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科技是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素的核心动力。本届香港特区政府着力推动创新及科技产业的发展,刚刚公布的行政长官2016年《施政报告》,不仅将发展创科产业列为重要施政方向,在支持创科产业的发展策略方面亦呈现了新的亮点,致力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肥沃的土壤。
以配对基金鼓励市场参与
过往,香港特区政府已通过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的形式支持创科初创企业。然而若以公帑直接资助创科领域的发展,其制度本身即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公共财政为保证纳税人的利益,在使用时具有规避风险的特征,须经过谨慎的审查和批准程序。这导致现有资助基金的限制条件较多,而且不允许资助基金的跨境使用。
然而创科产业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与财政资金在使用时对风险的规避不相匹配,政府以行政管理方式过多规管资金的使用,就使得业界的实际需求无法被满足。其实市场中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乐于承担风险的投资基金,能够更加灵活的回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符合创科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问题,特区政府从2016年开始将改变原先单纯以政府资金资助研发项目的模式,通过预留20亿元资金成立配对基金,激励和引导市场中的资本投资于香港的创科初创企业,使资金的流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拓展产业发展用地,加强与珠三角联动
拓展产业发展用地是支持创科产业的另一项重要举措。香港特区政府过往已通过建设数码港、香港科学园等具备配套设施资源的产业发展园区,支持香港创科产业的发展。其实,香港创科产业基地的选址还需充分考虑香港与整个珠三角地区科技产业链的协作关系。目前,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具世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生态系统,从资金、研发、产品中试到大规模生产一应俱全。香港创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整个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良性互动,从而成为大珠三角创科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充分把握内地庞大市场中的发展机遇。
如果把现有的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位于新界沙田的香港科学园由于与深圳的交通往来较为方便,与位于港岛西部的数码港相比,更便于入驻企业与珠三角地区的业务往来,因此在吸引企业入驻方面的活跃度更高。2016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提出将在深港边界的莲塘/香园围口岸附近物色合适的土地,作为长远发展科学园及工业邨之用。这一措施不仅符合产业发展对空间的需要,亦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配合香港与珠三角创科产业的联动。
发挥“一国两制”优势,致力高增值环节
未来,香港创科产业的发展应利用好珠三角地区已形成的产业链,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香港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吸引成功的科技企业到香港上市,在香港的金融市场中分一杯羹,更应重点发展科技产业链中有关研发的高增值环节。
香港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等教育、研究资源、人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在2015年,香港亦有五个由本地科研人员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技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未来香港特区政府亦将鼓励科技研发成果向产品转化,2016年政府将预留20亿元予新成立的创新及科技局,用投资收入资助香港的大学进行中游及应用研究。
此外,香港亦可以充分利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积极吸引深圳的科技企业在香港设立研发基地,尤其是处于产业价值链核心的旗舰企业,由此衍生出的产业配套需求将推动大量的香港中小科技企业发展。
随着深圳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例如内地和香港津津乐道的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已成为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中的翘楚。在这些公司向海外扩展的过程中,希望吸纳大量优秀的海内外专业人才,包括非华裔的外籍专才,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全球竞争力。而香港的法制、税制在吸引人才落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语言、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内地相比亦更加国际化,这些优势被很多深圳的科技企业所看重。珠三角的科技企业若选择在香港设立研发基地,对海内外的精英人才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香港内部邻近深圳的区域是珠三角科技企业南下设立研发基地及海外营运总部的理想落脚点。伴随着莲塘/香园围口岸被纳入创科产业的长期发展用地,未来香港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落马洲河套地区以及新界北部的其他地区,在进行功能规划时均可将与珠三角联动发展创科产业作为重点考虑。
(方舟,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