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方舟: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策略新亮點

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應利用好珠三角地區已形成的產業鏈,並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香港不僅要吸引成功的科技企業到香港上市,更應重點發展科技產業鏈中有關研發的高增值環節。
圖為香港科學園的生物科技大樓。

創新及科技是當今世界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生活質素的核心動力。本屆香港特區政府着力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剛剛公布的行政長官2016年《施政報告》,不僅將發展創科產業列為重要施政方向,在支持創科產業的發展策略方面亦呈現了新的亮點,致力為產業發展創造更加肥沃的土壤。

以配對基金鼓勵市場參與

過往,香港特區政府已通過設立創新及科技基金的形式支持創科初創企業。然而若以公帑直接資助創科領域的發展,其制度本身即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公共財政為保證納稅人的利益,在使用時具有規避風險的特徵,須經過謹慎的審查和批准程序。這導致現有資助基金的限制條件較多,而且不允許資助基金的跨境使用。

然而創科產業本身具有高風險的特徵,與財政資金在使用時對風險的規避不相匹配,政府以行政管理方式過多規管資金的使用,就使得業界的實際需求無法被滿足。其實市場中包括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以及私募股權投資等樂於承擔風險的投資基金,能夠更加靈活的回應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符合創科產業的發展趨勢。針對這一問題,特區政府從2016年開始將改變原先單純以政府資金資助研發項目的模式,通過預留20億元資金成立配對基金,激勵和引導市場中的資本投資於香港的創科初創企業,使資金的流向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拓展產業發展用地,加強與珠三角聯動

拓展產業發展用地是支持創科產業的另一項重要舉措。香港特區政府過往已通過建設數碼港、香港科學園等具備配套設施資源的產業發展園區,支持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其實,香港創科產業基地的選址還需充分考慮香港與整個珠三角地區科技產業鏈的協作關係。目前,深圳及其周邊地區已經形成了具世界影響力的科技產業生態系統,從資金、研發、產品中試到大規模生產一應俱全。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與整個產業鏈中其他環節的良性互動,從而成為大珠三角創科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充分把握內地龐大市場中的發展機遇。

如果把現有的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做一個比較就會發現,位於新界沙田的香港科學園由於與深圳的交通往來較為方便,與位於港島西部的數碼港相比,更便於入駐企業與珠三角地區的業務往來,因此在吸引企業入駐方面的活躍度更高。2016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將在深港邊界的蓮塘/香園圍口岸附近物色合適的土地,作為長遠發展科學園及工業邨之用。這一措施不僅符合產業發展對空間的需要,亦在地理位置的選擇上配合香港與珠三角創科產業的聯動。

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致力高增值環節

未來,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應利用好珠三角地區已形成的產業鏈,並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香港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吸引成功的科技企業到香港上市,在香港的金融市場中分一杯羹,更應重點發展科技產業鏈中有關研發的高增值環節。

香港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高等教育、研究資源、人才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保障。在2015年,香港亦有五個由本地科研人員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技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獎。未來香港特區政府亦將鼓勵科技研發成果向產品轉化,2016年政府將預留20億元予新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用投資收入資助香港的大學進行中游及應用研究。

此外,香港亦可以充分利用「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積極吸引深圳的科技企業在香港設立研發基地,尤其是處於產業價值鏈核心的旗艦企業,由此衍生出的產業配套需求將推動大量的香港中小科技企業發展。

隨着深圳科技產業的不斷發展,不少企業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例如內地和香港津津樂道的大疆創新科技公司,已成為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中的翹楚。在這些公司向海外擴展的過程中,希望吸納大量優秀的海內外專業人才,包括非華裔的外籍專才,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全球競爭力。而香港的法制、稅制在吸引人才落戶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同時在語言、子女教育等方面與內地相比亦更加國際化,這些優勢被很多深圳的科技企業所看重。珠三角的科技企業若選擇在香港設立研發基地,對海內外的精英人才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香港內部鄰近深圳的區域是珠三角科技企業南下設立研發基地及海外營運總部的理想落腳點。伴隨着蓮塘/香園圍口岸被納入創科產業的長期發展用地,未來香港將進一步開發利用的落馬洲河套地區以及新界北部的其他地區,在進行功能規劃時均可將與珠三角聯動發展創科產業作為重點考慮。

(方舟,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