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网络能承载优质理性的公共讨论吗?在社交媒体主导的年代,水准不一的碎裂言论,分众取暖的阅读行为,加上“演算法”屏蔽,让这个命题渐成悬念。不过,网上行为毕竟受制于介面,这个问题也该转译为:是否存在某种网站设计,有利于理性的公共讨论发生?在摸索这种可能性的路上,中国的问答社区“知乎”累积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经验。
知乎的简单身世
知乎是一个社会化问答网站,其宗旨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创始人周源希望以“共同编辑”为手段,让优质的知识自由传播。知乎和微博、微信具有相似功用,都能通过UGC平台(同时实现下载和上传交互的互联网平台)搭建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社会化和社区性影响力。然而,在用户群体层面,知乎与微博、微信有明显差异。
知乎早期采用“邀请+认证”的实名注册方式,严格的审核环境,保证了初创阶段用户群的高水平。许多经过严格筛选的用户,都是各领域专家。他们针对特定问题的回答,有很高参考价值。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降低门槛。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数就从40万迅速升至400万。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虽然废除邀请制和实名注册后,知乎的门槛有所降低,但长期形成的,生产高质量内容的氛围并没有因此消失。
例如,在问题“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获得赞同数最高的前五个答案,答主身份分别为:一线环保监察工作者、气象学博士后、环保学者、建筑节能领域从业者、环境工程领域科研人员。他们的答案图文并茂、篇幅较长,一些答案还附有相关知识的链接。
就内容而言,这些答案均为答主结合多年相关科研结果或从业经验,相对专业化的分析。他们对一些公众认知盲点进行科普,证伪相关谣言。这些具有专业性的分析,往往还根据其他用户的评论和指正进行修改和完善。这种讲求理据的公共讨论,无疑提高了中国网络讨论的质量。
有人曾对知乎中的高赞同回答进行数据抓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00字以上的答案占赞同回答总数的80%;然而所有人点下的赞同,却有40%落在总数不到4%的1000字以上答案头上。1不少长篇幅文章采用学术论文写作方式,逻辑清晰,参考文献丰富。由此可见,知乎的内容具备很强的理性。
比较而言,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号获取丰富的资讯信息,但这些订阅号名目繁多,良莠不齐。微博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两类话题为社会和明星,并且由于受到字数限制,用户只能通过“长微博”的方式发布“干货”(2016年年初,新浪微博宣布取消140字限制,用户可以发布最多2000字内容)。比较来看,知乎上1000字答案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从早期的1%逐步升到今天的3.5%上下,并且保持稳定的增长。
知识精英与理性讨论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Innis)曾说:“不同媒介对控制力有着不同的潜力。不能广泛传播的,或者需要特殊编码和解码技术的媒介很可能会被上流阶层所利用,他们有时间和来源获得这些媒介。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化。”社会化媒体赋予草根阶层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平等表达,解构了传统的权力体系。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代表精英发声的单向传播,那么新的社会化媒体就更像是草根的众声喧哗。
也正因如此,微博这样的低门槛社会化媒体,往往更易沦为网络口水场。知乎却非常不同。
作为一个相对精英化的问答社区,知乎聚集了大量高学历和拥有专业背景的知识精英。知乎用户倾向就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回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微博与知乎在社区结构、开放程度、内容特征、社交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两个平台的权力结构和话语特征,也使得二者上头的公共讨论,有明显不同的模式。
具体而言,微博通过名人大V吸引用户;要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一、博主处于信息源的上端,会成为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者;二、博主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比如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士;三、博主的发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这三个条件来看,微博中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大V用户,是在把线下社会身份向线上转移。实名认证制更加强化了这一过程。
与微博的名人大V机制不同,知乎通过“知识和信息”进行权力赋予。掌握知识、文化、文凭的人,拥有这个社区中最核心的文化资本,该资本可以直接转化为话语权和影响力。用户依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纵深分析,在知乎中做出高质量回答,吸引其他用户关注。认真负责的态度、货真价实的分享、积极主动的交流、默默无私的奉献,更能为其赢得声望和影响力。他们在社区讨论中往往能博引相关材料,对问题进行较深入剖析,引导其他用户从多方面多角度,发表尽量理性的见解。
