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蔡玉萍:梁天琦的“谁是香港人”论

身份政治的盲点是,为了团结众人,常常不得不把社群内在的分歧噤声及压制,并把异己清除。身份政治亦常常把群体浪漫化,美化了。

蔡玉萍:梁天琦的“谁是香港人”论
2016年2月28日,香港, 参与新界东立会议席补选的本土民主前线候选人梁天琦在调景岭选举中心内向支持者喊口号。

语言的意义从来不能与论述的背境切割。最近梁天琦的大陆出生背景,成为了传媒的讨论对象,他针对谁是香港人的说法备受批评,因为本土派一贯反移民的政治取向,因为“本土民主前线”(简称本民前)在未发现梁天琦出生地前,针对的从来不是移民的文化融入问题,而是恐惧社会资源被移民分薄。

2015年10月,本民前陈述其反大陆移民的原因是:“香港土地有限,资源有限……输入新移民……原本属于我们香港人的东西,甚至香港这片土地都会落进新移民的口袋。”但在最近《端传媒》的一篇访问中,梁天琦大谈他对谁可以成为香港人、谁是香港人的看法,指出“新移民不一定就是他者,如果一个新移民来了香港,主动学习广东话,认同香港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那他/她也可以是我者”。

梁的“文化拥抱论”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但其实大有问题。梁在本民前一贯反移民的前提下说出这一番话,仿佛在说“本民前之所以反移民,是因为现在的移民都不主动学习广东话,也不认同香港的文化及核心价值,因此本民前才反他们”。这个假设毫无事实根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