团队特别是纪律部队的政治中立,被不断破坏下,这些中产和专业精英在工作及生活各方面均吃尽了苦头。再者,今次泛民在选委的大胜,也反映年轻力量在各专业界别的影响力和他们的不满。由于专业人士的生活再差也达一定的水平,亦证明了年轻人对民主制度和公义的渴求,并不能单纯地透过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来满足。
既然连“小圈子”制度也失控,与其不断透过利益输送及政治分赃,来勉强维持这个成本甚高、成效成疑,而认受性又低的制度,中央倒不如去重新考虑一个较为民主的特首普选方案。中央必须知道,一个有合理竞争、有中央与香港双方也能接受的候选人参与的普选制度,其管治成本和难度,未必一定比目前已经失控的小圈子选举为高,值得从新考虑。
(黄伟豪,中文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各省開放越來越多國際口岸與行業投資准入的狀況下,究竟香港的轉運優勢變化影響工作職位的狀況是怎樣,應該也是很值得調查的,究竟有那些工作機會是不需要跟大陸產生直接聯繫。 本港出口貨物 (百萬港元)2016年10月 3,632 轉口貨物 (百萬港元)2016年10月 310,094 總出口貨物 (百萬港元) 2016年10月 313,726 進口貨物 (百萬港元) 2016年10月 350,949 服務輸出 (百萬港元) 2016年第3季 260,936 服務輸入 (百萬港元) 2016年第3季 126,098。
作者把中共想的太善良了吧,真普选了大陆那边按不住了就
@你需要吃药 我觉得相比于有人骑在我头上作威作福,骂几句还算好了
@你需要吃药 環球雜誌係對你極comfortable的choice.
世界最大的騙子是誰?
有評者說作者太天真,是不錯的。雖然掛著學者的頭銜,但畢竟是香港人,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央的政治思維模式。所謂的小圈子選舉「失控」說法,基本上是一廂情願的狹隘論調。根本未見中央或中聯辦有任何試圖影響選委會選舉的動作,何來操控,亦何謂「失控」呢?假如真想操控,又怎會對民主300+等大張旗鼓的挑釁行為無動於衷、毫無反應呢?
作者的另外一段重點評語「…但所引致的市民不滿或反彈卻不能輕視。它所帶來的社會不穩定,及對法治等核心價值的衝擊,隨時威脅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中國透過香港得到的龐大經濟利益造成負面影響。… 用以上如此大的舉動來清除特首候選人,甚至是當選者,均會使香港的管治再次成為國際議題,實屬不智」,更是令人啞然失笑。平時都把中共妖魔化為殘忍無情的極權,此時緣何竟被期許成為體恤民情、計較得失、深明大局的開明政權了?目前的中國政府,會重視小部分「香港」市民的「不滿或反彈」嗎?所謂的「社會不穩定」、「核心價值的衝擊」,至多只能限定在香港社會的「不穩定」和「衝擊」吧?還有,大陸從香港得到利益多,還是香港從大陸得到利益多,早已人人盡知,大陸會對香港根本不成比例的「龐大經濟利益」而擔憂嗎?更可笑的,是作者認為令「香港的管治再次成為國際議題,實屬不智」,之前在香港管治問題上已經產生不知多少國際議題,中央會因為泛民一派的小小得勢,就突然變得明智,肯放低身段息事寧人了嗎?
從中央到香港,早有人不斷警告說如果任由一班本土至上、民主自決的人搞亂香港,受害的不是大陸,而是香港自身。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實情即是如此。僅香港旅遊、零售業的持續蕭條,已見其害,而這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第六段中作者对支持者既有富豪又有低学历基层及年长人士感到很惊讶。其实这没什么可吃惊的啊。很多国家的威权政党支持结构都是这样啊。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土耳其都是典型。美国和台湾地区很大程度也有这种特色。中国大陆除了年长这个不符合(因为年轻的小粉红太多了),其实对中共支持最有力的也是富豪、低学历、基层(主要是农村地区)。城市中产阶级虽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支持,但是心底里看不起中共的。尤其沿海地区大城市受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多数都是持自由派观点。所以说威权政党或政府的支持者结构一直都是这样,不奇怪。作者何必大惊小怪,以为奇特。
作者简直太天真,居然幻想中共会主动给予民主
普选什么的 对共产党来说是梦魇 国内选举是这样的 指定好的人 二选一 反正你也不认识
要中共开放普选 这不与虎谋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