知乎信息生产的金字塔底端,有大批文化资本匮乏而又嗷嗷待哺的普罗受众。如果一位用户同时具备知识和幽默细胞,作答严谨又懂得如何“抖机灵”(插科打诨地展示幽默),就更容易成为知乎上的意见领袖。
此外,知乎的产品设计中,没有刻意强调鼓励依据兴趣的信息过滤──这种过滤是微博和微信的产品特征。网络讨论需要多元的观点和意见,缺少异质性往往会造成群体极化──不同意见之间不再有交流。知乎问答没有严格的学科界限,问题对所有人开放,支持用户各抒己见。学科界线的消解带来阅读压力的降低,这就使不同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内容,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回答,也因此更加鲜活真实。
虽然知乎与微博都倾向于获取和传播碎片信息,但知乎有更严格谨慎的筛选机制,比如赞同和反对的投票系统、折叠答案、友善度积分系统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从这些方面来看,知乎代表了当今中国互联网中崇尚理性的一种力量。
过滤时代与网络自由
美国法学家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写道:“一个共同的架构和经验,对异质的社会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当我们有无数的选项可以选择时,我们常会放弃某些重要的社会价值。”
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中,随着个人媒介参与的提高和媒介的细分发展,我们的信息越来越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桑斯坦认为,自由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广泛的选择之上,人们应该置身于各种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当科技能轻易让人自绝于他人的意见时,科技的进步将成为通往自由之路的阻碍。
然而,在当下,技术正在赋予人们力量,去过滤不想要的信息,个人对内容的掌控激增,协同过滤使信息消费者的眼界窄小,沉溺于固有的品味;共同经验的缺乏以及个人化的过滤系统,将使网络赋权大打折扣。
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主流载体,但其在协同过滤的层面上,正将我们抽离于公共的讨论空间。信息超载与过滤需求是相伴而生的,在信息泛滥的时候,过滤成为必要手段。在微博上,我们获取的信息多是基于我们事先选择好的类别。在微信里,我们建立起基于亲缘和地缘的强关系链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这种方式无形中,屏蔽了那些不属于我们兴趣范畴的内容。更典型的,如基于算法推送的“今日头条”,其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虽然迎合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兴趣爱好,但也会使受众细分至小圈子和同质化群体,不利于用户接收多元信息。
知乎的价值在于,在每个问题下,它几乎保留了全部讨论内容。其不因预设的用户兴趣标签和个人喜好,屏蔽用户可能不感兴趣的回答。当然,知乎中也存在过滤机制。但诸如知乎圆桌和热门话题这样的栏目,依然鼓励用户参与到关注度最高的讨论中。这些讨论不一定是用户兴趣所在。在评论区,大量评论都不来自已有的关注关系。陌生人和陌生的观点,往往更能带动讨论进程。就这个层面来说,相对于微博等其他网络讨论空间,知乎更能彰显网络自由。
另外,知乎生产的知识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知乎中的信息内容也容易链接,每一个答案都有相应的网址,这样就提高了搜索的可得性,进而丰富了公共领域的优质知识。相对而言,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内容,却很难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因此,知乎平台的信息易得性,能让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知识内容,获取准确链接,对于公共领域知识的丰盈有积极作用。
知乎是否越来越“水”
与此同时,知乎门槛的降低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无意义的私人话题,不免流入公共空间;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常常被一些明星八卦、心灵鸡汤、奇闻异事边缘化。像 “女朋友长得漂亮是怎样一种体验”这类问题,很容易因为关注度高和回答数量多,而成为知乎热门问题。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知乎中很多用户都能够自觉意识到这种问题,也很多相关话题的讨论,比如 “为什么近来感觉知乎用户水平急剧下降”等等。
就目前来看,知乎社区并没有因为开放注册和门槛降低,而从一个精英化的传播平台沦陷为草根舆论场;知乎社区仍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在中国目前所有社会化媒体中,知乎依然是一个能够代表理性和自由的平台。就这点来说,它也许是一块更接近“网络公共领域”的试验田。
(胡泳,互联网与新媒体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现在回看,一声叹息
引用网易新闻用户“大清是有钱”的跟帖来评价知乎最为贴切。
知乎,一个本应该传播科学,发扬相互讨论探索精神的平台,却成为了审查最严格,删帖最频繁的地方。知乎变桎梏!
如今知乎为了存活下去已经成功实现了政治文化领域的自我阉割,并且在政府主导的意识形态之下利用喉舌培养了一大批新时代红卫兵,那个允许异见的网络社区早以消失
3年之后,这片试验田变成什么样子了呢?理性和自由已经越走越远了吧
讽刺。
现在看来,确实有点讽刺。
现在打开知乎似乎都是段子了,还是那种QQ空间传烂了的。
知乎,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